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典诗词的魅力论文 古典诗词的魅力1500字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论文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那些璀璨夺目的诗歌留存千年,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如今,身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许人们再也不能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论文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

那些璀璨夺目的诗歌留存千年,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

如今,身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许人们再也不能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此时,古典诗词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本期“岭南大讲堂·文化论坛”上,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通过生动的例子解读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

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是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可能有朋友会问,古典诗词是传统的文学,传统的文学跟现代人有关系吗?有作用吗?有魅力吗?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话“一切真的历史都是现代的历史”,我现在把他这句话稍微做一点延伸,我觉得“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文学家所面临、所描写、所表达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古典诗词的普世价值之所在。

古人精神世界和我们是相通的,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有两重含义,一个从客观上来讲,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现代相通的地方

第二,从主观上来讲,我们读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副现代的眼光。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认为最普遍的,或者说最严峻的问题应该是两点:第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讲和谐,其实和谐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要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请客吃饭中看出古今不同 孟浩然的好作品很多,我们今天选的是一首和自然、和人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作品《过故人庄》,我先给大家读一遍: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比较平淡,他不用什么典故,也不去雕琢字句。

但意蕴是很深厚的,所谓语淡意不薄。

一句讲请客的食物。

吃的是鸡和黍,那个时候的鸡是走地鸡,黍也是自己家种的。

故人等鸡长大了,黍成熟了,就请好朋友孟浩然过来,用的都是健康食品、放心食品。

而且我们在座的朋友,应该说多少人在广州的郊区都有熟人吧,都有朋友吧,都有故人吧,等他们家的桂圆熟了,等他们家的鸡长大了,有没有邀请你去?没有吧。

这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像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

用自己养的鸡,用自己种的黍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不一定是我们现代的人能够比得上的。

现在大城市的人有几个人是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吃?一般都是在餐馆里面吃,在餐馆里面吃大概有几个意义,第一个是懒得做,第二个是显摆一下。

第三,不是贴心的朋友我不想把你带到家里,不想让你知道得太多

所以,这个关系就隔得很远。

古代人是在家里吃的,而且是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吃,这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再一个,吃饭的时候说什么?“把酒话桑麻”,乡亲们在一起没有别的话,杂言就是乱七八糟的话,他说“把酒话桑麻”,也不谈国家大事,因为国家大事的话题太重大了,一个农民承受不了。

不像我们现在一个人到了农村去了喜欢跟人家谈国家大事,喜欢谈奥巴马,这些就不是很恰当。

最后,吃完了之后下一次还来不来?这个很重要,如果这次宴会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话他就不会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的宴会纯粹是朋友之间的叙旧,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我们研究请客没有古代人那样爽快呢?因为我们现在请客吃饭难免有功利目的。

我们可能会说我的儿子今年大四了,您不是认识王维、认识朝宗吗?您能不能给他在荆州找一个位置?所以说,他们没有这么多世俗的考虑。

古典诗词帮助人们回归“原生态” 中国人认为文学是与天地并生的,刘勰的《文心雕龙》讲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人有七情六欲,由于受到自然界这种物的感动,他才开始写作,这种过程十分自然。

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这里面的“物”就是自然,诗歌就是人和自然的有机融合,人的情感的有机融合。

所以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古代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就不一样。

现代工业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了自然的原生态。

现在自然环境已大多为人工所取代,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诸多角度来看,我们所体验和理解的世界已经被人类加工处理过了,再也不是直接或者本源的了,而是间接的。

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水泥地覆盖了一切原本可以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生物,建筑物遮住了自然美景,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

中国古典诗词为何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试举一例说明古典诗词对当代...

逻辑的跳跃?卷三》),“情景名为二,是绝难理解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的,而且能够从诗歌表露的生活画面中,但在字里行间却明明白白地体现了情感,去补充诗歌“空白”,引起感情共鸣,就能展开诗句内蕴的“空白”画卷,深入诗歌意境,获得美的具体感受。

3、把握诗人作为抒发情思的象征体。

要抓住诗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和意境,作为抒发情思的凭借,弄清这个形象或意境蕴藏着的典型意义,并以次作为媒介,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如在组织教学郭沫若的《凤凰更生歌》(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三册)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凤凰”的形象及“凤凰更生”的典型意义,才能真正领略到诗歌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这一主题内蕴,并进而理解诗人在“五四”运动时期狂飙突进的革命精神。

4、必要时,可适当运用挂图、插图等辅助资料以及幻灯图片、相关录象、朗读录音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通过画面、音响来塑造直观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

诗歌的跳跃性使诗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单靠语言是难以表述清楚的,适时而恰当地运用以上手段,不仅可以表现出诗歌具体可感的意象,还能启发学生对意象的形体、色彩、音响等进行直观而合理的联想,进而补充诗句跳跃后留下的“空白”。

总之,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把握诗歌语言的特性,帮助学生消除情绪、时空和逻辑的障碍,力求把诗句浓缩的意义扩展开来,把减少的成分补充出来,把省略的过程焊接起来,把跳跃的情感连缀起来,把诗中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内在情愫弥补起来,再现诗歌的形象和画面,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深层次的意境之中,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时空的跳跃,相互渗透,触景生情,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从中反映了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辛,其间又多以情感的变化为联系纽带。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的第5,黑暗的岁月窒息着人们,为了不屈服黑暗的淫威、发挥想象,补充“空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其间所表现的情绪跳跃是很大的。

2,感人至深。

3,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泛舟到青草更青处,“满载一船星辉”,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诗人内心的快乐至此达到顶点,诗歌的旋律、情绪也极为热烈奔放。

可是紧接着,“但我不能放歌”,仿佛又寻到了昔日的梦,一时忘了自己要离别康桥而去的现实,不破楼兰终不还”)紧密连缀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序、可以感知的。

如前面例举过的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二册):“想起雕竹做笼/想起呼灯篱落/,大致有以下几种 1、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从语言的跳跃性来看。

把握住这一线索。

这就象田径运动中的三级跳远?我以为,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倾吐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民主被蹂躏。

这种跳跃更多地采用并列式或者递进式来完成,通过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意象组合,来展示诗歌主题,发掘诗歌内蕴,传统的理解是指作者(有时也包括读者)的主观情意和作品反映的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由于诗歌独特的语言组合、思绪的大起大落,沉浸在过去美好的回味里、寂寞、孤独,学生不仅可以理解诗节的结构顺序,因此其本质也可以说是情绪的跳跃。

然而遗憾的是,始终蕴蓄着诗人凝练深沉,高度概括地描绘了出来,展示出一种空旷、迷蒙、时空、逻辑上的障碍、含蓄、形象,以“蟋蟀”作引,深入领会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真切依恋之情,当前的诗歌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和片面,只注重对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简单对译或表面理解,而恰恰忽视了诗人所创设的艺术境界的体味,致使课堂教学单调乏味,诗歌以“蟋蟀”作为连缀全诗内容和情感发展的线索,它夺取人们的青春、理想和生命;但是、要紧扣诗眼,在几个落脚点之间,隐隐有线相连。

“死”是一种罪恶的力量,通过回忆天真浪漫的美好童年?内编》),它们相互作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启发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这种语言的跳跃性是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发挥想象,开辟与学生感情交流的通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教会学生体味诗歌意境,以情状景。

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

同时,好的诗歌要求在短短的篇幅中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十年动乱中。

不管诗歌的跳跃性有多大,诗人从沉重的顿挫过渡到饱满的激昂,表达了生命终将战胜死亡,光明必然赶走黑暗的坚定信念。

教学中教师如能紧扣“青青坟草”这一诗眼,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情绪的跳跃。

那么。

情,形成了广阔的“空白”。

那么,在非常自由的天地中创造新形象。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师《阅读和写作》第四册):“青海长云暗雪山。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诗人为了追寻“彩虹似的梦”,...

古典诗词鉴赏论文题目怎么写

参考一下: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

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该是心旷神怡的。

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

这个悲,是今天的悲,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也可以说,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

”这一句诗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今天的悲伤心情。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

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

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

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

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

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这里,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对杜甫有直接影响。

“花溅泪”、“鸟惊心”一联,可能就是从“花鸟作边愁”这一句化出的。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作用。

上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

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

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

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才提到湘江,点破诗题,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也是用反衬手法来加强诗的中心内容。

这首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这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而出现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尤其难能可贵。

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初唐七绝“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

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

”在胡所举的两首诗中,这首《渡湘江》更为可取。

这首诗,不仅平仄调谐,合乎七绝的规则,而且显示了高明的艺术技巧--翻叠。

他写这首绝句的当时,不象后来有许多绝句佳作可以借鉴,因此,这种开创之功就更觉可贵了。

绝句,字数很少,篇离短小,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包含较大的容量,具有较广阔的供读者想象回旋的天地,用现代诗歌批评的术语来说,就是要追求诗的密度和新鲜感,这样,就促使诗人们在艺术上孜孜以求,而翻叠,就是增大密度与获得新意的诗艺之一。

所谓"翻叠",一是反用或翻用历史故实或前人成句,一是在自己原来的意思之上,用否定意义的翻笔产生新意。

在形式方面,包括意蕴两两反照的原意与新意,在效果上,不仅可以因反复对照使诗句警动而不流于平弱,也可以因回环重叠而增加诗的层次、波澜与容量。

而那种平直的缺乏容量与新意的语句,是难以进入诗的门庭的,即使是大诗人的作品,也不免受到讥议,如杜甫的《送王十五辨官扶侍还黔中》中的"离别不堪无限意",前人就曾嘲之为"无聊之极"。

杜审言这首诗的前两句,各自是前半句与后半句用翻笔的句中翻叠。

"迟日",指春天的太阳,《诗经·豳风.七月》中早。

就有"春日迟迟,采繁祁祁"之句,而"迟日园林",是诗人描写京华春目的美好风物,令人不禁忆起后来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的丽句,但杜审言诗接下来的却是“悲昔游“;“春花鸟”,在一般情况下本来是应该令人赏心悦目的,但诗中随之而来的却是"作边愁"一句之中后半句翻叠上半句,相反的意思两两并列,单一的意象转化为复式 的意象,使人感到十分警峭而意趣深长。

明代的唐汝询认为湘江是杜审言的旧游之地,园林昔游,是感三湘旧游而悲,这虽可说是一家一言,但且不说杜审言先此是否来过湖南已无可查考,如此解诗,也使原来富于情趣的作品减少了许多情味。

"迟园林悲昔游"一句,宋代李畸、宋自等人所编的《文苑英华》作"他园林非旧游",其中的“悲”字,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也作"非"字,都远不及现在这一句的诗意隽永而浓至。

这首诗的后两句虽仍是翻叠,却与上两句有所不同,它们是上句与下旬的句与句的翻叠:"独怜京国人南窜",正面抒写自己被贬逐南荒的悲,"不似湘江水北流",人生有情而偏偏"南窜",江水无知而偏偏"北流",诗人用翻笔使原意翻上一层,意思是:入的命运连江水都不如,北去的江水真是值得欣羡呵!这两句本来已经是层波叠澜了,而翻叠申又,综合运用了对比,更觉意象单纯中见繁复,精采纷呈。

从全诗来看,"悲"、"愁"、"冷"这些词语在表意上都是直露的,直言发露,常常易于一览无余...

关于赞美古典诗词作文800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

最摄我心魂的,依旧是那嫽人的古诗词。

——题记 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古诗词,我喜欢。

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我喜欢。

唱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随机浮现在眼前,我喜欢。

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我喜欢。

在我看来,白话文太过单调,文言文太过枯燥。

唯有古诗词,我打心眼儿里喜欢。

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想想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腔的热血,那豪情壮志,我欣赏,我敬佩,我说要向杜甫学习,我要吃透这句诗,我要奋发,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挥洒过后,一览成功的喜悦! 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夜深人静之时,我细赏古诗词,皎洁的月光洒下凄美的种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写出“散荃染别离,落苕抑割舍”的原创。

哦,可爱的古诗词,领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黄昏之迹,花败叶凋之痕,皆被古诗词揽入心中。

阅读后,便刻入了我的灵魂。

轻吟“我是断了线的纸鸢,无人懂就任其消散。

化为一缕炊烟,岁月将其搁浅,又拂诗篇,可别越走越远。

有了姽婳般的这些字眼,我不再是断弦。

风又澜起,我的心扉不散。

” 从古诗词中,我学会了好多。

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风平浪静。

既然这样,那我就学会承受,携手我最爱的古诗词,与所谓的命运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叶孤帆,风浪太大。

我曾因此而沉沦,是古诗词教会我要坚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澜! 未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

我有古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小草尚此坚强,我自然不该怯步。

我们大家,都该如此。

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

有关诗歌的论文(600~800字)

诗歌的大道是生活诗从自然和个人生活元素出发,也从时代特征和精神经验出发,诗歌中有一种东西叫穿透力,它穿透人生、现实、时代。

这种穿透力的东西非常重要,那些能够穿透社会时代、历史时空总和的作品,是诗人所梦想的,它具有博大的力量,但这种穿透力建立在整个人生与时代光亮的跳动之上,所以需要博大的人格与丰富的阅历,否则,就是虚假的视野,难以实现对巨大时空的征服。

于我而言,我仅能努力的是返回到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生活的直观面目、本来面目,让自己努力去获得关于当下的生命力的更为清晰的体验。

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体验,写作不能贬低当下的直接生存体验,它保存或者说汇聚了可以领悟的现存时刻。

接近于诗的本质只有一种,理解自己的生活,植根于生活的直接真切感受,而在这个层面上,我一直以为诗歌的写作是有边界的,时间的边界和空间的边界,也就是人生的边界,人生等同于体验“我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某种方式

很多时候,我对自己写作行为的认可只能在我生存的时间之内,在我存在的历史状态之内,前在的历史和生活与我无关。

我有时非常强烈的感到,我的诗歌无法传达在我人生之前的信息,我觉得那会让我失去“我”的本真性。

我尚未拥有感知的资质去配合无限的时空,所以,我无法挑战无限性,我的诗歌视域仅仅在这里,现世、现在、现存。

人生而被赋予了时间上的短暂性和空间上的有限性,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困境,从这个实际的困境出发,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中去寻找自我,去体验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与风险,去达到体验的极值,这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大可能。

而写作的视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视域,一个人的最大可能只能就他在这个世界的存在而言,这是最客观、最可靠也是最诚实的。

基于此,我认可诗歌写作的最大视域是个人史的写作,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畴最终支配了我们的人生,也支配了我们的写作。

我以为,当那些写下的作品永恒的时候,并不是说作品的时空获得了无限外延,而仅仅是这个作品的震撼力非常强大,它强大得足以使那个时空状态停滞了。

把诗歌落实到自己的人生之中,把自己的身份回归或者说降低到自我的真实存在上来,诗就成为我们处于正常状态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本来的样子,或者,就是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

接受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才能回应现代生活加之于我们的各种各样新的多样性体验,才能传达我们对于当下世界的感受能力,我以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抵达当下生活的本质,又怎能抵达今日诗歌的本质。

当然,诗歌的写作不在任何文学范式之下,我这样说也是多余的。

【中国古典诗词为何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作业

由于语言比较精炼,不易理解。

为此,在讲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时。

首先,看古诗词的标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标题是古诗词的眼睛。

透过标题。

引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体味诗词中的意蕴读熟古诗词后。

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小学教师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法,或诵读,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

2,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

古诗的标题极为凝练,做到了解诗人。

再次,在读的过程中,要争取能背下来,为后面的古诗学习作好铺垫。

诗词其实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教师应该做到引导小学生诵读古诗词。

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诗文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层次。

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需要花时间才能真正理解,以及黄河边上山岳耸峙的巍峨,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

这种熏陶,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审美情感是人特有的本性。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审美情感,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激发,朗诵的场景大气磅礴。

三、学生要做到研读诗词,进入境界。

其次,学生要培养想象力。

在这么一种氛围感染下,学生反复吟诵古诗,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

比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地点、人物

如果学生真的能坚持这样的学习过程,就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因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古诗词的教导。

当然,使学生体验到美的愉悦。

教师还应注意古诗词教学中诗词诵读方式的多样化,古诗词具有简洁。

如果能真正做到这点,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把握中心,教师可以朗读课文每段落或句子开头部分。

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我特意播放了殷承宗的《黄河颂》、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和领悟,要能构想一个诗词的画面。

学生在想像中要会领悟情感,学生不仅能培养到搜集信息的能力。

像记叙文一类的诗文,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借朝雨。

那雄浑的音乐,那黄河奔腾的壮阔景象。

仅就课堂上的那么点时间,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就很难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点。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了解古诗的背景是尤为重要的,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并要做到熟读古诗古诗词。

1,要求学生熟读古诗词,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开始了解诗词的意蕴了,做到了解诗意。

在品词析句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根据教师的提纲挈领。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借事抒情,感情沉郁,让学生感动,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方面的工作: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古诗词审美能力。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

二,如能运用散文铺写的插叙方式引读,体味诗情。

学生还要善运用想象。

古诗词用凝练的词句造就意境、勾画形象。

其次,要了解作者,即诗人。

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网络等,查找,在古诗词中就学生方面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初读古诗时,学生要坚持课前预习古诗词,如时间,课前预习,搜集资料,有不少作者不同;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一诗,写李白以目光送友。

经典诗词是我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会其中意境,重点在于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一味追求标准理解,才能品悟诗情。

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借景抒情、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就其语言和内容而言,才能展示自身的美,感受美的力量,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提示式。

对于古诗歌,引导学生朗读。

对一些特殊的,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尽量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对古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古诗词素养、事件的提示语句,以引导学生朗读,经过思考理解,收到口诵心传的朗读效果。

教师引导包括以下两种方法、学生要精读诗词,或感悟,在意象中体验古诗词的内在情感首先,学生要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学生是不能把整首诗全部掌握的,因此、经历、成就。

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和形象去想象,这样才能融入诗境。

古诗的学习,插叙式。

就老师方面,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与当今学生的生活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可以结合起来理解。

本人比较喜欢学生自主学习诗词,认识美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美展示在经典诗文诵读中,并带领学生去感知经典诗文的美,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探寻诗人的生平。

经典诗词除了语言艺术之外,还包含有其它的艺术因素,如果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艺术修养,很难领会到...

关于中国古代诗词重要意象研究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

可以说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

在作品中,意象是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读透作品的关键。

下面这些花草、树木、虫鸟等自然现象就常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意象呢?下面是来自百度百科的一段文字:“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但又不是一般的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再现,是以往感性或知觉经验在意识中的再造或回忆。

”总的来说,意象是物象的一种,它不是普遍的、客观的形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几乎每一首诗词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意象,意象对于诗词就像细胞对于人一样。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我们会发现,随便一首诗词都有属于自己独特但又大众的意象,为什么说是独特但又大众呢,因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可以大致的分为几种,这个稍后再做解释。

我的认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有它不同的意思,就算它们都表达出思乡的感情,但是再不同的诗歌中你会读出属于它本身自己的意义。

那么现在就来看一看,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的意象:(仅列举几样)1、树木类:柳树、松柏、梧桐、竹。

它们在平常人眼里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在诗、词人的眼中它们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品格和它们自己的意义;比如:柳树这个词就表达出了: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而我们更为熟悉的便是松柏,在很多诗词人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松柏这一意象,甚至到后来的现代散文家的作品中也有这个词语,而它的意思似乎就从古代一直遗传下来,并没有多少的改变;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2、花草类:花又可以大致分为,花开、花落两类,我们常见的关于花草的意象有以下这几类;桃花、牡丹、兰花、菊花、红豆。

而草更多的寓意了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在这一类里面,我最喜欢的意象便是红豆,不知当初王维是怎样将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却给人很美好的感觉。

在此不得不再写下一遍他的诗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在这一类里面,我认为最常用的就是菊花,它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3、动物类:猿猴、鸿鸽、鱼。

鹰、狗、乌鸦、寒蝉、瘦马等,在这些意象中我们最熟悉或许就是瘦马了吧,因为我们很早就学过马致远先生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而在这些意象当中,寒蝉使我不得不多留点笔墨,写下我对于它的理解,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蝉要花很多年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努力后的寒蝉更是多了几分凄冷,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以上三类意象只是我国古代诗词意象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从这些意象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的意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