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聊斋志异的诗词 聊斋志异诗词



聊斋志异古诗句鲁迅:“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医诗《聊斋志异》闻名中外,但作者蒲松龄精于医道,常常悬壶济世,恐鲜为人知。蒲松龄少时,博览群书,酷爱

聊斋志异古诗句

鲁迅:“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医诗《聊斋志异》闻名中外,但作者蒲松龄精于医道,常常悬壶济世,恐鲜为人知。

蒲松龄少时,博览群书,酷爱历代名医典籍。

成年后,医术远近闻名,有久患顽症的病人经他治愈,送来一匾致谢,匾上题词将“一代时医”错写成“一代诗医”,蒲松龄也未留意,就让家人悬于门首。

一天,一秀才路过蒲家门口,见悬此匾,心中不服。

秀才心想:“你也太恃才自傲了,竟敢为诗治病,我今天倒要讨教一二。

”随之要蒲宅家人通报,说有一秀才拜见。

蒲松龄出面相迎,煮茶相待,二人寒暄之后,秀才说明了来意。

那秀才道:“近闻蒲公医术高明,能为诗医疾,不知可否赐教,还恕晚生冒昧了。

”蒲松龄客气地回答:“赐教不敢当,足下若有诗词患病,不妨让老夫一试,还望指教。

”秀才有意为难蒲松龄,遂吟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蒲松龄听罢,挥毫写出:“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秀才看罢,觉得诗虽削去不少字,但诗意不变,就起身问道:“先生,此诗何病,为何这样处治呢?”蒲松龄答:“此诗略有肥胖,用泻法医治,缩其冗形,让人易记,不知可否?”秀才已有几分佩服,又吟一诗:“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蒲松龄又挥毫写出:“十年久旱逢甘露,千里他乡遇故知,新郎洞房花烛夜,老叟金榜题名时。

”秀才看罢,冉问:“先生,此诗何病,为何这样医治?”蒲松龄谦逊地说:“天地人各有阴阳五行,高矮肥瘦,矫健隐病,各有异同。

诗书辞赋,亦大致相同。

医书典籍上载: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老夫看此诗,稍欠丰腴,采用补法,以壮其形体。

”秀才听后,佩服之至,暗想:“蒲松龄真奇才出。

”义为自己年轻好胜和鲁莽而自责,连连作揖告退。

蒲松龄的一生较少到外地旅游,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但他却常到济南居留。

崐在济南期间,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题为《客邸晨炊》的诗: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

...

【《聊斋志异》好词好句20句急!】作业

首先楼主要什么样的诗词.是书中的还是作者关于书的诗词?或者他人以书做的诗词?书中诗词:元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寿汪令公二十四 韵》云:“堂下虎狼息,田间妇子宁齐民叹》写皇帝出巡,为 “供珍膳”而耗金百十万,这些花费都出自正额赋税之外的“羡 金”,作者感叹:“愿竭我膏脂,共资尔巧宦.”,“市中鼎炙真难问,人较犬羊十倍廉!”(《饭肆》)农民不仅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 的苦难,还要承受着残酷的阶级压迫:“相如笑捧芙蓉面.将从前,衷情 说与,相思千万.乍见人人没是处,上下挼莎欲遍.此际信巫山 不远.几年不到阳台路,恐生疏未必行云善.第一夜,费调转.”作者有关此书的诗词:《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 意,冷雨寒灯夜话时.《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呈孙树百、刘孔集》七律一首,诗云:“新闻总入狐鬼史,斗酒难消磊块愁寄怀张历友》云:憎命文章真是孽,耽情词赋亦成魔

【写一首称赞《聊斋志异》的诗歌】作业帮

《画皮》 太原士子王生,在一次早晨出行的道上,遇到一个抱着包袱独自行走的女子

一问,那女子自称是不堪大妇虐待而出逃的大家小妾。

王生贪恋其姿色,便将她带回家里,安置在书斋中,与其同居。

妻子陈氏让他打发此女离开,王生不听,一日,王生到了集市上,一个道士吃惊地说他身上有邪气萦绕,一定是遇到了妖邪。

王生不信,反以为道士是想借此混饭吃。

他回到家,欲进书斋,不料门被堵上,隔着窗缝往里一看,只见一个青面狞鬼,正在描画一张人皮,随后将人皮穿在身上,又化作美女。

王生非常害怕,找着道士,求他相救。

道士给他一个蝇拂,让他挂在门外。

王生回到家,与妻子陈氏住在一处。

一更时,那化作美女的厉鬼将蝇拂弄碎,径直到床前,将王生的心摘去吃了。

王生之弟二郎找来道士,将化作老妇的厉鬼治死。

陈氏听从道士的指点,向一个疯癫的乞丐求救,终于将王生救活。

聊斋志异作者介绍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年)农历四月,蒲松龄生。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年) 清顺治元年蒲松龄 5岁。

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

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

清定都北京。

顺治 14年(1657年)蒲松龄 18岁。

与刘氏成婚。

顺治 15年(1658年) 蒲松龄 19岁。

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闺章。

顺治 16年(1659年) 蒲松龄 20岁。

与张笃庆、李尧臣结郢中诗社。

顺治十七年( 1660年) 蒲松龄 21岁。

应乡试未中。

康熙元年( 1662年) 蒲松龄 23岁。

长子蒲箬生。

康熙二年( 1663年) 蒲松龄 24岁。

应乡试未中。

康熙四年( 1665年) 蒲松龄 26岁。

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馆。

康熙九年( 1665年) 蒲松龄 30岁。

八月,应江苏宝应知县、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 1671年) 蒲松龄 31岁。

春、夏在宝应、高邮。

秋辞幕返里。

三子蒲笏生。

康熙十一年( 1672年) 蒲松龄 32岁。

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

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二年( 1673年) 蒲松龄 33岁。

在本县丰泉乡王观正家坐馆。

康熙十四年( 1675年) 蒲松龄 35岁。

应乡试未中。

四子蒲筠生。

康熙十八年( 1679年) 蒲松龄 40岁。

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

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

高珩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蒲松龄 44岁。

作《婚嫁全书》。

长孙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蒲松龄 45岁。

作《省身语录》。

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 蒲松龄 48岁。

春,结识大诗人王士祯。

夏,王士祯来信索阅《聊斋志异》。

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蒲松林 51岁。

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蒲松龄54岁。

春,山东按察使喻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

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

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 蒲松龄58岁。

选《庄列选略》。

朱缃寄诗、札,续借《聊斋志异》未读到的稿本。

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 蒲松龄63岁。

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

王观正病卒。

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蒲松龄67岁。

作《药祟书》。

朱缃抄录《聊斋志异》全书毕,题诗三首。

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蒲松龄70岁。

岁暮,撤帐归家,结束在毕家三十年的西宾生涯。

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蒲松龄71岁。

十月,与张笃庆、李尧臣同举乡饮介宾。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蒲松龄72岁。

五月,王士稹病逝,蒲松龄有《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客数日矣》四首挽之。

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

作俚曲《墙头记》。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 蒲松龄74岁。

八月,刘氏病卒。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蒲松龄76岁。

正月,病逝。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

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

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

”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想知道更多,请到这里!http://www.pusongling.net/index.html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1640 -1715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 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川县人,清代杰出文学家。

蒲松龄自幼聪慧好学,十九岁参加科举考试,县、 府、道三考皆第一,名闻乡里,但后来却科场不利,直到七十一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 他曾给宝应县知县孙蕙做了数年幕宾,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官宦人家做塾师,前后将近四十年。

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少年时起就“雅好搜神”、“喜人谈鬼”,并且热心地记录、加 工,集成《聊斋》一书。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计有文集十三卷,四百余篇;诗集六卷,一千余首;词一卷,一百余阕;戏本(《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计近二百万言。

深情的诗句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摸鱼儿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儿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离思五首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聊斋志异》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聊斋志异》为蒲松龄的代表作,该书是一部充满鬼狐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有近五百个短篇 故事。

书中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书中对当时的种种弊端做了尖锐的讽 刺。

大致包括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揭露腐朽、弊端丛生的科举制度,如《司文郎》描写盲僧用鼻子辨别文章的好坏, 辛辣地讽刺了试官好坏不分、颠倒黑白的丑态。

另有《考弊司》、《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反 映科举制度之弊的。

第二类是揭露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罪恶,《促织》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小说写一个皇 帝爱斗蟋蟀,就不断地让百姓进贡蟋蟀,一个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亲千辛万苦找来的蟋蟀,害怕 得跳了井。

后来这个孩子变成了一只蟋蟀,他不仅斗败了所有的蟋蟀,就连大公鸡都不是他的 对手。

统治者的小小爱好,竟害得百姓家破人亡。

另有《梦狼》、《窦氏》等,也是反映这一类主 题的。

, 第三类是批判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描写爱情与婚姻。

如《连城》、《阿宝》、《青梅》等,写得 十分感人。

特别是花妖狐魅和人的爱情故事,尤为脍炙人口。

第四类是反映司法弊端的,如《席方平》、《胭脂》等。

《聊斋志异》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话的形式写出来的。

故事全是短篇,用文言文写成。

最长 的也不过三四千字,短的才二十多个字。

小说描写简洁生动,人物个性刻画鲜明,单是青年女 子,就有很多具有典型性格的形象

读《聊斋志异》,就像走进一座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曲折 有味。

它继承和发扬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小说的艺术传统,既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又给人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感。

它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什么价值?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 人,出身于一个久已衰落的世家。

蒲松龄从小随父读书,十九岁时以县、府、道试 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生员,得到学使施闰章的称赞。

自此文名大振,而自视甚高。

但他此后的科场经历却始终困顿不振,一直考到六十多岁,才接受老妻之劝,放弃 了仕途幻想。

又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得到一个已经无意义的岁贡生名义。

从中年 开始,他一边教书一边写作《聊斋志异》,一直写到晚年。

书未脱稿,便在朋辈中传阅, 并受到当时诗坛领袖王士稹的常识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实际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类篇幅短小而不具有 故事情节,属于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多为神鬼、 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

两类在篇数上约各其半,但也有些居于两者之间。

《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 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

像《娇娜》、《青凤》、《婴宁》、《莲香》、《阿宝》、《巧娘》、《翩 翩》、《鸦头》、《葛巾》、《香玉》等,都写得十分动人。

这些小说中的主要形象都是 女性,她们在爱情生活中大多采取主动的姿态,或憨直任性,或狡黯多智,或娇弱 温柔,但大抵都富有生气,敢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感情的满足,少受人间礼教的拘 束。

像《婴宁》中的狐女婴宁,永远天真地笑个不停,嬉闹玩耍,绝无顾忌,丝毫未曾受到人间文明法则的污染;又像《翩翩》中仙女翩翩,能以树叶制作锦衣,每当情郎意有旁骛,便不动声色地让他的衣衫变回片片黄叶,当场出丑。

作者艺术创造力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够把真实的人情和幻想的场景、奇异的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从中折射出人间的理想光彩。

由于结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聊斋志异》把文言小说的艺术性又推进了一步,成为文言小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