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继承诗词和汉字的作文 关于汉字的诗词



关于汉字的作文 600字 汉字,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字,它历经了许许多多的年代,经过一次次的修改,成为了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使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词歌赋的民族的文明工具。可是,你知道这样拥有着高度

关于汉字作文 600字

汉字,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字,它历经了许许多多的年代,经过一次次的修改,成为了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使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词歌赋的民族的文明工具。

可是,你知道这样拥有着高度文明的汉字是怎么诞生的吗?人类早期的时候,是没有文字的,这样过去了很久很久。

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要表达情感、事物、交换等感情与行动。

于是,古人曾经发明并使用过“结绳记事”、“物语”,可都不方便表达与使用。

像“结绳记事”,内容非常广泛,令人很难捉摸,而且当系错了结的时候,就很难再打开了;而“物语”呢,却又非常混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用起“物语”来经常不能使另一方很快地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因此,这两种方法都不怎么常用。

传说是仓颉创造了文字。

相传他是在黄帝(距今已4000年)手下当官,他的官职是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每年祭祀的次数、部落人丁的增减等等。

由于管理的事物相当多,仓颉一直在研究着让记事、表达变得简便的方法。

有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时,几个老人为走哪条路而发生了争执。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走,说东边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边不远处有鹿群;另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西边有两只老虎,不能错失良机。

仓颉很奇怪老人们是怎样判断出哪边有猎物的,老人们说,他们都是根据地上野兽的脚印判断出来的。

仓颉听后,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那我何不用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跑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对仓颉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去各个部落传授这种方法。

仓颉又在一位120多岁的老人的指点下,成功的推广开了这些符号的用法。

后来,又经过反复推敲字义与征求大家的意见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关于汉字的作文 600字

汉字,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字,它历经了许许多多的年代,经过一次次的修改,成为了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使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词歌赋的民族的文明工具。

可是,你知道这样拥有着高度文明的汉字是怎么诞生的吗? 人类早期的时候,是没有文字的,这样过去了很久很久。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要表达情感、事物、交换等感情与行动。

于是,古人曾经发明并使用过“结绳记事”、“物语”,可都不方便表达与使用。

像“结绳记事”,内容非常广泛,令人很难捉摸,而且当系错了结的时候,就很难再打开了;而“物语”呢,却又非常混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用起“物语”来经常不能使另一方很快地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因此,这两种方法都不怎么常用。

传说是仓颉创造了文字。

相传他是在黄帝(距今已4000年)手下当官,他的官职是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每年祭祀的次数、部落人丁的增减等等。

由于管理的事物相当多,仓颉一直在研究着让记事、表达变得简便的方法。

有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时,几个老人为走哪条路而发生了争执。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走,说东边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边不远处有鹿群;另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西边有两只老虎,不能错失良机。

仓颉很奇怪老人们是怎样判断出哪边有猎物的,老人们说,他们都是根据地上野兽的脚印判断出来的。

仓颉听后,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那我何不用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跑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对仓颉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去各个部落传授这种方法。

仓颉又在一位120多岁的老人的指点下,成功的推广开了这些符号的用法。

后来,又经过反复推敲字义与征求大家的意见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

有关赞汉字的诗词和文章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古诗: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文章:我爱你,汉字 我从小对汉字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我看到这一个个体态优美的汉字,就爱上了它们。

它们个个都像一位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跃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

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

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思想

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 汉字在中国不断强大的过程中锦上添花。

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世代佳人都写诗赞美道。

它是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国的无价之宝!据说,国外许多人都开始学起我们的汉字来,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 我爱你,汉字!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作文《传承经典文字》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

弘扬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中华民族历经万千年的对“幸福”的不懈追求,逐渐形成了“福禄寿喜财吉”的民俗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进而进化为今天的治世哲学。

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就是中华民族追求幸福的发展过程。

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一脉相承,文化和历史是鉴证文明进步的轨迹,我们无法挽留逝去的历史,但我们可以留住历史给予我们的文化,历史是路,社会是车,文化是车的动力。

鉴于此,传统文化——我们祖先留给子孙的活宝,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历史是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

传统文化有永恒的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不用刻意去弘扬,只要不去专注的破坏她,她就会很好的传承下去。

比如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给历史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

这么大浩劫,也只是损坏了文化的躯壳,增添了世人的几声惋惜而已,没能把文化抹杀,同时“破四旧”本身又形成了一种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文化的一场流行感冒。

而后那些抗体(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流感病毒做了殊搏斗,最终传统文化迎来的依旧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传承就是弘扬。

文化是以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除了永恒的“福”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它的阶段性,失去潮流价值的文化逐渐走向历史的暗角。

唐诗、宋词应该说经久不衰的文化,但还是衰退了许多,原因是时代变迁,使其逐渐失去社会潮流性:唐、宋时期,文化娱乐比较匮乏,几千年的文字成了当时文化推崇的主题,唐代作诗,到宋已发展到作辞,吟唱诗词几百年,把汉字研究到了极致,以至后世子孙都无法逾越,那是的诗、辞,相当于今天的流行音乐,李白、李清照相当于今天的周杰伦,随便找个学生都能唱几首周杰伦的歌,唐诗宋词就要老师家长逼着背了。

继承发扬和遗弃是文化发展的正常规律。

传承即为弘扬。

祖宗留下的东西,绝不能遗弃,也不可能都摆在明面上。

事实周杰伦的流行歌曲和李白的诗是血脉相连的祖孙关系,只不过是几经继承与发扬的唐诗罢了,为了能让后人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就要把这几经发扬的过程原原本本的传承下来,这就是把传统文化的各个阶段性文化传承下来,再让子孙传承下去,以至世界上唯一最完整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永远的传承下去,留给全人类一个最辉煌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如今已经不仅中国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那神奇的诱惑力使全世界都在关注她,国内的国学热,国际孔子学堂,汉语热,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了保护机制,文化遗产正在得到抢救性保护。

奥运福娃,百家讲坛,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等等都为传承传统文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由以上内容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只要保护好失去流行意义的文化遗存,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完整的,永远的以中华文明的身份高高屹立于世界巅峰。

不要担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受到全人类的推崇,已经成为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她将一统天下思维,以原始共产主义,追求共有“幸福”而始,以世界大同(世界共产主义),拥有“幸福”而终。

当今有人乱改古诗词,关于古诗的作文

后记 诗潮澎湃 有涯沧海,无涯胸怀。

乱世诗狂,盛世英才。

历经蒙古铁骑的疯狂践踏;饱尝满清胡虏的野蛮奴役;残遭八国联军的枪炮轰击;忍受日本强盗的烧杀抢掠……压抑了几十年,几百年。

今天,在华夏大地上,终于爆发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激发出一种令天下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都为之震撼的东西——这,就是《诗词三百首》! 读了《诗词三百首》,颇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书中有雷鸣,有号角,有虎啸,有龙吟。

好似惊涛骇浪,以波澜壮阔的气势,揭天掀地,席卷而来。

大笔挥舞,铿锵有力,所向披靡。

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振聋发聩。

自然流露出处在变革时期的求索者“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的豪迈、奔放、乐观、旷达。

伟哉!《诗词三百首》。

读了你,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的高风亮节! 壮哉!《诗词三百首》。

读了你,我们可以呼吸到诗人的浩然正气! ——孙培军 跋 诗韵悠悠 天地之道,恒久不已。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

——《周易》 《诗词三百首》真真写煞,真真写绝。

不能不让人们引为知己,叹为观止。

与其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倒不如说是炎黄子孙从此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喷发。

她不单纯是作者博古通今之后的知识发挥,而且是: 作为一个平民的血与泪的痛苦结晶; 作为一个战士的生与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学者的灵与肉的慷慨独白; 作为一个游子的爱与恨的情感升华。

她叩响世纪之门,奏起时代弦律,歌唱美好生活。

最贴切地道出了一个群体的心灵之声,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代人的精神风貌。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

读了《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想起一段难忘的岁月。

是为跋。

——胡庄 再版说明 诗风隽永 华夏文明,精彩纷呈。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诗词三百首》能够再版,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神州神韵的源远流长和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生命力量的无穷无尽,实现了多少人多少年梦想

最终使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使崇高的精神得到发扬,使伟大的人格得到尊重。

简而言之,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

通过《诗词三百首》,我们可以体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感受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勇气;领略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激情。

《诗词三百首》内涵丰富,简古流畅;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易学易记,易吟易诵。

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过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今天,我们再一次读到她,除了可以尽情享受和惊叹她的大气之外,还能够找回那种久违了的自豪与欣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永远无法预见、不可估量的。

——李正刚 诗词论坛: 诗姿妖娆 太离谱了,太破格了。

太逍遥了,太超脱了。

太投入了,太出色了, 太风光了,太红火了。

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诗人生活的时代,必然是崇尚人性和尊严的时代;诗人生活的空间,必然也是提倡宽松和自由的空间。

中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的诗词同样也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诗词三百首》也不例外。

她对钦定的东西向来就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

据说康熙钦定的诗律词谱,执行得最好的是他的孙子乾隆,作过万余首衙制诗词,然而这么“宝贵”的东西,早已被平民百姓和着五谷杂粮吃得一干二净,岂不可惜?《诗词三百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诗,作出了自己想作的词,本无意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释放也罢,发泄也罢,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何不可?(雪松) 好诗多磨 《诗词三百首》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

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

(王怀军) 诗心永驻 在你的神韵中,我们获得了永恒;在你的圣律中,我们拥有了完美。

你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暗香、疏影》浅吟低唱;《日、月、星、辰》交相辉映;《风、霜、雨、雪》含情脉脉;《兰、梅、竹、菊》嘲世讥俗;《诗、词、歌、赋》神采飞扬……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终生难以抹灭的印象。

(徐晓东) 诗野开阔 《诗词三百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蓝天、大地、高山、大海

为你象蓝天一样胸怀宽广;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象高山一样坚韧不拨;象大海一样吸纳百川。

(翟奉勤) 诗境高远 如果把《诗词三百首》比作大海,那么其他各流派的诗则是缥缈在海平面上的一层雾,尽管雾有着迷人的风姿,有着如梦如幻的意境。

但大海自有她汹涌澎湃、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壮观。

(马先华) 诗出有名 《诗词三百首》既是一部鸿篇巨著的高度概括,又是一部盛世经典的精确简化。

几乎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曾经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她毫无质疑地告诉人们:“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的时代己经一去不返! (巍昆仑) 诗路遥遥 《满江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剪梅》多少年来争相传阅;《渔、樵、耕、读》翻山越岭,不胫而走;《诗、情、画...

【中华诗词韵作文】作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诗词韵》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唐诗、宋词就是其中之一。

诗词与中华汉字就像一对好姐妹,,总也分不开。

中华汉字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演变过程。

从远古时期,聪明的人们发明了象形字,并在龟壳、坚硬的骨头、象牙等上记录,这就是甲骨文。

有经过了许多年的演变,终于变成了如今的汉字。

在古代,也有一些书法家的字流传到了如今。

如王羲之,他的草书豪放大方,具有英雄魂魄的气质;欧阳修的楷书秀丽端庄,字中透出一股秀气。

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好好继承它。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它魅力四射,慢慢品读,细细咀嚼,便觉得余味留香,韵味十足。

走进唐诗吧!去体验古人的送别情怀,王维在渭城送元二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送杜甫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唱古今,汪伦送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使人感受到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去感受诗人常年在外的思乡之情吧!李商隐因思念妻子,动笔写下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白躺在床上,皎皎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他望月生情,写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孺妇皆知,家喻户晓;王维在异乡,重阳节到来时,心头不禁生出了悲情,笔下便泻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读了这几句话,何人心上不涌起思念家乡的伤感?诗是古人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我能在其中感受到诗人的心情;诗如画,在那具有魅力的唐诗中,我们仿佛身在其中;诗富于哲学,聪明的古人在诗中蕴含了各种人生哲学,使读者受用无穷。

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前宋词。

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写得词《声声慢》表现了她难以言传的凄楚悲伤之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用一连串叠字表达了这种凄苦的心境,更是千古流传。

岳飞的《满江红》表现了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全词都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苏轼的《浣溪沙》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我们要拥有乐观阔达,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词是我国的文化之一,不仅能说,还可以弹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词,品味宋词!唐诗宋词,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瑰宝,必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深地一笔。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而感到骄傲!我们不仅要读,还要品,更要让我们去传承它,保留它发出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让我们传诵中华唐诗,流唱千年宋词!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009年9月27日

250字的优美文章

诗姿妖娆 太离谱了,太破格了。

太逍遥了,太超脱了。

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诗人生活的时代,必然是崇尚人性和尊严的时代;诗人生活的空间,必然也是提倡宽松和自由的空间。

中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的诗词也同样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诗词三百首》也不例外。

她对钦定的东西向来就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

据说康熙钦定的诗律词谱,执行得最好的是他的孙子乾隆,作过万余首御制诗词,然而这么“宝贵”的东西,早已被平民百姓和着五谷杂粮消化得一干二净,岂不可惜?《诗词三百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诗,作出了自己想作的词,本无意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释放也罢,发泄也罢,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何不可?(雪松) 好诗多磨 天下大众,和而不同。

童年读之,童心不平。

壮年读之,壮志豪情。

老年读之,老泪纵横。

《诗词三百首》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

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

过去,她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一种载体;现在,她是一种主流,一种方向,一面旗帜;将来,她会变成一段回忆,一段历史,一个标志。

诗心永驻 至柔动刚,至静德方。

得主有常,万物化光。

在你的神韵中,我们获得了永恒;在你的圣律中,我们拥有了完美。

你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暗香、疏影》浅吟低唱;《日、月、星、辰》交相辉映;《风、霜、雨、雪》含情脉脉;《兰、梅、竹、菊》嘲世讥俗;《诗、词、歌、赋》神采飞扬……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终生难以抹灭的印象。

(徐晓东论《诗词三百首》) 诗野开阔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水流行险,不失其信。

《诗词三百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蓝天、大地、高山、大海。

因为你象蓝天一样胸怀宽广;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象高山一样坚韧不拨;象大海一样吸纳百川。

(翟奉勤) 诗境高远 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如果把《诗词三百首》比作大海,那么其他各流派的诗则是缥缈在海平面上的一层雾,尽管雾有着迷人的风姿,有着如梦如幻的意境。

但大海自有她汹涌澎湃、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壮观。

(马先华) 诗出有名 天上情怀,人间至爱。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诗词三百首》既是一部鸿篇巨著的高度概括,又是一部盛世经典的精确简化。

几乎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曾经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她毫无质疑地告诉人们:“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的时代己经一去不返! (巍昆仑) 诗路遥遥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艰贞无咎,勿失其孚。

《满江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剪梅》多少年来争相传阅;《渔、樵、耕、读》翻山越岭,不胫而走;《诗、情、画、意》漂洋过海,不翼而飞;书屋因《大雁歌》而生辉,闺房因《荷花图》而升华……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诗词三百首》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历史的公正评价

(沈丹诚) 诗梦沉沉 尊位大中,而上下应。

刚健文明,时以元亨。

我们需要空气!我们需要阳光!我们更需要《诗词三百首》!每一次读到她,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过去,我们为之陶醉不醒;现在,我们为之流连忘返;将来,我们也会为之永远记住一个时代!永远记住一个时代的真正英雄! (李光祖) 诗香浓浓 行而未成,君子弗用。

进退存亡,不失其正。

打开《诗词三百首》,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这股气息来自高山、来自大海;来自天涯、来自海角;载满芬芳、载满激情;上下澎湃,纵横驰骋;沁人肺腑、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金来基) 诗海泛舟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

画家戴熙说过:“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

” 《诗词三百首》记录的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描绘的是一种世所罕见的人生感悟。

许多历史画面因为有了这些题诗,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个别画面甚至价值连城,这些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铁林) 诗气正旺 飞龙在天,位乎天德。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诗词三百首》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 (王金忠) 惜诗如金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旧的两千年过去了,《诗词三百首》为我们留住了旧世纪的最后一道美丽的晚霞;新的两千年开始了,《诗词三百首》又为我们带来了新世纪的最初一缕迷人的晨曦。

(史慈) 诗性天成 益地而巽,日进无疆。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白玉先生的《天性、人性、个性》,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诗词三百首》理解。

作者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到了宋元明清文人在理性的背后,普遍存在的酸性和奴性。

这数百年来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这种心性在极端压抑之下的释放。

唯独大唐,是一个允许人的个性自由张扬的时代,也是天性、人性、个性结合得最为完美、最为充分的时代。

后人...

关于汉字的诗歌或文章

古诗文教学,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诗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

本文就古诗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古诗文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

古诗文的教材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

现行语文教材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选自《论语》中的篇目为例: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语文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

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古诗文教材涉及到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

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

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

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

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

《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

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

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

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

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谥号,而谥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

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诗文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二、古诗文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思考 通过古诗文教学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专业古代汉语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我们所说的“专业的古代汉语素养”主要指语文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

具体来说,通过古诗文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传统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

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

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诗文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诗文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

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