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大会飞花令2017 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节...《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教育节目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形式,有助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缓解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了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节...

《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教育节目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形式,有助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缓解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不符合实际,不现实,排除.故选B.

中央诗词大会有飞花令环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人闲桂花 落,夜静春山空;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①夜静春山空。

②月出惊山鸟,③时鸣春涧中。

④翻译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

诗词大会飞花令第22关怎么过 答案是:竹外

“诗词大会第三季第一期播出时间计划于2018年春节期间播出,首播: 2018-02(中国大陆);《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透露,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预定在2018年春节期间连续播出。

《中国诗词大会》由中央电视台、教育部、国家语委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目前已经成功播出了两季,并创造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 (2018),导演: 颜芳;刘磊 ;王珊。

主演: 董卿 ;郦波;王立群 ;蒙曼 ;康震。

“颜芳表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目前正在筹备当中,已经开通了正式的官方报名通道,并将在全国八个地方进行官方选拔。

目前预定在2018年春节期间连续播出,在大家回家过年、阖家欢乐的时候,为大家献上一场诗词盛宴。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

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将延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通过现场一百余位诗词达人之间的比赛对抗,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要做一档“现象级”电视节目非常之难,而要保持住“现象级”更是难上加难。

2018年春节,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全新登场,这将是一场全新的诗词之旅。

一、选手新,节目组分八个赛区从全国超过十万人报名者中,挑选出一百余位诗词达人会聚央视舞台。

二、题型新,第二季的“飞花令”风靡全国,第三季在此基础上,新增加了“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难度升级,精彩加倍。

三、赛制新,第三季把选手分成五大阵营,让不同年龄段的选手有充分展示的空间。

今年还设立预备团,增加淘汰机制,让节目的竞赛感增强。

2017年10月14日,受教育部、国家语委委托,由上海市语委、上海市教委主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上海地区参会选手面试选拔活动在上海商学院举行[1] 。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的师生,16个区语委办推选的中小学校的师生,以及社会古诗词爱好者,共计260余人参加了面试选拔活动。

中国诗词大会作文800

201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一时,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

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以罕见的魅力把老中青三代人同时吸引到电视机前,不仅刷新了收视率新高,也在荧屏内外掀起了一波波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

更多的人在领略到诗词之美、诗词之趣的同时,纷纷感到自己诗词知识的匮乏,惊呼“好想再学一遍古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

而古典诗词,作为中文特有的一种文体,不仅是“六艺之一,群经之始”,也是每一个中国文人必备的文化技能,更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靓丽瑰宝。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千百年来,那些历久弥新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

诸如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人顽强执着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拳拳爱国心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历经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当今时代,会作古体诗词的人已是凤毛麟角,用网络流行语篡改恶搞古诗词的却屡见不鲜。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也没给古诗词留下多少空间,默写古诗词在高考中只占6分比例。

在此“指挥棒”下面,中小学语文教学正落入“工具理性”陷阱之中。

但不管怎样,中国百姓对于诗词的喜爱,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近年来,一些被“损坏”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正在得以逐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