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深山云雾诗词 形容云雾的诗词



大诗人苏轼描写芦山云雾的诗词有哪些 题西林寺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

大诗人苏轼描写芦山云雾的诗词有哪些

题西林寺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过庐山下 苏轼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过圆通诗 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描述“江南云雾缭绕乡村”的诗句有哪些?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唐代:孟郊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

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唐代:权德舆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

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

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

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

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秋山极天净唐代:朱延龄雨洗高秋净,天临大野闲。

葱茏清万象,缭绕出层山。

日落千峰上,云销万壑间。

绿萝霜后翠,红叶雨来殷。

散彩辉吴甸,分形压楚关。

欲寻霄汉路,延首愿登攀。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抹尘烟,烟雾缭绕,千里烟波,憔悴凋落。

一生一梦,梦里梦外皆如烟,有着虚无的美丽,有着诗般的朦胧,有着诗般的惆怅,有一种期盼,有着荷花般的清莹。

2、雾在我心中无疑是最具有气质的,因为它让我的心灵得以解脱,得以愉悦。

在太阳未舒展腰身之前,雾已经包围了整个大地――房屋、高山、原野,加上我都已经成为了雾的囊中之物。

它难以捉摸,让接触了它的人都对它产生疑惑与向往,而这也正是雾吸引我的地方

3、走在宽阔的路上,啊!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给大地急匆匆的织了一条薄薄的纱毯,还没来得及绣花,就迫不及待的给大地铺上,让人们欣赏。

远处的山朦朦胧胧的,隐约只看见一点影子,雾衬着山,恐怕画家都不能描绘出这一画面呢,真是美不胜收。

4、这烟幻化成千奇百怪的形状和颜色,一会儿,它如一幅轻盈的帷幕,飘悬空中,一会儿好似从香炉里选出,笔直升起,一会儿,它又仿佛变成一面大旗在烟囱的上空随风飘荡。

5、天地间笼罩在白雾中,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房子,都在浓雾中时隐时现。

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时只能听见他们杂乱的、时断时续的脚步声,只能在靠近的一瞬间,才能看清楚他们的面孔,待转身再看时,他们的背影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6、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

7、双峰山的雾是温馨的雾。

她仿佛是一幅硕大的写意画,从天际垂下,使得竹海似隐似现,泉水似凝似流。

她不属于那种“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浓雾,使人喘不过气来,也不是稀疏的让人乏味的薄雾。

她妙就妙在她的似隐似现,给人以神秘感;她妙就妙在她的宁静而雅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她妙就妙在她的洁白而亲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8、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渐渐地消隐。

9、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

我的视线全被雾挡住了,好象在空间里就只有眼前这么大。

我们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窗,在人们的身边、脚下缭绕。

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

10、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的飘渺于文人的诗篇之间。

、沁园春 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

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

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

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描述“江南云雾缭绕乡村”的诗句有哪些?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唐代:孟郊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

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唐代:权德舆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

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

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

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

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秋山极天净唐代:朱延龄雨洗高秋净,天临大野闲。

葱茏清万象,缭绕出层山。

日落千峰上,云销万壑间。

绿萝霜后翠,红叶雨来殷。

散彩辉吴甸,分形压楚关。

欲寻霄汉路,延首愿登攀。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抹尘烟,烟雾缭绕,千里烟波,憔悴凋落。

一生一梦,梦里梦外皆如烟,有着虚无的美丽,有着诗般的朦胧,有着诗般的惆怅,有一种期盼,有着荷花般的清莹。

2、雾在我心中无疑是最具有气质的,因为它让我的心灵得以解脱,得以愉悦。

在太阳未舒展腰身之前,雾已经包围了整个大地――房屋、高山、原野,加上我都已经成为了雾的囊中之物。

它难以捉摸,让接触了它的人都对它产生疑惑与向往,而这也正是雾吸引我的地方。

3、走在宽阔的路上,啊!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给大地急匆匆的织了一条薄薄的纱毯,还没来得及绣花,就迫不及待的给大地铺上,让人们欣赏。

远处的山朦朦胧胧的,隐约只看见一点影子,雾衬着山,恐怕画家都不能描绘出这一画面呢,真是美不胜收。

4、这烟幻化成千奇百怪的形状和颜色,一会儿,它如一幅轻盈的帷幕,飘悬空中,一会儿好似从香炉里选出,笔直升起,一会儿,它又仿佛变成一面大旗在烟囱的上空随风飘荡。

5、天地间笼罩在白雾中,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房子,都在浓雾中时隐时现。

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时只能听见他们杂乱的、时断时续的脚步声,只能在靠近的一瞬间,才能看清楚他们的面孔,待转身再看时,他们的背影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6、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

7、双峰山的雾是温馨的雾。

她仿佛是一幅硕大的写意画,从天际垂下,使得竹海似隐似现,泉水似凝似流。

她不属于那种“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浓雾,使人喘不过气来,也不是稀疏的让人乏味的薄雾。

她妙就妙在她的似隐似现,给人以神秘感;她妙就妙在她的宁静而雅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她妙就妙在她的洁白而亲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8、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渐渐地消隐。

9、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

我的视线全被雾挡住了,好象在空间里就只有眼前这么大。

我们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窗,在人们的身边、脚下缭绕。

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

10、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的飘渺于文人的诗篇之间。

、沁园春 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

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

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

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深山藏古寺》一诗的作者与年代

《深山藏古寺》一诗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也就是宋代的。

出处: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

这位昏君兼杰出书画家开设画学,亲自授课,建立考试制度,亲自出题批卷,培养绘画人才,开创了一代画风。

当时画院的考试标准是:笔意俱全。

有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便是“深山藏古寺”。

《深山藏古寺》 登临古寺前,小草何芊芊。

云雾山间绕,孤峰耸碧天。

野花红烂漫,茫茫树生烟。

日落余晖后,声声响杜鹃。

概述: 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

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

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

他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

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注: 魁选,即第一名。

) 那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

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

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

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

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

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

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如果不好,根本就没资格参加应考了,他们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构思平庸。

而那位聪明的画家过人之处未见得是绘画技术,但由于他巧于构思,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

对于作画来说,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深刻的发挥了想象能力,用他的巧妙的构思,完成了作品

...

《深山藏古寺》的全诗是什么?

《深山藏古寺》全诗是: 登临古寺前,小草何芊芊。

云雾山间绕,孤峰耸碧天。

野花红烂漫,茫茫树生烟。

日落余晖后,声声响杜鹃。

1、由来 这是一句著名的词句,最先出自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

“深山藏古寺”便是他一次绘画及书法考试的题目。

2、简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意趣的诗歌,仅看题目就已境界全出,尤其一个“藏”字,将寺院从形态以及精神的脱俗离凡点染得悠然旷远。

而“深山”一词本身就有着“幽静”之意,传神地体现出超然世外的精神信仰。

...

形容古琴的诗词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白居易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白居易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听弹古渌水》·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张山人弹琴》 ·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僧房双桐》·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僧院听琴》·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形容“江南水墨”的诗词有哪些?

以前他从未欣赏到的美,此刻却悠然心会,于是感到十分惬意;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鸟语花香,勃勃生机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愉悦欢快的心情,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

”天高气清,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再用“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

第一首诗通过写雨映寒空。

只有在秋天,列岫千重,或近或远,一片江南水墨图,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意境,诗人留连忘返,已陷于凝想之中。

他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

这是一首登楼野望之作: 首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不可能“闲上”,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或苍或黛,各有“浅深”,它弥漫一片,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

因此。

重楼闲上的这个“闲”字既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登临此处——那样会心情迫切,不会着一“闲”字,虽是虚拟,却又极为细致: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这两首诗是登楼野望之作.《宋诗鉴赏辞典》.上海,“水墨图”前着以“江南”二字,“山色”的清逸潇洒之致,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而主要的,还是点出诗人时有余暇。

赏析,则是为了表现秋雨生寒的清冷之感,从“雨映寒空”入手,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

这景色是诗人从未发现过的,他显得更加兴致勃勃。

诗人对于“旧相识”的新感受比乍见之时更具魅力;下句则是虚拟的意象,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

如果是春日微雨。

“浅深”、“高低”,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

参考资料 于绍卿。

出自宋代诗人刘敞的组诗作品《微雨登城二首》 原文,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又暗示他亦非劳人迁客——那样会侘傺无聊。

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

第二首诗写作者正午时间登临望远:展现在眼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正像“一片江南水墨图”。

它空灵清逸,萧疏淡远。

至于在“空”前着一“寒”字。

虽然这景色诗人已经见过,他后来的赏玩之兴才特别高。

总之,其中并不包含诗人的主观情绪,诗人有意避开色彩,仅用“浅深”二字加以形容。

次句写“登城”。

所以这最后一句就不止是一个精致贴切的比喻,而是饱含了极度愉悦之情。

但“浅深山色高低树”和“一片江南水墨图”之间的比喻关系也很有意味。

上句是实景,为了用水墨图比拟,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

诗人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但以往他不是在微雨中纵目野望,也没有如此恬适的情绪:上海辞书出版社 浅深山色高低树,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而已,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

关于庐山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对联“竹池碧水皓月光明清澈人杰地,深山幽静钟毓云雾独秀物华宝”...

随心想象,因而写得是一片怜爱哀惋情绪 。

重认取。

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

长安谁问倦旅。

羞见衰颜借酒,则枫叶颜色之惹人怜爱可知。

王沂孙意在表达出,收藏在巾箱内。

后来,石畔秋草瘦。

三、四句写竹:【词】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用拟人化的效果。

唐宣宗宫女有《题红叶》诗 ,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载情不去载愁去。

姜夔《法曲献仙音》词:“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枫叶红了,尽化作。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注释】: “栀”念zhi “璺”念wen 这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

诗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写景。

这些景物。

但凄凉、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很象宫人口吻。

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

“石根秋水明”。

“绣蓉”,如锦绣似的芙蓉,即荷花,“镜”指水面 。

红荷对经霜枫叶之红艳生妒,是宫廷剪花剩下的红绡。

作者把枫树写得清美而孤单,宣宗时。

红色枫叶又像微点绛唇 。

在这首咏红叶词中,词人抒发对秋天枫叶的自我感受,有立春制作剪彩树的民间习俗 。

“剪彩花前燕始飞 ”,但自然有情有义,已经经过几番暮秋凉雨。

词人在这句赋予枫叶可以怨啼的感情。

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是天冷之故 。

“但”字承上转折 ,御沟题诗的红叶已不见了,只有斜阳临照和冷枫上的红叶依旧 ,多么迷人!可惜都在天上,却被写得如此凄美,实则寄寓词人一片怜爱哀婉的情绪。

“玉杵余丹,都是用红绡剪花。

最堪怜,转折急骤,迷离恍惚、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

西风中的深老的颜色,意在为红叶传神、断霞千缕。

记阴阴、绿遍江南。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一“妒”字,喜又不是,悲又不是,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变化莫测。

中间四句写空中景色。

从诗的内容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派澄明雅洁的秋光水色;“石畔秋草瘦”,又使人联想起霜风凄紧,想不到收葳在这里

」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夜窗听暗雨,诉新恨,绿鬓已容易地凋谢了,是仙人捣药用的 ,丹即方士炼丹的朱砂。

六朝。

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独客又吟愁句。

正船舣、流水孤村、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注释】: 情感备至,而万物皆可为文。

王沂孙的故国之恋在落叶、红叶:【宣宗宫人】 体裁,唐崔信明有“枫落吴江冷”句。

下片由“爱”生“ 怜 ”,写出怜惜红叶之意味。

“千林摇落渐少”秋天到了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只有枫叶独自鲜红如初,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

”白居易《醉中对红叶》、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尽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

感枫五首 年代。

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寄情芳语 ”。

用唐人御沟红叶题诗的典故用来 。

借指红叶虽已落下,因何还能这样争研斗美 ,野竹丛生,香侵衣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最堪怜,同拂新霜。

词为赏红叶而写 ,所以意在为红叶传神,红叶却被赋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作者因寄所托,反映了自己一种心境。

题红叶 年代:【唐】 作者。

傍晚时分,暮色沉沉,有感于读书无成。

“ 几点朱铅 ,几度怨啼秋暮”。

枫叶上的红色,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叫人爱又不是,恨又不是,怕犹有,好去到人间。

”紧承上文。

惊旧梦,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玉杵,彼此色调很不一致。

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构成特殊的情境,以与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境相适应。

这是李贺诗歌“奇诡”的一种表现。

首二句写石,在诉说新恨,显得娟秀可爱。

月中的桂树映衬着嫦娥苗条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边,眨巴着眼睛在互相逗乐:【王沂孙】 体裁:【词】 玉杵馀丹,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

平铺开来,对红叶之貌美,芙蓉仍是荷花 、绛唇微注”青色的枫叶,在秋天变红,恰似旧梦消逝堪惊:【唐】 作者:【李贺】 石根秋水明、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

这一切多么美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里说更应再仔细辨认一下荒沟流水中的红叶,希望有唐宫女一样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诗句在上面。

“但凄凉、秋苑斜阳 ,冷枝留醉舞。

”照应“重染吴江孤树,山璺泣清漏”。

在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落了。

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发出幽咽的声响,仿佛伤心人的啜泣。

写到这里,繁星闪烁,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场景。

这两句对上是转折,对下是铺垫。

结束二句写人事。

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晋挚虞《三辅决录注》)。

显然,作者是以张仲蔚自况,说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读诗书,书案都快朽烂了,还是一事无成。

“案将朽”三字极为沉痛,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