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描写角度 描写角度



关于角度的诗句1、关于角度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

关于角度的诗句

1、关于角度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

诗歌的景物描写可以从哪些角度?

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苏轼《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鉴赏两首诗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

多总结答各种题的技巧,带着问题去读文章.)的作用

是吧,在答阅读理解时,答题时尽量把语言用的“文”一些:这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的.,尽量不要直接把原文照原样抄下来去回答,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去答题,像数学的公式一样。

比如在答阅读理解或古诗文赏析时,有的题会问,文中某处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你就可以在你想好的答案前加上,才能去细细研读答案,还有语文的赏析题阅读理解题也是要多练的,看看自己哪不对没想到那个地方,看看人家都是用怎样的语言去答题的,一种题型有时也是有固定的模版的..起到(承上启下、过渡铺垫、烘托环境、渲染气氛!这是忌讳的,多用书面语言,不要用那些太通俗太白的话..、视觉、听觉,在做练习题时,做完了题,题多做就有经验了,这是我高中是总结出来的一小部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甚至于味觉的角度去答题。

其实语文有时同数学一样要记住!赏析古诗词,要从触觉...

鉴赏诗歌景色描写的角度

1,视角:远景静景,仰视俯视,点面结合,特写2,多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3,色彩的鲜明对照:4,动静结合,以动衬静5,虚写与实写,以虚衬实,虚实相生6,景物与情感的关系:借景抒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渲染某种氛围,表达某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7,炼字,某字具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写出某种境界,表达怎么样的情感8,修辞手法 ——小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

这是作业吧?这个作业值得商榷。

因为这两句诗不是为了描述春天的景物而作,它是和前面的句子高度关联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因此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

八月飞雪,已觉惊奇,而笔锋一转这“忽如一夜春风来”,更让人惊奇,而接着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写雪景,更是叫人惊喜而拍案叫绝。

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是为千古名句。

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

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古今中外的优美诗词

这里是几个关于春天的优美的诗句范仲淹:真珠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 张先: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欧阳修:泪眼看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黄庭坚: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春天,和风送暖,万物生机勃勃,处处是青山绿水,处处是鸟语花香。

这一切美景令人陶醉,令人痴迷,令人彷徨,也令人忧伤……春季,这个美丽的、充满希望的季节,历来都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所咏叹的绝好对象。

而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乃是当今诗词的两座高峰,其咏春的诗词则是同类作品当中的精品之作、经典之作了。

它们内容丰富,手法高明,意境优美,风格各异,或清新飘逸,或缠绵宛转,或沉郁激愤,或雄浑豪放……如果你置身于融融春之中,能不时的吟唱那么几首或几句切时切境的、意味无穷的诗词,再去赏春景,品春意,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其妙岂可言传!G 在唐诗宋词众多的咏春作品当中,如按其思想感情来划分的话,有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如宋朝的范成大在《蝶恋花》中所写的“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这两句写的是春江两岸和风送暖,芳草连绵,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河中则是春水荡漾,喜春的鹅儿在尽情的戏水歌唱。

画舫顺着蜿蜒的江流缓缓行驶,虎丘上的寺塔就在近前。

这两句妙的是在于动景与静景结合,春声与春色相映衬,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都寄托于景物之中了;而辛弃疾在《鹧鸪天》里所写的,却是直抒胸臆了,他这么写“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

”初春之时,他满心欢喜,换上草鞋,带着竹杖,悠哉悠哉的到野外去踏春,野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词人已陶醉于美景之中了。

这两位词人所写的都是农家田野间的春景,写的都是普通人对春的感受,显得朴质、淳厚,于平淡之间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韵味和美感,确实难得。

BEf;o~ 有人喜春自然就有人伤春了,伤春的内容一般都是思念家乡的,思念亲人、友人、情人的,或是借古讽今的,或是感叹生命易老的,也有充满豪情壮志的……真个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而思念家乡是显得最苦痛的也许是唐朝诗人刘长卿了,他在《新年作》里流着泪吟道:“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他晚年被贬,客居他乡,面对新春佳节,面对大好春光,他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他怎么不凄然泪下?而思念亲人显得最愁苦最伤心最令人同情的也许是宋朝的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早年与丈夫夫唱妇随,吟诗作对,过着甜美幸福的生活,可晚年的她却正值国破家亡之时,亲人无存,生活无着落,她在《武陵春·春晚》里悲凉的吟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本来是无形无态的,可她却把它当作是有重量的东西,化无形为有形,极富于形象性,可谓是扣人心弦,伤人心扉,催人落泪的;而思念情人显得最痛苦最绝望的也许算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在《无题》里所写的那位妇人了,那妇人全心全意,去爱对方,可等来的却是被戏弄被抛弃,她由爱生恨,绝望至极,悲伤至极,她无奈的哭道:“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寸寸相思,满腔情意,都化成了寸寸灰烬,都变成辛酸的泪水,那怎能不令人悲伤流泪?而借古讽今比较有特色的也许算是唐朝诗人韦庄了,他在《金陵图》里悲伤的吟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六朝古都,堪称当时的东南第一州,为当时天下最繁盛之处,而到了韦庄生活的时代,却已是一片废墟一片荒凉一片衰败了,六朝的繁华已是如梦似幻,一去不复返了。

当时正值唐末乱世,他凭吊六朝兴亡,实际是悲叹唐朝的衰微,一腔爱国之情跃然纸上;而感叹生命易老比较令人同情的也许算是宋朝的苏东坡了,他在《望江南·超然台作》感慨的吟道:“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试指出下面诗句中加()的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1.春风又...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赠歌姬 【唐】崔仲容 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

潇湘夜瑟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稀。

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唐】范元凯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醉后赠冯姬 【唐】李群玉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

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纤手语香弦。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吴姬十首 【唐】薛能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

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

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

天阴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诗。

钿合重盛绣结深,昭阳初幸赐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红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娇泪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尽带珠,别添龙脑裛罗襦。

年来寄与乡中伴,杀尽春蚕税亦无。

画烛烧兰暖复迷,殿帏深密下银泥。

开门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

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

因将素手夸纤巧,从此椒房宠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醉后题李马二妓 【唐】白居易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夜观妓 【唐】储光羲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

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

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

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观妓 【唐】司空曙 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银烛摇摇尘暗下,却愁红粉泪痕生。

夜宴观妓 【唐】薛逢 灯火荧煌醉客豪,卷帘罗绮艳仙桃。

纤腰怕束金蝉断,鬓发宜簪白燕高。

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无因得荐阳台梦,愿拂余香到缊袍。

明妃曲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回答者:一寸丹 - 都司 七级 3-16 15:31 诗经·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皇甫松.梦江南 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无数花。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汉代乐府.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做观罗敷。

刘禹锡 和乐天春词 新状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片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于搔头。

秦观.如梦令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回答者:红色混混 - 秀才 三级 3-16 15:45 洞仙歌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洞仙歌》 鉴赏 这首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 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 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 深深惋惜和感叹。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

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 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

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 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 的意境。

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 “钗横鬓乱”,来反衬她 姿质的美好。

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 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 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

“起 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 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

“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 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时见 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

以下四句写月下徘 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

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 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 动作好铺垫。

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 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