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谈古典诗词的意义 古典诗词的意义 知乎



中国古典诗文中的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双鲤:代指书信。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

中国古典诗文中的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双鲤:代指书信。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三更归梦三更后,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此花开尽更无花: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一声声。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为有暗香来。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

莲:“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能触发往事如烟、高洁品格的追求,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由于“莲”与“怜”音同,劝君多采撷。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言浅而意深。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此物最相思。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

熏笼玉枕无颜色、动物类 猿猴,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

梅: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慎勿作桃李,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青”即“清”: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

俄然觉,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

如“鸿雁几时到,珠帘不卷夜来霜。

”早在花开之前。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

鹧鸪鸟,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

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卧听南宫清漏长,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

2,春来发几枝,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遍绕篱边日渐斜: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只有香如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鸡。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

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是什么?

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

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

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一、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悠久、绵延不绝的国家,这是中国与众不同、卓然独立的关键内在。

比起西方国家,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比如说西方国家的艺术代表是雕塑建筑,而中国则是诗歌书画。

历史传统就有注重诗教,而诗歌创作和推广更是绝无仅有的,从周朝开始的采风辑《诗经》,到孔子不遗余力的推广教化,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发轫,自此中国人的智慧总结就离不开诗歌表达。

第一骚客屈子胸怀理想与苦闷投身汨罗,写下了光照千古的伟大诗篇《离骚》,成就开山绝唱。

自此开创了中国精英文人浪漫主义先河。

中国人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问题,总能得出公允的结论。

而近来南中国海中菲“黄岩岛”之争就是菲方无视历史的结果。

未来国际社会上捍卫主权的时候,仍需要将历史依据讲给世人听,假使征伐师出有名;古典诗词在中国一直承担着浓缩历史、记述历史的作用

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一句“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传达给了清政府无能在甲午战败后屈辱割台湾给日本的历史;诗圣杜甫的作品被称之为“诗史”,可能从卷贴浩繁的官方史册上并不能了解“安史之乱”对社会民生带来的具体影响,而从《三吏》、《三别》,从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今人也能感同身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动荡历史。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

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二、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

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从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中能感受到一种永恒亘古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感受到天才的自信和气度。

古典诗词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精英的胸襟和豪情。

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今人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

当今台湾著名填词人方文山,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都是有较为深厚的古典诗词造诣的。

他们在古典诗词当中获得灵感和有益的启示。

创作了一首首风靡年轻人的流行中国风。

三、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

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灿烂,但也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历史。

如今民族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树立好今天的强国心态,不妨钻进古典诗词中的灿烂篇章,以资参考。

这其中有鼓舞人心、激励人民的雄心壮志初唐边塞,有民族主义豪情洋溢的满江红,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降落在这一代人的身上的情况下。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猛烈攻击下,如何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坚持优秀传统,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中国人要表达自己的心声,要在西方文化的夹击下树立信心,就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挖掘古典诗词的丰富宝藏。

在世界发出真正的东方声音。

不妨梦回大唐,国家敞开胸怀欢迎四海万邦,兼容并蓄,歌舞升平,唐人的心态当是今人的标杆;大中华两千年的四方来贺,近代忽然出现了个崇洋媚外的词眼,愿回归到古典诗词中的精神状态,让崇洋媚外成为华夏历史的小插曲,小警告,小鞭挞。

古典诗词是绝无仅有的精神宝库,她涵盖了一切中国人的精神情感。

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谈古诗词重要性的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已运,他得非我贤。

————唐。

孟郊。

劝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

乐府歌辞。

长歌行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明。

于谦。

观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金。

王若虚。

论诗词...

谈谈古典诗词对当代人或当代社会意义和价值100字左右

古典诗词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及当代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决定的。

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程度是不同,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的比重也是不同的。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的诗歌,都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

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使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于诗歌的文化因素。

这样来看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其适宜于诗歌发展的因素,是极其丰富的,举其大端,如礼乐文明的崇尚、山水审美活动的兴盛、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无不是促进诗歌艺术长期的繁荣并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诗歌,早期的成绩就十分辉煌,有《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三大系统,作为后来文人诗歌的源头与母体。

魏晋时期,进入高度自觉的文人诗发展的时期,从此一直到近代,以文人为主体的诗歌系统,一直在连续发展,其历史之长,诗人之多,诗歌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之深,的确是举世罕见的。

这样造成的古典诗词艺术,其审美价值之高,自然无需论证。

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既然是无法割断的,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的诗词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毋庸争议的。

虽然,五四以来,出现了新诗的创作,其成就也堪称辉煌,但对于更多的大众甚至在知识分子群中,古典诗歌仍然在人们的诗歌欣赏与陶情治性乃至社会交际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当代人对古典诗词,仍有很高的需求。

古典诗词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长相思·其一【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所有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典诗歌中各类意象归类总结 一、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二、、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三、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

讲“中和之美",首先得从“中和”这一范畴说起。

“中和”,由“中"、“和”两字组成词组,“中",《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口l,上下通也。

”段玉裁《注》日:“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

”《中庸》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谈到“中”这一范畴时说:“此须自心体认出来。

非言语所能喻。

中只是天理。

日,何为天理?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日,天理何以谓之中?日,无所偏倚。

"陆象山说:“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

”可见“中"之涵义,是与两端相对而言的。

道德上说,“中",就是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之正道;从方法上说,“中"指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状态;从行为上说则是合理、合宜、恰如其分。

总之,“中”可以看作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标准

“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和",相应也。

《广雅》日:“和,谐也”。

《辞源》中解释“和”有和顺、和谐之意。

“和''这一范畴早在西周末年就已出现。

据《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把“和”与“同"加以区分。

所谓“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后来齐国的晏婴又进一步对“和"之涵义加以解释,据《左传》召公二十年记载:“公日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日‘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公日:‘和与同异乎?’对日:‘异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清浊、小大、短长,急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 由此看来,“和”与“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是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事物不会得到质的飞跃,而“和"则是强调不同事物的有机组合与统一,与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及不同事物的简单拼合是有很大分别的。

因为它是在保证各样事物同步发展的同时,加强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不会造成此消彼长的局面。

儒家学派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和"之思想。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讲:“孔子的整个美学就是强调‘和’。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尚义,所以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和则固无乖戾之心,只以无乖戾之心为和,恐亦未尽。

若无中正之气,专以无乖戾为心,亦与阿比之意相邻……中正而无乖戾,然后为和。

”固实际上,孔子判定入的德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合于“和”的标准。

老子也讲“和”。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音声相和”,都是讲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达到和谐的程度。

这与儒家所讲之“和"有所不同。

在这里,老子所讲之“和"应该有四层含义:“和”,和谐,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促成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或对立面的和合体;其二,“和",调和,不同的因素协调、和解,用之维系着事物从内到外的有序运转:其三,“和",则是此后本文将要涉及的“中和”之说,正是强调“适度”、“中节”,也是讲求“以他平他"的制衡功效;四,便是“和合”之意,即:“天人合一”、“阴阳有序''之意,是矛盾双方此消彼长的变异,是矛盾双方运动转化的目标与归宿,既相反又相成,既相竞亦相用的结果,是矛盾双方合而归一的新的结果。

在先秦典籍中,“中”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是指适宜、合适、恰到好处、符合一定的标准;三是指人心、内心,泛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而“和",也有着四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整体中的平衡,二是差异中的协调,三是纷繁中的有序,四是多样性的统一。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中”与“和"是密切关联的。

“尚中贵和”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其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用中”、“执两”来达到和谐之目的

这样看来,可以把“中”当做手段与方法,“和”则为目的,也是衡量“中"之标准所在。

“中”、“和"二字的内涵源远流长,但二者首次结合却是在《中庸》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着,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中谈到的中和思想,是针对人的情感来说的,喜怒哀乐未表现于外就是“中”,将感情抒发而符合一定的礼数,就称之为“和",假如能够保持住“中和"的态势,则会社会秩序井然,万事万物得以兴旺发展。

从抒发感情的角度来说,儒家所倡导的“中和''观反对极其极端的情绪,而是更为提倡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感情抒发。

道家之中和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应自然之发展,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儒家讲“中和”,是“中庸"的一个分支范畴。

“仁"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以“仁义"之心去爱人,“推己及人”以成“仁”,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总的目标;而“礼”,则是儒家规范各种思想、行为的手段。

作为儒家学术的核心,“仁”包容了众...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论文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

那些璀璨夺目的诗歌留存千年,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

如今,身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许人们再也不能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此时,古典诗词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本期“岭南大讲堂·文化论坛”上,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通过生动的例子解读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

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是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可能有朋友会问,古典诗词是传统的文学,传统的文学跟现代人有关系吗?有作用吗?有魅力吗?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话“一切真的历史都是现代的历史”,我现在把他这句话稍微做一点延伸,我觉得“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文学家所面临、所描写、所表达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古典诗词的普世价值之所在。

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我们是相通的,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有两重含义,一个从客观上来讲,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现代相通的地方。

第二,从主观上来讲,我们读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副现代的眼光。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认为最普遍的,或者说最严峻的问题应该是两点:第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讲和谐,其实和谐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要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请客吃饭中看出古今不同 孟浩然的好作品很多,我们今天选的是一首和自然、和人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作品《过故人庄》,我先给大家读一遍: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比较平淡,他不用什么典故,也不去雕琢字句。

但意蕴是很深厚的,所谓语淡意不薄。

第一句讲请客的食物。

吃的是鸡和黍,那个时候的鸡是走地鸡,黍也是自己家种的。

故人等鸡长大了,黍成熟了,就请好朋友孟浩然过来,用的都是健康食品、放心食品。

而且我们在座的朋友,应该说多少人在广州的郊区都有熟人吧,都有朋友吧,都有故人吧,等他们家的桂圆熟了,等他们家的鸡长大了,有没有邀请你去?没有吧。

这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像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

用自己养的鸡,用自己种的黍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不一定是我们现代的人能够比得上的。

现在大城市的人有几个人是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吃?一般都是在餐馆里面吃,在餐馆里面吃大概有几个意义,第一个是懒得做,第二个是显摆一下。

第三,不是贴心的朋友我不想把你带到家里,不想让你知道得太多

所以,这个关系就隔得很远。

古代人是在家里吃的,而且是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吃,这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再一个,吃饭的时候说什么?“把酒话桑麻”,乡亲们在一起没有别的话,杂言就是乱七八糟的话,他说“把酒话桑麻”,也不谈国家大事,因为国家大事的话题太重大了,一个农民承受不了。

不像我们现在一个人到了农村去了喜欢跟人家谈国家大事,喜欢谈奥巴马,这些就不是很恰当。

最后,吃完了之后下一次还来不来?这个很重要,如果这次宴会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话他就不会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的宴会纯粹是朋友之间的叙旧,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我们研究请客没有古代人那样爽快呢?因为我们现在请客吃饭难免有功利目的。

我们可能会说我的儿子今年大四了,您不是认识王维、认识朝宗吗?您能不能给他在荆州找一个位置?所以说,他们没有这么多世俗的考虑。

古典诗词帮助人们回归“原生态” 中国人认为文学是与天地并生的,刘勰的《文心雕龙》讲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人有七情六欲,由于受到自然界这种物的感动,他才开始写作,这种过程十分自然。

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这里面的“物”就是自然,诗歌就是人和自然的有机融合,人的情感的有机融合。

所以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古代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就不一样。

现代工业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了自然的原生态。

现在自然环境已大多为人工所取代,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诸多角度来看,我们所体验和理解的世界已经被人类加工处理过了,再也不是直接或者本源的了,而是间接的。

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水泥地覆盖了一切原本可以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生物,建筑物遮住了自然美景,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适中,无偏无颇,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

也就是说,只允许怨而不怒的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的揭露批判,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

温柔敦厚的诗教被引入艺术的创造原则之后,就要求诗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深婉委曲,内容要浓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

简而言之,就是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含蓄蕴藉是总体原则,哀而不伤是对这个总体原则的补充。

推荐《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陈铭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这本书第六章至第八章详细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中和之美。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如: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

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

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

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屎”,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

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由此我们也看出,诗人往往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

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

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其次我们来说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

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

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后世对她的词评价颇高,称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词坛丛话》)。

相对而言,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但这一首却一扫其词的婉约缠绵,风格悲壮飘逸,最为人所赞叹!诗的一、二句语气激昂慷慨,铿锵有力,已成千古名句。

三、四句随即用典: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

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十面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

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去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像当年率八百儿郎那样破釜沉舟,还可背水一战!但他羞愧难当,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遂拨剑自刎而死,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