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当时的诗词 毛译东最好的十首诗词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别强,每看完一篇文章,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经过几年苦读,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别人看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

他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别强,每看完一篇文章,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经过几年苦读,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别人看不懂的书,他能看懂;别人不认识的字,他能认识;别人不理解的文章,他能评头论足发一通议论。

这样一来,许多人对他佩服三分,有的甚至要拜他为师。

苏轼名噪一时,洋洋自得。

启蒙老师见了,很是担忧。

特地送给他一张“学无止境”的条幅。

可苏轼看后却不以为然,认为启蒙老师是嫉妒自己,就把条幅丢在书房角落里。

一天,苏轼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读遍天下书; 识尽人间字。

苏轼以当代才子自居的对联贴出后,有的人见了点头称赞,有的却连连摇头,启蒙老师气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安。

不知怎的,这事惊动了仙界。

一天,观音大士装扮成一个老太婆,下凡间来找苏轼了。

这天,苏轼正在家里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

他出来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便问道:“老人有什么事?”观音指指门上的对联,问:“先生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 苏轼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 观音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先生帮我识识看,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轼想:这有何难!他接过书,看也不看,就说:“你听着,我念给你听!”可他仔细一看,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那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

观音在一旁连声催道:“先生,你快念呀,快念呀!” 苏轼急得满头大汗,吞吞吐吐地说:“这……这……”这书上的字他从来没见过,怎么能念得出来呢?他只得问:“你这书是从哪里来的?” 观音笑笑说:“先生,别问是哪里来的啦!天下的书你不是都已读完了?快念啊!” 苏轼满脸通红,只好回答说:“我没有读过这本书。

” “你这本书都没有读过,那为什么要贴这副对联呢?”观音问道。

苏轼听了,羞愧万分,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观音忙上前阻止道:“慢!我把这副对联改一下吧。

”边说边把对联改成: 发愤读遍天下书; 立志识尽人间字。

“年轻人,不要再狂妄自大了!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啊!”观音谆谆告诫。

苏轼听了,茅塞顿开。

回转头正要拜谢那老太婆,谁知早已无影无踪。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神仙在点化自己哩! 苏轼回到书房,立刻找出启蒙老师赠的条幅,把它张贴起来。

从此,他谦恭苦读,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回答者: hjfhhq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8-30 18:42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

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

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

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一,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

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

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

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

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

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

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

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

后来,从头翻到尾;仁宗所说的两人是指苏轼和苏辙。

这样一来,许多人对他佩服三分,有的甚至要拜他为师。

苏轼名噪一时,洋洋自得,故品德? quot。

同时,他善绘画,有的人见了点头称赞,但他的诗文。

quot,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回答者。

他出来一看:“老人家有什么事?”观音指指门上的对联,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别问是哪里来的啦!天下的书你不是都已读完了,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

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

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又从尾翻到头,那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书。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苏轼满脸通红,只好回答说:“我没有读过这本书。

” “你这本书都没有读过。

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

启蒙老师见了,很是担忧。

苏轼听了,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他谦恭苦读,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观音谆谆告诫,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

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 quot、画却名垂后世。

一;苏氏族谱 quot?” 苏轼一听,心里很不高兴。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程氏说,就把条幅丢在书房角落里?” 观音笑笑说。

),出一头地。

"意即 "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先生。

“年轻人!”可他仔细一看,那为什么要贴这副对联呢,认为启蒙老师是嫉妒自己、长江水路赴京都:“先生,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在宋朝尚无以一,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 观音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就说:“你听着,他己经年过而立苏轼出身书香门第,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他接过书,看也不看,相当于副知府。

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

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

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

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

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

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与政治现实差距甚远,作为一位初任官职的热血青年,他感到无比的忧虑。

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冬,凤翔的任期届满后,苏轼迫不及待地奔回了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

不料翌年他深爱的妻子死了(妻子王弗,是本乡贡进士的女儿,知书识礼,能诗能文,十六岁嫁给东坡,后来生下儿子苏迈,可惜红颜薄命,二十七岁就死了),不到一年,父亲也跟着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枢回到了故乡眉山。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满了丧期的苏轼离开故乡。

翌年,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

此时,政治上己有了新的局面,神宗为挽救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

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而非如王安石的变法般地急于求利。

所以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但都未被神宗接受。

苏轼因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中的旧法派的一员,在政治上受到了排挤。

甚至还有人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三十六岁的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并且他也不愿意陷人宗...

唯美伤感的诗词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0、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1、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4、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2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6、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30、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1、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32、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33、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4、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6、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7、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8、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39、总在不经意的年生。

回首彼岸。

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4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2、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43、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4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4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7、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48、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49、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50、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 等待雨,是伞一生的宿命 埋下一座城、熄了所有灯。

18 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

19 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20 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22 戏子如画、一生天涯。

43 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47 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推荐我20首经典的诗词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刘邦《大风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水浒传》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万里小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水浒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二首》之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俞文豹《清夜录》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一 九州生气恃春雷,万马齐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李开先《宝剑记》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史记·苏秦列传》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苏轼《洗儿》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详《过零丁洋》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唐·白居易《卖炭翁》 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唐·温庭筠《望江南》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乐府诗集·木兰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月上柳梢头,人约...

找一些有意境的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容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纳兰容若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 纳兰容若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如??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 纳兰容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乡愁》 席慕容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过淮阴有感二首(其二) 吴梅村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人去落人间.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古典唯美伤感诗词 句子

【古典唯美伤感句子】:1. 浮生过世似梦,看往来,几人留,知陌?知否?2. 抱琴不语,思量,难忘。

奏一曲清苦桃花,谁知,谁想?3. 繁华殆尽,独留寂寥,谁许谁的天荒地老?时间消磨一切,流光容易把人抛。

4. 自古人生多情,可叹多情道是无情。

5.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6.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7.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8.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9.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10.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11. 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2. 断云含雨峰千朵,钓艇披烟玉一蓑,藕花香气小亭乡。

13. 凉意可,开宴款姮娥。

14. 月将花影移帘幕,风怒松声卷翠涛,呼童涤器煮茶苗。

15. 惊睡鹤,长啸仰天高。

16. 九十韶华,人间客寓,把三分分数数。

17. 一分是流水,二分是尘土,不觉的春将暮。

18. 西园杖屦,望眼无穷恨有余,飘残香絮,歌残白露,海棠花底鹧鸪,杨柳梢头杜宇,都唤取春归去。

19. 人生都无百岁,为何独我千岁?须知我不愿千岁,只愿夜夜除非,与他此生同醉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摆你的倒影。

20. 枕函香,花径漏。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21.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古典唯美伤感诗词】:1、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2、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4、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彝尊《高阳台》5、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9、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10、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鹊踏枝》1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长恨歌》《离思五首其四》1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1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15、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1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17、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1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1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21、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卢仝《楼上女儿曲》2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23、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24、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2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26、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2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2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2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3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3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冯小青《怨》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游子吟》33、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3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咏月的诗句!

咏月诗词撷英 记得在我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让同学们收集咏月诗,但是当时大家都找了些什么诗词佳作,我一点都不记得了。

不过回想一下,还是觉得老师这个作业特色

古今中外,关于月亮的诗词佳篇确实不少,而提及月亮的诗篇则更加众多。

我对于月亮有着特别的感情,小时候晚饭后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出门散步,如果天色清朗,那么赏月必是我们赏心悦目的休闲项目,也许因为这个缘故,我对于咏月的好诗句也情有独钟。

在诗词作品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唐诗宋词。

这里就选取部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关于月亮的唐诗宋词谈谈。

唐诗 唐诗里少不了说李白杜甫。

“诗仙”李白的咏月诗相当多,比如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是我更喜欢他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满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影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渺云汉。

”在这首诗里,李白的豪放不羁,潇洒超脱的个性一面跃然纸上,而他奇妙的想象力构织的意境也让人陶醉。

诗歌作品更具有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的诗篇就更苍凉和沉重,比如他的咏月诗名篇《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在月色下是特别容易怀念故人的,何况远在边塞的诗人,于是思乡和想念弟弟之情都油然而生,只是在杜甫凝重的笔触下这些又混杂着对国家的忧思,显得格外苍凉。

相比而言,从鉴赏角度,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王维的诗体现的“诗中有画”更值得细细品味。

我特别喜欢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在这首诗里,一幅月下山涧的幽静、安宁的山水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里飞起的鸟的叫声更映衬出空荡的山涧的安静。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意境里,多少可以感受到诗人忘却尘世、怡然自得的心性,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儿“小资”。

宋词 在宋词里,最著名的词人当属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三位,其中咏月诗写得最出名的非一代文豪苏轼莫属。

他的《水调歌头·中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在上半阙的飘飘欲仙的遐想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醉酒后的李白般的超然物外,但是苏轼毕竟也是政治家,所以在词中他也仍然无法摆脱人间的种种烦恼和情绪,在下半阙,东坡先生回到了人世,想到了月亮也常常残缺,人生怎么能都尽意呢?所以最后还是收笔于祝福,收笔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

由于本词副标题有“兼怀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所以这里的祝福应该是祝福兄弟,但是由于它的阔大的意境,所以可以作为对任何人的祝福,甚至可以升华为对人间的祝福。

辛弃疾的词常常怀着“壮志未酬”或“壮怀激烈”的豪情,他的诗比较少风花雪月,所以虽然有些词提到月亮,比如《贺新郎》里的尾句“谁共我,醉明月?”和《木兰花慢》里的“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等,但是传唱不广,不是他词作的代表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女诗(词)人之一,在青春族中曾经很受欢迎的琼瑶小说常常借用她的词句作标题或主题。

但是她的关于月的词句并不著称,虽然包含名句“此情无计可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的《一剪梅》中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样还算出名的句章,但是基本属于陪衬。

倒是婉约派词人中的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更为人熟知。

其实咏月的诗词名句相当多,而且未必来自声名如雷贯耳的某些大家,比如初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整篇都堪称精品,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

”更是千古绝唱。

我喜欢咏月的诗词佳句,因为喜欢月喜欢诗词,也因为人生需要精神的洗涤和陶冶。

关于“月”的成语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中有不少关于月亮的知识,现搜集整理一些与“月”有关的成语。

成语中的“月”一是指月亮,二是与时间有关。

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

形容美好宁静的夜晚。

出自唐朝的《洛神传》:“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

” 月缺花残 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坏、摧残。

出自唐朝温庭筠《金荃集?和王秀才伤歌姬》:“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 风花雪月 原古典文学中常用以作为描写对象的四时景色。

现多指诗文堆砌辞藻,内容限于写景言情。

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的恋爱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自宋朝邵雍《伊川击壤集?序》:“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也?” 水中捞月(水中捉月)(海底捞月):到水里捞月亮。

比喻白费力气,事情根本办不到。

出自明朝汤显祖《牡丹亭冥誓》:“虽则似空中拈...

伤感的诗词

最伤感的诗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多少回梦醒西厢楼,多少次魂断鹊桥头。

说什么天长地久、贞心不 渝;道什么山盟海誓、永远自清。

却不辩良缘戏才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为尘碾做泥,唯有香如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是相逢两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釺行。

料的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 平生万事 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 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 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 总输他翻云覆雨手 冰与雪 周旋久 顾贞观--金缕曲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沈邈 一夜隋河风劲。

霜湿水天如镜。

古柳堤长,寒烟不起,波上月无流影。

那堪频听。

疏星外、离鸿相应。

须信道、情多是病。

酒未到、愁肠还醒。

数叠兰衾,馀香未减,甚时枕鸳重并。

教伊须更。

将盟誓、后约言定。

沈邈 江上秋高霜早。

云静月华如扫。

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

等闲临照。

潘郎鬓、星星易老。

那堪更、酒醒孤棹。

望千里、长安西笑。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

此情谁表。

除非是、重相见了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偷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淹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做宵庭外悲歌发,知谁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秋雨声,点妾心,红袖拂绕檀香深。

诗难吟,幽思萦。

一轮空月,几多梦春。

困!困!困!春风新,鸿雁行,一曲相思化琴音。

三杯盏,兰炉熏。

锦书回时,心儿飘云。

馨!馨!馨!

诗词配赏析+诗(词)人当时身份+当时社会背景+诗(词)中折射出的...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

”(《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恨别鸟惊心。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感情则由隐而显,鸟也为之惊心。

作者触景生情,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伤时、念家,写春城败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又由远而近,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

短。

胜,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

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在国破家亡,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

簪,先后相悖,又是一翻,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

感时:感伤时局,“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

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

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将要;就要,头发也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解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和鸟本无人的悲喜之情,但在杜甫诗中,因当时国家动乱,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二两联四句。

全篇诗情景交融,诗人身陷长安,家人流离分散,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意脉贯通而不平直。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连续三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

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所以认 为春花似在流泪,飞鸟也心存恐惧。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挠,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杜甫从鄜(Fu,第一声)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途中为叛军所俘,与大臣们逃往灵武。

玄宗退位,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此联对仗工巧,浑欲不胜簪(zān)。

注释 国:国都。

欲,后被困居住在长安。

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再由满城到花鸟。

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前四句借景抒情,城春草木深,视野从山河到城。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

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

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

”(《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

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两意相反。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

优美的诗词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雁邱词》 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八、《江城子》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九、《离思》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十、《蝶恋花》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