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天心阁古诗词 天心阁



天心阁的名称由来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

天心阁的名称由来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

清乾隆年间,随着城南书院迁址天心阁城墙下,天心古阁曾作为与城南书院相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阁中供奉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旧时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常登阁远眺、吟诗作赋。

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明代李东阳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绝妙佳联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天心阁下的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长沙王吴芮所筑,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修复加固,其长为8.5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条状,共设九座城门,大大增强了长沙城池的防御能力

后至1924年原国民政府修筑环城马路,仅保留天心阁这段古城墙,其长251米,高13.4米,存南、北两月城,是我国古代城防工事现存实例中极为罕见的,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古城长沙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

...

关于“眺望”的诗句有哪些?

鸡犬空在家。

——孟浩然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岑参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崔涂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申欢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李贺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张谔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崔国辅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到门前意已无,青岳好登高。

——王维今日登高樽酒里。

——朱放登高望远自伤情,不知能有菊花无,柳发花开映古城。

——王缙欲强登高无力去,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嘉佑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王之涣欲从携手登高去 昨日登高罢。

——张说主人登高去。

——李白黄花宜泛酒,今朝更举觞,篱边黄菊为谁开 ...

中秋节表祝福的两句古诗"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

后羿无可奈何。

傍晚,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78)《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

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无限怀念。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靠后羿打猎为生,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即祭拜月神,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

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季三个部分,各家都拜土地神,月亮退三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之四——后羿射日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所以又叫做“月夕”。

一天,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22)编成的《淮南子》都说他是被恩将仇报的徒弟逢蒙暗害的。

暗害的手段记载各不一样,有的说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

中国的农历里,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所以被称为中秋。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八月节”,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

总之这位盖世的英雄死在阴谋家的手里。

有的传说里还说,更明亮,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

很快,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倍觉凄凉。

关于后羿之死,战国时思想孟子(约公元前372椩记。

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从此。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奔逃到月亮里去了。

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椩记,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89年)所著《孟子》和西汉初年刘安(前179椙,又思念妻子,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

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后羿回到家?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

求顶真古诗句,急。

越多越好,

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雨落溪边水车车水水随车,茶滚釜中喧雀舌清泉濯笋,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橹摇船,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眼里无珠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金水河边金线柳 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 玉簪花插玉人头千里为重 重山重水重庆府一人成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龙怒卷风风卷浪月光射水水射天一心守道道无穷,扇动风生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橘字洲、针引线,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水没水牛腰,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听,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楼外青山,山外白云,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岗花黄。

听雨,雨住,虾吃水,张弓手张弓射箭,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木匠做枷枷木匠翰林监斩斩翰林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天心阁,雨落溪边客上天然居,水如天 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 山羊上山,塔顶尖,看世上花开花落,风击扇。

观潮,潮来,天天有空望空天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山羊上山,山过山羊角。

水牛下水,寺佛大过人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弓长张张弓。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雾成云,浪滔滔。

大鱼吃小鱼。

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鸽飞阁不飞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心中有火纸糊灯笼,笼边多眼、花落花开保俶塔,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镜照万国九州。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云开见日望天空。

溪水归河水,听,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心中有火纸糊灯笼,笼边多眼,塔印绿水存真容,河水绿,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份外无求 烈火煎茶,眼里无珠楼外青山,山外白云,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岗花黄,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客上天然居,水没水牛腰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青山无语,空望天,洲旁舟,观、船载橹,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花落花开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弓弓难开。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雨落溪边楼外青山,山外白云,尖如笔、橹摇船。

木子李李木,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听雨,看世上花开花落,树边红雨,雨落溪边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桥洞圆,雨落溪边金水河边金线柳 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 玉簪花插玉人头千里为重 重山重水重庆府一人成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龙怒卷风风卷浪月光射水水射天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橹摇船,观。

锦带桥。

黄花岗,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听。

黄花岗,岚气似烟,烟似雾江楼夜坐,月光如水,观,穷中有乐万事随缘缘有份,声滴滴,扇动风生油蘸蜡烛,烛内一心,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圆似镜,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内鸽,鸽飞阁不飞油蘸蜡烛,烛内一心.水车车水水随车楼外青山,橹动而船行针引线、线穿针,针缝而线缀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青山无语,李木匠李木雕弓,阁中鸽,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扇动风生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船载橹 展开

高分求关于湖湘文化的35首古诗和古文

杜甫江阁概况 ——风雨问当年,流寓星沙,客恨曾题临水阁 江山留胜迹,何分湘蜀,诗魂尚系浣花溪 据史记载,唐大历三年秋,杜甫友韦之晋调潭州剌史,投之待至而韦卒,甫以贫病之身客居长沙。

初,甫寄舟中,泊南湖港。

近港之驿楼,迎别友人之所也。

甫两别刘判官,诗云“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后移居湘边佃楼,或在长沙小西门一带,自称“江阁”。

有《江阁对雨有怀》诗云“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江阁卧病走笔》诗云“客人庖厨薄,江楼枕席清”。

杜于江阁中,曾晤苏涣,有《呈苏涣待御》诗云“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又晤李龟年,有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阁遗迹早不存矣,而今得于原址重建之。

诗圣杜甫,晚年两度驻足长沙,曾寄居江阁,在长沙留下诗作五十余首。

为纪念这位被历代人民爱戴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长沙市人民政府,在湘江风光带兴建杜甫江阁。

鉴于杜甫江阁是杜甫在湖南的很长一段时间的住所,作为湖湘文化和杜甫相全方位接触的一个契合点,和杜甫的不解之缘,我们决定选取杜甫江阁作为载体,追本溯源,发散辐射,进行相应的调查,从而在凭怀伟大诗圣的同时,追寻杜甫与湖湘文化的相互影响(或者称之为作用力)。

调查报告首先从杜甫江阁本身说起。

杜甫江阁为缅怀杜甫而建,选址在长沙西湖路与湘江大道相交的湘江风光带上,与天心阁、岳麓山道林二寺和岳麓书院形成一条文脉带。

清康熙年间,长沙就有文人名士提出为杜甫修建江阁、诗碑,立塑像,以纪念诗人。

此后,这种呼声一直没有停过。

2002 年,长沙市政府终于担起了这一重任。

杜甫纪念馆,东朝湘江大道,入口前为广场级踏步;西面面向湘江、主体建筑距湘江堤边5米,一层露台飘于湘江上5米。

杜甫江阁的南北连廊为诗碑廊,柱两侧立石碑刻杜甫诗歌供人学习,诗碑廊有扇形廊、曲廊,石碑点缀设置。

杜甫江阁北向规划布置六角形碑亭,重檐屋顶,亭中立碑,记述长沙市政府修建杜甫江阁的缘起和经过。

杜甫江阁南向靠湘江大道人行通道路边建方亭,与诗碑廊相连,是杜甫江阁的次入口,方亭为单层屋面四坡顶。

江阁为四层建筑,室外地面(江堤地面)至檐口底高 15.9米,至屋面脊顶高约19.5米。

该建筑二层平面为杜甫纪念馆,馆正中立杜甫塑像,外墙2.1米高开高窗,实墙上用绘画介绍诗人生平,三层及四层为诗画会所,集名人雅士会诗作画,一层为诗词书画纪念品商店。

建筑立面为中国传统仿唐古建筑形式,朱红色柱,仿古格栅窗,白色墙。

柱廊台阶栏杆为云纹石柱、石面板栏杆。

屋面歇山顶,远挑檐口,青黑色筒瓦曲线屋面,曲线舒展,体现唐代建筑古朴、雄伟、厚重的基本特征。

面向湘江大道及湘江的东、西两立面均为主立面,于屋顶檐口下立横扁,上书“杜甫江阁”四个大字。

杜甫江阁书法碑廊工程位于长沙市西湖桥口湘江风光带,投资100余万元将于明年2月竣工,从杜甫在湘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59首诗到时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书法碑廊是杜甫江阁的一部分,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沈鹏、李铎、颜家龙、李立、何满宗等书写。

杜甫晚年在湘时的作品约100余首,因其在世59年,为表纪念而只选出59首。

杜甫江阁主楼的文化工程主要围绕杜甫与长沙、杜甫在湘所创作的诗歌以及杜甫对湖湘文化产生的影响而设计,同时注重整体环境布置,以期营造出最佳历史文化氛围,适应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达到融知识性、休闲性于一体的效果。

二楼设计布置为纪念大厅。

大厅正面为大型木制浅浮雕《杜工部潇湘行踪图》,展示了杜甫在湖南生活时的行踪,与大厅中央杜甫雕像交相辉映。

大厅两侧布置有张大千、林散之等著名书画家的杜诗及诗意画,加之对联、诗画大花瓶、仿古红木大座屏、花架、几案和名贵盆花、盆景等,使整个大厅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楼专题展示杜甫生平。

其中以诗画形式,着重展示杜甫在湘三年的诗作,表现其老病孤舟的生活困境以及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展览分六个部分:家世、游历、言志、诗史、湘魂、光彩。

拟展出图片资料、诗画作品、杜诗版本、实物资料共百余件。

此外,展厅整体风格与江阁建筑风格相似,展墙采用万字格门窗式造型,此种建筑造型语言能有效地把观众带入历史的时空隧道,加之层版设计采用古代线装版本书页的形式,两者结合使古代文化的韵味更浓。

既能使参观者在浓郁的唐文化中缅怀诗圣,又使整个展厅简洁明快,疏密有致,轻松舒适。

四楼设计布景为以文会友和精品展示场所,暂名为“集雅轩”。

拟分为模型展示、以文会友和观众休息三个小区域,大厅中央摆放江阁模型一座,两侧布置清代红木家具、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湘绣奇石精品等。

四壁有长沙人文荟萃人物故事组画,讲述屈原、贾谊等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以反映长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诗圣”杜甫晚年在湖南漂泊了两年多,曾在长沙湘江边“江阁”寄居,并是诗人度过的人生最后一段岁月。

两年里,杜甫留下百余首诗篇,其中在长沙所作的就有50多首,包括著名的《江...

写字谜语和谐音的古诗、歇后语。

瞎子进烟馆----------摩登。

(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

(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

(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

(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

(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

(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

(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

(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

(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

(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

(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

(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

(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

(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麽人都有

(什麽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

(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

(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

(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

(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

(龟举)。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

(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

(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

(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

(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

(妙)。

河边洗黄莲----------何苦。

(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

(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

(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

(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

(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

(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

(朕红)。

打破沙锅------------问到底。

(纹到底)。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

(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

(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

(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

(只有一锯)。

砖窑里失火----------谣言。

(窑烟)。

灯盏无油------------枉费心。

(枉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

(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

(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

(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

(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

(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

(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

(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

(挑皮)。

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

(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

(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

(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

(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筋斗--------颠倒是非。

(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

(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

(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

(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

(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偷鸡)。

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

(一盐难进)。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

(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

(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

(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

(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

(老石人)。

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

(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

(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

(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

(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

(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

(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

(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

(荤荤沉沉)。

王八肚里插鸡毛------归心似箭。

(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

(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

(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

(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

(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

(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楣。

(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

(米糊了)。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

传说帝尧时代,天上突然出现十个太阳,给神州带来了恐怖和灾难。

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

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包不死药。

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后,趁后羿不在,威逼他的妻子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危急之时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顿时,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与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将往,枚占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

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月亮上住着一个人叫吴刚,还有一只狗,吴刚天天都去砍月亮上的桂花树。

但砍的过程中,那只狗就会去抢他的饭盒,吴刚一见,就去赶狗。

狗是赶跑了,可树被砍的地方却又自动复原了。

但倔强的吴刚就再去砍,可是狗又去抢他的饭盒……就这样一直重复着

中秋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 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赏月谈月也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

”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

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

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

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

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 《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

”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

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

关于景色的对联

对联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变化,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分类也日益繁多。

由于对联的自身复杂性,其分类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而系统方法

光绪年间出的《楹联汇编》,把对联分为寿诞、庙宇、故事、胜迹、应制、人品、格言、春联、新婚、屋宇等二十类,显得繁琐而紊乱。

近些年来,关于对联的分类人们正在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研讨,但意见也不很一致。

分类的目的在于分别研究各类对联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总体来说,对联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类: 一是,从写作方法上分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 ,正对,就是上下联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

如两山对峙,山根相连;或似两湖相联,水脉相通。

正对是对联中最常见的。

例如: 阳春开物象; 丽日焕天文。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这两副春联上下联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

这就是正对。

2 ,反对,就是上下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例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此联用“旧俗”和“新风”来反衬,上下联意思恰恰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

3 ,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的意思是顺承的、连贯的,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达,如果将上下联独立起来,意义就不完整。

串联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例如: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这是一副棉花店联。

上下联是因果关系,上联是因,下联是果。

又如: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这是著名书法家启功撰写的一副联。

上下联是假设关系,上联提出假设,下联推出结果。

二是,从内容上分类,有述事联、状景联、抒情联、晓理联、评论联等。

1 ,述事联,是指直接陈述某件事情的对联。

例如,武汉古琴台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此联陈述了春秋时俞伯牙在龟山鼓琴与钟子期交为知音的故事。

上联写泊牙鼓琴时,忽而“志在高山”,忽而“志在流水”,意指情趣高雅;下联则写对伯牙鼓琴的客观反映,知音者“听琴”入迷,不辨者“荷樵”而去。

联语仅十六字,犹如一幅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可惜联语有平仄失对之处。

2 ,状景联,是指描写景物的对联。

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状景联,而且有许多佳作。

例如,昆明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此联上联写了黑龙潭的梅花和水,点出这个风景区的特殊景物;下联又抓住黑龙潭的另一种景观烟云来呼应,把人们带进奇妙的神话世界之中。

3 ,抒情联,是指作者所寄托的或抒发自己感情的对联。

例如,周恩来早年撰写的一副自题联: 与有胆肝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此联告诫自己也劝诫人们交友要有选择,读书要注重实践,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和胆略。

4 ,晓理联,是指用意味深长的语句作成对联,告诉人们某种哲理。

例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桥凉亭联: 桥下清溪,看你浊时有几久 亭前大路,劝君邪径莫须行。

上联通过“清溪”“浊时”不会长久的规律,给人们揭示了挫折只是暂时的道理;下联则成了规劝人们循章守法的箴言。

5 ,评论联,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人物进行评论的对联。

例如,安徽合肥包公祠联: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此联摄取了“理冤”和“赈灾”两宗大事,评价包公清明廉政、秉公断案、铁面无私的崇高品格。

三是,从字数上分类,有短联、中等联、长联等。

1 ,短联,是指字数较少,一般不需要在文中断句的对联,通常以五字七字为主。

例如,最短联为一字联: 墨; 泉。

相传在清咸丰年间,文宗帝以“墨”字为上联征对,众臣多以“笔、纸、书”等字应对,均不合其意。

唯某臣以“泉”对之而获嘉奖。

奥妙何在 请看,“墨”和“泉”的上半部分别为“黑”和“白”,为颜色相对;下半部分别为“土”和“水”,同属五行之中。

匠心独运,对得工稳无比。

又如,二字联: 夏雨; 春风。

又如,三字联: 山有色; 水无声。

又如,四字联: 闻鸡舞剑; 跃马扬鞭。

又如,五字联: 酒醉书为枕; 诗狂石作笺。

又如,六字联: 月落天光送曙; 冰消地气回春。

又如,七字联: 舟排幽岸迎青浪; 桥卧金波起彩虹。

又如,八字联: 新世纪新风新气象; 好生活好景好前程。

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此联为笔者为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所撰春联。

) 又如,九字联: 万紫千红满园皆春色; 五风十雨遍地尽朝晖。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此联为笔者为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所撰春联。

) 2 ,中等联,是指比短联长、比长联短的对联,一般在十字至二十五字间。

例如,十字联: 夜半星移惊起一林宿鸟; 春深雷动震醒九渊潜龙。

又如,十一字联: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方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车轮飞转,东南西北追风去;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此联为笔者为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所撰春联。

) 又如,二十一字联: 几幅画图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馨香鸟不叫笑杀学士;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

中秋节起源 要有故事!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