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蚕桑诗词 蚕桑的古诗



关于蚕桑的诗句《村景即事》(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村居晓起》(宋)韩维 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 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 【蚕桑】从

关于蚕桑的诗句

《村景即事》(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村居晓起》(宋)韩维 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

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

【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

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

《过横远途中》(宋)陈宗远 【蚕桑】事已过,耕稼老农勤。

桥断荒村雨,山埋半岭云。

小松穿石出,野水落田分。

茅店倾醨酒,相看亦论文。

...

关于蚕的诗词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归园田居 (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

需要几首有关蚕桑文化的古诗词还有我们怎么继承与保护呢

26.蚕 妇(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27.村景即事(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8.村居晓起(宋)韩维 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 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 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 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 29.过横远途中(宋)陈宗远 蚕桑事已过,耕稼老农勤. 桥断荒村雨,山埋半岭云. 小松穿石出,野水落田分. 茅店倾醨酒,相看亦论文. 30.罗 敷 词(宋) 戴复古 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 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 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 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苦叶少. 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勾破裙. 辛苦事蚕桑,实为良家人. 使君奚所为,见妾驻车轮. 使君口有言,罗敷耳无闻. 蚕饥蚕饥,采叶急归. 31.山中寄外(宋) 龙辅 利名何足事,山中乐未央. 郎如学耕耨,奴便学蚕桑. 3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33.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34.思 归(宋) 冯时行 安用区区五斗鸟,竹篱茅屋唤人归. 闭门高卧不通客,倚树长吟懒系衣. 秋稻水乾还筑圃,春蚕桑尽欲鸣机. 山云野树吾家物,身瘦何妨道自肥. 35.田间记老农语(宋)虞俦 偶从野叟问耕桑,说到春来日日忙. 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 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 天上何人调玉烛,但知击壤乐时康. 36.题耕织图(元)赵孟頫 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 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 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 但闻缫车响,远接村西东. 旬日可经绢,弗忧杼轴空. 妇人能蚕桑,家道当不穷. 更望时雨足,二麦亦稍丰. 酤酒田家饮,醉倒妪与翁. \《诗经.小雅.隰桑》 隰桑有阿, (低田里桑树多美,) 其叶有难. (桑叶儿多么丰满.) 既见君子, (见着了我们人儿,) 其乐如何! (我的心多么高兴!) 隰桑有阿, (低田里桑树多美,) 其叶有沃. (桑叶儿嫩绿汪汪.) 既见君子, (见着了我的人儿,) 云何不乐! (怎么不心花怒放!) 这首诗是一个女子的爱情自白,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当时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诗经·豳风·七月》简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采桑、养蚕、纺织、做衣裳的情景: 女执懿筐,(妇女们拿着深筐,) 遵彼微行,(顺着小路走去,) 爰求柔桑.(去采集鲜嫩的桑叶.) 蚕月绦桑,(二月里修剪桑条,) 取彼斧爿斤,(拿起斧和爿斤,) 以伐远扬,(把太长的枝儿都砍掉,) 猗彼女桑.(拉着枝条采嫩叶.) 七月呜贝鸟,(七月里伯劳鸟在歌唱,) 八月载绩,(八月织布织绸忙,) 载玄载黄,(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 我朱孔阳,(朱红颜色特别鲜艳,) 为公于裳.(给那公子做衣裳.) 从“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这几句诗句,不难看出当时已应用矿、植物染料,并出现了彩绘印花丝织品;另从《魏风.十亩之间》亦可看出当时已出现大面积的桑树园林.

关于蚕的诗句

【年代】:清【作者】:蒋士铨【作品】:水调歌头【内容】:舟次感成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

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

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

辛苦念梁鸿。

谁知千里度,各对一灯红。

【年代】:南宋【作者】:辛弃疾【作品】: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内容】: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年代】:北宋【作者】:张俞【作品】:蚕妇【内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年代】:唐五代【作者】:王维【作品】:渭川田家【内容】: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作品】:子夜四时歌【内容】: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年代】:汉【作者】:汉无名氏【作品】:陌上桑【内容】: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结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年代】:唐五代【作者】:李商隐【作品】:无题【内容】: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照样子写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子规——杜鹃鸟. ②才了——才料理完.【译文】 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 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乡村四月古诗的意思

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子规、烟雨.【译文】 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

后两句写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白茫茫的水,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运苗,有人插秧,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 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

【注释】 ①子规——杜鹃鸟. ②才了——才料理完:绿原、白川,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雾吗。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两句着重写景,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多少桑梓的意向?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以种桑、养蚕...

桑梓的意向是故乡 淮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诗·小雅·小牟》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

——《儒林外史》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得埋骨兮长已矣。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乡村四月古诗的译文是什么?

1、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全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

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4、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

翁卷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屡考进士不中,布衣文人。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

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有清新淡远的意味,讲究锤炼字句,写景善白描,时有佳句,为人传诵,著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