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浏阳诗词协会 关于浏阳花炮的诗词



长沙都有哪些历史古迹李苦禅(1899年01月11日—1983年06月11日)原名李英、李英杰,号励公,山东高唐人。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画艺人影响下学画。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又名法

长沙都有哪些历史古迹

李苦禅(1899年01月11日—1983年06月11日)原名李英、李英杰,号励公,山东高唐人。

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画艺人影响下学画。

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学习素描与西画。

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

期间,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

为此,同学林一卢赠其“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

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学国画,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

白石老人赠其手书云“苦禅(第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认为“英(苦样)也过我,英也无敌,若老死不事大名,是无鬼神矣”。

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任北京师范学校美术专科国画教员,1930年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抗战初期辞职寓居北京。

因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一度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

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后任该院国画系教授。

擅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继承民族绘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鱼、鸡、鹰等为题材,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娄师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湖南浏阳人,1918年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专事绘画;生前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燕京书画社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北京人民对外友协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全面继承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画作简练中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尤以画小鸭子著称;在艺术界有这样的说法: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

许麟庐,山东蓬莱人,1916年生,中国花鸟画家、书法家、古今书画鉴赏家。

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国书画社名誉社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山东蓬莱、四川嘉州、河南开封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等。

自幼秉承家学,酷爱习书作画。

1939年后受益于溥心畲先生在绘画、书法理念和技艺上的指点;1945年拜齐白石为师,伴随左右13年得其真谛。

他从事笔墨丹青六十余载,博览研读近万家历代名家作品,吸收了石涛、朱耷、吴昌硕等诸家的笔墨技法并创造性地吸收了民间艺术和京剧艺术融入自己绘画之中。

经半个多世纪的刻苦敬业形成了个人独特艺术绘画风格,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陈大羽(1912-2001)广东潮阳人。

(1912-2002)原名汉卿,后易名翱,取字大羽,遂以字行。

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 。

1946年拜师齐白石 。

1948年任上海美专国画系写意花鸟画讲师 。

1950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 。

1958年调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名誉主任 。

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教育

擅长大写意花鸟、书法和篆刻 。

曾从姚世影、马公愚、诸乐三诸师学艺 。

书法以篆书、行草见长,中国画《并蒂呈祥》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

书法篆刻作品曾参加第一、二、三、四届书法篆刻展 。

1980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981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国画大师李可染影集(13张)立美专师范科学习。

1929 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

1943 年应聘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

1946 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陈子庄(1913~1976),名福贵,又名思进,别号兰园、南原下里巴人。

晚年在画上直书石壶,四川荣昌(今属重庆永川)人。

1913年10月15日,生于永川县永兴场(今永荣镇),1976年7月病逝于成都,终年63岁。

1955年受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是四川省政协委员。

[1] 陈子庄幼时家甚贫,六七岁时启蒙于私塾,自幼受其父熏陶,酷爱绘画。

曾向著名大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学习。

1950年入西南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

他的绘画艺术植根于数千年传统文化土壤,在长期研究中国传统书画理论的基础上,他在50年代开始变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子庄风格”。

被誉为“中国的梵高”。

其中李苦禅在他嫡传弟子中地位特殊,即齐白石的第一个弟子,也是所有弟子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个,曾说苦禅“众人学我手,唯英(李苦禅原名李英)夺我心”。

许麟庐、...

邵阳历史上都有哪些名人?他们生平的突出贡献有哪些?

习珍 东汉·雍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历官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邵陵太守。

东汉末、三国·蜀初期著名将领。

东吴孙权派大将潘睿围攻昭陵,习珍死守一个月后城内粮尽,习珍自杀,昭陵遂被东吴占领。

习珍死后,刘备追赠习珍为昭陵太守。

[11]刘巴 汉末荆州零陵烝阳(今湖南邵东)人,字子初,三国蜀汉尚书,制定蜀科胡曾 唐代诗人,著《咏史诗》三卷,《唐才子传》称赞他“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市区“状元洲”为纪念他而命名蔡锷 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遗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松坡军中遗墨》以及《蔡锷集》。

蔡锷(5张)石醉六 又名石陶钧,军人、诗人和学者、思想家、哲学家。

诗集有《武冈集》、《危城集》、《庐山集》《一论》邓显鹤 字子立,一字湘皋。

宝庆府新化人 湘学大师,主讲邵阳濂溪书院,编纂《宝庆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谭人凤 宝庆府新化人,同盟会员和重要骨干谢冰莹 宝庆府新化人,作家、军人。

代表作《女兵自传》、《红豆 》、《秦良玉》魏 源 清代思想家,睁眼看世界一人,著《圣武记》、《海国图志》等刘坤一 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魏光焘 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是开启近代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廖耀湘 军事家,国民党将领,爱国抿主人士吕振羽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敦桢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营造学社代表人物,与梁思成并称“北梁南刘”。

钟训正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

李 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学家。

李 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冶金学家。

隆回魏源故居(12张)唐守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森林理学家。

魏荣爵 中国科学院院士,声学家。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

李述汤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子材料专家。

刘 筠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武冈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袁国平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14日,袁国平在皖南事变中身中四弹牺牲。

匡互生 五四运动组织者之一,教育家。

贺绿汀 当代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贺绿汀(3张)海分会主席等。

陈西川 著名画家,曾任教于蒙古-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文革前夕回到家乡在邵阳市群艺馆从事群众美术辅导工作培养美术人才直至今日。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陈白一 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笔名白一,一级美术师,教授,湖南工笔画领军人物李自健 旅美国际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美洛杉矶DESLH GALLERY画廊专职画家、国际佛光会艺术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黄铁山 原湖南省美协主席,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及第二届主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

蒋廷黻(1895 -1965),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

国民党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国民党驻美大使。

姚 喆 中将李寿轩 中将张国初 中将,广州军区副政委肖贞堂 中将,总装备部副部长胡 彪 湖南省政协主席张剑飞 长沙市市长严怪愚 著名新闻工作者,全国八大名记者之一羊春秋 韵文学专家,教育家,湘潭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刘永济 现代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武汉大学教授何 廉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博士,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

马邻翼 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清末及民国年间国内政界、教育及伊斯兰教界著名人物。

马萧萧 军旅诗人,周易学者,水墨画家。

出版长诗《中国地名手记》,诗集《少年诗人马萧萧作品》《马萧萧军旅诗选》,散文评论集《谢谢你的美丽》,长篇纪实文学《红色婚姻档案》等十余部。

宁 静 著名影视演员兰晓龙 职业编剧。

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

长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么?

岳麓山(鸟语林、爱晚亭、麓山寺、岳麓书院)、橘子洲、烈士公园(游乐场、烈士塔、跃进湖)南郊公园(游乐场其实适合跑步和散步)、动物园、世界之窗(大型游乐场是通票制的)、海底世界、第一师范遗址、湖南省博物馆、简牍博物馆、天心阁、岳麓山、太平街、开福寺、马王堆可以看看一些历史古迹解放路酒吧一条街(魅力四射、红太阳)泡吧还可以。

五一广场商业圈至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东塘购物

如何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

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 1、瑞典科学家诺贝尔誉满全球后,曾多次拒绝哥哥要他写自传的恳求,最后不得已写下一段非常幽默的介绍:“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半条生命,在呱呱落地之时差点断送于一个仁慈的医生之手。

主要美德:保护指甲干净,以不累及别人;主要过失:没有家室,脾气坏,消化力弱;唯一愿望:不要被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敬财神;生平主要事迹:无。

” 2、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墓志铭是生前自己写下的一篇短小自传,全文如下:“我,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 3、著名作家老舍曾在40岁时写过一篇自传,很能体现他幽默诙谐的文章风格:“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

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三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篇诗,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以得末奖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成,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

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 4、台湾女作家琼瑶成名之后,曾写过一篇言简意赅的自传:“籍贯湖南,体重49公斤,1938年4月20日生,属虎,o型血,不抽烟,不喝酒,不爱运动。

最爱紫色,最爱冬季,最喜深夜,最爱吃柳丁。

怪癖是不爱被陌生人拍照。

基本个性——好胜,不服输,别人认为我做不到的事,我一定要试试。

” 5、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自传更是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

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

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生于1952年2月21日。

孕胎期娘并未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什么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论辈哪能显发达贵?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

离家十几年,年年返里。

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做编辑;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提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

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说,皆是速朽玩意儿,那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

” 6、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启功,在66岁时也曾自撰诙谐生动的小传作为自己的墓志铭,让人过目难忘:“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子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 7、当代艺术大师、诗书画俱佳的一代“鬼才”黄永玉曾在《我是黄永玉》一文中这样描画自己:“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

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

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

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 展开

夏明翰的故事,演讲稿的形式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夏明翰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山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

1 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

在校期间,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翰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0年秋,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明翰来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

1921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

他十分注意培养农运干部,保送革命青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为湖南农民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和积极分子。

1926年2月,夏明翰被党调到武汉工作,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夏明翰闻消息,悲愤地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 1927年6月,夏明翰回湖南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

同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夏明翰参与发动秋收起义。

10月,湖南省委派他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领导发动了平江农民暴动。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

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

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夏明翰写下了上述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

毛泽东的生平事迹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早期革命活动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

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

1919 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

1920 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 年7 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1923 年6 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24 年参与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

在国民党一大、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6 年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11 月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建立革命武装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共中央于1927 年8 月7 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后到湘赣边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第1 师,后率部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 年4 月,率部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

5 月,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书记,后任中共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6 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在此期间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认真总结经验,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0 年8 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

1931 年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

同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

从1930 年12 月到1933 年2 月,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1933 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反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方针,在他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就把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从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 年10 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苏区,开始长征。

1935 年1 月,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见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

随后又粉碎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

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会师,开创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

1935 年12 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936 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

为了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1937 年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哲学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指导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 年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

1938 年11 月,为了克服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讲话。

1942 年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为战胜困难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3 年3 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员会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到逝世。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领导人民解放...

中国近代文学家简介...

胡适 1891-1962年、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

出身于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

1910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门徒。

回国后,先后担任北大教授、校长,国民党驻美大使。

在新文化运动中作为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也曾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攻击旧文化,并一度参加过《新青年》编辑工作,在当时很有影响。

但他提出的“文学革命”或“文学改良主张,”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思想日趋反动。

其发表的《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攻击革命的宣传。

鼓吹“整理国故”、“好政府主义',攻击爱国群众和青年学生,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辩护。

攻击无产阶级文学,充分暴露出买办资产阶级文人的面目。

抗日战争爆发后,竟奴颜献策,要日本侵略者征服中国民族的心,堕落为民族的败类。

另在学术领域极力宣扬“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鼓吹实用主义哲学,产生有害影响。

主要著述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国语文学史》等。

刘半农 1891——1934年、名复,江苏江阴人,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

北大教授,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猛烈攻击封建势力和愚昧事物。

取材现实人生,表达同情劳动人民的民主主义倾向。

后思想趋向保守,去法国留学,专攻语言学。

著有《扬鞭集》等。

郭沫若 1892——1978年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学家。

出身于地主家庭。

幼年饱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诗品》等。

深受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迪和影响。

《女神》诗作充满着狂飙突进、雄伟壮丽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突出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是我国新诗史上的奠基作。

并积极倡导革命文学,北伐战争开始,随即投入了战争洪流,先后担任北伐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主任。

1927年3月写有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革命阴谋。

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再度去日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致力于中国古代和古文学、古社会研究。

著作丰富主要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卜辞研究》《西周金文辞图录考释》。

抗日战争中,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主编《救亡日报》,团结全国进步文化人士,开展抗日文化宣传工作。

期间,创作了《棠梨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等历史话剧,以古喻今,深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

还写有诗集 许还山 1893-1941年、名赞堃、生于台湾、原籍福建龙溪。

甲午战争后全家搬回大陆,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在北京燕京大学学习、任教,并从事文学创作。

后又留学美国,研究宗教史,后转赴伦敦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及民俗学。

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香港等大学任教。

出任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新文学学会理事。

文学修养深厚,梵文造诣高,对宗教哲学颇有研究,故作品既有爱国主义又有富于玄想成分,带有宗教的虔诚和宿命论思想,别具风格。

主要作品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危巢坠简》《太阳底下降》《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有《许还山选集》。

刘大白 1880——1932年、原姓金、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家,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诗倡导者之一。

长期在上海各大学任教,晚年任国民政府官员。

主要作品有《旧梦》《邮吻》,主题思想是关于人生之梦的思索、议论。

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刘大白诗选》。

鲁迅 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

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受进化论思想影响,以为文学可以改变落后民族的国民精神。

曾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站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一边,与康有为等改良派展开大论战,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极富战斗精神的论文。

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

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兼教。

一直站在反帝反封建新文化的最前列。

1918年5月发表我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间还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杂感、散文、散文诗。

编辑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等专辑。

1981年为其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

章士钊 1881——1973年、字行严、湖南长沙人,现代作家、学者。

1911年曾任辛亥革命总统府常年顾问、参议院议员。

主编《独立周报》,提倡尊孔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受到鲁迅为首的新文化阵营的反击。

解放前夕,曾为国共和谈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中央文史馆等任职。

著有言情小说《双平记》,学术著作《逻辑指要.》《柳文指要》。

许寿裳 1883——1948年、字季佛、浙江绍兴人,现代传记作家、教授。

与鲁迅是挚友,主编《浙江潮. 。

曾先后任浙江师范学堂教务长、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参事、北...

有没有姓谭的名人?

谭姓古今名人: 谭夫吾:著名战国时期吴国人物。

据《吴县志》记载,战国时期曾有一位名叫谭夫吾的人,以无比崇高的言行受到后代人的传颂。

谭夫吾是吴国人,曾与一位名叫张胥鄙的人交情甚笃,后来又因为一些事情绝交了。

后来张胥鄙触犯法律被捕入狱,将要处以死刑。

尽管两人已经绝交,但谭夫吾仍惦记这位朋友,他命令自己的一些随从将他从牢狱中解救了出来。

当张胥鄙得知是谭夫吾救了他性命时,就找到谭夫吾,说道:“先生您义薄云天,我一介小人,跟您有天壤之别,因此我开始与您交好,后来又觉得不合适而与您绝交了。

我听说君子不因为周围的环境而放弃自己的志向,改变自己的行为。

今天我如果跟先生您逃走的话,虽然我会获得安全,但却因为贪生怕死而改变了自己的意愿和行为。

这叫做因危易行,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事。

”这些话说完后,张胥鄙以头触墙自杀了。

谭夫吾悲痛地说:“我要救他性命却不被接受,有讨好的嫌疑;我不明白他高洁的志向,而自作主张救他出来,这是我的愚鲁之处。

哎,我这样愚笨,实在对不起君主,也对不住朋友,我真是太虚伪了。

世人将因此而讨厌我,至于我自己,我是再也没有颜面活在这世上了!”说完这些,他也自刎身亡。

谭 峭:字景升;泉州人(今福建泉州)。

著名五代时期道教学者。

幼读经史,属文清丽。

父唐国子司业洙,训以进士业,而峭爱好黄老、诸子及《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立志修道学仙。

后辞父出游终南山、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等名山而不复返。

其父驰书责之,乃复信曰:“茅君昔为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

”父知其求道心坚,亦无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寻访,并寄以衣物钱帛。

峭将父所寄衣赠贫寒人家,钱帛存放于酒肆。

于嵩山师事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

惟以酒为乐,常处醉乡中;夏日穿乌裘,冬著绿布衫,或整天卧于霜雪中,人以为已死,视之,呼吸如故。

状类疯癫。

每行吟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载:谭峭后居南岳,炼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唐末五代社会动乱,谭峭不求仕进荣显,而以学道自隐。

但他十分关心世道治乱,民生疾苦。

乃著《化书》六卷一百十二篇。

他认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是造成人民痛苦,社会动乱的基本原因,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享乐腐化,是加重剥削压迫,激化社会矛盾的内在因素;提出统治者应用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以医治社会弊病,实现天下太平。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企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谭峭本老庄思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源于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后复归于虚。

他写成《化书》后,交南唐宋齐丘,请其作序传世。

宋齐丘遂占为己有,一时《化书》被名为《齐丘子》,以致南唐沈汾《续仙传》为谭峭立传时,未述及撰《化书》事。

后陈抟揭露宋齐丘欺世盗名的丑行,称:“吾师友谭景升始于终南山著《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今江苏南京),见齐丘……乃出《化书》授齐丘曰:‘是书之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于后世’,于是杖靸而去。

齐丘夺为己有而序之耳。

”自此,始正名为《谭子化书》,或称《化书》。

元人赵道一编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谭峭传,即在《续仙传》的基础上补叙了陈景元所述陈抟揭露宋齐丘夺《化书》一事。

据《泉州府志》载称,南唐主曾赐谭峭以紫霄真人之号。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王一清(号体物子)作《化书新声》时,在其序中称“紫霄谭真人《化书》”。

表明道门中亦称谭峭为紫霄真人。

故后遂出现将作《化书》的紫霄真人谭峭与正一先生谭紫霄相混淆。

南唐沈汾《续仙传》未载谭紫霄事迹,所列谭峭传,也未记在闽活动及受尊号之事。

北宋末马令撰《南唐书》,始于《方术传》中提及“道士谭紫霄,泉州人也,与陈守元相善,事王昶,封正一先生,闽亡,寓庐山栖隐洞”,并有诸多神奇传说。

南宋陆游所著《南唐书》,在方士传中所记“谭紫霄”,与马令所记大体相同,并增益“自云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等内容

可见两者所记谭紫霄,是传天心正法的符箓派道士,闽王昶尊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晚隐并终卒庐山栖隐洞。

而五代沈汾《续仙传》所记谭峭,为丹鼎派道士,在南岳炼丹,后入青城仙去。

二人互不相涉。

因此,《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已将谭峭与谭紫霄分别立传。

称“金门羽客姓谭氏名紫霄,一云子雷,其先北海人也”。

并明确指出《化书》为谭峭所著。

到了清初,则又出现《化书》为谭紫霄所著及将两谭事迹相混淆之事。

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刻本《福建通志》卷五十一《仙释》栏载:泉州府“谭紫霄,幼聪警,及长嗜黄老,得辟谷养气之术。

尝作《化书》,授宋齐丘令为序,齐丘因攘为己作。

”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卷六十《方外》栏所记谭紫霄,则仅摘录马令《南唐书》,而不言作《化书》事。

和坤等所撰的《大清一统志》在《泉州府·仙释》栏则又称“谭紫霄……尝作《化书》,授宋齐丘,...

帮忙告诉一下”潘”姓的来历?

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 寻根溯源 潘姓起源有四:1、出自芈姓,以字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

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七四零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六八九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

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

2、出自姬姓,以邑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子孙以邑为氏。

3、出自姚姓。

舜之后有潘国,以国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

A.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B.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中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C.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潘崇。

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

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

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

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

这种观点,其正确性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 繁衍播迁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

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的,至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

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

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氵睿,为汉寿(今湖南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

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落籍当地。

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

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氵睿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陕甘等地。

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

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

如今,潘姓人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

上述八省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

郡望堂号 潘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的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1、荥阳郡,治所在荥阳(今属河南);2、广宗郡,治所在广宗(今河北威县);3、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4、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今江西南昌)。

堂号:“承志”、“如在”、“花贤”、“笃庆”、“优肃”、“永言”、“司谏”、“荥阳”、“黄门”、“春茂”、“花果”等。

? 宗族特征 1、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就有二百多人。

2、潘姓外表多俊秀。

西晋潘岳以“美姿容”著称,潘妃以妖艳著称,喻男人英俊有貌比潘安之喻。

3、潘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

如江苏溧阳潘姓一支字行为:“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

”又浙江新昌潘姓一支字行为:“炳其宣慈,承先继泽。

” 名人精粹 潘璋:干(今山东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

潘岳:中牟(今属河南)人,西晋文学家、名臣。

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

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季驯: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四任总理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