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 古代诗歌赏析论文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论文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论文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8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共有5种: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诗歌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一、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 ①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

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

《陌上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②虚实结合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如: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 却不在眼前。

(3)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 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虚写。

通过 “行人”设想他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形,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③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粗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

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工笔,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描。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

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④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例如: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

又如: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 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

例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

再如:张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别枝:另一枝;社林:庙周围的树木) 此诗首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此诗中“莺啼山客犹眠”一句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⑥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飞 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

如何提高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论文

1、多读名家鉴赏文章

比如《唐诗鉴赏词典》就很好。

叶嘉莹老师讲的唐宋诗词更加优秀

2、多看前人伟大作家的作品,多看历史上一些优秀的作品。

作家如李白、杜甫、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等等,要广泛阅读。

优秀作品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乐府诗选》等等,都要读读。

如果你是中文系学生,那么你们发的文选就是最合适的读本。

3、加强理论修养。

学习国内国外优秀的文学理论。

比如,你对于 新批评、语码学、女性主义、文本批评、修辞学、社会批评等等理论时候熟悉。

如果不熟悉,建议你好好学习《文学理论教程》。

4、订阅杂志。

《名作欣赏》的上半月版全是对文学的鉴赏,可以好好读,不订阅《文史知识你会很后悔的。

如果你的功底不错,你还可订阅《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这个太专业,自己量力而行。

5、加强汉语言语法修养。

对于音素、语素、词汇、句型、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要深入专研。

6、多写心得体会。

有了就记下来。

哈哈,我就说这么一点,很简略。

中国古诗词鉴赏50字左右!

范仲庵 (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进士出身。

累官至参知政事(副相)。

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诗余》。

渔家傲①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

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

羌管悠悠霜满地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衡阳雁去:相传大雁飞至衡阳不再南去,城南有回雁峰。

③边声:边地的各种声音。

④燕然未勒:无破敌之功。

勒:刻。

⑤羌管:笛也,因出自羌中,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词。

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

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

上阕写景。

首句顿入,起调突兀,俊骨雄风,已自夺人。

千峰连亘如屏障,一座孤城,日未落而城门紧闭。

也突出布防将士的备战警惕。

下阕抒情。

表达将士功业未立,无计归家的责任感,披露爱国衷肠。

不愧苍凉感慨的豪士之伟词。

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

急求一篇文学鉴赏论文(1500字左右)谢谢!文学赏析类得就行……

鉴赏古典诗词方法之浅见摘要: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就要从古典诗词的宝库中汲取丰富的养分,这也正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此类题型屡试不衰的重要原因.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考试中最头疼的也最难于拿分就是古诗鉴赏题.那么,如何准确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笔者认为首先要掌握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不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骄傲和自豪.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歌则是这“长流”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使中华文明绵延不息.1紧扣题目,结合背景,知人论世,把握诗意鉴赏古诗词,不能忽略题目.因为不少的古诗词,题目即为解读该诗的诗眼.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标题中的“幽居”即幽僻宁静的居所,这里已暗示着居室主人隐者的身份.把握住这一题眼,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钥匙.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抓住题眼中的“送”字,就知该诗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的是离情别绪.抓住题中的“雪”字,就会明白该诗描写的一定是雪景.这样就为鉴赏这首诗打开了局面,省去了好多弯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艺术概括,不了解背景,就无法准确地把握诗的内容.解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果不了解作者遭贬的背景,就难以透彻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愤感慨.陆游的《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如果不了解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气概以及本诗的创作经历和写作背景,就难以领悟诗中作者所抒发的至老不衰、为国捐躯、壮志难酬的爱国豪情.2统涉全篇,找准意象,体会意境,领悟情感鉴赏古典诗词的关键在于3个步骤,即找意象,明意境,悟情感.所谓意象,是蕴含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景物.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感情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王国维曾说“: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暮霭沉沉”“、冷落清秋节”“、晓风残月”,作者笔下的景已蕴含着难以割舍的离愁别绪和内心的凄苦,融情于景,抒发了词人生平遭遇不幸深感前途暗淡的感慨,读来令人黯然销魂,凄怆不已.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明月”、“清泉”“、竹子”等景,就蕴含了王维对清幽明净的山间景色的喜爱之情及心向田园之意.又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排云”“、碧霄”展现出一幅意境宏大开阔、色彩绚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高旷、豪迈的胸怀.鉴赏古诗词,正是要借语言载体去感受作品中的意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3咀嚼词句,品味语言,把握特点,感悟风格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形象而富有表现力,多通过比喻、双关、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在鉴赏时,反复咀嚼、玩味重点词句,将对诗歌的内涵挖掘得更为深刻透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一共只有28字,在描摹景物时,却准确地把握住了事物的特征.“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了秋之肃杀、凄清,为羁旅之客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再细细咀嚼“古”、“瘦”“、夕”、“断肠”等词语,游子那源源不断的乡愁就会汩汩流入读者的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李清照的《声声慢》开首3句,连用14个叠字,将寻觅、凄清、孤寂、悲愁的心境描绘到极致,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的哀愁.一经读来,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恰似愁结不断,没有尽头,难以排解,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4掌握技巧,明辨手法,结合全篇,精心推敲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4.1抒情方式4.1.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作者对事、物直接表明自己爱憎情感的抒情方式.如刘禹锡《秋词》(见上文稿)开头两句直接抒发对秋日的赞美之情.又如杨炯的《从军行》末尾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发了诗人慷慨从军的豪情斗志.4.1.2间接抒情

中国民歌鉴赏论文

中国民歌的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 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 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5.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至于每个民歌区的民歌分类。

由于民族不同, 各自有其传统的分法, 不可能划一, 只能存异。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蒙古-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内蒙古自治区, 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

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 “诗歌民族”之称。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 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 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牧歌、 思乡曲、 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

闻名的曲目有 《辽阔的草原》 、 《牧歌》等。

“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 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

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

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此外,在 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 产物。

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 响, 与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其歌舞艺术以“十 二木卡姆”闻名于世。

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

维吾尔民歌在 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 出的一种。

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

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 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 在北疆,从事牧业。

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 宗教歌等);(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 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

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

哈 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

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

闻名全国的 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

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 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

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 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 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

闻名的民歌 有《北京金山上》等。

《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西藏 的东南部林区。

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

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 里。

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 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

由于许多民族没 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层次的文化现象。

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 是多声部民歌。

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

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

大歌以侗 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 较强, 曲调明快。

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 旋律细腻、 柔和。

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

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

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 最悠久。

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

游方的起因等。

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 老人

侗族大歌 50 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 《阿细跳月歌》等, 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 达斡尔、满族筹),鄂伦春族在 1949 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

这是一个喜爱歌 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

他们 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

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 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萨满调 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

求翻译,关于古诗鉴赏论文摘要的英文翻译,急用!内容:意境美是中...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 2004年 04月 14日?? 解放日报 ??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

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

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

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

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绿叶:生命力希望 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消息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类】海:辽阔力量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暴雨:残酷热情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狂风:作乱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白:纯洁无瑕 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玉 :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 名望【其它类】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草原:辽阔人的胸襟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月亮:人生的...

【求写古诗词鉴赏论文的方法如题,求强人指导如何写古诗词鉴赏论文....

古诗词鉴赏首先要简单交代诗词背景,从诗词的含义出发,把重点的字和词挑出来重点分析,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说对比啊,烘托啊,埋伏笔啊之类的,最后要总结一下诗词主旨,还应该去图书馆借点资料,适当引用大文学作家的中心语句,给自己的论文提供更坚实的论据.陌生的朋友,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会不会带给你帮助……

中国民歌鉴赏论文

“锅庄”等歌舞品种,已成为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爱情歌:(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布依族。

哈 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 5.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保安、东乡、 “诗歌民族”之称;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至于每个民歌区的民歌分类。

由于民族不同, 各自有其传统的分法,富有装饰性、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

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 里。

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 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 《阿细跳月歌》等、 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

《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而各民族有自己 的衬词、“小歌”。

大歌以侗 族。

以宫调式;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赫哲、 达斡尔。

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 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多为领和。

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曲调吟诵式、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 较强、祭祖、葬礼时唱的歌,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 儿”。

该区民歌可分“家曲”。

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 动歌。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 以北地区、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 思乡曲、 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

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

“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不 少叙事歌、情歌,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堆谢”、“果谢”、开朗、诚挚、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

“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 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从事牧业。

民歌可分为三大类、风趣的格调。

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

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 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 其歌舞艺术以“十 二木卡姆”闻名于世,以苗族的古歌历史 最悠久。

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

游方的起因等、《半个月亮爬上来》、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藏。

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 旋律细腻、 柔和。

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

内容以爱情为主、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 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

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长 调”高亢刚健。

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 系,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因此,民歌区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基于以上情况、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等我到天明》等。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达坂城》,节奏规整。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婚礼歌都属于“短调”。

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 出的一种。

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

此外还有古歌。

闻名的曲目有 《辽阔的草原》 、 《牧歌》等;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宁夏黄河上游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

这是一个喜爱歌 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

萨满调 是为请神、跳神。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南部半农半牧区中国民歌的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多层次的文化现象。

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 是多声部民歌,歌唱者多为 老人。

侗族大歌 50 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节奏律动性强。

闻名的民歌 有《北京的金山上》等,“野曲”两大类。

语言虽同属汉语,大歌又分男声、女声;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 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送我一朵玫瑰花》等。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 在北疆。

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

闻名全国的 有《玛依拉》、情歌、 宗教歌等)、满族筹),鄂伦春族在 1949 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

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

不论哪个民族都使用汉语演唱、动人,极富高原特色,有汉、回、土、撒拉。

他们 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 不可能划一, 只能存异。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 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最初流传在西藏 的东南部林区。

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维吾尔民歌在 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野 曲”包括“花儿”在内的各种山歌、牧歌等。

野曲只能在室外唱,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

由于许多民族没 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

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 拉本罕》。

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

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它是蒙。

牧歌。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