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诗词鉴赏教学计划 古代诗词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系列教案之一: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

古代诗歌鉴赏系列教案之一: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

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

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

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

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

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

“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

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

构思奇妙、炼字精巧。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 例3、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

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

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例4、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例5、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风已老,莺正年轻。

梅子熟了,果肉鲜圆(“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虽然是描写江南的初夏,但实在抵不了这一“老”一“肥”的诱惑,把它放到春天来了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

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过足了几月的时光。

又一个雨“肥”梅子。

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

荐书: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作者: 刘凯 凤凰出版社 古老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诗歌就像中国文化浩瀚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熠熠闪光。

璀璨的光辉映照你我,以它那或阔大或深曲的意境、或澎湃或温婉的情韵、或典丽或朴质的语言怡养着我们的性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由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变迁,普通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仍有一定的困难。

作为每年的高考专项,古代诗歌的鉴赏正日益爱到大家的重视。

不过从每年的高考成绩看,古代诗歌鉴赏得分不高。

虽然花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

究其所以,固然和中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生阅历不足有关,但最为主要的还是方法不当。

因此,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也就显得益发重要。

这也就是编纂此书的目的。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作者:万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为了积极配合高中课程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要求,适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参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特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两本配套用书。

本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首家推出“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 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

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选文针对性强,试题原创性强 我们根据近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省市高考卷所选诗文的特点与趋势编选诗文,注重选文质量,侧重名家文章

试题编制强调原创性、独创性,答案参照权威鉴赏辞典并经过学生实践后制定,确保试题与答案的准确性。

另外试题、分值按照高考卷惯例设置,便于使用。

~~~~~~~~~~~~~~~~~~~~~~~~~~~~~~~~~~~~~~~~~~~~~~~~~~~~~~~~~~~~~~~~~~~~ 古代诗歌与名句名篇(高中语文)/龙门专题 作 者: 蒋念祖,陈国林 主编,孙国强 本册主编 出 版 社: 龙门书局 龙门专题》是针对中等程度及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研究开发的,尤其是对尖子生来讲,《龙门专题》是必备图书! 这套书在设计上全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中等程度的学生要特别注意: “知识点精析与应用”部分侧重夯实学生基础,重点在把基础知识讲细、讲透,适合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能力拓展”部分重点在于拓展学生思维,直接与中高考的难度、题型接轨,适合中等学生提高成绩。

同步学习使用: 《龙门专题》每一节内容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编排的,因此可以随着教学进度同步使用,老师讲到哪里,就紧跟着做透哪一本专题。

中高考复习: “基础篇”适用于第一轮全面复习,全面梳理知识点,从这一角度,专题比任何高考复习资料都要详细、全面: “综合应用篇”适用于第二轮专项复习,尤其是跟其他专题、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综合时,事半功倍。

“万变不离其宗!”考试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演化而来的,因此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准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轻松地应用和解题! 使用《龙门专题》打基础,重点注意每节的“知识点精析与应用”,它分为三个小部分: 知识点精析: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解题方法指导:通过经典和新颖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 基础达标演练:可以即学即练,便于巩固。

“能力拓展”栏目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它同样包括三个小部分: 释疑解难:以综合性,关联所学知识,并作深度的拓展和延伸; 典型例题导析:最具代表性的例题、全面的思路分析、有的放矢的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思维拓展训练:完美的拓展训练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知识点精析与应用”用于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基本知识点;复习时侧重使用“能力拓展”栏目,这部分立足于教材,对中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拓展提升,也包括了一些难点和失分率较高的内容。

此外,“本书知识结构”、“本讲知识网络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快捷地掌握全部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在中高考的复习备考中,还要注意:近年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紧跟第二轮专项复习节奏使用。

~~~~~~~~~~~~~~~~~~~~~~~~~~~~~~~~~~~~~~~~~~~~~~~~~~~~~~~~~~~~~~~~~~~~~ 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 作 者: 田福春,杜静卉 主编 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是《决胜高考》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海淀区中学语文专家精心打造。

作者精心挑选了与知识方法相匹配的历届高考题及与高考有关的习题供读者练习。

书中另附有2008年各地高考古代诗歌题,可以帮助考生提前进入备考状...

如何进行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

从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摘要:赏析古代诗歌,要注重平时积累,从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

一、注重平时积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 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已接触了不少诗歌,这些诗歌是我们赏析诗歌的基础。

还有诗歌的“注”对于鉴赏诗歌也是一个好的提示。

在鉴赏时,凡是有“注”的地方,我们一定要重视。

既然出题者有意将“注”附在诗歌后面,肯定是有某种目的,要么是某些词句太难,“注”用来解释;要么是介绍作者写作时的背景。

这两点对于鉴赏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解释词句,为我们理解内容扫除障碍;背景介绍,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总之,诗歌的“注”为我们鉴赏诗歌起到了一个提示的作用,为进一步鉴赏诗歌打下基础。

它是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又一把钥匙。

二、从标题入手,体会诗歌的情感 标题或是诗歌的灵魂,或是诗歌的线索,它暗示诗歌的主旨和情感,体现诗人的匠心。

三、从诗歌意象赏析,悟出诗情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

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

赏析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

四、从诗眼入手,抓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诗是诗人情感的外露,诗眼和关键句恰好是表露诗歌意蕴的窗口,它能体现诗人写作意图、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特别关键词语,是指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等,这些词语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给我们明确的信号。

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低头思故乡”,“思”字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兼顾表现手法,体会多姿多彩的诗歌技巧 我国诗歌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原因就是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大致说来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表现手法。

2.修辞格的运用。

总之,古代诗歌的赏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只要多读、多背一些诗歌,掌握一些赏析方法,就基本上能够较为正确地赏析诗歌了。

麻烦采纳,谢谢!...

古代诗歌鉴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回答?

古诗的表达技巧主要是指艺术特色、表现形式,也可称写作特色,或写作技巧。

其中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

如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

修辞有比喻,拟人,借代,隐语,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用典等等。

表现形式则较模糊,无特定定义(见第一段)。

我自己以前做诗歌鉴赏的时候,是将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归到表现形式,将修辞从表现形式中分出来的。

个人认为做诗歌鉴赏时,先看诗的题目(可以知道内容)和作者(知道大概风格)。

然后读诗,借助注释翻译一下。

然后可以知道用了什么修辞或表现形式了。

回答问题时参照一下诗歌鉴赏答题的一般格式(一般是:通过**手法表现了**)回答问题时还应回答出这些手法的特点,使得诗歌怎么样了。

找一些典型的诗歌鉴赏的题目(主要是手法和感情)多练一些,一般应付高考就没问题了。

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但与小说、散文。

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

心里琢磨好了的,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诗选取的主要意象是月、海、烛。

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几个意象来展开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

其次是组合画面,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

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屋里光照耀眼,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组合画面: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本。

篇幅短小,意蕴深刻。

露水湿衣,寒意袭人,以形传意,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因此;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

首先是找出意象.朗读感受,深化理解 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靠近诗人,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

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书面文字的感知转化为有效的消化和吸收,语言表达准确,才能得较高的分数,想景悟情。

找出的意象经过读者的想象可以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优美意蕴,塑造完美人格,都显得尤为重要。

2、戏剧相比较而言,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中,实现以声传情,优化教学 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过程,提高诗歌鉴赏的教学水平,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和谐的音韵,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

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而且是大声朗读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

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嘴里要说得出来,诗歌鉴赏能力能够提高不仅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而且对学生语文人文性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受到教育界足够的关注,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的益处,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

所以教学唐诗宋词时想要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一定要先让学生抓住这些意象来理解诗歌。

在此基础上、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才能体味出诗歌中无限的意味。

这一特点给诗歌鉴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能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全国卷及各省市卷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3,还是回去再睡吧。

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于是将烛火熄灭,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这些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画之美进行新课导入或播放范读,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

从诗歌联想到的几个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在天涯,在漫长月夜竞彻夜难眠的真切的相思之情。

4.依托载体,笔下还要写得出来。

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

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

只有通过朗读,已经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注意的教学问题,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

高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哀,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它虽立足于现实,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歌的点评、乐,但又往往高于现实。

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学生很容易造成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

在琅琅读书声中、怒、李清照的婉约。

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使诗歌教学充满乐趣、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且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

因此教...

怎样鉴赏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代诗歌更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我们一直为我们的民族拥有如此辉煌的文化而骄傲。

在新时期,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在古代诗歌鉴赏上,要求达到怎样的目标呢?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

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 因此,关于古代诗歌的学习,要求高中学生必须做到: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 元认知的理论 元认知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理学家弗拉维尔首先提出来的。

元认知(也称反审认知,反思认知或自我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和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的认知,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

实质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思和自我控制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层面内容。

第一个层面,元认知知识:学习者关于自己或者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相关信息的知识。

第二层面,元认知体验:学习者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认知体验或者情感体验。

第三层面,元认知监控:学习者为使认知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而对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监测和调控。

简单地来说,诗歌鉴赏能力的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诗歌鉴赏过程进行认知和监控的能力。

对于古代诗歌的学习者来说,元认知知识就是学习者具有诗歌认知的一般性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诗歌认知活动中经历的情感、情绪的察觉、体验;元认知监控是学习者在进行诗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并能对自己学习古诗的思维活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调控。

在三个层面当中,元认知监控是核心,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因为元认知监控能使学生了解自己诗歌学习的过程和能力,又使学生懂得如何采取措施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诗歌学习的过程。

二、古诗教学中元认知理论的运用1、 在课堂上渗透有关诗歌的知识 学生要进行诗歌鉴赏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体系。

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诗歌知识的渗透。

比如:①一些必要的诗歌知识。

例如古代诗歌的格律:我们在学习诗歌时必然涉及到押韵、声调的问题。

押韵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如我们学习《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qiu)。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liu)。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zhou)。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liu)。

押韵,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韵美。

了解四声,诗歌的平仄就容易 明白,就能较好地体会到诗歌音韵的美,增强审美的能力。

②要有知人论世的意识。

我们都知道,一个作家有一个作家的主要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

“诗言志”,诗歌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途径,是反映时代的载体,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应该了解时代的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性情爱好等等,帮助我们把握诗歌,进行诗歌鉴赏活动。

③积累传统的诗歌意象。

意象是寄情藏意的物象。

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之后,意与象之间的关系早已约定俗成。

杨柳表离情或柔情;梧桐表寂寞、惆怅、凄苦;梅花表高洁、不屈不挠等等。

把握意向,联系义项的特定含义,诗歌的主题便比较容易把握。

④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及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表达方式,常见的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烘托、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等。

表达的技巧也很丰富:赋、比、兴等。

还有经常出现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衬托、双关等。

了解这些便容易把握诗歌中诗人如何“言志”。

2、 丰富古诗学习的元认知体验 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元认知体验,可以是对成功时喜悦的体验,也可以是对失败时沮丧的体验;可以是对知道的豁然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困惑体验。

但我们知道:认知的体验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愉悦的体验可以让认知活动深化,完成认知任务。

因此,要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愉悦的认知体验,教师可以在举例教学中充分展示元认知监控下的鉴赏过程,带领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案例:教师可以用语言将内隐的元认知过程外显出来,带领学生完成诗歌鉴赏活动。

“ ”是让学生在提示下完成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展示的补充内容。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 关注题目。

(题目往往时诗歌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出的主要感情,或者了解诗歌写作的主要内容。

) 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了作者 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