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歌颂古槐的诗词 歌颂十九的诗词



赞美槐树的诗句古代赞美槐树的诗歌有很多,其中比较知名的诗句有“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等。(一)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嘉

赞美槐树的诗句

古代赞美槐树的诗歌有很多,其中比较知名的诗句有“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等。

(一)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

“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出自魏晋时期诗人繁钦以押支韵为体的《槐树诗》。

诗曰:“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

旑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

诗开题即称赞槐树为“嘉树”,而“旖旎”二字算写出了槐花的仪态, “纷陆离”三字更是有说不出的妙意其所吐翠叶。

诗中,展列在马路两侧的“嘉树”“翠叶”,参差错综,绚丽繁茂,随风而动时,婀娜多姿,充满了飘忽动态之美。

该诗把槐树的形态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并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二)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出自宋代诗人洪皓的诗文《咏槐》。

诗曰:“弛担披襟岸帻斜,庭阴雅称酌流霞。

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放下任务后,敞开衣襟,推歪头巾,在庭院的槐树阴下畅饮美酒,无比舒畅的心怀。

而后感叹有资格面对三槐而坐的只有三公这样的大人物,能在朝堂上留名的又有几个?也就是说,“我”虽是普通百姓,坐在槐树下,饮着美酒,也是三公的待遇了,也知足了。

(三)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

“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出自宋代裘万顷的诗作《窗前古槐二首》。

诗曰:“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

人间炎热无来处,赢得轩窗分外清。

”诗中,一棵槐树把清凉带给诗人,诗人描述大院里成片的槐树象撑开的绿伞,虽然卷帘双眼,却造就了一池明柔;虽然不能入画,但其把树荫带给所有人家,让人感到无比清爽凉快。

裘万顷对槐树可谓情有独钟,还有宋人裘万顷的一首诗,“去岁西湖避暑来,藉花无数眼慵开。

而今归卧洪崖侧,看尽飞泉看古槐”。

诗人认为,西湖的美景和名花贵树太多,视觉肯定疲劳,还是寻寻常常的槐树耐看啊。

...

找赞美石楠的诗词、诗歌

石楠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

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

生长如自惜,雪霜无凋渝。

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

寒日吐丹艳,赪子流细珠。

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

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

耸异敷庭际,倾妍来坐隅。

散彩饰机案,馀辉盈盘盂。

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

主公方寸中,陶植在须臾。

养此奉君子,赏觌日为娱。

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

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逾。

因谢丘墟木,空采落泥涂。

时来开佳姿,道去卧枯株。

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

抽肝在郢匠,叹息何踟蹰。

权德舆〈唐〉:《 石楠树》 石楠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

试折一枝含万恨,分明说向梦中人。

司空图〈唐〉:石楠 客处偷闲未是闲,石楠虽好懒频攀。

如何风叶西归路,吹断寒云见故山。

王建〈唐〉:《看石楠花》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

明朝独上铜台路,容见花开少许时。

张舜民〈宋〉:《石楠》 六代乔楠二百龄,分柯中有异枝生。

孤根自合藏幽处,瑞子何期应太平。

高似孙〈宋〉:《石楠》 自随野意订山行,香学楠花白水生。

借得风来帆便饱,隔溪新度一声莺。

槐树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古槐志感怀·曾肇嘉 从来乡谊重粉榆, 逝水流光过隙驹。

此树婆娑生意尽, 低徊古迹有今吾。

槐安国祚已频移, 土著元存账远离。

倘到故乡休倦步, 清阴夹道忆明时。

题大槐树七绝·萱漳 古迹纷纷侈口传, 碑铭款识觅残编。

道傍余荫留佳话, 枝叶纷繁遍大千。

人民进化日蒸蒸, 乔木堪将敌国徵。

叶落归根文献在, 清时寒食诉黄陵。

咏古大槐树·李克宽 芽杈奇特剩枯身, 无复南柯梦里人。

只有深根生气在, 来年常放一枝春。

幽居初夏 南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关于秋的诗词或散文

【标题】:悲秋【年代】:唐【作者】:卢殷【体载】:七绝【内容】:--------------------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标题】:悲秋【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载】:五律【内容】:--------------------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标题】:悲秋【年代】:南宋【作者】:陆游【内容】:--------------------秋灯如孤萤,熠熠耿窗户;秋雨如漏壼,点滴连早暮。

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三军老不战,比屋困征赋。

可使江淮间,岁岁常列戍?【标题】:子夜秋歌【年代】:南北【作者】:南北无名【内容】:--------------------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标题】:蝶恋花【作者】:苏轼【体载】:词【内容】:--------------------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

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

新书报我添憔悴。

【标题】:秋【年代】:宋【作者】:程颢【体载】:七绝【类别】:记时【内容】:--------------------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高蟾【体载】:七绝【内容】:--------------------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李山甫【体载】:七律【内容】:--------------------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王睿【内容】:--------------------蝉噪古槐疏叶下,树衔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无名氏【体载】:七古【内容】:--------------------月色驱秋下穹昊,梁间燕语辞巢早。

古苔凝紫贴瑶阶,露槿啼红堕江草。

越客羁魂挂长道,西风欲揭南山倒。

粉娥恨骨不胜衣,映门楚碧蝉声老。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内容】:--------------------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

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

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翁洮【体载】:七律【内容】:--------------------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

云闲日月浮虚白,木落山川叠碎红。

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

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标题】:秋【年代】:唐【作者】:刘长卿【内容】:--------------------晚节逢君趣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吾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秋天的赞美诗秋 它象一个精灵在久违的梦里踩在云彩而来带着满眼的金色和一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他执着地举着那从久远的时空中传下来的火把在茫茫山岗之间寻找着最后一片绿色然而这个世界却和他开着玩笑时间悄悄将绿色藏在了身后他一次次翻起路边的石头挖开山涧的澈澈清泉一次次在有风的夜里用身体呵护着烁烁的火把天亮了比最勤劳的农夫起得还早夜黑了比月亮睡得还晚他累了躺在一棵挂满果实的树下开始抱怨命运的作弄直到有一天那硕大的果实将他打醒听到勤劳的人在麦田里收获着希望的欢笑他笑了 开心地笑了原来那金色是这么的美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关于秋的诗词或散文

【标题】:悲秋【年代】:唐【作者】:卢殷【体载】:七绝【内容】:--------------------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标题】:悲秋【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载】:五律【内容】:--------------------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标题】:悲秋【年代】:南宋【作者】:陆游【内容】:--------------------秋灯如孤萤,熠熠耿窗户;秋雨如漏壼,点滴连早暮。

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三军老不战,比屋困征赋。

可使江淮间,岁岁常列戍?【标题】:子夜秋歌【年代】:南北【作者】:南北无名【内容】:--------------------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标题】:蝶恋花【作者】:苏轼【体载】:词【内容】:--------------------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

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

新书报我添憔悴。

【标题】:秋【年代】:宋【作者】:程颢【体载】:七绝【类别】:记时【内容】:--------------------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高蟾【体载】:七绝【内容】:--------------------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李山甫【体载】:七律【内容】:--------------------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王睿【内容】:--------------------蝉噪古槐疏叶下,树衔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无名氏【体载】:七古【内容】:--------------------月色驱秋下穹昊,梁间燕语辞巢早。

古苔凝紫贴瑶阶,露槿啼红堕江草。

越客羁魂挂长道,西风欲揭南山倒。

粉娥恨骨不胜衣,映门楚碧蝉声老。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内容】:--------------------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

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

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标题】:秋【年代】:唐【作者】:翁洮【体载】:七律【内容】:--------------------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

云闲日月浮虚白,木落山川叠碎红。

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

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标题】:秋【年代】:唐【作者】:刘长卿【内容】:--------------------晚节逢君趣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吾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秋天的赞美诗秋 它象一个精灵在久违的梦里踩在云彩而来带着满眼的金色和一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他执着地举着那从久远的时空中传下来的火把在茫茫山岗之间寻找着最后一片绿色然而这个世界却和他开着玩笑时间悄悄将绿色藏在了身后他一次次翻起路边的石头挖开山涧的澈澈清泉一次次在有风的夜里用身体呵护着烁烁的火把天亮了比最勤劳的农夫起得还早夜黑了比月亮睡得还晚他累了躺在一棵挂满果实的树下开始抱怨命运的作弄直到有一天那硕大的果实将他打醒听到勤劳的人在麦田里收获着希望的欢笑他笑了 开心地笑了原来那金色是这么的美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关于送别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 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第四节 宋人送别词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

谁知道蝉这首古诗?急用!#$%^ *()":?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唐·雍陶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蝉》 ——唐·许浑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蝉》 ——唐·李郢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蝉》 ——唐·陆龟蒙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蝉》 ——唐·张乔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蝉》 ——唐·罗邺 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噪最堪惊。

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

《蝉》 ——唐·罗隐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蝉》 ——唐·徐夤 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蝉》 ——唐·薛涛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蝉二首》 ——唐·子兰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蝉》 ——宋·苏轼 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

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

...

四首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古诗

友情送别诗词 友情送别诗词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的伦理观念: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二,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 第二节 唐前送别诗歌 第三节 唐人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第四节 宋人送别词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

槐树在中国古代象征什么

在太谷,无论哪个村庄,都能看到古槐。

特别是太谷县北汪乡的南咸阳村,有一条街街道两旁都是古槐。

虬枝盘绕,历经岁月的沧桑而苍翠挺拔,阳光下致密的树叶,撑起了一片清爽的绿荫;阴霾中伸展的躯体,遮挡住风雨的侵蚀,当平凡构成了岁月的长河,不变的平凡就铸成了奇迹。

举头昂望那古老的参天大树,我细细地读了半天,感觉到:故事在她的枝杈间漫流,岁月在她的躯干上镌刻。

或者,你可以看见,一棵绿荫葱茏的古槐树下,有几个年过古稀的老人正在闲聊。

从他们话语里知道,他们跟前的这棵古槐已经和他们一样,很老很老了,也可能他们的爷爷的爷爷们就曾在这槐树下乘过凉呢!树龄到底有多大了,谁也不知道,有的说可能有一、二百岁了,有的说有几百岁了。

为了详细了解古槐的典故,我向村里一位最年长的爷爷打听。

老人家告诉我:“我们这里是先有树,后有村。

饥荒的年头,老槐树多次‘开仓放粮’,槐树叶白天让村穷苦人采撷了,夜里又重新长出来;槐豆荚落下来,去拾豆荚的人不分先来后到,每个人拾到的都一样多。

近些年来,也许古槐树岁暮苍苍,枯枝不时在风中脆断掉落下来,奇怪的是,槐枝从没有砸伤过人。

想来这槐树有灵性呢,护佑着我们村上的人哩……” 老人说到这儿,抹了一把银须,乐呵呵地笑起来。

看着老人家喜笑颜开的慈祥面容,我不由被老汉神意自得的模样感染了。

槐树是一本书,陈旧而耐读,槐树是一个招集人,执著而尽责。

平时,村里的老翁老妇茶余饭后,常常闲坐于古槐下交谈,古槐既是地里位置的坐标,又是理想的会议场所,几百年来故事纷繁浩渺,而不变的是乡音与笑声,不变的是落叶归根的故里情结,不变的是千万里外午夜梦回的槐树身影。

与其说是老人们闲聊,不如说他们正在与古槐倾吐心里话。

在他们散乱迷离的目光中,我能读出许多岁月的痕迹与人生的苍凉,他们脸上的皱纹随着吧嗒吧嗒的抽烟动作而愈加地深厚,一如古槐历尽世事沧桑的躯干。

我不禁沉思起来,仿佛看到那四月的槐花轻轻的抖动翅膀,微风拍打着一株株古槐苍老的脊梁。

顿时,花香弥漫,如同轻纱薄雾般沿着每一条街轻快地游荡。

花香里,晨风沙沙,就像一曲曼妙的音乐,这乐曲穿越时空,带着少年的豪情的斗志,义无返顾地流浪流浪;这乐曲旖丽缠绵,让少女的心在春天里萌芽、牵挂;花香如梦,游荡,游荡,游荡在远方,在亲人嶙峋的指间流淌。

那些时日,老人的眼中仿佛看见了自己年轻时穿上的亮丽衣裳,朴素而大方,在花香四溢的街道旁参加生产队开会时,大伙儿围着古槐而坐,队长则站在人群中间念报、讲解或者训话。

男人们抽着烟低头不语,女人们手里做着针线活儿嘴里却叽喳不停,孩子们则嚷着闹着或跑来跑去玩耍。

而他的目光,却追逐着槐花一样的姑娘,羞涩的目光在躲闪,飘渺的回顾却让他的心跳好快,噢,这槐树的故事,如今,已经成为老伴的她,还记得槐叶如筛,斑驳的月影下羞红的脸。

岁月漫漫,这些古槐又是如何来到这里生长繁茂的呢?也许,人们会不由得想起“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典故。

有诗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到处流传。

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海峡两岸,几乎人人萦怀,妇孺皆知。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形,也在华夏民族心目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使人们扼腕叹息,感慨万千。

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当年,被强迫迁徙的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

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木棍;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

许多人手里紧紧抓住一截槐树枝,落户后栽在屋前以示纪念。

这些事实证明,村上的百姓对槐树自幼就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缘,其实,这就是缠绵不断的家乡情啊! 小时候,我就听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说,我们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

在我们这一带,每个村都有几棵老槐树,有的直径近两米,问什么时候种的,没人能说清楚,只知道不管是干枯的还是死了的槐树,都没人去动它,像敬重神灵一样保护着它。

因此,这古槐一条街,无疑就是当时大槐树那里移民过来后,将带有纪念意义的槐树枝插在屋前,经过雨水浇灌,生根发芽,历经多少风风雨雨之后,终将长成了参天大树。

这满街的古槐,带着班驳的沧桑伫立在天地间,他犹如忠诚的守望者,凝视着岁月的脚步从这片故土上走过。

苦辣酸甜浸泡的人生百态化做了一圈圈生命的年轮,故土难离,你演绎着一个千年不变的主题。

古槐啊古槐,站在你的绿荫里,我才真正体验到自我的渺小,无论是天涯海角,梦里难忘槐花似海。

国殇是什么意思?

国殇九歌·国殇[shang伤]【年代】:先秦【作者】:屈原【 题 】:九歌·国殇【内容】: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1],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2],援玉桴[3]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1]:音“航”。

[2]:音“老。

”[3]:音“扶”。

[4]:音“墅”。

[5]:音“从”。

[6]:音“隆”。

【主要思想内容简析】:此篇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

诗中不仅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精神,而且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写作特色]:本篇写作从敌胜我败着笔,反映了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清人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中论及此篇是指出:“怀襄之世,任谗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怨神怒,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

原盖深悲极痛之。

本诗分为两段。

第一段写战场激战第二段热情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

在此诗中,屈原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在动态过程中的描述中将大场面的鸟瞰同局部特写紧密结合;在静态雕像的刻画中将外形描绘同精神赞美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有同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

于右任临终诗《国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又名《国殇》)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台北谢世后。

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

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

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之后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

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

所以,他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

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挚的感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桑梓,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诗的前两节采用重章复踏的手法,反复咏唱,抒发对大陆、对故乡深切向往、眷恋的情怀,是诗人真情实感的强烈表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正是这真挚强烈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思念,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读者感情与思想上的共鸣。

诗的最后一节开头两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乐歌》里的两句话,采用叠字,状物形象而生动!最后两句“山之上,有国殇!”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

《国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

《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国南方的祭歌而创作的一组诗篇,《国殇》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将士的挽歌,所谓“殇”,《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

”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

古人云:“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为的阻挠,使亲人分聚、骨肉离散,死后尚不能魂归故里,不得安宁,读来怎能不令人怆然而泪下?诗人借助这两句诗,表达出许许多多和诗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心:他们魂牵梦萦、心中无法忘却的正是祖国的统一!先生生前见不到祖国的统一,死后还要葬于高岗,向大陆遥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如今,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我们正企盼阻隔半个世纪的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相信,一个统一富强,繁荣昌盛的中国不久将屹立于世界东方!到此,于右任先生将会含笑九泉!于右任临终之谜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

9月的一天,于右任的老部下杨亮功到台北荣民总医院去探望他。

于右任很高兴,但由于病重及喉咙发炎,想讲的话又无法讲出来。

杨亮功于是拉着他的手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个指头。

杨亮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于右任又向杨亮功伸出三个指头,杨亮功猜测了几个答案都被于右任摇头否定了。

杨亮功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于右任点了点头。

此后,于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并陷于昏迷。

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于右任与世长辞,终年86岁。

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望大陆》一诗,当作他的遗嘱。

遗体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观音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我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

玉山山势险峻,4米高的铜像和建材全是由台湾登山协会的会员们一点一点背负上去的。

于右任终于了却了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

一个指头、三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一直是一个谜。

...

哪位知道有关白居易感伤诗的内容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

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

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

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

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

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

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

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

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

白居易的语言通俗平易,这是与他平易浅切、明畅通俗的诗风紧密相联系的。

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谕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