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柳树报春的诗词 关于柳树的诗词



描写柳树的诗词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

描写柳树的诗词

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写柳树的诗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有关柳树的诗句

那就是: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也就是绿宝石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

描写柳树的诗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根据诗句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理解古诗的内容,突破难点。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句,可体会到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也就是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可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新奇的春景,想一想,当时的景致是怎样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学生想象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紫千红的景象,从而体会诗句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字,对大多数人而言,数字一般是十分枯燥乏味的。

可是,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十三个原本看起来十分单调的数字被诗人们巧妙地运用到诗中时,却往往会变得十分形象生动,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妙趣别具,平添许多艺术魅力。

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数字入诗的做法可谓是源远流长。

早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诗句使用了数词(据统计,单是《国风》中使用数词的诗就多达46首);而在《唐诗三百首》一书所收录的诗作中,含有数字的诗作更是多达130余首,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

可以这么说,在我国古代诗词文化宝库中,数字入诗的例子可谓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数字入诗,用处颇大,既可以叙事抒情,也可以刻画人物,还可以绘景状物。

以数字入诗来叙事抒情,可使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更加感人,如唐代诗人张祜的“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何满子》)、佚名的“一春花事一春愁,十二珠帘十二楼。

千万愁中听百舌,两三枝上五更头”(《春愁》);以数字入诗来刻画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杜牧的《赠别》写少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以数字入诗来绘景状物,可使所写之景、所状之物显得更鲜明,这一点被古代的诗人们运用得尤为充分。

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一诗中,就巧妙地运用了“两、一、千、万”四个数字,使全诗的意境更加鲜明;而北宋初期的词人晏殊在《破阵子》一词中四个数字的运用则把清明前后的清和景象描写得极其生动:“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同是描写春色,数字在李山甫的诗句“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中就好像活了一般,把明媚动人的春光展示得淋漓尽致。

此外,像唐代诗人杜牧的“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丘”(《洛中送冀处士东游》)、杜甫的“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与朱山人》)、温庭筠的“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含绿”《题望苑驿(东有马嵬驿,西有端正树一作相思树)》等都深得此法之妙。

数字入诗的手法亦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各有妙趣。

其中常见的、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有夸张式、重叠式、铺垫式、算术式等几种。

所谓夸张式,是指诗中所运用的数字是夸张的,而非实指,如杜甫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所谓重叠式,即某一个或某几个数字在同一首甚至是同一句诗中反复出现,其中以“一”字的反复运用最为常见。

如清人易顺鼎在《天童山中月夜独坐》一诗中前后相连的四句诗的相同位置使用了同一个数词——“一”,而唐代诗人王建的《古谣》一诗中则反复用了八个“一”字,却都丝毫不给人重复罗嗦之感。

其中易诗是这样写的:“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而王诗则为:“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

一去一来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清代另外两位诗人陈沆、何佩玉更是在一首诗中反复用了十个“一”字,且对仗工整,别具生趣,自然贴切,不给人雕琢生硬之感。

其中,陈沆的《无题》诗描写了一幅渔翁在秋江月下荡舟独钓、怡然自得的生动画面,诗中有情有景,有人有物,有声有色,简直可以入画:“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有的人说此诗为纪晓岚所作,字句亦稍有不同:“一蒿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

一拍一呼一声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何诗与陈诗形式相似,但意境不同:“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夕阳一鸟飞。

”此外,像李白的“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元人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双调水仙子〕夜雨》)等诗句皆有类于此,而又各有其妙。

所谓铺垫式,是指故意先用数字作铺垫,使诗的前半部显得通俗易懂、平淡如水;最后却用警句作结,使...

杨柳的诗句有哪些?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舞烟摇水自因依。

柳 【唐】李商隐 为有桥边拂面香。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赋得江边柳 【唐】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萦砌乍飞还乍舞。

低叶已藏依岸棹,何曾自敢占流光,漠漠轻黄惹嫩条。

萧萧风雨夜。

杨柳 【唐】汪遵 亚夫营畔柳蒙蒙,更作章台走马声,隋堤曲直回,当轩杂佩垂,数枝烟雨属啼莺。

临水带烟藏翡翠,莫遣佳人更折来,不教花作媒,高枝应闭上楼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

西园有雨和苔长,灞桥攀折一何频。

谑柳 【唐】李商隐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

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

玳梁谁道好。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绍威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亚夫营畔风轻处,轻只爱风裁。

柳 【唐】李冶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苹。

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绕乱春风卒未休。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 敢拂朱阑竞短长,远村遥岸寄相思, 南内无人拂槛垂。

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

晚来飞絮如霜鬓。

香随静婉歌尘起。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元亮门前日暖时,年年先翠报春归,隋主堤边四路通。

秋柳 【清】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千丝万絮惹春风,偏拟映卢家。

最爱青青水国中,莫愁门外间花红。

纤纤无力胜春色, 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墙低半出营。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题柳 【唐】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城边楼畔结春思。

细应和雨断,撼起啼莺恨晚风。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 千树低垂太尉营。

天津曾此见,不知春力暗分张。

春池柳 【唐】李世民 年柳变池台。

交阴总共密。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飞过宫墙两自知,惊梦复添愁,柔质自多情,只今憔悴晚烟痕,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咏柳 【唐】李咸用 日近烟饶还有意。

柳 【唐】唐彦谦 春思春愁一万枝。

柳 【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亦是怆行行。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处处茸丝惹路衢,绿烟金穗不胜吹。

牵仍别恨知难尽。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柳二首 【唐】司空图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

漫说早梅先得意,倚风兼雨宿流莺。

群花岂无艳,好向仁人赠一枝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

逐浪丝阴去,分条各自宜, 夸炫春光恐更无。

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天应绣出繁华景。

舞腰浙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交情别绪论多少。

柳二首 【唐】李中 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争解垂丝绊路人,饿损纤腰学不成,春光满手生。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江柳 【唐】薛能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

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

桥远孤临水。

似拟凌寒妒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

折来未有新枝长,扑池如雪又如霜。

垂柳 【唐】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恐为多情管别离。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愁生陌上黄骢央,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腰轻莫自斜,东垣西掖几千株,玉关哀怨总难论。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 展开

咏柳的诗词

1、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简析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

古代诗词里有哪些带“杨柳”的词句

1. 王之涣 【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 裴说 【柳】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3. 柳氏 【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4.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5. 戴叔伦 【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6. 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7. 戎昱 【征人归乡】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8. 杨巨源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9. 刘禹锡 【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0. 张籍 【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11. 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12.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 杜牧 【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14. 白居易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15. 孟郊 【南浦篇】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蒙蒙,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16.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7. 雍陶 【题情尽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18. 许浑 【重别(时诸妓同饯)】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19. 李商隐 【关门柳】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20. 沈彬 【都门送别】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21.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2. 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23.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24. 刘禹锡《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25. 周德华《杨柳枝》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26. 李白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7. 罗隐《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28. 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29.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0. 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31. 白居易《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32. 韩愈《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33. 吴融《杨花》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34. 周志蕙《柳》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35. 韩愈《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36. 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埕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37. 施肩吾《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38. 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39.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

春天的诗歌,有船、柳树、红日、燕子

风调雨顺、五风十雨、雨旸时若:形容风雨适时,气候调和,遂人所愿;和风细雨、柔风甘雨、斜风细雨、雨丝风片:指春天的和风细雨,亦喻待人处事采取和缓的方式,不粗暴;雨后春笋: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蓬勃发展;雨过天晴:指雨霁云开,天空晴朗,比喻情况由坏转好;风风雨雨:泛指刮风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碍或议论纷纷;风雨交加:指风雨一齐袭来,亦比喻几种灾难一起袭来;狂风骤雨、狂风暴雨、烈风淫雨、震风陵雨:形容大风大雨、疾风暴雨,亦比喻声势猛烈;滂沱大雨、飘泼大雨、银河倒泻:形容雨下得很大;风雨飘摇、风潇雨晦、风雨晦暝、风雨如晦:形容风雨交加,天色昏暗,比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黑暗;八方风雨:指四面八方的急风骤雨,比喻局势变幻,激烈动荡;呼风唤雨:原指神道呼风唤雨的法力,现多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恶势力猖獗;凄风苦雨:指寒冷的风,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常比喻处境悲惨凄凉;风雨剥蚀:指物体因受风雨侵蚀而损坏;雨沐风餐、栉风沐雨、雨淋日炙:形容在外奔波,历尽辛劳;旱不雨:指天气干旱,久不下雨;云不雨:言乌云密布而未下雨,原指德能未能下及,现比喻事件已酝酿成熟,但还没有爆发; 风雨同舟:指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度难关; 风雨无阻:指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无论天气如何都照常进行; 风霜雨雪:比喻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风雨兼程,指冒着风雨加倍赶路; 挥汗成雨:言洒出的汗能成为雨,形容人很多; 泪如雨下、涕零如雨、涕泪滂沱:指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流淌,形容悲痛欲绝。

三、诗人挥毫竞绘雨:交流关于写雨的诗歌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景观。

每当天下雨时,许多人特别是文人往往将雨当成一种自然景象来观赏。

朦朦细雨、倾盆大雨、暴风聚雨……各种各样的雨态以及下雨时风声雨声、电闪雷鸣的气势和声色等,很容易使文人墨客触生情,涌动文思,所谓“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唐?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是也,故古人常常将对雨的观察和感悟赋于诗文。

纵观华夏民族的文学画廓,写雨的诗文很多,而且不乏名篇佳句。

写雨的诗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

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

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

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

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

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

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

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

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

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