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钧字结尾的诗词 秀字结尾的诗词



毛泽东诗词里带'奋钧'两个字的诗词 谢谢——唐 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洛阳正值芳菲节。————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永怀当此节,孤竹君穷犹抱节。——宋 欧阳修 《玉楼春》空山晚翠孰华

毛泽东诗词里带'奋钧'两个字的诗词 谢谢

——唐 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洛阳正值芳菲节。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永怀当此节,孤竹君穷犹抱节。

——宋 欧阳修 《玉楼春》空山晚翠孰华余。

——元 王冕 《梅花 其一》殿前明日中和节,黄河万里无颜色,远忆边城儿,饥寒饱所更。

——唐 王建 《宫词》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

——宋 晏几道 《武陵春·九日黄花如有意》那堪愁苦节,倚立自移时,连夜琼林散舞衣。

——宋 辛弃疾 《浣溪沙》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我来正逢秋雨,秾艳清香相间发,咸阳古道音尘绝!——宋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乐游原上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魏晋 陶渊明 《饮酒 十六》髑髅梦老披蒙节。

——唐 李商隐 《凉思》竟抱固穷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古诗词大全

【插田歌】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这是一首新题乐府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期间。

诗以民歌形式记叙农民插秧场面及农夫与计吏的对话,从诗前小序“以俟采诗者”看,显有讽谕朝政之目的

前十二句描写村野春景及农民插田情形,既唱怨响之歌,又时时大笑,透现出农民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及豪爽洒脱的性格,为下文隐下伏笔。

中四句以水田苗平及村落晚照暗示插秧已毕,农民返村,直接逗出下文。

末十六句即写计吏登场及其与返村的农民的对话,通过计吏的自述,活画出一幅鄙俗虚荣嘴脸,并录下其以“筒竹布”行贿而得以“补卫士”的事实。

上计吏,指地方派到中央办事的书吏。

筒竹布,是当时一种名贵的细布。

这首诗将农夫与计吏作对比并实录其对话,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卖官鬻爵的腐败现象的深刻批判。

【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此诗前有引言,记叙镜工制镜,昏镜十倍于明镜,以投合人们好恶心理。

诗中即着重写昏镜材质低劣,但却适合“陋容”者“自欺”之用,因其不见瑕疵,自觉美貌,所以视为宝物。

末二句揭出主旨,明镜与昏镜之价值,根本在于“适”与“不适”。

秦宫,传说秦宫有宝镜,这里代指明镜。

以镜寓讽,自具深意,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刘禹锡以“秦宫”喻明镜,而太宗曾为秦王,显然取意太宗,以讥讽作为宦官、藩镇代理人的宪宗逼顺宗“内禅”之不肖行为以及其喜昏弃明的昏庸政治

【聚蚊谣】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此诗作于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期间。

永贞革新失败后,朝中政敌对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者大加造谣中伤,不断排挤打击,刘禹锡有感于现实之严酷而作此诗。

诗以群蚊喻众多政敌,揭露其阴险狠毒,并预言终将被消灭,表达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

前八句集中描写蚊子“伺暗”、“喜黑”之特性,中四句写对待众多飞蚊只有采取暂时躲避之态度,后二句预言飞蚊随秋风吹来必然灭亡。

匡闲,指方正的床。

丹鸟,即萤火虫。

全诗句句写蚊,句句寓意,语言质朴,声情跳荡,风骨刚健,讥刺有力。

百舌吟】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柳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

此诗借百舌鸟啼声善变,能效百鸟之鸣,以讽刺当时政治生活中那些巧言善变的势利之徒。

百舌,是鸟名,即乌鸫,能仿效百鸟之鸣。

前十句着重写百舌鸟活动的季节、环境,生动地描摹出那种故意卖弄而得意啼鸣的声音与神态。

后八句着重揭示百舌鸟处境中的危机及其前景的黯淡。

一方面,有鹰隼的突袭,侠少的弹射,另一方面,一旦秋风吹来,百舌鸟即凄凉瑟索,仓皇躲入蒿下乱飞,再也叫不出声来。

朱鸟,即朱雀,天文四象之一,含南方七宿,这里代指秋天。

诗的结尾的“索寞无言”、“蒿下飞”与前面的“笙簧百啭”、“迎风弄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结构既严,寄讽尤深。

【平蔡州三首(其二)】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元和十二年,唐军破蔡州活捉割据抗命的淮西藩镇吴元济,刘禹锡此诗即为歌颂这一胜利而作。

诗写战胜奏凯,却仅以开篇二句写晨鸡啼鸣、角声和平,暗示夜袭蔡州成功。

汝南,即指蔡州,天宝时蔡州为汝南郡,这里同时化用古乐府《鸡鸣歌》“汝南晨鸡登坛唤”句意。

以下六句皆着力刻画一老人形象,通过老人的言行衬托蔡州之役的重大意义。

老人所忆“旧事”,是“天宝承平”盛世情形,“感激涕零”的是“元和十二载”的平叛成功,将此两者作比较,足见老百姓对此役胜利的欣喜与高度评价

诗以独特的角度写重大时事题材,正如翁方纲所说“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

【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

李白的诗有哪些

相看两不厌。

【年代】;渌水曲 【内容】: 渌水明秋月。

【年代】。

佯羞不出来。

【年代】:唐 【作者】。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年代】:唐 【作者】: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稚子道相宜,孤云独去闲: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年代】:唐 【作者】。

【年代】:李白 【 题 】:越女词其二 【内容】。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从军行 【内容】:李白 【 题 】:白鼻騧 【内容】:越女词其五 【内容】: 镜湖水如月,弟寒兄不知:白胡桃 【内容】: 红罗袖里分明见。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年代】。

卖眼掷春心。

折花调行客:李白 【 题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内容】: 昨夜梁园里:李白 【 题 】:蔡氏五弄?:独坐敬亭山 【内容】: 众鸟高飞尽:唐 【作者】:李白 【 题 】:李白 【 题 】:巴陵赠贾舍人 【内容】: 贾生西望忆京华:李白 【 题 】:寄上吴王其二 【内容】: 坐啸庐江静: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年代】:唐 【作者】,吾将此地巢云松。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唐 【作者】:李白 【 题 】:唐 【作者】:李白 【 题 】: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元非太白醉扬州

【年代】。

相看月未堕。

白地断肝肠: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年代】:唐 【作者】。

庭前看玉树:唐 【作者】:李白 【 题 】,白玉盘中看却无:越女词其三 【内容】: 耶溪采莲女:唐 【作者】:李白 【 题 】。

【年代】: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年代】:唐 【作者】。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年代】:唐 【作者】。

闲闻进玉觞。

去时无一物:答友人赠乌纱帽 【内容】: 领得乌纱帽:李白 【 题 】:越女词其四 【内容】:杜陵绝句 【内容】:唐 【作者】:李白 【 题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内容】: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咏壁上鹦鹉 【内容】: 落羽辞金殿。

【年代】,全胜白接蓠:唐 【作者】:李白 【 题 】:李白 【 题 】:白鹭鸶 【内容】,金粟如来是后身,孤鸣咤绣衣。

【年代】,只有敬亭山。

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东鲁见狄博通 【内容】: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年代】:唐 【作者】。

东壁挂胡床。

【年代】:唐 【作者】:唐 【作者】:李白 【 题 】,愁杀荡舟人:李白 【 题 】:越女词其一 【内容】, 两足白如霜。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巴女词 【内容】。

【年代】。

山人不照镜: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却来应是无长风,深坐颦蛾眉。

只今惟有鹧鸪飞。

【年代】:唐 【作者】,罗帷绣被卧春风: 吴儿多白皙。

好为荡舟剧。

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

细雨春风花落时, 挥鞭直就胡姬饮,南湖采白苹: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李白 【 题 】:别东林寺僧 【内容】:登庐山五老峰 【内容】: 东阳素足女。

会稽素舸郎:唐 【作者】:李白 【 题 】: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酬崔侍御 【内容】。

【年代】:李白 【 题 】:春怨 【内容】: 白马金羁辽海东。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独领残兵千骑归。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年代】:唐 【作者】。

荷花娇欲语:浣纱石上女 【内容】: 玉面耶溪女:李白 【 题 】:怨情 【内容】: 美人卷珠帘:李白 【 题 】:越中览古 【内容】: 越王句践破吴归。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年代】:唐 【作者】,湘浦南迁莫怨嗟。

光景两奇绝。

【年代】:唐 【作者】, 青娥红粉妆。

一双金齿屐:唐 【作者】:李白 【 题 】,肠断忆连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峨眉山月歌 【内容】: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高句骊 【内容】: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估客行 【内容】: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横江词其二 【内容】: 海潮南去过浔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横江词其六 【内容】: 月晕天风雾不开。

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

公无渡河归去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结袜子 【内容】: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九日龙山歌 【内容】: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军行 【内容】: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年代】:唐 【作者】:李白 【 题 】:流夜郎闻酺...

【唐伯虎诗词】求几首诗?求唐伯虎的几首比较著名的诗?

【明】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元宵夜》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遍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登高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五湖四海皆一望.

唐诗宋词的知识

邯郸有关的古诗文选录 五绝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日满前川。

七绝 照眉池 (唐)李白 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

回首丛台尽荆棘,翠娥无影乱寒塘。

七古 邯郸客舍姬 (唐)岑参 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五绝 逢侠者 (唐)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五律 邯郸郭公祠 (唐)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

言是邯郸伎,不见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

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七绝 蔺相如墓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五古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宋)贺铸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

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

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

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

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

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鞍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 。

七绝 过渚河 (金)元好问 川原落落曙光开,四顾山河亦快哉!前日少年今白发,只应孤塔记曾来。

七绝 咏蔺相如 (明)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

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五律 谒赵王陵 (明)张锡 落日一登台,山河四望开。

英雄悲往昔,冠盖入蒿莱。

树古风霜惨,秋深猿鹤哀。

有怀吾不尽,杯酒重徘徊。

七绝 咏酒务泉 (明)曹瓒 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酝世应稀。

当时鲁酒皆言薄,底是邯郸反见围? 七律 舞剑房 (明)卢龙云 七十齐城仗剑收,金台无计挽君留。

丰城似待延津合,抵掌翻为绕指柔。

昌国但能延世赏,华成何用再封侯!千年灵物今安在?紫气徒劳望斗牛。

七律 登紫山 (明)郑铭 紫山之上石嵯峨,紫山之下云蹉跎。

孤村雨后红尘少,百里烟中绿树多。

入眺晴岚遥荏苒,临归佳气晚婆娑。

不知匹马逢秋健,醉把瑶鞭独放歌。

七古 蔺相如宅 (清)英肇 书生手无缚鸡力,书生寸舌能扶国!扶国胸藏十万兵,只身入嬴秦域。

怒叱秦王慷慨谈,秦庭一时皆失色。

秦国强横吞诸侯,壮士气盛秦难逼!不辱君命不辱身,应变惟仗胆与识。

有胆怀璧竟完归,有识回车能屈抑。

强秦不敢问连城,老将负荆亦屏息。

全国体下全交,凭将刚克与柔克。

卓哉相如能兼得! 七律 邯郸道上二首(之一) (清)郑燮(板桥) 铜台西北又丛台,泱漭尘沙?E水回。

笑武灵王无末路,爱厮养卒有英才。

青山易老人长在,白发无权志不灰。

最是耳余堪借鉴,千秋刎颈有疑猜。

七绝 浏览(选一) (清)纪晓岚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

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五绝 乐毅舞剑房 (清)裴大鹏 仗剑齐城下,藏锋赵国中。

无聊时自舞,四壁起秋风。

七绝 滏水春帆 (清)裴大鹏 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

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

七古 邯郸花谢曲为庐江应彤赋 (清)金农 月头月尾花谢开,春雨春风客去来。

治游潜在邯郸陌,酒卷白波一百杯!而今剩有衫痕溅,题字柱心空照面。

可怜扫地轴帘人,前阁后堂都不见!建安才子动嫌猜,那复闻歌阿鹊盐。

久虚消息通鱼钥,枉说清阴窥画檐。

簸钱声寂莎阶黑,只影相思长怅忆。

隐语徒教休洗红,燕支山远无颜色。

劝君收泪莫偷啼,手弄狂尘为破迷。

毕竟东南孔雀故巢好,双飞终解共双栖。

春日游龟台寺 (清)张箴 香刹崔嵬出薜萝,登临眼界阔如何。

几家篱落环春水,一带闾阎倚曲阿。

寺古到来人迹少,台高揽得物华多。

水村当日居伊迩,不识新诗几度哦。

剑池怀古 (清)张箴 磨剑池边绿草平,望诸长此著英名。

处囊应笑三千客,仗策曾收七十城。

失意去燕非得已,洁身居赵讵邀荣。

至今长铗归何处,惟见寒烟野岸横。

近当代诗歌选录 军次游赵故城邯郸宫感赋 (当代)张学良 沽酒邯郸大道旁,村人都说武灵王。

英雄应有笙歌地,不比吴宫响?牙取9馕浼枘讯? 中,滹沱一饭困英雄。

当年天下归心日,都在邯郸古赵宫。

题邯郸十景(十首) (当代)梁辰 滏水春帆 三月桃花水满堤,滏波泻碧绿烟低。

轻帆数片天津去,便寄相思到卫西。

沿堤柳色 寒食春郊柳色匀,两行堤树碧无垠。

步桥半隐垂杨里,啼鸟娇声唤舞人。

紫峰晚霞 峰峦四季彩霞围,缘有奇人隐翠微

长与古都传紫气,乡贤辈出竞出辉。

葛山红叶 石径连云入望幽,菖蒲叶底细泉流。

葛荆霜后如丹火,乘兴骚人竞乐游。

丛台久照 重台雄峙傲罡风,千载兴亡落照中。

胡服射骑全赵日,居民仍说武灵功。

箭岭晴岚 铸箭当年霸略多,朝岚犹护旧山河。

精兵利器埋芳草,尚许耕樵拾断戈。

古城积雪 缤飞龙甲遍天涯,玉堞银垣锁万家。

初霁板桥留屐印,伊谁策杖看梅花。

绕郭荷香 沁水清流曲岸长,城濠十里芰荷香。

傍途店肆堪消暑,行客先沽赵酒尝。

仙境黄粱 邯郸道左小蓬莱,红白莲花对映开。

远客纷纭求好梦,可曾自带枕头来。

剑池新月 剑光起处孛星沉,舞罢将军泪满襟。

秋水一泓寒月...

叶圣陶的故事

叶圣陶小时侯的故事 叶圣陶, 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府悬桥巷的一个平民家庭,圣陶是他的字。

叶家开着一爿叫做“协记”的小布店,位于悬桥巷口。

叶圣陶的父亲叶仁伯,是“吃知数饭的”,即经管账务,平常人家称呼他“账房”或“账房先生”。

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吴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户人家逢到婚丧喜庆之事,也请他去临时料理账务。

叶圣陶家里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之外,还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日子过得还是有点紧巴的。

不过,尽管如此,衣食问题还是可以无忧的。

叶圣陶的父亲为人厚道,办事笃实,品行端正,母亲心地善良,尽心持家,克勤克俭。

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叶圣陶,他心里想着要像父母一样做人。

儿时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

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荣宗耀祖。

叶仁伯为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相当漂亮。

朱氏识字不多,但满肚子装着世代流传下来的谜语、诗歌、儿歌,经常说给儿子听。

我国苏南地区流传的谜语,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叶圣陶猜谜语时兴致很高,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

那些诵读起来悦耳动听的古代诗词,辞采华茂,言简意丰,叶圣陶能够背出很多。

尤其是儿歌,形象生动,想象奇妙,韵律优美,把叶圣陶给迷住了,他时常挂在嘴上哼唱,唱得眉开眼笑。

如“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飞到东………‘摇呵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等等,实在富有情趣,难怪叶圣陶乐得心动神摇了! 戊戌变法后的那一年(1899年),叶圣陶六岁的时候,父亲送他进私塾读书了。

塾师是当地有点名气的黄先生,文笔很好。

叶仁伯把儿子托付给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长者,是十分放心的。

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放学回家后就督促他温习功课,还要背书,立下了“弗熟不得进膳”的家规。

所好叶圣陶学习自觉,记忆力又强,并没有出现因书背不出而吃不成饭的事情。

在黄先生那里,叶圣陶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过了一年以后,叶圣陶又到了悬桥巷东南端的顾家花园,跟随一位名叫张承胪(字元冲)的老先生读《四书》、《诗经》、《易经》。

张先生教书,认真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对学生督责极严。

他规定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读熟背诵,否则就动用戒尺施以体罚。

叶圣陶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用心读书,背诵都能上口。

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

“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

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

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

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

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

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到了八岁时起,就“开笔”作文了。

老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作文之前,向他提示“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

叶圣陶依照老师的吩咐,共写了八十多字。

老师看到他写的毛笔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晓畅流利,说理通达,便不断地称赞,特别是对文章的结尾“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感到满意,情不自禁地在“尔”和“乎”这两个字的旁边,用红笔划了两个圈。

叶圣陶高兴地把作文本带回家给父亲看,父亲见儿子敏悟好学、天资聪明,笑得十分开心。

经过近两年的刻苦学习,叶圣陶大有长进,居然能够写出三百字以上的经义史论或时务策论的文章了。

父亲急迫地希望儿子赶快成长,又将叶圣陶送进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学得更好,能够考上秀才。

父亲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说》里所说的那样,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对待学习。

叶圣陶明白父亲的企盼,决心勤学奋进。

父亲为了使儿子增长些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带他到茶馆听说书、听昆曲。

叶圣陶小时候听了不少的书,小书像《珍珠塔》、《描金凤》、《三笑》、《文武香球》,大书像《三国志》、《金台传》、《水浒》、《英烈》。

这些大书小书,他有的不只是听了一遍,最多的听过三四遍。

说书的,挥舞着纸扇,拍打着醒木,把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各种人物的声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显了不同的性格。

听到精彩处,叶圣陶常常被悲欢离合的情节牵引得不能自已。

他时而因悲愤难抑表现出痛苦的神情,时而因喜悦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于其中了。

叶圣陶更喜欢听昆曲,那典雅的曲辞、优美的音节,那时而清柔温润、时而凄怆沉郁、时而高昂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