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楹联都要讲究格律 楹联格律检测



对诗对联要怎么对法讲究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对偶,押韵,还有意境要好吧~~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

对诗对联要怎么对法讲究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对偶,押韵,还有意境要好吧~~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个个个个 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

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

对诗对联要怎么对法讲究什么.

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不过,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一般套用个个个个 诗的 一三五不论,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一人千古,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有两大词类?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副词、介词。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比较长的对联,还差一个“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如、数词、量词、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节奏也必须相应。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对偶:名词(含方位词)、动词,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所谓同位重字: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形容词(含颜色词),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天文(日月风雨等)、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连词、助词,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如,“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押韵,还有意境要好吧~~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犹如马蹄的节奏,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格律。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

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贯通、呼应。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其中。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

对联中的平仄如何讲究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

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

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

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

(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

(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

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

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

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

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

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

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

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

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

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

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

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

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

举例如下: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

(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

(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

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

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

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

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

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

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

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

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

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

对联中的平仄如何讲究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

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

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

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

(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

(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

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

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

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

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

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

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

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

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

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

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

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

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

举例如下: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

(节奏)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

(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

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

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

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

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

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

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

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

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

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

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肖大志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

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六要素又可以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

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

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

但在实践中,对联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

而限于对联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难有上千字的长联。

在要求全联字数相等的同时,还要求各分句字数相等。

换言之,如果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

总之,如果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对应,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

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通俗地说,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如: 觉行圆满 功德庄严(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拙著《触闻集——佛教对联八百副》一书,下同。

) 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

如: 若无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灾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彼此“风马牛不相及”,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也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

当然,上下联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一定要求都很密切。

再者,还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

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无情对)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两个要素。

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核心要素。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如: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此联中,“大”与“至”都是形容词,“行”与“道”、“俗”与“情”都是名词,“绝”与“无”、“忘”与“空”都是动词。

“荣辱”与“是非”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

又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

不过,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

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

当然,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

甚至个别虚词和实词之间也可以通融。

因为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语的性质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对修饰词语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比较严格。

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

在同一词类(如名词)中,还可分出若干小类,也属于对仗的宽工问题,则另当别论(可参见下文“概念相当”)。

至于一些音译外来词的对仗问题,则可做特殊处理。

如: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罗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无观世音 其中,“般若波罗蜜”和“南无观世音”在结构、节奏、平仄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词性则可论可不论。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

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又如: 软首妙光,威名显赫 雄狮利剑,宝相庄严 “软首妙光”对“雄狮利剑”,皆为并列结构;“威名显赫”对“宝相庄严”,皆为主谓结构;“软首”对“雄狮”、“妙光”对“利剑”、“威名”对“宝相”,皆为偏正结构;“显赫”对“庄严”,皆为并列结构。

但在...

如何写诗词讲究格律等,请详细解答,谢谢.

如何写诗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

诗歌并不例外。

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 韵文。

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

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

最初的诗 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

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在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

大家不 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

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 近体诗。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

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

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

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

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

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

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

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

首尾 四句不排。

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

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

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

开头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

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

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

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

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

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

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

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

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

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

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

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

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

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

但这并不困难。

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

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

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

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

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

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

(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

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

但是,当...

诗词中的平仄要求很严吗?必须得讲究平仄吗?

诗词的种类不同,对平仄的要求也不同。

古风相对自由,近体诗相对要求严格。

不以词害意,是诗词创作的共识。

什么叫做以词害意,就是发明一些大家不懂的词语,表达不出相应的意思。

一。

沈宋使格律诗的定型。

先是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文章四友”热衷于诗艺的研练,文辞华美,五言律诗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随后的沈佺期、宋之问日臻完善,最终推动了五言、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诗歌艺术逐渐成熟,格律诗体正式形成。

沈宋在诗歌上的主要贡献是促成了格律诗的定型。

沈宋在以沈约、谢朓为代表的永明体基础上,从原来的讲求四声发展到只辨平仄,总结出诗歌高低抑扬的平仄变化规律,由原来只讲求一句一联的音节协调发展到全篇平仄的粘对以及中间二联必须上下句属对,从而形成完整的律诗。

===~引自《光明日报》二。

古今格律的不同与认识 如果按照今天对格律的认识,崔颢的《黄鹤楼》是不符合平仄格律的,可宋朝的严羽却说:“崔颢的《登黄鹤楼》为唐人律诗第一。

‘,可见古今对平仄的认识略有差异。

今人有意引进西洋语法,把诗词对平仄的要求限制得过严,这一点和古人在认识上有差距。

===~引自《古今格律的不同与认识》三,结合我的创作来说吧要严格符合平仄格律不难,只要使用变格语法,适当地压缩词语就行。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不少不符合平仄规律的佳作。

如果词语不能压缩,不合平仄也无妨。

除了平仄合律的近体诗词外,还有相对自由的古风体诗词。

刘树勇在《画出心中的向往》黄华华在《生活颂》中都说,格律诗词表现今天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是相当乏味的。

合律也好,出律无碍。

平仄格律是人为发明,创作中可以调整对平仄格律的要求。

平仄就是把四声分成两类,优势是增加作品的曲折感,缺点是表现范围比较少。

诗词创作可以走格律派路线,也可以直抒性灵。

...

诗词还有对联要注意平仄押韵,具体是怎样一个规定?另外,现代诗又...

诗词格律浅谈之一 四声与平仄 古典诗词,独特的韵味。

最主要的特点是讲求格律。

为了帮助初学的朋友,我写了这篇”诗词格律浅谈”,供大家参考。

不当处,请指正。

我想在这篇浅谈中,不求其全,而求简明易懂。

要讲格律,先必须弄清平仄,而要弄清平仄,先要弄清四声。

首先要说明,这里所说的四声,是古汉语中的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 平声,古汉语和现在的汉语变化不大,但有上下平之分。

一般说来,现在汉语中的第一声为上平声,又叫做阴平声。

第二声为下平声,也叫阳平。

但也不尽然,须查韵书才分得清上下平声。

如东,江,支,鱼等。

上声,一般为现代汉语的第三声,有上扬的音,如懂,讲,址,雨等。

去声,即下沉的声音,一般为现代汉语的第四声,如冻,降,志,遇等。

入声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但在江浙和广东人的方言中仍有入声,是一种短促的调子。

这对北方人有些麻烦,容易弄不清。

所以在用平水韵时,要注意入声字。

其实熟悉了,也没有什麽。

但入声字有特别的韵味,尤其在填词时,入声显得重要。

在用今韵,即以拼音的韵母为基础时,入声就没有了,并入了其他的声部。

说明四声是为了分清平仄。

平声就是上下平声。

仄声则包括上,去,入三个声部。

即上声,去声和入声都是仄, 说方言的人,要区分平仄,最好按普通话来读字,较易分清平仄。

格律是按平仄来形成的,所以分清平仄是基础。

再谈入声: 由于入声字,在区分平仄时容易弄错,也由于入声在“词”中的特殊性,就想再谈一下。

在写诗或填词时,入声字读做上声或去声,问题不大,因为都是仄。

而有些入声字读似平声,容易错用为平声,这些字应特别记住是入声字,如屋,福,觉,学,佛,石,白,国等。

不熟悉的字要查一下韵书,在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一书中,就附录有“诗韵举要”,一查便知。

此外,在一些词牌中,要求押入声韵,不知入声是不行的。

押入声韵,有特别的韵味,常给人一重激或壮悲烈的感觉,如贺新郎,就常用入声韵。

又如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念奴娇,都是押的入声韵,给人以壮烈之感。

我以为,写古体诗词,弄懂入声是必要的。

诗词格律浅谈之二 韵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都大押韵的。

甚至民间的民歌,戏曲也是押韵的。

因此韵在中国的文学中有极大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的韵书,最早的是隋朝的切韵。

唐朝修改为唐韵。

宋朝又修定为广韵,而广韵则是现存的最为完整的,最古老的韵书,此书对研究中国的音韵学有重要的作用。

自元代以后,由于语言的变化,对韵书做了重大的修改,基本上是以北京音为基础的音韵,一般称为平水韵。

也就是科考所用的官韵。

常用的韵书有“佩文韵府”,“诗韵合璧”,“诗韵全璧”等。

在“辞源”一书上,每个字都标有广韵的所属韵部。

我们先在写古体诗仍用平水韵,也是在“佩文韵府”,“诗韵合璧”,“诗韵全璧”等书上查阅。

平水韵分106个韵部。

格律诗一般只押平声韵,共三十部,上下平声各十五部。

在王力先生写的“诗词格律”一书中附有常用字的诗韵。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在唐朝时写诗用韵较严格,后来一般邻韵是可通用的。

我们现在写格律诗,可用拼音,这就是今韵。

所谓今韵,就是按照汉语拼音的韵母来押韵。

这就比平水韵宽多了。

当然,喜欢用平水韵也可以 在用今韵时,就不必考虑入声字了。

在古题诗中,除律诗外,还有古诗,古风,写古风用韵就宽了,一般是邻韵可以通押。

古诗等有押仄韵的。

词韵就相古风的用韵,是较宽的。

词韵,有“词林正韵”一书,在该书中将诗韵加以合并为十九部。

平上去声共十四部,入声五部。

词牌对押韵有规定,有押平韵的,押仄韵的,还有平仄混押的。

诗词格律浅谈之三 绝句浅谈 这里,简单地谈谈绝句 。

中国古体诗中的绝句分为五言和七言。

先说五言绝句 。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 ,每首四句, 限押平韵 。

绝句只有四种平仄类型 。

这四种类型分别是 : 平起式 : 即第一句第一 ,二字为平声 。

平起者 ,又有第一句押韵和不押韵之分 。

平起 ,首句押韵的格律是 : 平平仄仄平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首句不押韵的 ,格律是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仄起式 ,首句押韵的: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首句不押韵的: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其 实 ,将 这 里 面 的 规 律 弄 清 , 是 很 好 记 忆 的 。

这 规 律 是 : 1, 律 诗 的 句 子 一 般 两 个 字 , 或 三 个 字 的 平 仄 相 同 , 单 独 一 个 字 的 只 在 句 尾 才 有 。

句 子 和 句 子 间 , 有 相 对 , 及 相 粘 的 观 系 。

即 前 二 个 字 在 第 一 句 里 是 平 声 , 在 第 二 句 就 是 仄 声 , 这 就 是 相 对 。

即 平 声 和 仄 声 对 立 。

即 1, 2句 间 的 关 系 是 对 立 。

而 第 二 句 和 第 三 句 里 就 要 改 为 相 粘 的 关 系 , 即 第 三 句 和 ...

对联的格律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

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 天文对地理 、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

"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

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

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

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

如: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

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是分咏格诗钟。

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