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表现少年时代的诗词 我们的少年时代全集



王维少年时代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十七”,是王维少年时代的优秀作品之一。诗写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情。王维家居蒲

王维少年时代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十七”,是王维少年时代的优秀作品之一。

诗写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故称山东,异乡当指客居地长安

首句写自身处境,一个“独”字、两个“异”字,见其孤独感之强烈,次句逢节倍思亲,写出人类共同心理。

三、四句承思亲,却又推开一笔,不说自己思念亲人,而是遥想家中兄弟登高欢聚时思念飘零在外的自己,语意曲折,尤显新警。

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与此异曲同工。

【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首乐府诗是王维十九岁时所作,取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通过生动语言形象画面,展开诗的新意境,构成艺术再创造。

前十句写渔舟逐水、弃舟登岸、幽谷潜行到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过程,步步前循,引人入胜。

中十二句详写桃源景观,环境优美迷人,人物淳朴热情,生活美好和谐,动静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后十句写渔人离开后再寻桃源时峰壑变幻情景,结以“仙源何处”之疑问,既迷惘,又向往,余味无穷。

全诗充满浪漫情调与理想化色彩,是王维少年时期代表作,而其中出色描写,又堪称“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翁方纲《石洲诗话》)。

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十六”,可见是诗人早年得意之作。

诗题取自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洛阳女儿名莫愁”,用以概指当时贵族女子

全诗写豪家女子无比娇贵逸乐的生活状况,从容颜之娇美、住宅之富丽、饮食之珍奇写到夫婿之豪奢、交游之高贵,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

其中季伦,指晋代石崇,石崇字季伦,以骄奢著称。

赵李,指汉成帝后妃赵飞燕、武帝时李夫人,此代指皇亲贵戚。

诗的最后两句猛然转折,以如玉越女江头浣纱作对比,在强烈的反差中突现主题,使前面的华丽描绘一下子变为对贵族生活乃至社会不公的冷峻批判,其蕴含思想之深度与批判之力度,在王维诗中甚为罕见。

望岳中表现杜甫少年时期伟大志向的诗句

1.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宋 苏辙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2.《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五代 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3. 《满江红·天上飞琼》 宋 辛弃疾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

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

人已老,欢犹昨。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4.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 丑奴儿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感叹少年时代美好 古诗词

《长安少年行》朝代:唐代作者:李廓原文: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薰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追逐轻薄伴,闲游不著绯。

长拢出猎马,数换打球衣。

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

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

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

倒插银鱼袋,行随金犊车。

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

几度归侵黑,金吾送到家。

好胜耽长夜,天明烛满楼。

留人看独脚,赌马换偏头。

乐奏曾无歇,杯巡不暂休。

时时遥冷笑,怪客有春愁。

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

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马吹。

莺声催曲急,春色送归迟。

不以闻街鼓,华筵待月移。

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

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

歌人踏日起,语燕卷帘飞。

妇好唯相妒,倡楼不醉稀。

戟门连日闭,苦饮惜残春。

开锁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倩歌牵白马,自舞踏红茵。

时辈皆相许,平生不负身。

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

玉雁排方带,金鹅立仗衣。

酒深和碗赐,马疾打珂飞。

朝下人争看,香街意气归。

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坐车。

楼边听歌吹,帘外见莺花。

乐眼从人闹,归心畏日斜。

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

小妇教鹦鹉,头边唤醉醒。

犬娇眠玉簟,鹰掣撼金铃。

碧地攒花障,红泥待客亭。

虽然长按曲,不饮不曾听。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是指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少年与老年相对,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少年,也可以分男、女两种。

【描写少年时代无忧无虑的诗句有哪些】作业

哇哦!~真是到了恋爱的季节了!~浪漫呀!~少年浅暖色的微笑我在成年后依然怀念单纯的校园全是因了你那浅暖色的微笑还记得你打篮球的样子笑起来暧昧的样子曾经暖暖的你和对我微笑着告白悸动的心在那时被你看管我们十指相扣去面对一切在微风中说了那些让人敬羡的誓言可当你离开时我仍忍不住痛哭你来过好几年我却在生命中记了好几十年那一回的爱情似乎被定格你笑了我也会笑你哭了我会舍不得记忆时时让我沦陷我会记得曾有一个少年给过我给过我一个薄荷般清凉的微笑我用你的笑容当作我生活的勇气我是不是依然不够勇敢呢?淡蓝色的微笑遥远的天际,闪烁不定的是仿佛几个世纪的清冷还有你稚嫩的嘴角边淡蓝色的微笑心灵灯塔中点燃的生命长灯是你微笑淡蓝色的源泉也是你习惯了泪与苦的淡漠看着同龄人天真洁白的微笑你是曾经是那样渴求拥有可是梦永远不会等于现实就如你面前的母亲的泪永远不会停息无数次心的迷茫被无数次更深的嘲弄你想拥有别人那怕一次的正视你天真地想这可能是这世间最美的礼物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终于你嘴边绽开了你这一生最真的一次微笑不带一丝蓝色,永远定格成了唯一一次的洁白那一刻是你第一次受别人赞美也许一点心的感动会开启一个人一世的觉悟从此,你成了一个很为众人看重的少年可是,你的出色也只是暂时平缓一个支离破碎的家于是,你的微笑开始变色千万次的着色,深蓝、蓝、淡蓝在交替最后演绎成了不变的淡蓝那是你生命的沉淀,也是你生命早熟的基调黎明前的夜最暗但启明星已然带来那一缕淡蓝的天光明天,梦想,心愿在期盼冲淡你微笑中淡蓝色的那一刻

【能否请各位知识渊博的人给我几句古诗,是描写少年时代,青年,...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

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

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

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

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

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

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

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

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

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

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

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

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

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

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

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

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

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

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

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

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

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

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

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

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

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

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

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商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

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

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

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

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

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

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

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

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

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

自馀历朝,莫不有...

【找一首古诗词,形容少年不知愁的是说年少的时候不知道愁滋味,...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