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写人间疾苦的诗词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写谁



有没有既描写人间疾苦又表达抱负的古诗青,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墨子?,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寸光阴一寸金。——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荀

有没有既描写人间疾苦又表达抱负的古诗

青,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墨子?,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寸光阴一寸金。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荀子?。

——《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万里犹比邻;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 陆 游《病起》 18、尺有所短,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论语?。

—— 韩 愈《进学解》 3;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19、绳锯木断。

——《孟子?告子下》 14,寸金难买寸光阴;劝学》 15、石可破也、丈夫志四海、志不强者智不达,而不可夺坚;修身》 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以上供参考...

【杜甫体察人间疾苦的诗句】作业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都忘干净了....安得广厦千万家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几句表达思乡的诗句

静夜思 【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23.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4.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 2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1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

描写竹的诗句

七律·答友人毛泽东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叶剑英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 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竹子(哲理诗)泥土里,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摘自《陕西科技报》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杜甫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谁说风儿不知人间疾苦,花儿不知世间疾愁

一系列的关于「优雅」的问题,多到有时都让人感到厌烦的地步,我一直试图找到一个通解,直到有一天,寡人悟到了,我不敢说这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但我自己挺满意的,在我看来决定优雅与否的一大关键,是创造力。

太史公「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推而广之,多少诗词、文章、书画、小说、音乐戏剧舞蹈,在欣赏他们的时候,都能感到作品里充斥着一股「气」,而「气」的背后,仿佛能看到作者横眉怒目咬牙切齿的表情。

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要真的细细统计一下,愤怒还真有可能是人类艺术创作的第一推动力。

人,永远是因为留下了些什么,而不是因为毁掉了什么,才显得优雅。

咏竹的诗句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

【写“廉洁”的古诗词,如《爱莲说》等等50字左右】作业帮

诗句诗句:廉洁不受钱出自:《慷慨歌》作者:先秦无名年代:先秦诗句:朕幼清以廉洁兮出自:《招魂》作者:屈原年代:先秦诗句:宁廉洁正直出自:《卜居》作者:屈原年代:先秦《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据《五总志》记载,北宋一位地方官以为本朝宰相王安石善于诗文,自然喜爱“文房四宝”,为投其所好,送来一方砚石,并当面夸耀道:此玉“呵之可得水”!王安石一口拒绝,并笑吟:“纵得一担水,又能值几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从未收受贿赂或向地方索取名贵物品,在其离任还乡时,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遂写成一诗追悔已过.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宋代诗人林稹的《冷泉亭》一诗,以泉寓意,颇有特色:“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如.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此诗意讲泉水出山流向西湖,浮载着游船画舫,沾染粉污脂腻,已不似在山谷时的洁净了,借以指人要注意洁身自好,不做不应做的事,不追求不应得的财还有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反行贿的《入京》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他的“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惜,留得清白在人间”更是脍炙人口的咏廉绝句明代况钟,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由京外放苏州知府.赴任后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建修学堂,大兴水利,放粮赈灾,关心黎民疾苦,被苏杭人民称为“况青天”.正统5年(公元1440年)他任职期满回京,临行前写诗与苏州百姓话别,体现了他在老百姓面前的坦坦荡荡,磊落襟怀:捡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明代信阳知府胡守安,自律甚严,认为官吏在薪水之外谋取一分一文,都是于百姓有害的.从他任满写的《任满偈城隍诗》里可见其思想面貌之一斑: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据说,晋代吴隐之受任广州刺吏时路过石门,闻听此处有一“贪泉”,相当灵验.当地人说无论怎么清廉的人,只要饮了此水,就会变作贪得无厌之徒了,吴违众劝,亲临泉边酌水而饮,后写诗道: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在陕西蒲城作知县,正直清廉,重士爱民,勤政为官.离任时,百姓拦道挽留,蔡知县大为感动,吟诗抒怀: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关中一点棉.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

赞美母亲的诗句有哪些?

古诗教案返回琴棋书画首页 返回古诗首页 返回古诗教案游子吟作者:孟郊 查看该作者简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吟,说。

2、意恐:担心。

3、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5、归:回来,回家。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晚才会回来。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作者】: 孟郊 (751~814) 唐代诗人。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

早年生活贫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

46岁始登进士第,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

元和初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64岁时贫病而死。

孟郊一生潦倒,仕途失意,他性格孤直,不肯逐于流俗。

他在《赠郑大了鲂》中写道:“天地人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充分表现出他的创作思想。

他的诗以五言古体见长,不蹈袭陈言,不滥用典故辞藻,擅长白描手法而又不显浅薄平庸,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

代表作如反映时代现实的《征妇怨》、《感怀》、《伤春》等;表现人民疾苦的《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表现人伦之情、骨肉之爱的《游子吟》、《杏殇》等;描绘自然景色的《与王十二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等。

虽然角度不同,却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郊诗的特色。

历代诗坛对孟郊的作品褒贬不一。

孟诗多苦语,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因此后世论者把他们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孟郊诗为“元和体”一种,唐人李肇《唐国史补》有“学矫激于孟郊”说。

宋代江西诗派瘦硬生新的风格,也受其影响。

宋人宋敏求编录《孟东野诗集》,10卷,存诗511首,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

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展开

求助:关于明月与忧愁的古诗词句子

明月诗词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吴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月残风晓无穷意,说与桃花总不知。

--枉怿柳梢缺月一痕明,雨后星前欲四更。

天色苍茫风瑟瑟,谁家有泪冻无声。

--黎简花前小立影徘徊,风解吹裙百褶开。

已有泪光同白露,不须明月上衣来。

--屈大均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冷露,无人起就月中看。

--裴粼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旧年。

--赵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上海得月楼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贺铸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百姓仰头看。

--红楼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苏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

--吴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忧愁诗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关于竹的诗词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