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歌颂中国民主同盟的诗词 歌颂十九的诗词



山东泰安傅雨海的诗 人物小传 傅雨海,字三山,号寿瀛,别署泰山郎中,新泰市龙泉村人,1942年生,大学文化,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政协泰安市委第六届委员、第十届常委,主任中医师,泰安市岱寿堂胃病专家医院

山东泰安傅雨海的诗

人物小传 傅雨海,字三山,号寿瀛,别署泰山郎中,新泰市龙泉村人,1942年生,大学文化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政协泰安市委第六届委员、第十届常委,主任中医师,泰安市岱寿堂胃病专家医院院长,山东医科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医科大学客座教授香港中外名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医学会会员,泰安市海外联谊会理事,泰安市汉柏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甲骨文学会泰山书艺会(筹)主席,日本国书艺院书道展览东京美术馆特邀鉴查员。

怡情金杏园 傅雨海先生是个很重乡情的人,听说家乡的文化期刊编辑来访,欣然在金杏园迎候。

金杏园是傅老先生的家,坐落在泰山摩天岭下箭杆峪,从外面看,砖屋石墙,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但这里松柏葱郁,溪水缓流,近依虎山,远眺徂徕,高阁水榭,尽收眼底。

进得院来,拾级而上,别有洞天。

正是早春时节,院子正中一株高大的金杏树蕾缀枝头,几欲怒放;檐前数株古藤泛绿绽芽,盎然春意让人心清气爽。

傅先生精神矍铄,气宇轩昂,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长者。

交谈起来,他乡音未改,谈笑风生,和蔼可亲。

他给我们介绍说,他全家是1990年来金杏园定居的,从那时起,“良师益友常来畅叙,外国宾朋时有造访,至爱亲友朝夕来聚,愈后病家亦往往登门谢医,一时间,小园攘攘,热闹非常”,主雅客勤,小院的热闹,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主人的厚德广缘。

后来在《雨海诗词》中,我们发现傅先生吟咏金杏园的诗词竟有偌多篇什,可见他寄情山水,淡泊名利,鸿儒白丁,怡然其情。

正室为“抱一堂”,一盏香茗,叙罢乡情,话题自然从文化切入。

作为山东省傅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傅老先生刚刚在山西平陆参加了千古名相傅说诞辰3340周年纪念活动

谈起古老中华文化,谈起傅氏祖先,傅老充满自豪。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培植一方文化底蕴, 造就一代风流。

他感念家乡的水土对自己童年的恩泽,感念父老乡亲对“岱寿堂”的厚爱,言之挚切,让人感动。

作为一代名医和著名学者,傅老先生知识渊博又虚怀若谷,治学严谨又平易近人。

整整一个上午时间, 回忆祖辈行医为人处世, 他如数家珍;对祖上家训医训,他记忆犹新;总结自己数十年从医习文之道,他更是壮怀激烈,踌躇满志。

关于医德医术,关于诊疗理念,关于甲骨文研究,关于诗词歌赋,他侃侃而谈,最为独特的是他的中医理念与古文字研究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怕我们外行人听不懂,傅老不时起身,来到案前,在宣纸上写下一个个甲骨文字,象防患未然的“然”、“疾”、“病”,经他分析,我们也似有所悟,原来在甲骨文象形会意中竟有着中医理论研究的神秘渊源。

春访金杏园,对君应嘘叹。

采访傅雨海,我们好似在读一部书;探寻他的辉煌,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传奇…… 传奇岱寿堂 泰山脚下,红门路60号,一所古色古香的二层建筑,镏金的匾额为书法名家李铎先生所题:“岱寿堂”。

门前南北两侧分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岱寿堂”和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百年老号·贷寿堂”的金匾石刻,均为2001年岱寿堂120周年大庆时所立。

远见祥瑞,近闻药香,“岱寿堂”古朴、凝重、神秘…… 《泰安市志》、《泰安卫生志》、《泰安中医志》、《新泰市志》等多部志书都对“岱寿堂”的前身“守善堂”有着详细的记载。

“守善堂”,始建于清朝光绪初年,历经傅氏五代,是中原医药界老堂宝号。

雨海先生的父亲傅仲田(字荆珊,1889--1974)老先生幼在家中随父学医,后拜云禅寺主持僧杲泉为师,学医八年,尽得其传。

他积数年之劳研制的“胃金丹”,对消化道诸疾疗效甚佳;还创制了“龙虎膏”,治疗瘰疠恶疮等症,一时声名大振,为当地民众所传颂。

傅雨海从5岁开始,便在严父指引下开始了对中医中药的认知和探索。

同所有的中医世家一样,传授后人和中医带徒,背诵汤头歌诀是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七、八岁的傅雨海就能把整部《汤头歌诀》背诵得滚瓜烂熟了。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无论是饭前饭后,还是劳动余闲,只要父亲突然提出某方歌名称,小雨海必须立即对答如流,否则,不是严厉责备,就是荆条抽头。

那时候,“守善堂”院内也有一棵大杏树,树下有一块光滑的石头。

每天早上上学前,小雨海必须站在石头上,面对太阳,背诵五至十首汤头歌诀,然后才能去上学。

若出现一个错字,就得重新背诵,为了避免迟到后老师的苦训,就得把每一首方歌牢牢记在心中。

严谨的启蒙和家传,为傅雨海走上中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事业初成的傅雨海又考入山东中医学院研修班深造,先后在新汶县医院、泰安地区医院、泰安行署卫生局工作;1985年,傅雨海自泰安中医院停薪留职,作为“岱寿堂”第四代传人,他决心重整老堂宝号,振兴中医事业。

光阴荏冉,寒暑交替,傅雨海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 “岱寿堂”历经风雨,生机勃发。

四十多年来,他为继承、发扬、光大祖传秘方“胃金丹”、“胃金液”不懈地努力探索和临床应用,1994年,终于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级鉴定,并定为“治疗胃炎、肠炎、胃溃疡以及胃癌、食道癌、大肠癌的理想药物...

如何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

经过基层组织考察、讨论通过,层报民盟中央备案。

必要时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自愿遵守中国民主同盟章程,报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委员会审核批准,可以申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吸收盟员,须由本人填写入盟申请表,盟员二人介绍,民盟的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委员会可以直接吸收盟员...

新中国第一次召开的中国民主同盟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是于1956年2月9日垄20日在北京举行 的。

沈钧儒致开幕词,章伯钧作盟务报告,罗隆基作关于修改中国民主同盟章程的说明。

会议通 过了大会的决议和章程,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为“中国民主政团同 盟”,1944年9月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上决 定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民盟召开临时全国代表会议,即建国前的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3月,民盟总部由香港迁 到北京(当时称北平)。

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83年11月14日至25 曰召开的民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民主同盟章程》规定:民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以从事文教方 面工作的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 务的政党。

中国民主同盟将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并同完成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马寅初 哪一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主要作品:《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

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

《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

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

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

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现代诗人。

山东大学知名校友,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有的人》这篇小诗的作者写作背景

臧克家 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同志,笔名少全、何嘉,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

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

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

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参加北伐。

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学习期间,得到闻一多、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

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

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

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

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

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

解放战争时期,臧克家同志多次参加“呼吁停战、实现和平”签名等进步活动,在重庆,曾应邀出席毛泽东同志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

上海,他主编了《侨声报》文艺副刊《星河》、《学诗》和《创造诗丛》、《文讯》月刊等书刊,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激愤于政治的黑暗腐败,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出版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

5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组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了他到解放区后的喜悦心情。

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

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期间,他兢兢业业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诗刊》的创刊与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繁荣诗歌创作、加强诗歌队伍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满怀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以热情、多产的诗人形象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迎来了他创作的又一高峰,相继出版了《臧克家诗选》、《凯旋》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

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对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臧克家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

闻一多的事迹!急~~!

双手抱头,全身痉挛”。

唉!他是不甘心的,他留了一把胡子。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激起全国的悲愤:“《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

对《周易》,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开始呐喊。

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接着、《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迅速贫困化、善于斗争,为“一二、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

闻一多的变化。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号友三。

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

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被郭沫若称为 quot、清华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

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

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钻入故纸堆,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

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见他“遍身血迹、《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

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

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

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但火山喷发之后,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

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

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

抗战八年中: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

最后他悲愤地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

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

闻一多这样写 道.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

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

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

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

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指导和...

闻一多的生平事迹

闻一多的事迹 闻一多,本世纪最有个性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1925年6月,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回到中国,准备在国内开展戏剧运动,并和一批热血文人创办大江会,奉行以国家强盛为本旨的国家主义,想借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来振兴中国。

闻一多回到北京后,和留美归来的余上沅、赵太侔联合北大教授胡适、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等一起筹办“北京艺术剧院”,并创办崇尚唯美的格律诗派,但终因经费无法筹齐,“北京艺术剧院”终成泡影,经徐志摩等人推荐,闻一多进入国立艺专任教务长,并教授西洋画。

当时北京军阀混战,执政府滥杀抗议示威的学生,激起闻一多等人极大愤慨,又因仗义执言力请蔡元培任艺专校长,与当时校长刘百昭发生冲突,被同人诬为自己想当校长,遂拂袖而去。

1928年,闻一多和梁实秋赴青岛大学分别任文学院院长和外文学院院长,期间因支持学校开除闹学潮学生,遭学生们罢课反对,一些教授也认为青岛大学被新月派垄断,青岛大学上下同声,酿成一场驱逐闻一多、梁实秋的运动,校长杨振声辞职,闻一多和梁实秋也相继不辞而别。

1930年,闻一多赴清华大学任教授,鉴于前两次经验,闻一多力辞清华文学院院长职务,一付自命清流的名士派头,生活安逸家庭和美,进入中国上流社会。

1933年“七七事变”的炮声摧毁了闻一多清静的学者生活。

闻一多随清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政府决定三校继续西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闻一多与几位教授一起随学生步行团,长途跋涉三千里,步行至昆明。

刚到昆明的闻一多一心研究《诗经》、古代神话,不问时事,被人戏称为“何妨一下楼先生”。

日本军队攻陷郑州长沙后,继续攻打贵阳,昆明形势十分危急,闻一多对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十分不满,开始参加学生组织的讲演会,十分善于演讲的闻一多颇受学生拥戴,并且极大鼓励了昆明的抗日热潮,闻一多也加入了改造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民主运动,极受国民党忌恨,但因云南省主席龙云支持民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也奈何不得闻一多等人。

1945年日本投降,北大、清华、南开复员北上,已经参加民主同盟的闻一多被选为昆明支部宣传部长,并主持《民主周刊》。

国民党政府趁日本军队受降之机,调龙云的部队到越南河内,龙云不知有诈,国民党第五军和杜聿明的部队开进昆明,包围了省政府,逼迫龙云北上重庆调任闲职。

国民党军统特务控制昆明,开始迫害要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

1946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大部分复员北上,昆明警备司令霍揆彰为讨好蒋介石,密拟黑名单,经国防部长陈诚同意后于七月十一日暗杀知名人士李公朴,昆明城里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力劝闻一多不要再在公众面前演讲,已知悉内情的朋友也告诉黑名单上排在李公朴后面的就是闻一多,闻一多明知有险,仍毫不畏惧,主持召开李公朴的追悼会,并当场怒斥捣乱的军统特务,发表了有名的“最后一次讲演”。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回家途中距离家门口仅十步之遥的府甬道被一群特务射杀,护送父亲回家的大儿子闻立鹤扑上去用身体护住父亲,被射成重伤。

全国各党派均十分愤怒,纷纷谴责这种暗杀行为。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留学。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

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

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

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

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

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闻一多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

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

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

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

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

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

同年12 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

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

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

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

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

1926 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

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

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

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

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回答者:tingyu527 - 独孤求败 十八级 3-28 22:39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

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回答者:miao0077 - 试用期 一级 3-28 22:40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

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