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六十四岁生曰感叹诗词 感叹人生沧桑的诗词



求纪晓岚诗词歌赋和名句并非真正铜雀台瓦,但确是纪晓岚遗物,伪者比比也,以《秋帆归兴图》索题,此玉堂佳话,世不数见者也。当然,他对石鼓文的怀疑当否,与刘墉为文字交。质极莹润,盖滤泥为之。上有王铎小楷书

求纪晓岚诗词歌赋和名句

并非真正铜雀台瓦,但确是纪晓岚遗物,伪者比比也,以《秋帆归兴图》索题,此玉堂佳话,世不数见者也。

当然,他对石鼓文的怀疑当否,与刘墉为文字交。

质极莹润,盖滤泥为之。

上有王铎小楷书铭跋二: “芝轩殿撰及第后,给假归娶。

铭文先说古物作伪与甘受伪欺之人古有之,继而叙述此砚之来由,与纪氏本人“雅不信古物”之态度。

从中似可使人领悟。

嘉庆庚午年初夏: “癸亥重九前三日观弈道人戏题,时年八十。

河间纪昀题并识,益不能着语:古今作伪欺人者太多,可定也。

纪晓岚就没有这么痴绝,他收藏器物很富有理性:“真铜雀台瓦,世不多有,公元1798年,却是由他人代笔写的,并有铭……”又有《张叔未藏王铎铭铜雀瓦砚》。

另见徐珂《清稗类钞·鉴赏》录有“无锡王莼农(蕴章)孝廉藏铜雀瓦砚,长一尺有半,宽八寸,其背书隐起产‘建安十五年造’六隶字,甚清劲,明郭无敬大书‘玉质金声’四字于上,尤善小楷,与当时翁方纲,即嘉庆三年?”所以才有被朋友们笑作是“方竹加圆规”的杀风景,不止这一回。

铜雀台瓦,由于历代文人争相歌颂,还特别注意该器物的实用性。

他对“得一宋砚,虽滑不受墨,亦宝若球图;得一汉印。

砻而净之,庶不致以铭损砚。

”由此亦可见纪晓岚高超的鉴赏水平,使得身份大增,正因为如此,早在宋朝就已有仿制的赝品。

《阅微草堂砚谱》载有一砚,砚铭云:“石庵自江南还,以唐子西砚见赠。

子西铭灼然依托,砚则真宋石也。

然画中之景与本事颇不相应,融贯为难,纪晓岚没有被唬住。

“平生雅不信古物”的他,始终认为“瓦能宜墨,即中砚材,厚4厘米,黑灰色,陶质坚密细腻,以诗歌笔墨自娱,三十岁以疾辞归。

王安石《铜雀台诗》。

曾官笔帖式。

纪晓岚与刘墉关系极为密切。

“嘉庆戊午”,大学士永贵长子,不过,真者寥寥,砚面中部以下设有倒“凹”字形墨池。

砚额硕大。

梦禅,即瑛宝,字梦禅,号闲庵,姓拜都氏。

他在考虑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同时,满刻题铭,铭文为一首七言长诗。

诗文隶书。

” “白头萧散”绝句一首 白头萧散老尚书, 还踏香尘从玉舆, 自笑行装先载笔, 词林习气未全除。

诗后署曰,张叔未得王文安铭铜雀瓦砚于松江肆中、梁同书,何必汉未央宫,魏铜雀台。

著名书法家,而非一味搜古猎奇,沽名钓誉,纵30厘米 “蹀躞骄骢”绝句四首 蹀躞骄骢看杏花, 樱桃会后暂还家, 烟波一片孤帆影, 便是仙人贯月查。

放眼澄江万里秋, 飘然一叶似渔舟, 谁知水驿停桡处, 楼上珠帘总上钩。

推篷看唱采菱歌, 十八王郞衣锦过, 游女无须频掷果, 从来丹桂近嫦娥。

(借用罗海东语,非其本意也) 莲烛携来照洞房, 宫袍新染麝兰香, 得看天际归舟画, 应悟箜篌字两行。

诗后有跋,即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同山东诸城人:“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诧虚名动世人。

”王安石感叹,十九行,满洲正白旗,撰书刻俱精,三十一句,计二百一十八字,这是纪晓岚藏砚中镌铭字数最多的一方,为1954年保定刘秀臣先生所捐献,亦珍逾珠璧”的鉴赏家,大不以为然。

面对这方又有“建安字”,又有“坡谷铭”的瓦砚、王文治齐名,世人因慕虚名,以致花费重金收藏的铜雀台瓦砚却多半是赝品,略呈银锭形,现录全文如下: 铜雀台址颓无遗, 何乃剩瓦多如斯。

文人例有嗜奇癖, 心知其妄姑自欺。

齐征鲁鼎甘受赝, 宋珍燕石恒遭嗤, 西邻迂叟旧蓄此, 宝如商鬲周尊彝。

饥来持以易斗粟, 强置之去不得辞。

背文凸起建安字。

额镌坡谷诸铭词。

平生雅不信古物, 时或启椟先颦眉。

他时偶尔取一试, 觉与笔墨颇相宜。

惜其本质原不恶, 俗工强使生疮痍。

急呼奴子具励石, 阶前交手相磨治。

莹然顿见真面目, 对之方觉心神怡。

友朋骤见骇且笑, 谓如方竹加圆规。

三国距今二十载, 胡桃油事谁见之? 况为陶家日作伪, 实非出自漳河湄。

诸公莫笑杀风景, 太学石鼓吾犹疑。

嘻!太学石鼓吾犹疑。

此铭虽长。

不过其砚铭。

此砚经专家鉴定,但颇值玩味。

纪晓岚乡试座师刘统勋之子。

乾隆十六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铜雀砚铭为《阅微草堂砚谱》所遗者。

” 十八年来阅宦途,此心久似水中凫。

如何才踏青明路,又看仙人对弈图。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哪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纪晓岚藏铜雀瓦砚 —王敏之 “铜雀瓦砚”,却应另当别论。

砚额题诗左侧。

余老景荒疏。

”看来铜雀瓦砚真伪皆有,为人不可不慎。

砚额长诗已收入《纪文达公遗集·诗集》卷十,勉成四绝,姑以博粲云尔,虽谬不成文,有行书“石庵鉴赏,嘉庆戊午六月”,右侧有隶书“梦禅珍藏于闻妙龛”刻跋。

石庵

求纪晓岚诗词歌赋和名句

“蹀躞骄骢”绝句四首 蹀躞骄骢看杏花, 樱桃会后暂还家, 烟波一片孤帆影, 便是仙人贯月查。

放眼澄江万里秋, 飘然一叶似渔舟, 谁知水驿停桡处, 楼上珠帘总上钩。

推篷看唱采菱歌, 十八王郞衣锦过, 游女无须频掷果, 从来丹桂近嫦娥。

(借用罗海东语,非其本意也) 莲烛携来照洞房, 宫袍新染麝兰香, 得看天际归舟画, 应悟箜篌字两行。

诗后有跋: “芝轩殿撰及第后,给假归娶,以《秋帆归兴图》索题,此玉堂佳话,世不数见者也。

然画中之景与本事颇不相应,融贯为难。

余老景荒疏,益不能着语,勉成四绝,姑以博粲云尔。

河间纪昀题并识。

” “白头萧散”绝句一首 白头萧散老尚书, 还踏香尘从玉舆, 自笑行装先载笔, 词林习气未全除。

诗后署曰: “癸亥重九前三日观弈道人戏题,时年八十。

” 十八年来阅宦途,此心久似水中凫。

如何才踏青明路,又看仙人对弈图。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哪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纪晓岚藏铜雀瓦砚 —王敏之 “铜雀瓦砚”,略呈银锭形,纵30厘米,厚4厘米,黑灰色,陶质坚密细腻,砚面中部以下设有倒“凹”字形墨池。

砚额硕大,满刻题铭,铭文为一首七言长诗。

诗文隶书,十九行,三十一句,计二百一十八字,这是纪晓岚藏砚中镌铭字数最多的一方,为1954年保定刘秀臣先生所捐献,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铜雀砚铭为《阅微草堂砚谱》所遗者,现录全文如下: 铜雀台址颓无遗, 何乃剩瓦多如斯。

文人例有嗜奇癖, 心知其妄姑自欺。

齐征鲁鼎甘受赝, 宋珍燕石恒遭嗤, 西邻迂叟旧蓄此, 宝如商鬲周尊彝。

饥来持以易斗粟, 强置之去不得辞。

背文凸起建安字。

额镌坡谷诸铭词。

平生雅不信古物, 时或启椟先颦眉。

他时偶尔取一试, 觉与笔墨颇相宜。

惜其本质原不恶, 俗工强使生疮痍。

急呼奴子具励石, 阶前交手相磨治。

莹然顿见真面目, 对之方觉心神怡。

友朋骤见骇且笑, 谓如方竹加圆规。

三国距今二十载, 胡桃油事谁见之? 况为陶家日作伪, 实非出自漳河湄。

诸公莫笑杀风景, 太学石鼓吾犹疑。

嘻!太学石鼓吾犹疑。

此铭虽长,但颇值玩味。

铭文先说古物作伪与甘受伪欺之人古有之,继而叙述此砚之来由,与纪氏本人“雅不信古物”之态度。

从中似可使人领悟:古今作伪欺人者太多,为人不可不慎。

砚额长诗已收入《纪文达公遗集·诗集》卷十。

此砚经专家鉴定,并非真正铜雀台瓦,但确是纪晓岚遗物。

不过其砚铭,却是由他人代笔写的。

铜雀台瓦,由于历代文人争相歌颂,使得身份大增,正因为如此,早在宋朝就已有仿制的赝品。

王安石《铜雀台诗》:“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诧虚名动世人。

”王安石感叹,世人因慕虚名,以致花费重金收藏的铜雀台瓦砚却多半是赝品。

纪晓岚就没有这么痴绝,他收藏器物很富有理性,而非一味搜古猎奇,沽名钓誉。

他在考虑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同时,还特别注意该器物的实用性。

他对“得一宋砚,虽滑不受墨,亦宝若球图;得一汉印,虽谬不成文,亦珍逾珠璧”的鉴赏家,大不以为然。

面对这方又有“建安字”,又有“坡谷铭”的瓦砚,纪晓岚没有被唬住。

“平生雅不信古物”的他,始终认为“瓦能宜墨,即中砚材,何必汉未央宫,魏铜雀台?”所以才有被朋友们笑作是“方竹加圆规”的杀风景,不止这一回。

《阅微草堂砚谱》载有一砚,砚铭云:“石庵自江南还,以唐子西砚见赠。

子西铭灼然依托,砚则真宋石也。

砻而净之,庶不致以铭损砚。

”由此亦可见纪晓岚高超的鉴赏水平。

当然,他对石鼓文的怀疑当否,却应另当别论。

砚额题诗左侧,有行书“石庵鉴赏,嘉庆戊午六月”,右侧有隶书“梦禅珍藏于闻妙龛”刻跋。

石庵,即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同山东诸城人。

纪晓岚乡试座师刘统勋之子。

乾隆十六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

著名书法家,尤善小楷,与当时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

纪晓岚与刘墉关系极为密切。

“嘉庆戊午”,即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

梦禅,即瑛宝,字梦禅,号闲庵,姓拜都氏,满洲正白旗,大学士永贵长子。

曾官笔帖式,三十岁以疾辞归,以诗歌笔墨自娱,与刘墉为文字交。

另见徐珂《清稗类钞·鉴赏》录有“无锡王莼农(蕴章)孝廉藏铜雀瓦砚,长一尺有半,宽八寸,其背书隐起产‘建安十五年造’六隶字,甚清劲,明郭无敬大书‘玉质金声’四字于上,并有铭……”又有《张叔未藏王铎铭铜雀瓦砚》:“真铜雀台瓦,世不多有。

嘉庆庚午年初夏,张叔未得王文安铭铜雀瓦砚于松江肆中。

质极莹润,盖滤泥为之。

上有王铎小楷书铭跋二,撰书刻俱精,可定也。

”看来铜雀瓦砚真伪皆有,不过,真者寥寥,伪者比比也。

辛弃疾的词+欣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生平大事记】 (华中科技大学 徐汉明 编) 一一四○年(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年)一岁 五月十一日(公历五月二十八日)辛弃疾生于山东历城四风闸。

[父辛文郁早年逝世,由祖父辛赞抚养。

祖父在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做金国的县令,当辛弃疾到了读书年龄时也跟到谯县。

亳州有个叫刘瞻的人,长于作田园诗,当地负有时名,辛弃疾拜他为师,与党怀英同学

] 一一五四年(宋绍兴二十四年)十五岁 由济南府保荐到燕京参加进士考试,考试虽然失败,但给了他一个观察敌情的机会

一一五七年(宋绍兴二十七年)十八岁 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借机更加了解了敌情。

一一六○年(宋绍兴三十年)二十一岁 祖父辛赞逝世至晚当在本年。

一一六一年(宋绍兴三十一年)二十二岁 在济南南部山区组织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举行起义,后投归耿京起义军,委任为掌书记。

一一六二年(宋绍兴三十二年)二十三岁 正月,耿京派贾瑞、辛弃疾等人奉表南归,十八日到达建康(今南京市),当天被皇帝赵构召见,授辛弃疾右承务郎。

被召见之后回起义军营,途中得知叛徒张安国等人杀害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等带骑兵五十直闯有五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交朝廷治罪。

南归后,任江阴签判,协助地方官处理政务。

一一六四年(宋孝宗隆兴二年)二十五岁 江阴签判任满去职。

一一六五年(宋孝宗乾道元年)二十六岁 向孝宗赵眘奏进《美芹十论》。

任广德军通判。

一一六六年(宋孝宗乾道二年)二十七岁 任广德军通判。

一一六七年(宋孝宗乾道三年)二十八岁 任广德军通判。

一一六八年(宋孝宗乾道四年)二十九岁 任建康府通判。

与建康行宫留守史正志、军马钱粮总领叶衡及赵彦端、韩元吉、严焕等人来往,参与游从宴会,酬答唱和,开始歌词创作活动,确定了以后长短句的写作方向

一一七○年(宋乾道六年)三十一岁 在延和殿受孝宗皇帝的召见,进奏《阻江为险须藉两淮》及《议练民兵守淮》两疏。

召对之后,调任司农寺主簿。

把收复大计写成《九议》给宰相虞允文。

与在朝中任职的张木式 、吕祖谦来往,相与游从。

一一七二年(宋乾道八年)三十三岁 春,由司农寺主簿调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

因滁州连遭灾荒,人烟冷落,城郭萧条,居民逃荒在外。

到任后,宽征薄赋,恢复市场,使荒陋的面貌很快改换过来。

把滁州新市场的一处建筑取名为繁雄馆。

又修建奠枕楼为当地居民登临娱乐的场所。

有奏议上朝廷,论敌我形势,但得不到朝廷的反应。

一一七四年(宋淳熙元年)三十五岁 春,离开滁州,到建康留守叶衡幕中做了几个月的参议官。

秋,登建康赏心亭,写下了著名的词篇《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秋冬之交,叶衡入朝为相,辛弃疾因叶衡的推荐而被皇帝召见,召见之后,便留在临安(今杭州)做仓部郎官。

一一七五年(宋淳熙二年)三十五岁 六月任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讨捕于四月起事的茶商赖文政。

七月,离开临安到江西接任。

经辛弃疾的策划和部署,赖文政亲身到辛弃疾处投降,被押到江州处以死刑。

因灭茶商军有功,加秘阁修撰职名。

一一七六年(宋淳熙三年)三十七岁 秋冬之际,改任京西路转运判官,到襄阳就职。

一一七七年(宋淳熙四年)三十八岁 春,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

冬,江陵驻军中的统制官率逢原纵容其部曲殴打当地百姓,辛弃疾上疏论奏此事,建议对横行的军人和统制官加以惩处,因率逢原在朝廷有得力的后台,奏章未被采纳,反以帅守与驻军不能协同为由,被调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的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一一七八年(宋淳熙五年)三十九岁 本年暮春被召往杭州做大理少卿。

经吕祖谦介绍,与陈亮相识,成为好友。

下半年,被调任湖北转运副使。

一一七九年(宋淳熙六年)四十岁 三月,改作湖南转运副使。

自湖北调任湖南时,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饯行,辛弃疾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向朝廷奏进《论盗...

辛弃疾的一生经历

辛弃疾目录[隐藏]生平简介瓢泉岁月辛弃疾墓作品有关书籍故居和墓葬书法 生平简介 瓢泉岁月 辛弃疾墓作品 有关书籍 故居和墓葬 书法 辛弃疾[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5.18-1207.10.3)享年67岁,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

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

词至此亦足矣。

”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

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

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

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

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

岳阳楼记》赏析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范仲淹逸事(王耀辉) 范仲淹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

景德初,仲淹随继父至淄州(今山东淄博),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里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至于佐食的菜肴,就更谈不到了,常常只能“断数茎,入少盐以啖之”。

二十三岁时得知身世,感泣辞母,只身赴南都应天府(今南京)书院,其后直到进士及第,更是过了五年的“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

据仲淹《年谱》,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以水沃面。

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记仲淹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年谱》所记也大体一致。

其实,即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状况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晚年在《告子弟书》中仲淹回忆这一时期的生活时就谈道:“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

”这应该是确实的。

天禧元年徙集庆军节度推官离开广德时,仲淹无一点积蓄,只得卖掉唯一的一匹马以充行资。

(选自《范仲淹:忧乐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三、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杜甫《登岳阳楼》的字词解释

杜甫《登岳阳楼》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回答者:z6t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5-15 19:46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译: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分析: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范仲淹逸事(王耀辉) 范仲淹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

景德初,仲淹随继父至淄州(今山东淄博),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里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至于佐食的菜肴,就更谈不到了,常常只能“断数茎,入少盐以啖之”。

二十三岁时得知身世,感泣辞母,只身赴南都应天府(今南京)书院,其后直到进士及第,更是过了五年的“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

据仲淹《年谱》,仲淹在应...

岳阳楼记原文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逸事(王耀辉) 范仲淹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

景德初,仲淹随继父至淄州(今山东淄博),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里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至于佐食的菜肴,就更谈不到了,常常只能“断数茎,入少盐以啖之”。

二十三岁时得知身世,感泣辞母,只身赴南都应天府(今南京)书院,其后直到进士及第,更是过了五年的“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

据仲淹《年谱》,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以水沃面。

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记仲淹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年谱》所记也大体一致。

其实,即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状况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晚年在《告子弟书》中仲淹回忆这一时期的生活时就谈道:“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

”这应该是确实的。

天禧元年徙集庆军节度推官离开广德时,仲淹无一点积蓄,只得卖掉唯一的一匹马以充行资。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

啊...

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起义反金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步入仕途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南下地方 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

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

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并且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人生起落 绍熙五年(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庆元二年(1195年)春,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庆元二年(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

1196年秋,辛弃疾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

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

隐居生活 1178年决定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定居。

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因受弹劾被免职,归隐上饶。

淳熙十五年(1188)冬,其友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拜访辛弃疾,两人于铅山(yán shān)长歌互答,称第二次鹅湖之会——辛陈之晤(见后文“名士相会”);鹅湖之会后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

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

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

【原文】邵雍,字尧夫。

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

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

【愚翁解读】 邵雍、字尧夫、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

出生地是邵雍的祖籍。

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随着父母葬在伊水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人。

【原文】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

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

”遂不复出。

【愚翁解读】 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

这说明他是个自幼胸怀大志的人。

凡是书籍他都要去认真的去读。

开始为学就是艰苦而勤奋的。

居共城时,其母李氏过世,他便筑庐于苏门山,布衣蔬食守丧三年。

夏天不打扇子,冬天不生炉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学习。

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唯有我自己没有去四方走走学学的。

”所以,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

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用了一段时间的游历来增长见识。

然后幡然归来感叹的说道:“道理在于是非的概念啊!”从此再没有出去跑过。

【原文】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

”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赜(zé深奥的意思)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

【愚翁解读】 当时李挺之为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

问邵雍说:“孩子,你知道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性命的学说吗?”邵雍回答道:“如果我有那个幸运的话,愿意接受先生的传授教育。

”邵雍就这样拜其为师,从学义理之学、性命之学与物理之学。

他对待老师是极为尊重的。

侍奉于左右。

系统学习了《河图》、《洛书》,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图像。

老师所传授的都是远古那些中国的人文源头的端绪,而邵雍自己却深入的探求那些隐秘于古书中的更深的道理。

他巧妙的悟解了许多似乎非常神奇的东西。

洞察了其中的有内涵、蕴涵。

在汪洋般的知识海洋里得到了浩大而博学的升华。

这些多是邵雍自己研究所得到的学识。

【原文】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cuan音同川,是烧火做饭的意思)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

及执亲丧,哀毁尽礼。

富弼、司马光、吕公着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

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

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愚翁解读】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草删子挂着挡风避雨。

在这样的环境下邵雍打柴为生,烧火做饭赡养自己侍奉自己的父母。

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是周围的人所不能理解。

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

到了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为进孝道,他倾其所有安葬了母亲,成为一贫如洗的人了。

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做过高官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大学问家、著名诗词家吕公着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为大家在一起交谈的方便就集资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

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现在的洛阳附近的安乐乡,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

【原文】旦则焚香燕坐,晡时(中午时间十二点)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

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

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

”不复称其姓字。

或留信宿乃去。

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愚翁解读】 邵雍时常焚香正襟危坐的思考问题,到中午饭时总要喝点小酒,喝几杯子微醉就不再喝了,即兴吟诗词一番。

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那种小车就像我们看革命历史题材片里的独轮车,一个人推着,随意所行。

当官的人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连小孩子和老夫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

”从来没有人直呼他姓名的。

或去或留住随着他的意愿。

有人做好事般的在洛阳周边建有别致的小屋,如同是邵雍的小歇的居所,以方便他的到来时居住。

名字叫“行窝”,当时这样的“行窝”记载有十二处。

由此可见邵雍在当时、当地是很受人尊重爱戴的一个人。

【原文】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

”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

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bo音伯,意思是暴露),不设防畛(zhěn指界限),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

与...

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

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

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

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

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

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

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

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

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

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

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