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中国诗词大会中华书局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如何看待“诗词中国”原创诗词比赛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 狂欢背后的思索当代诗词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当前,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近10种,公开出版的诗词辑刊数量与此相当,非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

如何看待“诗词中国”原创诗词比赛

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 狂欢背后的思索当代诗词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当前,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近10种,公开出版的诗词辑刊数量与此相当,非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民刊)则不下2000种,数量也许在新诗刊物之上。

据公开报道,《中华诗词》的发行量已超过《诗刊》,成为当前发行量最大的诗歌刊物。

有人乐观地估计,近年来,仅每年发表于各类刊物的诗词数量,就比一部《全唐诗》还多。

令人不解的是,现当代诗词虽然涌现了一批优秀作者作品,但并没有吸引研究者和评论者的应有注意,也似乎没有赢得相应的读者群,甚至“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说法在诗词写作圈内仍然颇为流行。

何以百年来产生的海量诗词作品难以获得读者的青睐呢?何以号称300万之众的旧体诗词写作群体,即使每人每两个月写一首,每天也能写出一部《全唐诗》的数量,却仍然没有获得读者的认可呢?我们不妨从中央电视台近日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找找缘由吧!一、重磅打造:诗词文化的视听盛宴众人期待已久的《中国诗词大会》月初完成录制,终于在猴年大年初五的20点07分,由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在黄金时段首播了!央视在春节期间,以如此高的规格推出一档诗词节目,体现了央视对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对普及诗词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央视此举,对旧体诗词的日益升温,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据悉,《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主持,康震、蒙曼、王立群、郦波等学者担任评点嘉宾。

节目共10期,每期约90分钟,将在随后的每周五晚,由央视相关频道连续播出。

从公开的报道来看,《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基本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对诗歌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其设定的立足点不可谓不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也颇具匠心,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别开生面。

全国范围内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出106位“诗词达人”参加节目录制,场面十分震撼,体现了一定的“全民参与性”。

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是: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诗词达人”百人团中每一题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每场比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106位挑战者全部参赛。

5位选手参加单人追逐,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这场形式上颇有创新意味的诗词“比赛”活动,在飘荡着浓浓年味的空气里,带给了我们一场难得的诗词视听盛宴。

但是,看完节目,欣喜回味之余,却未免令人五味杂陈。

二、旧梦重温:我们一起背过的古代诗词本场“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的雍容大度,选手的从容镇定,嘉宾评点的深入浅出,以及形式新颖的赛场设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从涉及的诗词作品及参赛选手的表现来看,在这场诗词视听狂欢的背后,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二月春风似剪刀”、“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当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古诗从主持人和选手的口中跳出来时,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小学语文课堂

据笔者粗略核对,本场首轮比赛公之于众的诗词作品39首,主要是五绝和七绝,其中大约35首出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出自高中阶段的作品亦属寥寥。

注重节目的娱乐性未可厚非,但参赛作品的选材范围,几乎全部限定在中小学语文课学过的篇目之内,未免过于谨慎。

尤其是擂主争霸赛的题目,对于击败另外4位选手的四川大学本科生彭超和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的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两位争夺擂主席位的选手来说,仍然过于简单,无以区分高下,以至于两人均可以轻易做到不假思索,提前确定答案

其胜其负,完全取决于按抢答键的速度。

从陈更抢到了前六次答题机会来看,后来一次都没有抢到,可能是被授意或有意谦让,这也是不惬人意之处。

二是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

本场单人追逐赛中,题目共分填空题和选择题两大类

填空题,一类是根据给定的字数拼出诗句,从九字中找五言诗句,从十二字中找七言诗句;一类是根据一联诗的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选择题,一类是选一个字填空;一类是辨别诗句中的错别字;一类是解释个别词语

本场擂主争霸赛中,分图片线索题与文字线索题,前者看图说出诗句,后者涉及诗词内容和诗人,形式稍微活泼一些。

三是选手答题不尽人...

《中国诗词大会》第3季:中国人为什么要读古诗词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雷海为在舞台上不急不躁、淡定从容的气质,得益于脑袋里上千首诗词的储备。

采访时,雷海为说,他对诗词的兴趣,是父亲从小培养的。

小时候,父亲会把古诗写出来,贴在墙上教他朗诵。

父亲这么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

而真正让他对诗词产生浓厚热情的,是2004年他在上海打工时,偶然地读到了一本叫做《诗词写作必读》的书,搞懂了诗词的基本格律,从此对诗词的热爱“上了好几个台阶”。

他一有空就去书店背诗,回家再默写,第二天再去校对。

就这样,10多年后,他熟记于心的诗词,已经过千了。

即使是现在工作繁忙,他也会在等餐或者休息的间隙读古诗词。

董卿问他为什么会爱上诗词。

他说:“我当时读诗纯粹是出于自己对诗词的一个热爱去读去背,去感受古人的那种思想感情和意境。

”如此纯粹的想法,令在场观众极为动容,掌声四起!有网友评价,雷海为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让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地活了起来!他最终获得冠军,不仅超越人们对外卖小哥的认知,还超越人们对诗词的认知!读诗是一种精神,更是品格。

作家卡佛在《传闻》中写道:一个人忙得连读诗的时间都没有,根本不是生活。

诗词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美,还有情感的寄托。

每日读诗,再平凡的生命,终会散发不一样的光芒。

就如雷海为一样。

节目录制结束后,郦波老师在场外对观众说:就是我们这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雷海为身上绽放出光芒,更能证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诗词的伟大,我们文化血脉的伟大。

但其实那些古老的诗词所给予我们的远比一场比赛所得更具光芒,那些从文字里流露的美、意境和精神点亮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脆弱、恐惧和迷茫,不断提高着我们的文化修养、净化着我们的灵魂,开阔我们的视野,以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求2017书香燕京高中组推荐书目 前25本不用 打字麻烦就用图片 主要想...

序号书名出版社ISBN号1论语中华书局978-7-101-05418-82孟子中华书局978-7-101-05272-53大学·中庸中华书局978-7-101-05276-34诗经中华书局978-7-101-05275-65尚书中华书局978-7-101-06544-26礼记·孝经中华书局978—7—101—05951—97周易中华书局978-7-101-05277-08老子中华书局978-7-101-05274-99墨子中华书局978-7-101-05519-110晏子春秋中华书局978—7—101—05934—211曾子·子思子中华书局978-7-101-07004-012孔丛子中华书局978-7-101-07008-813庄子中华书局978-7-101-05520-714管子中华书局978-7-101-06553-415荀子中华书局978-7-101-05930-416列子中华书局978-7-101-05945-817韩非子中华书局978-7-101-05518-418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华书局978-7-101-05273-219六韬·鬼谷子中华书局978-7-101-05562-720商君书中华书局978-7-101-07007-121吕氏春秋中华书局978—7—101—05933—522淮南子中华书局978-7-101-06551-023孔子家语中华书局978-7-101-06965-524颜氏家训中华书局978—7—101—05931—125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书局978—7—101—05932—826地藏经·药师经中华书局978-7-101-06817-727黄帝内经中华书局978-7-101-06818-428搜神记中华书局978-7-101-07006-429人物志中华书局978-7-101-06543-530世说新语中华书局978-7-101-06820-731梦溪笔谈中华书局978-7-101-07006-432左传中华书局978-7-101-05517-733国语中华书局978—7—101—05943—434战国策中华书局978-7-101-05279-435史记中华书局978-7-101-05563-436汉书中华书局978-7-101-06999-037后汉书中华书局978-7-101-07001-938三国志中华书局978-7-101-05564-139资治通鉴中华书局978-7-101-05516-040水经注中华书局978-7-101-07005-741徐霞客游记中华书局978-7-101-06556-542山海经中华书局978-7-101-06547-343贞观政要中华书局978-7-101-06545-944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中华书局978-7-101-06546-645楚辞中华书局978-7-101-06998-346古文观止中华书局978-7-101-06837-547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978-7-101-06823-848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978-7-101-06821-449元曲三百首中华书局978-7-101-06822-150千家诗中华书局978-7-101-07002-651中国诗词大会(上)中华书局978710111747952中国诗词大会(下)中华书局978710111772153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7-02-003194-354西游记中华书局978-7-101-07032-355水浒传中华书局7-101-01494-156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7-02-000220-X57边城长江文艺出版社978-7-5354-3997-058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7-02-002331-259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7-02-000414-860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7-02-003182-X61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7-02-003189-762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7-02-001856-4

如何评价《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外卖小哥雷海为

1981年,雷海为出生在湖南邵阳洞口县,他7岁起开始读诗,喜欢文字的韵律 雷海生活照(4张) 感。

[2] 2001年,雷海为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首先去深圳一家工厂做了半年电工。

[2] 2002年,雷海为抱着“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的想法来到上海,他先是在磁悬浮列车工地上做挖电缆的小工,后来换了很多工作,包括在洗车场做洗车工,在餐厅做服务员,还做过推销员,后来到一家礼品销售公司工作。

2002年,雷海为被改编自金庸小说《侠客行》的电视剧打动了,直到2004年,雷海为偶然地找到了《侠客行》全诗,兴奋的他当场就背了下来。

后来雷海为经常去书店读诗、背诗,看完回去默写,忘了再回去翻。

[3] 2008年,因为上海的公司改行,雷海为离职,但是他在上海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出于古诗词里对杭州的丰富描写,雷海为计划到杭州发展,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做礼品销售,后来又去了一家广告公司。

2011年,快递业兴起时,雷海为开始送快递。

2015年,外卖行业兴起,雷海为开始全职送外卖。

[3] 当起了杭州点我达外卖平台的一名外卖小哥 ,但他爱诗歌的心从未改变。

等外卖的那些零碎时间,都被他用来读书、背诗。

2018年3月26日,诗词大会第三季第四期节目中,雷海为惊艳全场,却因总分不高遗憾下场。

下场时,雷海为喊出“我还会回来”的口号。

2018年4月4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夺冠。

...

关于古代历史,诗词,美人等等的好书吗

雷海为来自湖南邵阳市洞口县,37岁,如今是杭州一家外卖平台的外卖小哥。

雷海为对诗词的兴趣早在小学一年级就有了。

小时候,父亲会把古诗词写出来,贴在厨房的墙上教他念。

“那时候父亲希望我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吧,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

”他说。

雷海为前后上过两所初中、两所高中、两所中专,频繁地转学让他阴差阳错失掉了考上大学的机会。

2004年,雷海为到上海一家礼品公司打工做销售。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叫《诗词写作必读》的书,他买了下来,自学了诗词格律,一下子对诗词的兴趣“上了好几个档次”。

那时候做礼品销售,时间上还有双休,比较充裕。

雷海为每个星期都会去书店看书,专挑诗词书籍,“因为这方面的书籍太多,我虽然喜欢,但也没法全都买下来,我就在书店背,回家再把诗默写下来。

如果有一两个字忘记了,下次去书店还得再对一遍”。

诗词达人已经在考虑转型雷海为的获奖感言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参加诗词大会一战成名之前,雷海为每天的生活轨迹是这样的:早上8点起床,烧好早饭和中饭;上午10点半到下午两点半,他都在送外卖。

因为一个电瓶不够跑一天的,中午,他趁着回家换电瓶,再把早晨做的饭热一热当中饭吃了。

休息两个半小时后,又要赶着晚高峰送餐。

旺季时,月收入能到八九千元,但一份四五十元钱的外卖他不敢点,而是选择在附近小店吃碗不超过10元的小面。

求古代文学专业的十五位名师

1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叶嘉莹,号迦陵。

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先祖系蒙古满族叶赫那拉氏。

父叶廷元,字舜庸,幼承家学,熟读古籍,工于书法,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先任职于航空署,从事译介西方航空著作,后进入中国航空公司,任人事科长等职。

母李玉洁,字立方,自幼受良好家庭教育,曾任教于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婚后辞去教职,侍奉翁姑,相夫理家。

父母育有1女2子,叶嘉莹为长女。

主要著述 《迦陵论词丛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2 《迦陵论诗丛稿》 中华书局 1984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求是学刊》1985年第5-6期)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唐宋词十七讲》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89.2 《中国词学的现代观》 岳麓书社 1990.7 《诗馨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10 《李义山《海上谣》与桂林山水及当日政局 [敦煌资料] / 叶嘉莹 唐代研究论集 第二辑》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2 《阮籍咏怀诗讲录》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古典诗词讲演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汉魏六朝诗讲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十七讲》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论词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清词丛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我的诗词道路》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论诗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名家论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迦陵文集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叶嘉莹说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迦陵论诗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清词丛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 《陶渊明的饮酒诗》 台北:桂冠 《多面折射的光影 叶嘉莹自选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南宋名家词讲录》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风景旧曾谙 [海外中文图书] : 叶嘉莹说诗谈词 / (加)叶嘉莹[著] Poetic Reminiscence : Professor Yeh Chia-ying on Chinese Poety》 香港 :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4 《迦陵论诗丛稿》 中华书局 2005 《叶嘉莹自选集》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 《迦陵说词讲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 金开诚 男,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汉族

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

专于文艺心理学及楚辞研究。

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艺文丛谈》,编注有《楚辞选注》等。

因病于2008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金开诚多年致力于美学心理学的研究,出版了多本专著,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术理论界备受尊重。

近年来金开诚关注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发表了有其独特见解的书法理论文章

发表书法方面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书法艺术特征》、《颜真卿书法艺术概论》、《北京朝碑版的书法艺术――兼论南北朝两大书法艺术潮流》、《以“狂”继“颠”,气成乎技――怀素自叙帖赏析》《论秦汉简帛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书法艺术的动力与情性》,《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等二十余篇。

合作著有《书法艺术美学》,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等。

作品和传略载入多种辞书。

3 周祖谟(1914~1995) 语言学家。

字燕荪,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

1932年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曾历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学季刊》《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编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

他在语言文字领域成果最为丰硕的当属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

《问学集》(上下,中华书局,1966年)一书是他的代表作。

其中收录了他自1934年至1962年间撰写的各种论文共44篇。

对古音、等韵、《切韵》及以前的训诂书等都提出了不少创见,陈述了他对汉语发展史、汉语研究史及历史方言研究等诸多方面的独特观点,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可贵的研究线索。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是其研究汉语音韵的又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旨在探讨自周秦音至《切韵》800年间韵部演变的过程。

《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4年)一书是他几十年搜集、整理和考释唐五代韵书的成果,其中集印了唐五代写本和刻本韵书共30种,是总集唐五代韵书的一部大书。

这对于研究古代文字的形体、音义,考察古人释字的方法等...

臧克家作品

山东诸城人。

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

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

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载《语丝》。

1926年秋,愤于军阀的反动统治,潜去武汉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阀夏斗?的战役。

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

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

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

在校读书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

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有代表性的诗作《难民》,写出了农民悲惨的遭遇。

1933年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他成为“1933年文坛上的新人”,其中《老马》一诗,以?下生活的老马做象征,概括可旧中国农民身负重荷的苦难。

接着又出版社《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

《罪恶的黑手》意识揭露了帝国主义掩盖在宗教外衣下的罪恶实质,热情歌颂了工人群众的变革力量。

他的诗以现实生活的内容、朴素清新的风格出现,引起了广泛注意。

在艺术表现方面,他向古典诗歌和民歌学习,力求朴素、真实、含蓄、精练。

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前方度过了5年的艰苦生活。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出版有《从军行》等诗集。

时期的尸有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文协”的活动,次年出版长诗《古树的花朵》、《泥土的尔格》等诗集。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上海主编月刊和《创造诗丛》,出版了政治讽刺诗《宝贝儿》、《生命的零度》。

1948年底,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压力,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到达北平,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

以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大学文艺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写了一些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诗篇,结集为《欢呼集》、《凯旋》,出版了《学诗断想》、《毛主席诗词讲解》(周振甫注释)等理论、随笔集。

粉碎四人帮以后,散文写得比诗更多,除两次增订了《臧克家诗选》外,出版了散文集《怀人集》、《诗与生活》、《臧克家抒情散文选》等。

现任第七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和《诗刊》顾问,中国写作协会会长。

[著作书目] 烙印(诗集)1933,(自费印行);增订本,1934,开明;与《罪恶的黑手》合集,1963,人文 罪恶的黑手(诗集)1934,生活;1947,星群 自己的写照(长诗)1936,文学出版社 运河(诗集)1936,文生 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1938,生活 从军行(诗集)1938,生活 泥淖集(诗集)1939,生活 乱莠集(散文集)1939,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1939,前线出版社 淮上吟(报告长诗)1940,上杂 猴子拴(诗集)1940,上海三通书局 呜咽的云烟(诗集)1940,创作出版社 古城的春天(诗集)1942,秋白书店 古树的花朵(长诗、原名《范筑先》)1942,东方书社 向祖国(长诗集)943,三户 我的诗生活(散文集)1943,读书 泥土的歌(诗集)1943,今日文艺社;1947,星群 感情的野马(长诗)1943,当今出版社 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1943,中西书局 十年诗选 1944,现代出版社 民主的海洋(诗集)1945,世界编译所(因错排太多未发行) 生命的秋天(诗集)1945,建国书店 宝贝集(诗集)1946,万叶书店 生命的零度(诗集)1947,新群 挂红(短篇小说集)1947,读书 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1947,益智出版社 拥抱(短篇小说集)1947,?星图书杂志社 冬天(诗集)1948,耕耘出版社 臧克家诗选 1954,作家;重编本,1956,增订本,1978,1986,人文 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1955,新文艺;新版,1962 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后改名《毛主席诗词讲解》)周振甫注释,1957,中青 杂花集(散文、杂文集)1958,北京 一颗新星(诗集)1958,作家 春风集(诗集)1959,作家 李大钊(传记长诗)1959,作家 欢呼集(建国十周年诗选集)1959,人文 给少年的诗 1961,上海少儿 凯旋(诗集)1962,作家 学诗断想(诗论、文艺随笔集)1962,北京;重编本,1979,四川人民 忆向阳(旧体诗集)1978,北京人民 今昔吟(诗集)1979,山东人民 怀人集(散文集)1980,上海文艺 友声集(旧体诗词集)与程光锐、刘征合集,1980,云南人民 诗与生活(散文集)1981,四川人民;1982,香港三联 甘苦寸心知(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 臧克家长诗选 1982,山东人民 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下册)1982,长江 青柯小朵集(散文集)1984,花城 落照红(诗集)1984,花城 臧克家集外诗集 冯光廉、刘增人编,1984,陕西人民 克家论诗(诗论、文艺随笔集)吴嘉编,1985,文化艺术 乡土情深(诗文集)1985,山东大学出版社 臧克家文集(1—3卷)1985,山东文艺(未出齐) 臧克家(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7,香港三联 臧克家抒情散文选 1988,湖南文艺 臧克家旧题诗稿 1988,武汉出版社 创造诗丛(12本)主编,1947,星群 中国新诗选(1919—1949)编选,1956,中青

求解什么诗词,

陈翰笙(1897~2004) 陈翰笙,原名陈枢,1897年2月5日生于江苏无锡县城。

父陈浚,前清生员,曾参加辛亥革命。

陈枢幼年就读于无锡东林小学,后随父母到长沙,人爱国人士创办的明德中学,受同盟会会员、南社诗人、历史教师傅荣湘的思想影响很深。

1915年母亲看他才智过人,变卖首饰送他去美国深造。

出国工读获得美国硕士和德国的博士学位 到了美国,先考入东北部马萨诸塞州赫门工读学校,一面学习,一面参加种菜、养鸡等劳动。

1916年夏考入洛杉矶珀玛拿大学,原想选读植物学科,因视力差看不清显微镜下的观察物,改学地质学,同样看不清地形地质图。

一年后,接受导师卫斯特加德(后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劝告,改学欧美历史,并协助导师阅卷,假期出校打工得点收入。

1920年毕业后,转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任助教。

那时,俄国十月革命震撼世界,陈枢很想找机会去看一看,便抓紧机会学俄文。

这为他后来去第三国际工作准备了条件

他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工作期间,以《五口通商茶叶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题,写成硕士论文,论述“五口通商”后,中国的茶叶主要由广州出口,而产地则分布在浙江、福建,从产地运到广州,主要靠人搬运,一般要由几批挑夫分段运输,在漫长的路途上,茶商、挑夫常年络绎不绝,因此,沿途的饮食业、旅店、商店和各种手工业也都迅速发展起来。

论文一致获得好评,并授予他硕士学位。

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中国留美同学会的秘书长,编印《中国留美学生》季刊等一些社会活动。

1921年冬,美、英、法、德、意、日等国为对远东和太平洋殖民地半殖民地势力范围再分配,在华盛顿召开新的分赃会议,北洋政府派出以顾维钧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留美同学组成后援会监督和声援代表团,阻止他们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他是这项活动主要参加者。

同年,有位无锡乡亲名叫顾淑型也在美国学教育,将要毕业,两人相识后,志同道合,遂结为夫妇。

并因在报上发现有同名人,正式改名为陈翰笙。

1922年春,得奖学金到波士顿哈佛大学学习东欧史。

是年秋,因德国马克贬值,为使手中所有的少量美元能维持夫妇俩人较长时间的学习生活,遂改赴德国,他自己进柏林大学史地研究所,随奥托赫契教授研究东欧史,顾淑型攻读德文。

1924年夏,陈翰笙以《1911年瓜分阿尔巴尼亚的伦敦六国使节会议》为题的研究论文,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同年秋,蔡元培去欧洲考察,邀请他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出任北大教授结识李大钊和第三国际取得联系 陈翰笙回国后,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欧美通史和史学史,后又在法学系讲授美国宪法史,当时他才27岁,是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蔡元培主持北大,实行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不同学派和政治观点都可以上讲台,陈翰笙是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

他在北大任教期间,参加胡适、王世杰等创办的《现代评论》,先后发表过55篇文章。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他积极参加北京学生声援运动,上街游行。

并与高仁山一起向李大钊提出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李大钊告诉他们:“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还是先参加国民党好。

”就由李大钊和于树德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6年3月18日,北京爆发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卖国行为的革命运动,李大钊领导了这次斗争,陈翰笙和他夫人顾淑型带领学生参加了示威游行,受到反动政府军警的镇压,发生震惊中外的大惨案,当场被打死的学生47人,重伤300余人,他夫妇幸免于难,他根据现场看到的情况,撰写了《三月十八日惨案目击记》发表在3月27日出版的《独立评论》3卷68期上。

惨案次日,段褀瑞发出逮捕李大钊的通缉令,李大钊和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成员躲进东交民巷的苏联驻华使馆,陈翰笙仍经常与李保持联系,并经李大钊介绍,认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文化参赞加托诺维奇,以及俄专教师格里湼维基。

受他们的影响和启发,研读《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了解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发展情况。

李大钊还介绍他参加第三国际的工作,并为第三国际在柏林出版的《国际通讯》撰写英文通讯稿。

1926年冬北伐军打到长江,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陈友仁部长,电邀陈翰笙、王世杰、周鲠生前往武汉任外交部顾问,协助政府办理收回武汉、九江英租界。

不久,应李大钊电召回到北京。

1927年“4·12”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10月李大钊在北京被杀害,陈翰笙处境危险,遂偕同刚由莫斯科学习回国的夫人秘密离开北京经由日本去苏联。

抵达莫斯科后,就在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刚成立的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任研究员。

20年代末,共产国际内部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发生争论,当时主持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东方部工作的匈牙利人马季亚尔写了一本《中国农村经济》(1928年莫斯科出版,有中文译本),把争论引向高潮。

马季亚尔认为:中国自原始社会解体后,既无奴隶社会,又无封建社会,而只是一种由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的“水利社会”。

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传人中国后,中国也就成了资本主义。

因此,认定中国农村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农村。

陈翰笙不同意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