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坐化的诗词 犬夜叉坐化的老和尚



赞美颜文姜的诗句 北周相传远在周朝,博山八陡有一个女子,姓颜名文姜。嫁到神头凤凰山下一户人家,没过多久丈夫便病死了。婆婆小姑就说是文姜克死了亲夫,整天不给好脸色看,整天让她干最多最重的活,这辈子也不

赞美颜文姜的诗句

北周相传远在周朝,博山八陡有一个女子,姓颜名文姜。

嫁到神头凤凰山下一户人家,没过多久丈夫便病死了。

婆婆小姑就说是文姜克死了亲夫,整天不给好脸色看,整天让她干最多最重的活,这辈子也不能回娘家。

那时候博山城缺水,吃水要到百里以外的石马去挑。

婆婆小姑给文姜做了一对尖底儿的水桶,让文姜去挑水,一路上不能歇息。

有一回文姜挑水回来,走到凤凰岭上,有一个老头儿赶着驴迎面走来借水喝。

文姜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答应把水给他喝,只是桶底尖没法落地。

老头儿一听就拿鞭子往地上抽了两下子,地上就出现了两个小坑,刚好能把桶放上。

文姜放好了桶,便请老头儿来喝前一桶水,后一桶水驴来喝。

(因为婆婆嫌后面一桶水里有文姜走路带起的尘土,只喝前一桶。

)没想到满满的两桶水都喝了个底朝天,文姜本想回石马再去取水,老头儿见她心地善良,便把鞭子送给了她,并且告诉她说:把这鞭子放水缸里,没水的时候拉一拉,水自然就满了,以后也就不用天天挑水了。

文姜谢过老头儿,老头儿却已经不见了人。

原来这老头儿本是太上老君李耳,早听说颜山城文姜女的故事,这天特地前来帮忙。

文姜得了鞭子,日后便省去了步行百里挑水的苦差事。

但婆婆和小姑就奇怪了:整天不见她去挑水,怎么也整天有水吃?一天,俩人就指使文姜回娘家一趟。

文姜七年没回娘家啦,满怀感激的就去了。

可心里却总是不安宁,要出什么事儿似的,匆匆回家看了父母就又匆匆回来了

那时小姑与婆婆二人已经到了厨房,小姑发现了水缸里的鞭子,看那鞭子那么脏就要往外拿。

一拿不要紧,发了大水了,一下子把她俩冲到门口,文姜正好赶来,左手拉住小姑,右手拉住婆婆,一下子就坐到了水缸口上。

大水变成了小溪,三人变成了石像。

后人根据这一传说,将凤凰山下这一泉源称作"灵泉",在泉上又建起了一座颜文姜孝感灵泉庙,并将河水命名为"孝妇河",把在河泉附近兴起的村落称为"颜神",颜文姜则因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被人们奉为神明。

世代祭祀。

一年一度农历四月二十八"颜奶奶庙会",香客毕至,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白打春暄社,红妆暗卜钱","灯火祠夜堂,依然问寝年"。

安致远《谒灵泉颜文姜祠》就是对此盛事的写照。

博山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华夏孝乡”。

博山孝文化历史久远,颜文姜“忍辱负重、孝敬公婆、舍身堵泉、坐化为神”的故事在博山及周边地区代代相传,妇孺皆知。

宋神宗敕封颜文姜为“顺德夫人”,元代又封其为“卫国夫人”。

博山先民为纪念颜文姜,把她尊为“颜神”,把她堵的泉源称为“灵泉”,把流淌的泉水命名为“孝妇河”。

颜文姜的故事代代流传,她的精神也在影响着后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希望后人不要忘记中国的光荣传统,把“孝”的精神发扬光大!

关于成仙的诗句有哪些?

山僧道,成仙未晚,救火须忙。

——【宋】 刘辰翁《沁园春·笑贡生狂》 释义:山上的高僧说道,想要修炼成仙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救火要紧。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唐】王维《桃源行》 释义:起初是为了躲避这个地方才离开人间,等到修炼成仙之后就不回来了。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宋】苏轼《前赤壁赋》 释义:前行时感觉身体轻的像是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犹如道家羽化成仙。

卧化胜如坐化,修行所贵真常。

——【元】马钰《西江月·卧化胜如坐化》 释义:躺着修行远远超过坐着修行,修行最珍贵的在于真实、平常。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清】黄景仁《杂感》 释义:成仙成佛这两件事一样都没成功,只能独自一人在夜晚抒发心中的不平。

见说彭成仙隐,对此庆生辰。

——【宋】佚名《水调歌头》 释义:听说彭成仙隐居,对着他来庆祝生辰。

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释义:拿着一两卷关于修炼成仙的书卷,在大树下面朗读。

一跃洞天三十六,到时凡骨也成仙。

——【宋】 释智愚《颂古一百首》 释义: 飞跃到三十六层洞天之上,那时凡人也就成了神仙。

庭前顽石,尚能听法,城南老树,犹解成仙。

——【宋】无名氏《沁园春·古往今来》 释义:庭院前面的顽石,还能够听懂佛法,城南边的老树,也能够成仙。

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

——【宋】陆游《好事近·风露九霄寒》 释义:酒壶中装着刚刚酿好的玉露琼浆,酒香的味道太绝了。

...

王安石的诗词有哪些?急用!!!5首以上 (财富悬赏5)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棋 王安石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王安石的古诗有哪些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残菊 黄昏风雨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郊行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担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 揉兰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所录的诗词太多,你具体说一下哪几首诗看不懂,需要说明,我再告诉你详释!

关于花椒的诗词,歌赋,谚语,俗语等等

俗语: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花椒 年代:【唐】 作者:【刘子翚】 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三峡花椒”的传说 远在洪水泛滥年代,大禹率领着千军万马疏通了长江三峡,惨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纷纷回归了故土,开荒播种,重过田园生活。

在治水大军中,有一位跟随大禹的老郎中,带着一个小孙女,这姑娘长得花颜月貌,聪明过人,取名花椒,她整天跟着爷爷四处奔波,为治水民工和当地百姓治病。

大禹疏通了三峡,正要转移到别的地方,这里却闹流行眼病。

一个和花椒要好的姑娘,因眼病疼痛而骨瘦如柴,她在花椒爷俩的治疗下,终于眼病好了,这姑娘百般感激。

但生眼病和各种疾病的人陆续不断,花椒见此情景,不忍心随爷爷转移而离开这里,便向爷爷提出留在三峡。

爷爷念她十三四岁,人小体弱,放心不下,坚持要她跟随远征。

花椒决心已定,就去找大禹叔叔给爷爷说情,大禹见这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有一颗为民之心,十分喜欢,但要当场考考她的医术,就提出几种疑难病症要她处方,她都能对答如流按症施药。

接着让她独个一人医治了一个人的眼病,她真正做到了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很快把患者的病给治好了。

爷爷见了点头称是,大禹满意地说服了花椒的爷爷,将她留在三峡了。

花椒送走了爷爷和治水大军,她跟以往同爷爷出诊一样,身背小药箱,走东家,串西家,哪家有病哪家治,天长日久,治好了很多病人。

当地百姓个个喜欢她,称花椒为“神医姑娘”。

后来,由于这一带森林密集,土地潮湿,湿热性眼病广泛流行,严重地区,人们挨家挨户病倒呻吟不止,有的还害瞎了眼。

见此情形,花椒心急如焚,一人又忙不过来,于是就发动大家寻找一种开白花、结小子、味麻性烈的药物来治疗,疗效十分显著,治一个好一个,从此,它就成了主治眼病的特效良药。

人们为了采摘方便,便将此种树苗移栽到自己的房前屋后,为了预防眼病,每日三餐的菜肴中,也加些清香味麻的小红籽儿,日长天久,这小红籽儿就成了调料,它和辣椒一起,成了菜的特有风味——麻辣味。

从那时起,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后人们为了纪念花椒姑娘,便把这无名的小红籽儿称为“花椒”。

据《武阶备志》记载:红女祠初建于唐代。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女,如花似玉,勤劳善良,名叫红女,是王母娘娘的小女下凡,她心灵手巧,剪鸟能飞入云端,画花会引来蜂蝶。

但不幸的是丈夫年幼无知,婆婆、小姑子又常常虐待她。

日子长了,红女想娘,就央求小姑子:“你上楼去问问婆母,我想看回亲娘,让去不让去?”小姑子捎话:“娘叫你种完三石六斗椒籽再去。

”红女就天天早出晚归去种。

谁知种完后,婆婆却改口说:“叫种南山,谁叫你种北山?”逼红女一颗颗捡出来改种到南山。

红女就每天跪在地里,边捡边哭诉,感动了观音菩萨,立时:遮天盖地的寒雁、喜鹊、鸽子,都来帮她捡,改种到南山。

婆婆又说:“等菜籽花儿遍地开了,满山黄了,花椒红了,纺断铁锭再去。

”红女就白天劳动,晚上纺线,不住地哭着。

忽然看见穿红肚兜的善财童子端坐梁脊,口中念念有词,一眨眼锭儿就断了。

婆母觉得奇怪,自言自语道:“莫非谁在暗中帮她,一哭就帮,一哭就了事?”便不怀好意地说:“你爱哭就哭满三缸眼泪。

”红女一听,越想越伤心,不由泪如连珠,哭着哭着,哭困入梦时,天空出现了脚登祥云的龙女,她飘然而来,给她拭泪,把泪水用手指对着三口缸轻轻一弹,缸就满了。

红女梦醒一看,缸真的满了。

婆母翻着白眼,瞪了大半天说:“去!”。

谁知语音未落,小姑子又拿来一根铁扁担,让她担断了再走。

红女无奈,跳崖自尽。

坠崖时忽然天昏地暗、雷雨大作,红女随风飘落于五凤山麓石岩洞中(现水濂洞正殿),坐化成神,青黄龙伴护。

王母知女转世,特使云霄、琼霄、碧霄迎接红女复归碧落,红女说:“我久居俗世,人间多灾多难,不忍永落苦海,求住人间拯救万民。

”王母恩准,三霄助红女福佑四方,后人立祠祀女,塑造出慈祥英俊的菩萨永坐水濂洞。

后来,人们发现,在五凤山出现了满山遍野的花椒树苗。

这种因红女点种而得名的大红袍花椒,具有叶青、皮红厚、口黄籽黑、油重味麻、香鲜等特点 很久以前,有位美丽孝顺的女孩姓花名娇,为救治重病的父亲上山找药.路遇一白胡子老者指点,攀越只有老鹰才能飞过的悬崖绝壁,穿越毒蛇才能穿越的荆棘丛林,以及经受饥饿与孤独,狼群嚎叫等的折磨,好容易才从虎豹护卫的神山上找到了一种香料,将其拌如菜中,救治了父亲.可随着患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之香料又被损坏,善良且孝顺的花娇从此立志不嫁,修炼成仙化作香料树,拯救了病中之人,让其重获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变把这棵树叫做花娇.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娇的故事广为流传,花娇渐渐变成花椒. 之所以花椒的味道是麻的,那是因为漂亮的花娇在修炼时,历经岁月和风霜的洗礼,让她变成了麻子.传奇的花椒,既除六肺寒冷又暖胃止疼,而且做菜味道好极了.于是做菜放花椒在四川流行开来. 花椒古今(...

谁知道"三生石上"的诗歌歌词

缘定三生的一块石,多少人梦寐以求。

前生今世的因果,或许没人说得清。

三生石上旧精魂,倒是人格的魅力大些。

此石当襟尚可扪,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风不改疑圆泽,素质难雕信李源。

驱入烟中身是幻,歌从川上语无痕。

两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上面这首《三生石》诗系明代的袁宏道所写,写的是杭州灵隐与下天竺法镜寺之间那块“三生石”的故事。

这则故事古老而伤感:话说唐时洛阳名士李源,字子澄,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其父名李橙。

唐玄宗末年,发生安禄山之乱,李橙死于乱军之手。

李源见父亲已死,悲痛万分,复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发愿为父守孝,至死一不为官二不娶妻。

就到惠林寺隐居起来,渐渐地,发现寺中僧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又纯正,故结为莫逆之交。

闲时,两人游山玩水,追古寻幽,遣兴抒怀,常有诗词歌赋相和。

有一次,两人同游峨嵋山。

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到峨嵋山。

圆泽觉得这样不好,认为从首都长安斜谷路过去更为方便。

李源坚决不答应,说:“我已下决心谢绝人世,更无追求仕途的欲望,岂可再提到什么京师长安呢!” 圆泽沉默良久,说:“行止本不由人定,那就随你所愿吧。

”于是两人从荆州入四川。

路过南浦这个地方时,他们看见一位妇女,背负瓦瓮在汲泉水。

只见她外穿旧衣,内着锦裆,身怀六甲的样子。

圆泽平静地对李源说:“她就是我要托身转世的所在。

” 李源不明白圆泽的话,忙问:“你说什么?” 圆泽说:“这位妇人姓王,我本该成为她的儿子,已经怀了三年了,因为我迟迟不来投胎,所以她一直做不了母亲,养不了儿子。

今天既然遇上了,看来已无法躲避。

你当念佛号助我速生。

” 圆泽香汤沐浴后,对李源说:“我与你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今天大限已到,就此别过。

三天之后,你要到我投身的家里来,那时正在为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就是我的再生,我那时将以笑为验。

还有请你记住,十三年后,我们还会在杭州灵隐天竺相见。

” 李源知道圆泽所说非妄,心生悲戚之心,不得不与圆泽诀别。

圆泽说罢趺跏坐化了。

那边厢王姓妇女生下了儿子。

三日后,李源依嘱到圆泽投胎的家里看他,果然,那小儿正被沐浴着,他见李源来,冲着他咧开嘴笑起来。

自从圆泽转世后,李源无心去峨嵋山,返身隐居于惠林寺。

于日升月落之间,十三个春秋过去了。

李源不忘旧约,只身从洛阳前往杭州,欲在灵隐天竺与圆泽相会。

天竺道上,观不尽诱人景色,听不尽溪泉淙淙。

但李源无心赏景,他只想看到前世的好友圆泽。

边走边想:他真能践约吗?他还像自己那样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吗?他会不会早忘了十三年前的盟约了?可他一刻都不敢忘!心心念念记着这个前世今生的约,圆泽会不会因为隔了世而淡忘了呢?来到葛源亭畔,正在寻思间,只听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叫喊他:“李源,李源!” 他源循声望去,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梳着菱髻,骑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一见是他,便朝他挥手相喊:“李源,李源!”李源仔细一看,发现这牧童形貌酷似前世的圆泽,便知圆泽是真的守约的。

转世为牧童的圆泽坐在牛背上,对着他唱了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道圆泽虽身是隔世之身,然旧日性情没有变,一时间百感交集,晃似前世的圆泽朝他走来了,他问:“你身体好吗?” 圆泽笑着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可惜你的尘缘未了,我们无法再续前缘了,请你继续勤加苦修。

”说完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罢,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故事到此,嘎然而止。

余音缭绕,悲凄哽咽。

人世难得一知音,高山流水,心心相印。

谁知在最不能离别的情况下,生生地永诀了。

此情此意何以堪!何以遣!好不容易捱到十三个年头,相约会面的日子终于来了,谁知此身已非彼身,一转眼已成百年身了!人是故人,身已非他,话是故人语,却凄凉难抑: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阴阳两世人,自然走不到一块。

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

一方隐入烟霞而去,另一方多了一层悲凉与伤感。

三生盟约,却只能一生受用! 有人看了这个故事,会问:明明是两生,如何说成三生?有两种见解或者说法:其一是,所谓的“三生”,即指李源见的第一次是圆泽的本身,第二次见的是圆泽的后身,第三次见的则是圆泽化入烟霞而去的化身;其二是,李源与圆泽相见不过两生,就是前身与后身。

根据宋赞宁禅师的解释,圆泽后来又为比丘,故称三生。

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可列为一说。

然不管如何,三生石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来看,好象“三生石”这个名称是从唐朝开始叫起来的。

而其实,远在此之前,就已存在了。

南朝诗谢灵运曾写过一首《三生石》诗,诗存于《灵隐寺志》,诗曰: 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

浮欢昧眼前,沉忧贯终始。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

良缘殆未谢,时逝不可俟。

惊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这说明三生石在谢灵运时早就存在了,并...

有关于十二星座的诗句

席慕容的十二星座诗白羊座——《邂逅》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理由:孩子气的白羊在爱情里经常由着自己的心性,占据主导权的他们有时会显现出自私倾向,连责怪也咄咄逼人,仿佛都是他者的过错。

可是正如让韶颜更改的不只是光阴,让爱情曲折的又岂是单方面的原因?主动是好的,主导却值得商榷,如果两个人不能站在平等的地位,又怎么能保证爱可以长久? 金牛座——《暮色》 在一个年轻的夜里 听过一首歌 清冽缠绵 如山风拂过百合 再渴望时却声息寂灭 不见来踪 亦无来处 空留那月光 浸人肌肤 而在二十年后的一个黄昏里有什麽与那一夜相似 竟而使那旋律翩然来临 山鸣谷应 直逼我心 回顾所来径啊 苍苍横着的翠微 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化为甜蜜的热泪有什麽与那一夜相似 竟而使那旋律翩然来临 山鸣谷应 直逼我心 回顾所来径啊 苍苍横着的翠微 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化为甜蜜的热泪 理由:提到白头偕老,让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牛座。

也许金牛的爱情低调且沉闷,少了激情与浪漫,但是牛牛们的感情就像酒酿,在岁月中越陈越香,经历过坎坷,最终只剩酒意香醇。

双子座——《莲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也不惧 现在 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理由:总说双子座多情且善变,即使现在恋情带给他们痛苦,却能立刻转变为下一个恋情时的利用工具。

这样说双子未免有点刻薄,因为谁都知道感情不过是你情我愿,他们的善变到底是喜新厌旧,还是与你缘分太浅,就像多情与深情,都不过是一念之间。

巨蟹座——《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其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理由:巨蟹有着坚硬的外壳,里面却藏着一颗柔软且深请的心。

爱情在巨蟹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尽管他们自己常常不愿承认,就如月光,看上去一片清冷,实际上温柔细腻。

对巨蟹来说,青春正如一本太仓促的书,他满腹情事,想要回味,却又不只从何说起。

狮子座——《距离》 我们置身在极高的两座山脊上 遥遥的彼此不能相望 却能听见你温柔的声音传来 云雾缭绕 峡谷陡峭 小心啊 你说 我们是置身在 一步都不可以走错的山脊上啊 所以 即使是隔着那样远 那样远的距离 你也始终不肯纵容我 始终守着 在那个年轻的夜里所定下的戒律 小心啊 你说 我们一步都不可以走错 可是 有的时候 严厉的你也会忽然忘记 也会回头来殷殷询问 荷花的消息 和那年的 山月的踪迹 而我能怎样回答你呢 林火已熄 悲风凛冽 我哽咽的心终于从高处坠落 你还在叮咛 还在说 小心啊 我们 我们一步都不可以走错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永别了啊 孤立在高高的山脊上的你 如果从开始就是一种 错误 那么 为什么 为什么它会错得那样的 美丽孤立在高高的山脊上的你 如果从开始就是一种 错误 那么 为什么 为什么它会错得那样的 美丽 理由:骄傲的狮子天生需要情人的尊敬与崇拜,尽管他们对感情专注且忠实,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扮演做为夸父般的追随者角色。

领袖注定孤独,可即使结局是苍凉的分离,也难掩饰它华丽的开端。

处女座——《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理由:追去完美的处女座因为过于含蓄和挑剔,且具有洁癖倾向,事实上很难和别人建立较亲密的关系

在小星看来,处女座有时就像那棵等爱的菩提,千年静默等佛祖路过,然后坐化,却只留下一生的寂寞。

其实,处女并非不热情,只是他们的深情在长久的等待中化作了片片颤抖的叶,过于细碎,让人难以察觉。

天秤座——《送别》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 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今朝 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馀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 向你深深地俯首 请为我珍重 尽管他们说...

写前生今世的诗

此石当襟尚可扪,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风不改疑圆泽,素质难雕信李源。

??驱入烟中身是幻,歌从川上语无痕。

??两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上面这首《三生石》诗系明代的袁宏道所写,写的是杭州灵隐与下天竺法镜寺之间那块“三生石”的故事。

这则故事古老而伤感:话说唐时洛阳名士李源,字子澄,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其父名李橙。

唐玄宗末年,发生安禄山之乱,李橙死于乱军之手。

李源见父亲已死,悲痛万分,复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发愿为父守孝,至死一不为官二不娶妻。

就到惠林寺隐居起来,渐渐地,发现寺中僧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又纯正,故结为莫逆之交。

闲时,两人游山玩水,追古寻幽,遣兴抒怀,常有诗词歌赋相和。

??有一次,两人同游峨嵋山。

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到峨嵋山。

圆泽觉得这样不好,认为从首都长安斜谷路过去更为方便。

李源坚决不答应,说:“我已下决心谢绝人世,更无追求仕途的欲望,岂可再提到什么京师长安呢!” ??圆泽沉默良久,说:“行止本不由人定,那就随你所愿吧。

”于是两人从荆州入四川。

路过南浦这个地方时,他们看见一位妇女,背负瓦瓮在汲泉水。

只见她外穿旧衣,内着锦裆,身怀六甲的样子。

圆泽平静地对李源说:“她就是我要托身转世的所在。

” ??李源不明白圆泽的话,忙问:“你说什么?” ??圆泽说:“这位妇人姓王,我本该成为她的儿子,已经怀了三年了,因为我迟迟不来投胎,所以她一直做不了母亲,养不了儿子。

今天既然遇上了,看来已无法躲避。

你当念佛号助我速生。

” ??圆泽香汤沐浴后,对李源说:“我与你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今天大限已到,就此别过。

三天之后,你要到我投身的家里来,那时正在为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就是我的再生,我那时将以笑为验。

还有请你记住,十三年后,我们还会在杭州灵隐天竺相见。

” ??李源知道圆泽所说非妄,心生悲戚之心,不得不与圆泽诀别。

圆泽说罢趺跏坐化了。

那边厢王姓妇女生下了儿子。

三日后,李源依嘱到圆泽投胎的家里看他,果然,那小儿正被沐浴着,他见李源来,冲着他咧开嘴笑起来。

??自从圆泽转世后,李源无心去峨嵋山,返身隐居于惠林寺。

于日升月落之间,十三个春秋过去了。

李源不忘旧约,只身从洛阳前往杭州,欲在灵隐天竺与圆泽相会。

天竺道上,观不尽诱人景色,听不尽溪泉淙淙。

但李源无心赏景,他只想看到前世的好友圆泽。

边走边想:他真能践约吗?他还像自己那样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吗?他会不会早忘了十三年前的盟约了?可他一刻都不敢忘!心心念念记着这个前世今生的约,圆泽会不会因为隔了世而淡忘了呢?来到葛源亭畔,正在寻思间,只听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叫喊他:“李源,李源!” ??他源循声望去,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梳着菱髻,骑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一见是他,便朝他挥手相喊:“李源,李源!”李源仔细一看,发现这牧童形貌酷似前世的圆泽,便知圆泽是真的守约的。

转世为牧童的圆泽坐在牛背上,对着他唱了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道圆泽虽身是隔世之身,然旧日性情没有变,一时间百感交集,晃似前世的圆泽朝他走来了,他问:“你身体好吗?” ??圆泽笑着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可惜你的尘缘未了,我们无法再续前缘了,请你继续勤加苦修。

”说完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罢,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故事到此,嘎然而止。

余音缭绕,悲凄哽咽。

人世难得一知音,高山流水,心心相印。

谁知在最不能离别的情况下,生生地永诀了。

此情此意何以堪!何以遣!好不容易捱到十三个年头,相约会面的日子终于来了,谁知此身已非彼身,一转眼已成百年身了!人是故人,身已非他,话是故人语,却凄凉难抑: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阴阳两世人,自然走不到一块。

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

一方隐入烟霞而去,另一方多了一层悲凉与伤感。

三生盟约,却只能一生受用! ??有人看了这个故事,会问:明明是两生,如何说成三生?有两种见解或者说法:其一是,所谓的“三生”,即指李源见的第一次是圆泽的本身,第二次见的是圆泽的后身,第三次见的则是圆泽化入烟霞而去的化身;其二是,李源与圆泽相见不过两生,就是前身与后身。

根据宋赞宁禅师的解释,圆泽后来又为比丘,故称三生。

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可列为一说。

然不管如何,三生石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来看,好象“三生石”这个名称是从唐朝开始叫起来的。

而其实,远在此之前,就已存在了。

南朝诗谢灵运曾写过一首《三生石》诗,诗存于《灵隐寺志》,诗曰: ??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

??浮欢昧眼前,沉忧贯终始。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

??良缘殆未谢,时逝不可俟。

??惊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这说明三生石在谢灵...

鲁智深死后那首诗是什么意思啊?

这么说吧,这个佛家并不是完全的对杀生者一点不通融。

对于那些心怀忠义大德的义士,还是会网开一面的。

但是杀生还是杀生要受报。

所以,诗词里面说,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这个虽然犯忌,但是情有可原。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顿悟,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才让鲁智深明白自己做的那些事情,究竟是为什么。

人家说顿悟是醍醐灌顶,所谓醍醐灌顶就是突然明白的意思。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顿悟。

然后说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就说明突然明白自己到底这辈子在做什么究竟该做什么。

然后是祭祀大慧禅师的话,前两句是说鲁智深这一辈子就是杀人放火,突然随着浪潮归去,对于大慧禅师这样的人来说他也许未必没有那么高的修为,不能明白为什么会突然圆寂。

其实是鲁智深命该如此,但是我个人的观点,他后面的一句其实可以这样来理解,他认为鲁智深虽然杀人放火,生性凶恶,但是一心忠心报国,一心护国护民,嫉恶如仇,或许是有了通灵感应,得到了佛陀的提点托梦,鲁智深坐莲花西去。

不过依在下之间,鲁智深应该是做了护教伽蓝或者罗汉。

因为有武功,又有忠义之心,所以差不多吧。

...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这首诗的题目是啥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

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

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

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

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但就此消沉么?否。

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没有诗的人生是寂寞的,没有酒的诗歌是干涩的。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

诗达意,酒传神,写尽人生。

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

他爱诗若痴,爱酒成狂,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

他经常醉着,却睁着一双世事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