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佛印和尚诗词 佛印和尚



苏轼跟佛印和尚的故事、“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水漂东坡诗(尸)。”

苏轼跟佛印和尚的故事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水漂东坡诗(尸)。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

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

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

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

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

关键在“无”、“巫”谐音。

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

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

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

佛印是个怎么样的和尚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正举杯畅饮间,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

求文人佚事,如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一类的,越多越好。

最好是有...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一个故事 以下是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一个故事。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与名僧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品茗、参禅、悟道、吟诗,有时开点斗智慧的小玩笑。

一次,苏轼与佛印约定要在人静之中察看一下对方是什么样子。

苏东坡先察看盘踞而静坐的佛印和尚,苏轼说:“大师呀,您这时像一堆屎。

”佛印和尚再看盘踞而静坐的苏东坡,然后却说:“苏学士,您这时俨然是一尊佛。

” 苏东坡开始很有点得意,自以为这次胜过佛印和尚。

一会儿,他心里就在猜疑,佛印肯定不会让人轻易别人捡便宜的。

但他一直没有弄清佛印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回到家里,他把这件事告诉苏小妹,不料聪颖过人的苏小妹听过之后就笑起来。

她对苏东坡说:“佛印和尚的话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倘若人的心里有屎,便看人也是屎;倘若人的心地是佛,便看人也是佛。

关于苏小妹的经典诗句及其产生背景

苏小妹的故事在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经过明代冯梦龙的整理, 更成了“三言”中的传世名篇,“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和“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破水底天”等诗句也因此被广泛传颂,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才女的文思敏捷和才子佳人的姻缘佳话。

于景祥在《苏小妹的真伪》(见《社会科学辑刊》一九九九年第六期)一文中点破了这一幻想,认为:“有关苏小妹的系列美丽传说,多是无根之言,与事实相差甚远。

” 首先,“苏小妹”并不是东坡之妹。

据其父苏洵《自尤》一诗记 载,苏轼姐妹中最年幼者叫八娘,她虽然是苏洵的幼女,可称为小妹, 但她的年龄比东坡还大一岁,故为东坡之姐而非东坡之妹。

其次, “苏小妹”也不是秦观之妻。

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中写道: “(徐成甫)女三人,曰文美、文英、文柔……以文美妻余。

”可见 秦观之妻是徐文美,而非“苏小妹”。

最后,“苏小妹”的婚姻非但 不是才子佳人之配,反而是一出悲剧。

据《自尤》说,她嫁给了自己 的表兄此人姓程。

“小妹”婚后一年,生有一子,不幸染病,而程 家不与医治,被父亲接回娘家休养。

程家却又以其“不归觐”为由, 夺其子,致其病情发作而亡。

与传说中相符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位“苏小妹”被父亲夸赞,说 她“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看来确是一 位才女。

而这样的女子同样难逃封建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 叹息。

如果你愿意相信的话,后人附会的故事也蛮有趣的: 故事一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故事二 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轼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风吹过,裘毛拂动,苏小妹在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道:“风吹裘裘毛乱动。

”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苏轼傻笑,一副得 [苏小妹图3] 苏小妹图3 意的神气。

她所站墙角的墙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轼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阳照壁壁水直流。

”苏小妹虽还年小,但已初解人事,当即羞红了脸,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

还有一次,苏小妹正蹲在井边剖鱼,苏东坡从外回来,骑马经过,一见,立即说道:“妹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苏小妹犹豫了一下,但终究忍不住,将头微微扬起,半羞半嗔对哥哥说:“哥哥骑马,跨上去又加一鞭。

” 故事三 苏东坡有许多和尚朋友,宋代理学盛行,提倡明心见性之余,也使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女子的人格饱受压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脚之外更要求女子话不高声,笑莫露齿,天天就躲在闺房中习那女红,出嫁的那天头上都还要顶一块红布不让别人看见。

苏家是读书人家,见识有别,另外与苏东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苏东坡与那些和尚交谈玩笑的时候,并不干涉他那伶牙俐齿的妹妹在中间搅和,管她雅致也好,粗野也好。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载沉载浮,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苏小妹少见多怪,看得兴致盎然,谩声说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

”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这一下扯开话题就不止不休,苏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联: “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 苏小妹一时为之语拙,正无可奈何,抬头望见江心有个和尚在撑船,话题一转: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 这联有些难处,它是从“影子”落笔,必须要以“影子”对答才能贴切,主持不由得仔细推敲,终于说道: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 苏小妹不甘心,再次发难: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 这次苏小妹遇到了对手,主持僧迅速对道: “一个佳人望月,人间天上两蝉娟。

” 在苏东坡众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苏小妹斗口也就百无禁忌。

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我有一联,敢请女施主对答”联语是: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

” 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争强好胜,与人对联从不服输,这次就选了这么一副充满黄色情调的想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早和她哥哥对过类似的联语,根本就不...

关于苏东坡、苏小妹、佛印之间的对联故事有哪些?

苏东坡与佛印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

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

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

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

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麽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

」「什麽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麽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 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

」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

刚好苏东坡进来了。

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

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

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

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麽?」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里卖的什麽药。

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

」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了。

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

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 水流东坡诗(东坡尸体)。

...

苏轼与佛印针锋相对对联

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

”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

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

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

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下联是,岂敢,岂敢,特来向长老请教:“阿弥陀佛,这是一副老对联。

” 苏东坡笑了笑说: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的上联是,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 佛印不知是计1、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狗啃河上(和尚)骨,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

佛印的下联是,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 展开...

关于苏轼 苏小妹作诗的故事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载沉载浮,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苏小妹少见多怪,看得兴致盎然,谩声说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

”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这一下扯开话题就不止不休,苏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联: “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 苏小妹一时为之语拙,正无可奈何,抬头望见江心有个和尚在撑船,话题一转: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 这联有些难处,它是从“影子”落笔,必须要以“影子”对答才能贴切,主持不由得仔细推敲,终于说道: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 苏小妹不甘心,再次发难: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 这次苏小妹遇到了对手,主持僧迅速对道: “一个佳人望月,人间天上两蝉娟。

” 在苏东坡众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苏小妹斗口也就百无禁忌。

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我有一联,敢请女施主对答”联语是: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

” 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争强好胜,与人对联从不服输,这次就选了这么一副充满黄色情调的想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早和她哥哥对过类似的联语,根本就不觉得怎样,虽然开始难免有些脸红,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说,我又有什么不敢说的,便对道: “二憎同榻,颠倒四个光头。

” 佛印连连摇头,自认失败,连赞苏小妹锦绣心机,才思敏捷。

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苏东坡心中欢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

”佛印和尚微笑而已。

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和尚吃了一记闷亏,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你又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苏小妹渐渐长大了,仍是十分顽皮。

她的婚姻问题日益成为苏氏父子考虑的问题,苏小妹有才,人聪明,又不拘小节,顽皮甚至耍赖,长得又不是十分出众,要找到一个十分称心如意的人来做丈夫比较难。

先是黄庭坚古道热肠把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介绍给苏小妹,并乐颠颠地把王雱的得意之作拿来给苏小妹品评,苏小妹左看右看,最后告诉黄庭坚王雱的作品是:“新奇藻丽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难成大器。

”黄庭坚还想争取,说是王雱绝顶颖慧,读书一遍就能了然于胸。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苏洵冷冷他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谁的儿子看书还要看两遍呢?”黄庭坚无话可说,实际上论家世,论相貌,论才气,王雱都足以与苏小妹比,可苏小妹就偏偏瞧不起人家。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观,秦少游。

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

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秦观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

只要苏小妹这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

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

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度过,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居然要新郎官解开她出的三个题目才准新郎官进洞房。

第一道诗谜是: 铜铁投烘冶,缕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一句“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

第二句缕蚁爬上雪白的粉墙含有“沿”的意思,“沿”与“缘”相通。

第三句反过来看阴阳中只有一义,那就是“道”。

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间的,就只有“人”了。

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

秦少游略有思考便想通了此节,不禁哑然失声。

原来当黄庭坚告诉秦少游,苏家准备把苏小妹嫁给他为妻时,他虽然当即应允,但想到传说中的苏小妹突额凹睛,风流少年秦少游对自己未来妻子的容貌着实放心不下,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苏小妹,由于理学盛行,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定婚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见,又不好向别人打听,这一块心病着实越来越深,那天终于得知苏小妹要入庙进香还愿,秦少游计上心来,把自己打扮成“化缘道人”,先在庙门前等着,苏小妹的轿子一到,秦少游就上前去求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苏小妹在轿子里立即拒绝:“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 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的搭腔...

佛印是谁他叫什么?

宋代云门宗僧.为苏东坡之方外知交.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学《论语》等典籍,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曾登临庐山参访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二十八岁,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历住淮山斗方,庐山开先、归宗,丹阳(江苏省金山、焦山,江西大仰山等刹.尝四度住云居;与苏东坡相交颇深;并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二,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佛印其人 具有含容三教的气质,与纯粹的佛教僧人风格不同.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阿部肇一的《中国禅宗史》第三篇第五章有如下之描述∶ ‘与其说佛印是佛教僧侣,不如视之为道家者流.而其儒学思想亦能与释、道二者相合.元丰五年九月,佛印自庐山归宗寺回到金山寺时,即有癴道冠儒履佛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匁之语(《感山云卧纪谈》下),颇有三教兼容,形成一宗的气概.了元(佛印)曾一度为地方官吏,二十八岁时出家(《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九).由他过往的经历来看,令人不期而然会联想到其特异的佛教观.他虽然继承开先善暹的法统,可是其行动与思考却具有强烈的世俗意识.他经常参加酒宴而高谈阔论.所结交的朋友,僧人方面反而较少,倒是与士大夫官僚之辈常相往来.’ 宋代之笔记小说中,常有佛印轶事之记载.可见师是当时士林中众所周知之名僧.其与苏东坡之交谊,尤脍炙人口.附录《宋人轶事汇编》所转载《宋稗类抄》一则,所载即其一例. ◎附∶《宋稗类抄》(摘录自《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 东坡在惠州,佛印在江浙,以地远无人致书.有道人卓契者,概然曰∶‘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因请书以行.印即致书云∶‘尝读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愿不遇主知,犹能坐茂林以终日.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骖鸾驾鹤,翔三岛为不死人,何乃胶柱守株,待入恶趣.昔有问师∶佛法在什么处?师云∶“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吃饭处,屙屎撒尿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子瞻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要做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佛印与苏东坡 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名了元,字觉老,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注:苏小妹为传说人物历史上苏轼并无妹妹. [编辑本段]佛印相关故事 ‘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愣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地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