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黄龙慧南禅师诗词 黄龙慧开禅师



南怀瑾著作诗词辑录《禅海蠡测》诗词辑录1. 学道无端学画龙,元来未得笔头踪。一朝体得真龙后,方觉以前枉用功。--唐 龙牙居遁禅师2. 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谁人敢授传。历劫坦然无异色,呼为心印早虚言。

南怀瑾著作诗词辑录

《禅海蠡测》诗词辑录1. 学道无端学画龙,元来未得笔头踪。

一朝体得真龙后,方觉以前枉用功。

--唐 龙牙居遁禅师2. 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谁人敢授传。

历劫坦然无异色,呼为心印早虚言。

须知本自灵空性,将喻红炉焰里莲。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同安察禅师3. 祖意如空不是空,尽机争堕有无功。

三贤尚未明斯旨,十圣那能达此宗。

透网金鳞犹滞水,回涂石马出纱笼。

殷勤为说西来意,莫问西来及与东。

--同安察禅师4.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把是非来辩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有移茅屋入深居。

--隐山和尚5. 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

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南岳怀志庵主6. 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7. 十二时中莫住工,穷来穷去到无穷。

直须洞彻无穷底,踏倒须弥第一峰。

--普庵主性空禅师8. 心法双忘犹隔妄,色空不二尚余尘。

百鸟不来春又过,不知谁是住庵人。

--性空禅师9.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唐 裴休10.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 杜牧11. 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尝离得虾。

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

--宋 黄龙慧南禅师12.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

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13. 繁华丛里一闲身,却向他途别觅春。

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

--南怀瑾14. 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唐 永嘉玄觉禅师15. 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16.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7.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8. 悟到往来唯一气,不妨胡越与同丘。

19. 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狮子变作狗。

拟欲将身北斗藏,须应合掌南辰后。

--杨大年20. 沤生与沤灭,二法本来齐。

欲识真归处,赵州东院西。

--杨大年21. 学道犹如守禁城,朝防六贼夜惺惺。

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华亭性空妙普庵主22. 高风难继百千年,一曲渔歌少人唱。

23. 船子当年返故乡,没踪迹处妙难量。

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横吹作散场。

24.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 陆游《示儿》25. 行过疏篱到小桥,绿杨阴里有红娇。

分明眼界无分别,安置心头未肯消。

26.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唐 永嘉玄觉禅师27. 百尺竿头须进步,空花镜里莫藏身。

28. 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

通教不通宗,好比独眼龙。

29. 此事楞严曾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

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

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报恩法常首座30. 有佛处莫留恋,无佛处急走过。

31. 尽回大地花千万,供养弥陀净土身。

32.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

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唐太宗33. 紫府丹成化鹤群,青松手植变龙文。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处士云。

独坐遗芳成故事,褰帷旧貌似元君。

自怜筑室灵山下,徒望朝岚与夕曛。

--唐李商隐34. 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

混沌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白紫清35. 自从踏着涅磐门,一枕清风几万年。

弱水蓬莱虽有路,释迦弥勒正参禅。

谁将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雨后天。

两个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

--白紫清36. 轧轧相从响发时,不从他得豁然知。

桔槔说尽无生曲,井底泥蛇舞柘枝。

--紫贤真人37. 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

蓬莱此去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五代 谭峭38.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 李翱39. 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

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宋 张商英40. 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

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寄寒衣。

--宋 周敦颐41. 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花。

叵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撸鱼虾。

42. 与人有法还同妄,执我无心总是痴。

43.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44. 万里神光顶后相,没顶之时何处望?事已成,意亦休,此个来踪触处周。

智者撩着便提取,莫待须臾失却头。

《如何修证佛法》诗词辑录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 陶渊明《饮酒》2. 看看看,古岸何人把钓竿,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

--雪窦禅师3.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南怀瑾4. 不汝还兮复是谁,残红落满钓鱼矶。

日斜风动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天目礼禅师5.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唐 傅翕6.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唐 玄奘7. 禅自拈花一笑来,灵山花蕊满灵台。

如何净土华严界,由道花开见佛回。

--南怀瑾8. 莫妄想,费疑猜,头陀一去首空回。

东风正放花千树,尽向南华觉后开。

--南怀瑾9. 见说新居止隔山,肩舆晓出暮堪还。

知公久已藩篱散,何事深村尚...

关于佛教的诗词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

(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 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 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 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 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 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 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 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 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 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 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 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诗) 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

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 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

(弘一咏菊)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白云端禅师诗) 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题竹林寺诗) 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众星诗) 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禅诗) 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牛仙客沼寺诗) 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

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司空图牛头诗) 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 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

无去无来不生灭。

(拾得诗) 37.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

(拾得自笑诗) 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 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船居寓意诗) 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

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

(圆通仙禅师诗) 41.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

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

(佛印玄禅师诗) 42.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

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

(草堂清禅师诗) 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诗) 4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

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

(黄龙慧面禅师诗) 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

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

(楚云南禅师诗) 46.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

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

(萝庐禅师诗) 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石屋山居诗) 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石屋山居诗) 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

(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 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孙觌枫桥三绝诗) 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

(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 52.云痕变灭...

求苏轼诗《答径山惟琳长老》及详解

《答径山琳长老》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维琳是苏轼知杭州时的径山寺住持,这次不远千里前来探病.苏轼依他赠诵偈语的原韵作成此诗.维琳不解末两句典故,苏轼为他作了解释:后秦时天竺高僧鸠摩罗刹病危,便口出三道神咒叫他的外国徒弟诵读禳解,结果毫无效验.苏轼觉得他的举动很可笑,认为能参透生死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 佛家把人生看成是”如梦、如幻、如影、如露、如电”的”六如”,苏轼却一直追求着”六如”灭尽后的”真吾”境界.”生谓之宅,死谓之墟.”在《六观堂老人草书》中说:”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幻影殊。

清露未晞电已阻,此灭此尽乃真吾.”这种参透生死,人我两忘的境界不愧是如神宗评价他的”善知识”. 此诗作于他临终前二日在灯录里,苏轼被列为黄龙派黄龙慧南弟子东林常总法嗣。

实际上相对于黄龙派,他与云门派的关系更为密切。

苏轼进入政坛正是云门宗经雪窦重显、佛日契嵩等人的弘扬而大盛的时期

后来,临济宗黄龙派渐兴,包括苏门弟子黄庭坚在内的许多文人官僚都趋向这一新兴宗派。

灯录中强调苏轼与东林常总的关系,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背景。

苏轼的父亲苏洵(1009-1066)好佛习禅,早就结识云门宗圆通居讷。

居讷是蜀梓州人,与苏氏同乡。

苏辙《赠景福顺长老二首》序中说:“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

元丰五年以遣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从讷于圆通,逮与先君游。

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

”(注释:《栾城集》卷十一。

)苏洵游庐山,见居讷,应是庆历五年(1045)后“宦学四方”时的事。

(注释: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

”《栾城后集》卷二十二。

)景福院是庐山禅院,顺公是居讷弟子。

东坡贬黄州时曾游庐山,过圆通院,有诗题为《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日忌日也乃手写宝积献盖颂佛一偈以赠长老仙拊掌笑曰昨夜梦宝盖飞下著处辄出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集》十三)。

这里的“仙公”为圆通可仙,东林常总法嗣。

皇佑初,宋仁宗闻居讷名,诏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

讷称目疾,举大觉怀琏自代。

东坡《祭大觉禅师文》中说“我在壮岁,屡亲法筵”(《后》十六),应是嘉佑年间三苏父子入京以后的事情。

治平三年(1066)苏洵卒,东坡曾施舍其所藏禅月罗汉像章并为此致书怀琏;在《次韵水官诗》(《续》一)中还曾说到怀琏以阎立本所画水官遗苏洵,洵报之以诗并命自己和作。

这都可见当时怀琏与苏氏父子交往的情形。

怀琏后来回南,曾住金山,又住四明。

曾在所居广利寺中建宸奎阁,收藏仁宗所赐十七首颂诗,苏轼为作《宸奎阁碑》(《集》三十三)。

怀琏晚年受“小人”困扰,苏轼曾致书明守、友人赵德璘请求加护(《与赵德璘二首》,《续》六)。

并有赠怀琏诗,中有“奉别二十五年”(《与大觉禅师琏公二首》,《续》六)之语,表现了拳拳怀念之情。

苏氏兄弟在京城还结识了怀琏弟子径山惟琳。

苏辙有赠惟琳诗,中有“依依二三老,示我马祖禅”(注释:《送琳长老还大明山》,《栾城集》卷十四。

)之语。

东坡直至晚年仍与惟琳保持亲密的交谊。

在他贬岭南时,惟琳极表关切,并默祷于佛前,乞其亟返中州(《答参寥三首》,《续》七)。

临终那一年,遇赦抵常州,有书《与径山长老惟琳二首》,说到“卧病五十日……某扶行不过数步,亦不能久坐,老师能相对卧谈少顷,即告,晚凉更一访”(《续》七)又有《答径山琳长老》诗则说:“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住那容诘。

”(《后》七)这都可以看出二人的交谊和苏轼晚年更加倾向禅宗的心情。

东坡于熙宁四年(1071)初至杭州,任通判。

这里自吴越以来,即为佛教兴盛之地,而禅宗尤为发达。

他说“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注释:《东坡志林》卷十一。

)他在《祭龙井辩才文》中又说: 我初适吴,尚见五公:讲有辩、臻,禅有琏、嵩。

(《后》十六)这里的“辩”指海月慧辩和龙井辩才,都是天台德韶弟子;“臻”指天台梵臻,为知礼高足,这些人都是天台学人。

慧辩(1014-1073)为杭州都僧正,讲教二十五年,学徒及千人,苏辙说到苏轼与他的交谊:“予兄子瞻通守余杭,从二公(慧辩与辩才)游,敬之如师友。

海月之将寂也,使人邀子瞻入山,以事不时往……。

”(注释:《天竺海月法师塔碑》,栾城后集》卷二十四。

)东坡有《海月辩师真赞》(《后》二十)、《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集》五)等作品

辩才(1011-1091——居天竺,“老于南山龙井之上,以茅竹自覆,闭门宴坐,寂然终日”。

(注释:《人天宝鉴》。

)元佑四年(1089)东坡二次莅杭,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多与辩才游。

辩才卒时,东坡已转知颍州,其徒请为塔铭,东坡转托子由。

“琏”即大觉怀琏。

“嵩”即明教契嵩,他卒于苏轼莅杭的次年,苏轼应与二人在杭州相见。

如苏轼本人所说,他在杭州结交的僧侣很多,以下只举...

自己能修练什么道教的基础东西,还有如何修炼,像筑基等等。

我是...

佛家禅语: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

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佛家禅语:食物是用来吃的;东西是用来用的;音乐是用来听的;经典是用来实践的。

凡是错用经典,便是辱没了经典神圣。

佛家禅语:马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

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

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禅诗-《赠琴僧》: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佛家禅语: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佛家禅语: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

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佛家禅语: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佛家禅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

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佛家禅语: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

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佛家禅语: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

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佛家禅语:人生不是梦。

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

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佛家禅语: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

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佛家禅语: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佛家禅语: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佛家禅语: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

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家禅语:君子相见,目击道存。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佛家禅语: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

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佛家禅语:几个小孩想做大师的学生,大师让他们每天打扫教室。

大师好久不来教室后,仅剩一个小孩天天打扫,最终这个小孩被选中。

佛家禅语: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佛家禅语: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法句经》 佛家禅语: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

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佛家禅语: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

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佛家禅语: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

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佛家禅语: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

佛不语。

经数载,沧桑巨变。

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佛家禅语: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

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佛家禅语: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佛家禅语:在隋唐之间,在宗教地位上,出家僧众始终以师道相待,他们对帝王,可以长揖问讯而不跪拜,这个传统后来一直延续到清末。

形容开悟的诗句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

(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寒山诗)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俞紫芝诗)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寒山诗)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诗)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

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

(弘一咏菊)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白云端禅师诗)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题竹林寺诗)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众星诗)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禅诗)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牛仙客沼寺诗)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

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司空图牛头诗)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

无去无来不生灭。

(拾得诗)37.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

(拾得自笑诗)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船居寓意诗)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

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

(圆通仙禅师诗)41.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

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

(佛印玄禅师诗)42.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

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

(草堂清禅师诗)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诗)4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

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

(黄龙慧面禅师诗)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

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

(楚云南禅师诗)46.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

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

(萝庐禅师诗)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石屋山居诗)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石屋山居诗)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

(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孙觌枫桥三绝诗)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

(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52.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草荒。

立马城阴高处望,塔尖留得古斜阳。

(何振贷铁塔诗)53.鸟舍...

岳飞的诗词

岳飞诗词全集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满江红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 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从驾游内苑应制 岳飞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岳飞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过张溪赠张完 岳飞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寄浮图慧海 岳飞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送轸上人之庐山 岳飞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岳飞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题池州翠光寺 岳飞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题翠岩寺 岳飞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三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题青泥市萧寺壁 岳飞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题雩都华严寺 岳飞手持竹节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题骤马冈 岳飞立马林冈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薤去艹)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最牛的还是小重山和满江红

佛教禅宗有那些佛经

你可以到显密文库网站,汉地,禅宗下面的分类自己看所依经典 | 论 | 文集 | 语录 | 灯录 | 禅宗简介 | 禅宗文集 | 禅学三书 | 禅茶文化 经典[01 经典] 001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坛经(唐 法海 集记) 阅读:1844 [01 经典] 00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元 宗宝 编) 阅读:2429 [01 经典] 00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 鸠摩罗什 译) 阅读:1548 [01 经典] 004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梁 曼陀罗仙 译) 阅读:1407 [01 经典] 005 维摩诘所说经(姚秦 鸠摩罗什 译) 阅读:1848 [01 经典] 006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刘宋 求那跋陀罗 译) 论[02 论] 001 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 造) 阅读:1326 [02 论] 002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菩提达摩 制) 阅读:1107 [02 论] 003 无心论(菩提达摩 制) 阅读:1286 [02 论] 004 观心论 阅读:1276 [02 论] 005 最上乘论(唐 弘忍 述) 阅读:1030 [02 论] 006 大乘无生方便门 阅读:1013 [02 论] 007 大乘北宗论(唐 慧光 释) 阅读:924 [02 论] 008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唐 大照 慧光 释) [03 文集] 001 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昙琳 序) 阅读:1122 [03 文集] 002 小室六门 阅读:979 [03 文集] 003 信心铭(隋 僧璨 作) 阅读:999 [03 文集] 004 禅宗永嘉集(唐 玄觉 撰) 阅读:1022 [03 文集] 005 禅源诸诠集都序(唐 宗密 述) 阅读:914 [03 文集] 006 宗镜录(宋 延寿 述) 阅读:2005 [03 文集] 007 万善同归集(宋 延寿 述) 阅读:1014 [03 文集] 008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宋 延寿 述) 阅读:1112 [03 文集] 009 真心直说(高丽 知纳 撰) 阅读:976 [03 文集] 010 诫初心学人文(高丽 知纳 撰) 阅读:922 [03 文集] 011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高丽 知纳 撰) 阅读:992 [03 文集] 012 禅宗决疑集(智彻 述) 阅读:1017 [03 文集] 013 拈八方珠玉集(宋 克勤 等述) 阅读:1129 [03 文集] 014 碧岩录(佛果圜悟禅师) 阅读:1260 [03 文集] 015 从容庵录(万松老人 评唱 天童觉和尚 颂古) 阅读:1338 [03 文集] 016 禅宗无门关(宋 宗绍 编) 阅读:952 [03 文集] 017 人天眼目(宋 智昭 集) 阅读:1253 [03 文集] 018 通玄百问(通玄 问 万松 答) 阅读:1011 [03 文集] 019 青州百问(万寿禅寺辩和尚 问 十身禅寺觉和尚 答) 阅读:911 [03 文集] 020 禅林宝训(明 净善 重集) 阅读:1049 [03 文集] 021 缁门警训(明 如卺 续集) 阅读:1089 [03 文集] 022 禅关策进(明 袾宏 辑) [04 语录] 001 永嘉证道歌(唐 玄觉 撰) 阅读:1598 [04 语录] 002 善慧大士语录(又名付大士录) 阅读:1121 [04 语录] 003 庞居士语录 阅读:1252 [04 语录]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 阅读:1670 [04 语录] 005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阅读:1235 [04 语录] 006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唐 裴休 集) 阅读:1078 [04 语录] 007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唐 裴休 集) 阅读:944 [04 语录] 008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唐 慧然 集) 阅读:931 [04 语录] 009 云庵克文禅师语录(嗣法 福深 录) 阅读:921 [04 语录] 010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日本 慧印 校) 阅读:844 [04 语录] 011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明 圆信 郭凝之 编) 阅读:949 [04 语录] 012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日本 玄契 编) 阅读:1001 [04 语录] 013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日本 慧印 校订) 阅读:834 [04 语录] 014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宋 守坚 集) 阅读:973 [04 语录] 015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明 圆信 郭凝之 编) 阅读:903 [04 语录] 016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明 圆信 郭凝之 编) 阅读:859 [04 语录] 017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明 圆信 郭凝之 编) 阅读:840 [04 语录] 018 雪峰真觉禅师语录(居士 林弘衍 编) 阅读:1038 [04 语录] 019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明 楚圆 集) 阅读:932 [04 语录] 020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阅读:929 [04 语录] 021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侍者 子和 录) 阅读:900 [04 语录] 022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小师 仁勇 编) 阅读:835 [04 语录] 023 法演禅师语录(宋 才良 等编) 阅读:822 [04 语录] 024 明觉禅师语录(宋 惟盖竺 编) 阅读:961 [04 语录] 025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小师 慧南 重编) 阅读:895 [04 语录] 026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宋 绍隆 等编) 阅读:901 [04 语录] 027 虚堂和尚语录(元 妙源 编) 阅读:1104 [04 语录] 028 宏智禅师广录(宋 集成 等编) 阅读:907 [04 语录] 029 如净和尚语录(宋 文素 编) 阅读:932 [04 语录] 030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宋 义远 编) 阅读:842 [04 语录] 031 正法眼藏(宋 宗杲 集并著语) 阅读:1203 [04 语录] 032 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明 圆信 郭凝之 编) 阅读:914 [04 语录] 033 四家语录 [05 灯录] 001 历代法宝记 阅读:1715 [05 灯录] 002 楞伽师资记(唐 净觉 集) 阅读:1159 [05 灯录] 003 传法宝纪(唐 杜胐 撰) 阅读:989 [05 灯录] 004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 纂) 阅读:1728 [05 灯录] 005 续传灯录 阅读:1585 [05 灯录] 006 天圣广灯录(宋 李遵勖 编) 阅读:1289 [05 灯录] 007 禅林僧宝传 阅读:1282 [05 灯录] 008 传法正宗记(宋 契嵩 编) 阅读:1015 [05 灯录] 009 古尊宿语录 阅读:1575 [05 灯录] 010 续古...

佛教禅宗有那些佛经

修学禅宗,有七经之说。

修学禅宗常读的七部经典是《心经》、《金刚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维摩诘经》和《六祖坛经》。

要想掌握禅宗的思想及修行方法,这几部经典是非读不可的。

尤其是《金刚经》和《楞伽经》。

禅宗最初以《楞伽经》印心,到五祖之后,《金刚经》就成为印心的经典,历代的祖师多因为研习《金刚经》而得开悟和印证。

其中《楞伽经》作为禅宗初期的印心经典,可以说是禅宗的核心。

当年达摩祖师就是带着这四卷《楞伽经》来到中国的,可见此经在西域禅宗历史上的地位。

和茶有关的人生哲理

禅家多“吃茶”,正在于水乃天下至清之物,茶又为水中至清之味,文人追求清雅的人品与情得一“清”字,尚须一个“闲”字。

若一杯清茗在手却忙不叠地灌将下肚,却又无半点雅致禅趣了。

《巢林笔谈续编》卷下云:“炉香烟袅,引人神思欲远,趣从静领,自异粗浮。

品茶亦然。

”故品茶又须有闲,闲则静,静则定,对清茗而遐思,啜茶汁而神清,于是心底渐生出一种悠然自乐的恬怡之情来,恰如宋人释德洪《山居》诗中所云:“深谷清泉白石,空斋棐几明窗,饭罢一瓯春露,梦成风雨翻汇”,吃茶闲暇之中,世间烦恼、人生苦乐、政坛风云乃至什么油盐酱醋柴米,都付之爪哇国去,剩在齿颊间心胸里的只是清幽淡雅的禅意,此般若更配以上佳的茶灶茶具,置身于静室幽篁之中,则更不沾半点浊俗之气,故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三云雪兰茶须禊泉水、敞口瓶,方能“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如百茎素叶同雪涛并泻,而闵汶水茶更须千里惠泉,于明窗净几间取荆溪壶成宣窑瓷瓯,“方成绝妙”,而《遵生八笺》亦云茶寮应傍书斋,焚香饼,方可供“长日清淡,寒宵兀坐”,这自是深得三昧语。

如此既清且闲的饮茶,又岂止在于“懈荤腥,涤齿颊”,直在茶中品出禅味来也!所以知堂老人《吃茶》说得最妙:“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这便是文人吃茶。

反之,若粗茶大碗,喧喧闹闹,一阵鲸吸长虹,牛饮三江,便不入清品,更不消说有什么茶禅之趣,借妙玉的话说,这不是“解渴”,怕便是“饮驴”了。

禅家讲三个字,唤作“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即澹泊自然,困来即眠,饥来即食,不必百般须索,亦不必千番计较;禅家又讲两个字,唤作“自悟”,何谓“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感悟,忽地心华开发,打通一片新天地。

惟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惟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曾来此间与未来此间又有什么分别?偏偏要说“是”道“非”,岂不落了言筌理窟?有问必答,答必所问,如猎犬嗅味而至,钟磬应击而响,全不是自家底平常心,也不是自家底悟性,却像是被人牵着鼻子套上缰,若是这般迷执汉,自家心觅不见,自家事不知做,不唤你去吃茶又唤你去作么生?一碗清茶又不是饱肛之食,又不是泻腹之药亦无人给你斟,须自家拿碗,自家倒茶,自家张嘴,清且苦,苦且清,若在吃茶中体味出淡泊自然、自心是佛之意,岂不远胜于回头转脑四处投师东问西问?故赵州云:“吃茶去!”黄龙慧南《赵州吃茶》说得好: 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

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谁辩满瓯花。

既问来历,为何又不拣亲疏?既不拣亲疏,又何必问来历?答得出者,免去生死往来轮转周流,答不出者,且去一边坐下吃茶!天皇道悟禅师云:“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五灯会元》卷七),是极是极!既是放旷,又是凡心,想来降魔师大兴禅教定不是真禅,禅僧饮茶定不是为“不寐”,若是作困时醒药,定非真茶禅,若是真茶禅,定非作困时药 如果你真想了解茶中的人生哲理,我推荐你去读一本书,三联书店出的闲趣坊系列《茶人茶话》,陈平原编的,是一本关于茶的散文杂文集。

上面内容就是我从书里面帮你摘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