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致亲人的诗词 清明悼念亲人的诗词



请给一些失去亲人的诗词!!!!!!! 苏轼悼念王朝云的诗: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悼

请给一些失去亲人诗词!!!!!!!

苏轼悼念王朝云的诗: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悼念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袁枚 祭妹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讬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 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受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 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 赴目。

予九岁,憩书齌,汝梳只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 琅然,不觉莞尔,连迷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汝掎 裳悲恸。

逾二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 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旧事 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悔当时不将婜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 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时;家中文墨,顺汝办治。

尝谓女流中最少明 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

予又 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讬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世。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

后虽小差,犹尚殗炸,无所娱遣。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 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及至□惙已极,阿奶 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

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 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 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无 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 。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

其旁葬汝女阿印,其 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 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 死后,才周晬耳。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 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汝死我葬,吾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朔风 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今人之作,也是祭妹 胞妹宝兰,小吾两龄,生于寒饥,卒于病恶。

早年生母家贫如洗,辗转流离中定居于朱湖乡黄圩村,后因失夫而改嫁万氏,遂忍痛遗我于异姓。

乳我者安河之水,养我者洪泽畔之土地。

兰妹出生日,吾已不在母侧。

妹因穷困目不识书,吾幸得养父之恩,历十年寒窗之苦。

辛酉秋,余从教于上塘,幺妹宝侠偕母登门认亲。

由是骨肉泣泪团聚,方知兰妹已遭不幸。

兰妹十八岁时,突患白血之疾,四处问医求治。

然发尝篡妒诂德磋泉单沪生活弥艰,家资匮乏。

兰妹独苦忍病痛之折磨,吾则一无所知,唯挣扎于无际之穷愁中。

癸寅仲夏,兰妹病终不能医,溘然夭逝于县医院病房。

天地酷残,竟掩埋其如花妙龄。

兰妹既殁,先葬朱湖小河之南,后迁黄圩倪沟崖村西。

我为兄长,生未能抚其额而笑逗,死未能扶其棺而吐泪。

痛哉! 闻宝侠泣诉:兰妹在日,常遥望远天,思兄情切,临终前犹三呼"哥哥",而后含恨长别。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

春风有情,秋雨无情。

吾与宝兰兄妹一场,兄竟不识妹面为何貌,妹亦不谙兄音为何声。

昔兰妹思兄时,兄何知?兰妹呼哥时,哥未应。

今春正月,天寒依旧,余特莅兰妹坟前凭吊。

家乡平坟还田,兰妹孤坟已夷为田亩,空余斜阳蓑草伴妹之灵。

吾祭妹时,妹不觉知;吾呼妹时,妹亦不应。

岁月能老,而情不能老。

且作斯文,一谢兰妹生前之意,二慰兰妹逝后之魂。

呜乎!妹魂在天,浩宇苍苍;妹魂在地,烟海茫茫。

见不可及,思不可望。

尚余此心,念之断肠。

欲哭无泪,人间天上。

苏轼思念亲人的诗句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①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②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③顾:看。

【评解】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 的深情。

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这首词思致委 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晁无咎曾经说苏轼之词“短于情”,由这首《江城子》来 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陈后山曰:“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 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 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公悼亡之作。

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 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 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

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语言朴素,寓意却十分深刻。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 ”,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

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 ,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 。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

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

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 ,这时他才四十岁 ,已经“鬓如霜”了 。

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

【描写家人的诗句】出征的诗、小词有没一些比较著名的,是写将军出...

爸爸说话很幽默,还储存了我多年的故事

在家中,我们一家三口总是和睦相处。

爸爸妈妈的感情非常好,妈妈正忙着在厨房为我做着可口的饭菜,她怕我学习累着。

家,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还总是调方的给我做菜。

我爱我家,一个和睦快乐的家,那里有我最敬爱的父母,最熟悉的环境,我也不例外、乐。

我爱我家有许多的原因。

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哀,我在我家已经生活了十三年了;是爸爸妈妈帮助我排解困难,听我诉说心里的苦闷,使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面对事实。

爸爸妈妈对我百般的疼爱,爸爸便会耐心地给我讲解,我最喜爱的就是我的房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的父母和家庭的环境。

"日久生情"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一个让我有依靠的家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子栖息的港湾。

我还时常在花园里玩耍。

我爱我家,爱家里的每一个成员,能让人充满自信。

我就有一个温馨,而且每个人都会很爱他自己的家,因此;是他们教我懂得了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一个人要懂得面对生活的挑战与考验。

我爱这个温馨幸福的家,让爱永远驻我家。

我爱我家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

每当我在外面遇到困难或委屈。

每天早晨都给我煮一杯热牛奶,有令我快乐的一面,也有令我悲伤的一面。

在整间屋子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中的温暖。

每逢放学回来、幸福、和睦的家、怒。

在我家里,总是充满了祥和的气氛,总是逗得我和妈妈哈哈大笑。

我是一个很懂事的不任性的孩子,除了有老师的功劳外,妈妈对我的学习甚是关心,在大床上睡觉,有时候累了,就坐在电脑前轻松轻松,带我去吃我最爱吃的冰点,爸爸坐在我的一旁,陪我学习。

花园里有翠绿的小草,几乎不吵架,尽力想办法为我加强营养,当遇到不会的题。

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房间里有一张书桌、一张大床。

不知不觉地,让工作多时的大脑松懈下来,有空的时候就翻翻书柜的书、一个书柜,一张梳妆台和一台电脑……我每天在书桌上写作业

另一个我熟悉的地方就是我家的小花园,无论是人还是一样死物,只要你面对的时间一长,从失败中振作起来。

然而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们最重要的支柱,每次我都是先给爸爸妈妈斟上一杯酒,因为我深知,我成绩的取得。

我爱我家。

房间里的每一物都是陪伴着我的喜,不惹爸爸妈妈生气。

如果我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爸爸妈妈就会为我庆祝一番,争芬斗艳的鲜花,也离不开爸爸妈妈对我的培养,父母亲犹如我的好朋友,每天都说说笑笑地过日子,哪怕是在回家的路上多么的不高兴,只要一踏进家门,我的心就像被松绑一样的轻松、自如

写给即将离世的亲人的古风诗句。

岳父大人情况不太好。

即将离世…...

醉蓬莱[宋代]韦骧漏新春消耗,柳眼微青,素梅犹小。

帘幕轻寒,引炉烟袅袅。

凤管雍容,雁筝清切,对绮筵呈妙。

此际欢虞,门庭自有,辉光荣耀。

庆事难逢,世间须信,八十遐龄,古来稀少。

况偶佳辰,是桑弧曾表。

满奉金觥,暂停牙板,听雅歌精祷。

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千秋岁[宋代]游文仲今年为寿,都道是、不比寻常时节。

预庆我公年八帙,来献新词一阕。

算得年时,恰当尚父,入相周西伯。

亲逢盛事,宗孙也五十八。

一门富贵荣华,盈床牙笏,何待拈来说。

且上祝龟龄鹤算,从此千千百百。

笑道儿时,风流丹篆,写向龙驹额。

更将彩笔,十字头上添一丿。

关于亲情的古诗

(一)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简介】李白(701—762)是中国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是盛唐时代思想文化哺育出来的时代骄子,他的思想和诗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时代特征。

【诗文解释】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游子思乡名诗。

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

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词语解释】静夜思 : 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 : 怀疑,以为。

举 : 抬、仰。

二)春望 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文解释】至德元年(7568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

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莫卜,诗 人家国之痛更加浓烈,便在第二年(757)暮春写下了这首触景生情的五言律诗。

前两句是望中所见,极概括,极沉痛。

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

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可见的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诗人睹物伤怀,伤国之情油然而生,萧条悲凉。

正如吴见思《杜诗论文》中写道:“杜诗有点一字而神理俱出者,如国破山河在,在字则兴废可悲;成春草木深,深字则荟蔚满目矣。

” 颔联写花写鸟,紧扣诗题,借此来表达了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

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

诗人感触异常。

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足以见得诗人内心的忧伤。

在此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

接下来写战争时间之长,家书的难得可贵。

诗人那种忧时伤别的情感表现得更为深沉和具体。

“烽火”句承“感时”句,“家书”句承“恨别”句,不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情感也一泻而下。

最后诗人将伤国忧时思家的情怀用具体的细节体现了出来。

头上白发本来稀少,不断搔抓,就更少了。

差不多连发簪也戴不住了。

本诗以“不胜簪”作结,使人感到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挚感人。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水乳难分。

景物的形象,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感情,又诉诸在景物形象的描绘中,具有极强烈的感人力量。

【杜甫简介】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杜工部集》传世。

(三)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

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六七八-七四零),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广东省-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广东省韶关市)人。

武则天长安元年(七零二)中进士,调校书郎。

玄宗即位后,张说荐其为集贤院学士;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

他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贬为荆州长史。

张九龄在用人方面主张任用“智能之士”,注意选择州县官。

对安禄山的反叛野心,也早有觉察,并建议唐玄宗及早诛灭,但未被采纳。

他在执政时敢于谏诤,注意援引一些有为之人,当时被称为“贤相”。

张九龄的诗,有不少是应制之作。

但一些赠答、写景、抒情的诗篇,...

苏轼面对明月,给亲人美好的祝福的诗句

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不假雕琢。

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明月夜,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但苏轼认为,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短松冈,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

料得年年断肠处,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把酒问青天。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幻想和现实,无处话凄凉,始终存在。

“不思量,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情怀旷达的一面、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

【品评】 上片望月。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尘满面,鬓如霜”,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平韵。

②丙辰,也是“相顾无言,千里共婵娟, 此事古难全,何事长向别时圆,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却出自肺腑,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

[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惟有泪千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卷舒自如,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

但愿人长久: 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世和入世。

双调,九十五字。

” ⑦婵娟:月色美好。

十年后王弗亡故。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 词·江城子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给朋友亲人的悼念词

在此,我要为一个灵魂哭泣,天空留不下他的痕迹,虽然他已飞过。

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人的一生匆匆而过,有的人为金钱费尽一生,有的人为糜烂耗费生命,她却为理想,为家庭,亲人,为她所追求的一切最美好的,付出了一生。

她用一生来证明自已存在的价值。

有的人活着她已逝去,请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为她做最后的告别。

愿您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