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王步高诗词格律与创作 王步高诗词格律与写作



有谁选了古典诗词格律与创作的E类一般说来,格律要求的内容比韵律要多一些,韵律包含在格律之中.很多诗歌都是只讲韵律,不必讲究格律的.而格律只是适用于格律诗词,韵律则只适用于传统定义中的诗歌.但现代诗已

有谁选了古典诗词格律与创作的E类

一般说来,格律要求的内容比韵律要多一些,韵律包含在格律之中.很多诗歌都是只讲韵律,不必讲究格律的.而格律只是适用于格律诗词,韵律则只适用于传统定义中的诗歌.但现代诗已经突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格律和韵律的介绍,供您参考.详细内容,您可以自行搜索.韵律,指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其中律诗最为严格,必须满足全部要素.近体诗中的绝句以及词、散曲一般不需要对仗.古体诗相对最为宽松,一般只有不严格的用韵的概念.古风诗和格律诗的差别主要有三个地方:句法、用韵、平仄.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要求只用平声韵.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注:所有违背了格律禁忌的地方,都可以认为是出律,而不是仅仅违背韵律.违背韵律,当然更是明显的出律.对于格律诗来说,字数句数不符、失对、失粘、失韵、重韵、犯复、孤平、三连平等,都是出律.对于词来说,如果不按谱填词,所有离谱出格之处,都是出律.但出律的诗或词,并不妨碍它是一篇好现代诗或好文字.

古代诗词格律与诗词关系

没有格律就不能称为诗词,只能称为随笔或古文

诗词不仅仅是意境美,还需要音韵美,格律就是其音韵美的体现,想必你也多少读过一些古人的名篇,是不是意境美的同时也觉得朗朗上口?这就是格律的作用了。

如果你想学习诗词的格律,初学最好买些系统性介绍格律的书籍,当然,硬套格律去写诗词是不对的,你可以先熟悉格律的用法规律,当你能比较好地用意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时候再开始尝试依照格律,活用格律才是正途,若为了格律而改变内容就本末倒置了。

格律是为了诗词内容更好地表达而存在,所以,其实要学格律很容易,但真正能够用好格律很难。

诗歌的格律和韵律有什么区别?

一般说来,格律要求的内容比韵律要多一些,韵律包含在格律之中。

很多诗歌都是只讲韵律,不必讲究格律的。

而格律只是适用于格律诗词,韵律则只适用于传统定义中的诗歌。

但现代诗已经突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

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格律和韵律的介绍,供您参考。

详细内容,您可以自行搜索。

韵律,指声韵和节律。

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

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

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

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

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

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

其中律诗最为严格,必须满足全部要素。

近体诗中的绝句以及词、散曲一般不需要对仗。

古体诗相对最为宽松,一般只有不严格的用韵的概念。

古风诗和格律诗的差别主要有三个地方:句法、用韵、平仄。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要求只用平声韵。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

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

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注:所有违背了格律禁忌的地方,都可以认为是出律,而不是仅仅违背韵律。

违背韵律,当然更是明显的出律。

对于格律诗来说,字数句数不符、失对、失粘、失韵、重韵、犯复、孤平、三连平等,都是出律。

对于词来说,如果不按谱填词,所有离谱出格之处,都是出律。

但出律的诗或词,并不妨碍它是一篇好现代诗或好文字。

诗词格律·鉴赏与创作 夏传才两个版本哪个好

平仄定义:是中国诗中用字的声调。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调平仄。

*平调:分两种,基本上是平缓轻柔的声调。

**阴平-较小声**阳平-较大声而且声尾上扬*仄调:分三种**上声-高昂明亮**去声-尖细哀柔**入声-短促因此平仄又常被分为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中国古籍中有不少说明。

近体诗的格律在唐朝逐渐定型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依然深受欢迎。

书店里关于诗词的书籍销量一直很好。

相信绝大多数人从小都接受过唐诗的启蒙。

或许,这就是中国人从骨子里蕴藏着“平平仄仄”诗韵的原因。

然而喜欢是一码事,写作又是一码事。

初学写作的朋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格律给我们的束缚。

克服了这个困难掌握了格律,就可以驾御它,用它演奏你最优美的旋律。

反之,躲避它,畏惧它,它就成了束缚你的绳索。

当别人用格律诗唱和联句时,你只能是这台音乐会的看客,否则,你发出的音符很难与那台会和谐。

来吧!让我们看看格律这个东东究竟有多难,或许,在你用了小小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以后,你会说:就这————没有什么嘛! 一、近体格律诗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

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

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

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近体诗”,前人概括为四句话:“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要工整,用韵韵部要统一”。

如果网友们喜欢“近体诗”的韵味,那么不妨下点功夫,弄明白这四句话。

如果不喜欢格律约束,就写现代诗好了。

1、、什么是“绝句”? 通常说“绝句”,是指近体诗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五绝”。

不包括古体诗的七言四句古体“七古”,和五言四句古体“五古”。

2、绝句的句式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常见的各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内可平可仄 其组合起来也就是各四种格式 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一)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二)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三)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四)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简说什么是平仄 平仄声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为头疼的事。

来琅琅上口不必非用平水韵。

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了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即可,至于入声,那就学中慢慢掌握。

4、简说什么是押韵 写诗要求押韵,按照格律,一首诗的用韵应统一。

也就是说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无韵或押其它韵部的字。

初学者应当买一本韵书《佩文诗韵》(平水韵),或从网上下载。

一般常用字可以在《佩文诗韵》找到。

绝句和律诗的首句,一般是可以押韵的,也可不押。

第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押韵。

做诗如果没押韵,叫出韵或落韵,在古代科考时,出韵则判不及格。

写诗要押平声韵。

现代人写诗,可以按《平水韵》,也可以按现代汉语拼音的新韵,但不可混用。

5、律诗 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

顾名思义,律诗和绝句一样是格律化的诗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开头和末尾两句以外,所有的句子都要两两对仗,同时也不得押错韵,哪怕是长达数百句,也要遵循这个规定。

6、黏(粘)和对 诗的一、三、五、七等奇数句称为上(出)句,反之,偶数句为下(对)句。

上句与下句平仄相反,称之为“对”,错了就是“失对”。

两句为一联,后联上句与前联的下句平仄相同,称之为“黏”错了就是“失黏”。

以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为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上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句。

和上句平仄基本...

诗词格律;平仄谱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另外,有一本书的名字叫诗词格律,但是《诗词格律》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 在另外,你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词条.

诗词平仄韵律

诗词平仄韵律:要区别平仄,就要先懂得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

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诗词的韵律:谈到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

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

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

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

什么是诗,什么是词,什么是诗词

中国人启蒙就学习古诗词,但是大部分人离开了学校,基本就放下了古诗词的书本。

最近这两年随着诗词大会的热播,喜欢古诗词的朋友越来越多,好多朋友又拿起了离开学校就不再碰的古诗词读本,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尝试着创作诗词。

老街最近写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不过从与朋友们的相互交流来看,大家的水平不一,有人写的诗词作品具有相当的水准,有的人还没有入门。

今天老街讲一个基础的知识,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一下子说清楚,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有朋友问,唐诗和宋词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估计99%的朋友不能完全说清楚,老街也未必行,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您看看老街说的有没有道理。

一、名字和起源哈,当然名字不同了,一个唐一个宋,还用你说。

这个当然就不用说了,我说的诗词不分朝代,比如历朝都有诗,而唐朝也有词,我说的是诗和词的区别。

先看看词的其他称呼,词呢,其实也可以说是诗体的一种,所以有“诗余”的叫法。

词原是配乐歌唱的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有“长短句”的叫法。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

除此以外词还有这些名字: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诗的起源非常早,在先秦就有,例如写诗言必称“诗骚”,《诗经》和《楚辞》都是先秦的作品。

词就晚了很多,有的说起源于南北朝,有的说起源于唐朝。

其实不论是诗还是词,两者最早都是唱的,浅显而直白,一听就懂。

诗词在不同时期渐渐地变为文人的诗词后,大部分都不能唱了,甚至好多诗词今天我们要看注释才能看明白。

二、形式的区别词有一个名字叫做长短句,确实很形象,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岳飞《满江红》、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看就明白,那么这就是诗词的区别么?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李白的《蜀道难》大家都知道,虽然也是长短句,但这是古体诗的一种,不是词。

满江红· 岳飞 :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蜀道难 [ 唐 ] 李白: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甚至有的词根本就不是长短句,例如欧阳修的两首词《生查子》、《玉楼春》:《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这两首词表面看来和诗没有区别,可以说就是两首古体诗。

从形式上看,我们可以说大部分词是由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但是不能说所有的长短不一的都是词,同样也不能说每一句字数相同就一定是诗。

那么怎么区分呢?看下面的内容:有谱和无谱。

三、有谱和无谱所有的词都是格律词,必须按照词谱填词,一丝错不得。

旧体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究格律,而近体诗必须按照格律写,格律可以说就是近体诗的诗谱。

《钦定词谱》记载的词牌有800多种,同一个词牌还有不同的词谱(2306体),因此填词用的那么多词谱谁也不可能都背过。

而诗谱只有四种基本格式,明白粘连对仗等规则就记住了,因此诗谱简单得多。

上面的两首词《生查子》、《玉楼春》是比较常见的词牌,他们都有自己的词谱,甚至不是一种,例如《生查子》就有5种词谱,我们填词时任选一种即可。

从词谱中可以看出,有的地方必须平、有的必须仄,有的地方平仄都可以,有的地方必须押平声韵,有的必须押仄声韵。

生查子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 ◎●○○▲,◎⊙●◎○, ◎●○○▲。

◎◎◎⊙○ ,⊙●○○▲ ,⊙●●○○ ,⊙⊙◎○▲。

○”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标平韵 “▲”标仄韵。

填词可不是把字数填对了就是词,这些年老街味道看到不少这种现象,甚至在影响非常大的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地位比较显赫的人的作品,估计有一天他们真的学会了填词以后,恨不能把当年的报纸都收回来一把火烧掉。

词填得好不好另说,连基本的填词的知识都不知道就发表作品,一般都是为地位和名声较高,别人不敢指出问题。

诗呢,除了格律诗要按照格律以外,基本是比较自由的,那些填词以为是填空的“词作”,如果说是古体诗基本还是可以的。

当然即使是古体诗在押韵方面也是有要求的,下面说说押韵的区别。

四、押韵的区别诗韵用《平水韵》,近体诗押韵必须用平声韵首句可以用邻韵,其他必须一韵到底。

古体诗可以用仄韵、可以押邻韵,相对简单一些,但也不是随便押韵的,我写过的这篇文章可以读一读《您知道古体诗押韵也有好多规矩》。

填词用《词林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