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中常用典故 古诗词中的典故



中国诗词常用典故有哪些 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 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 喻一个人光

中国诗词常用典故有哪些

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 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 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 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 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 晶莹、局洁〇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 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 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 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 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 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 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 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 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 搅天飞^卯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 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 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 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 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 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 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 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 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 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 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 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 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 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 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 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 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 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 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 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 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 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 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 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 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 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 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 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曰的繁华已荡 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 去昔曰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 巷口。

6.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 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 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 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 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 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 长: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 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 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 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 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 送别之所。

8.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 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 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 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 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 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 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 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 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 别的愁绪。

9.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 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 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 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 有舍情。

”把伤/( 、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 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 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 不多,大多表示一...

古诗词中常用的历史典故

我们欣赏古典诗歌的时候,了解典故的含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我们弄清作者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典故的运用,按其来源来说一般可分为三种。

一、引用历史典故。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几个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慨叹。

此外,经常入典的历史故事有:“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新丰客”“新丰”,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任用;“楚狂”“接舆”,喻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青冢”即昭君冢,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激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南冠”“楚囚”,指被羁绊的正义之士,或指诗人身陷囹圄;“王谢堂前燕”,以王谢家族盛衰为喻,寄托吊古伤今的情怀;“高山流水”“伯牙琴”,指知己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才学、技艺方面的互相了解与合作。

二、引用神话传说。

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海上三神山也,自古以为是可望而不可即之地;“青鸟”,是西王母跟前的信使,专为她传递音信。

诗人借“蓬山”比喻意中人远隔万重的仙境,与会无期,怎不令人愁丝萦怀?只好请“青鸟”去殷勤问候,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惦念之情和内心的无限惆怅。

借用神话传说入典的,常见的还有:“沧海桑田”,比喻时局变化和人事变迁;“烂柯人”暗示了在外时间的长久,又表现出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回雁峰”,相传雁到此不再南去,遇春而回,表达返回故国的愿望;“桂魄”“蟾桂”,代称月亮;“化鹤”“归鹤”,表示人生变幻,反映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赤松子”指仙人,表现寻仙访道的思想和生活;“七夕”“鹊桥”“星桥”“牵牛织女”等,常用来写男女爱情的忠贞;“巫山神女”“云雨巫山”“云雨”,多用来咏怀与巫峡有关的古迹,或写男女恋情;“天狼”,表示有战事;“折桂”,指登科及第。

三、引用、化用前人语句。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早在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中就用“心若怀冰”来比拟心灵的纯洁,后来鲍照《白头吟》中用“清如玉壶冰”比喻清白高洁的品格,再后来唐人用“冰壶”比喻为官清廉高洁。

这样,在王昌龄的这两句诗句中,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更能表达自己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引用前人诗句入典,常见的还有:“玉树后庭花”“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制作的乐曲,这靡靡之音使陈朝走向灭亡,后人用这首曲表淫靡之音、亡国之音;“阳春白雪”,用来称赞那些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高雅的艺术作品;“关山”“关山月”,是边地音乐,表达远离家乡、戍守边关的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二毛”,指人届中年,头发斑白,表示年岁渐长,日见衰老;“山阳闻笛”“闻笛”,表示追念故友,缅怀友谊;“五柳先生”“五柳”,指高人隐士,或高人隐士隐居之地;“采薇”,表示隐退之志,以示高洁;“式微”,表示国势或门祚衰落,或自己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登楼”,表示登高远眺,千里江山尽收眼底的情景,同时又唤起思家念乡,怀念故国的忧伤情绪;“鲁叟”,孔子的代称,有时也比喻老儒,常借此感叹道之不行,个人不得施展其抱负;“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也比喻活跃的思想、不羁的性格;“新亭泪”“新亭风景”,表示对国势衰颓、山河变色的感伤,寄寓爱国忧时的情怀等。

总之,了解典故的出处,懂得典故中的意蕴,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词。

中国诗词常用典故有哪些

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 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 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 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 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 晶莹、局洁〇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 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 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 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 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 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 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 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 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 搅天飞^卯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 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 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 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 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 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 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 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 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 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 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 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 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 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 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 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 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 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 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 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 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 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 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 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 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 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 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曰的繁华已荡 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 去昔曰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 巷口。

6.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 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 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 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 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 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 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 长: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 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 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 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 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 送别之所。

8.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 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 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 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 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 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 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 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 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 别的愁绪。

9.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 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 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 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 有舍情。

”把伤/( 、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 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 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 不多,大多表示一...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如: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

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

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

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屎”,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

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由此我们也看出,诗人往往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

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

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其次我们来说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

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

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后世对她的词评价颇高,称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词坛丛话》)。

相对而言,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但这一首却一扫其词的婉约缠绵,风格悲壮飘逸,最为人所赞叹!诗的一、二句语气激昂慷慨,铿锵有力,已成千古名句。

三、四句随即用典: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

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十面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

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去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像当年率八百儿郎那样破釜沉舟,还可背水一战!但他羞愧难当,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遂拨剑自刎而死,死得...

举例说说诗词中“用典故”有什么作用?

射乌据汉?刘安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之时, 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尧乃令羿仰射十日,堕其九, “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唯留一日。

后世诗文因以“射日”用作咏太 阳及乌的典故。

唐?李白《古朗月 行》:“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 行:“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唐?李贺《古邺城童子谣效 王粲剌曹操:“切玉剑,射日弓。

”宋?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争 得羿复生,射此赤日落。

”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 “脱兔 已非伤离荜,射乌偏误指衔环。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三、引发联想。

创新意境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

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

...

古代诗词中猎较一词有何典故?

《汉书?儿宽传》:“宽 治尚书,贫无资用,时行赁作,带经 而锄,息则诵读。

”除儿宽外,史载三国魏常林、晋皇甫谧也有类拟故事。

后以“带经”作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南朝?梁?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 志》:“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 韵》:“时陪折俎宴,顿异带经锄。

”清?黄莺来《和陶饮酒廿首》其十 六:“绿畴盈秀色,秉来思带经。

古代诗词中孟光一词有何典故?

据《后汉书?逸民传》 记东汉梁鸿,字伯鸾,家贫,品行 高洁。

同县有孟氏女,年三十不嫁:“欲得贤如梁伯鸾者。

”梁鸿闻后,前去聘婚。

见孟氏女著布衣,操 作而前,梁鸿大喜,娶以为妻,并“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盂光与梁鸿结 婚之后,夫妇相敬如宾,同甘共苦。

每次梁鸿劳作归来,孟光都已准备 好饭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弁 眉。

”在中国古代,孟光被认为是贤?妻的典范。

唐?王绩《山中叙志》“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唐?白 居易《赠内》:“梁鸿不肯仕,孟光甘 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唐?徐夤《绿鬓》:“绿鬂先生自出 林,孟光同乐野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