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平江南江诗社诗词 平江县南江镇



大家帮忙想一个诗社的主题! 既是主题,不能太大,不能太小,太大则无从下笔,太小则思维局限。 当时明月——月之主题 故园的秋——秋之主题 山花烂漫——花之主题 史海撷英——评历史人物 文章天下——论海

大家帮忙想一个诗社的主题!

既是主题,不能太大,不能太小,太大则无从下笔,太小则思维局限。

当时明月——月之主题 故园的秋——秋之主题 山花烂漫——花之主题 史海撷英——评历史人物 文章天下——论海内外时事顺便说一句,红楼梦里的主题都很简单的,如“菊花”、“桃花”、“海棠”、“螃蟹”……

一个对联,【潇湘诗社】潇湘诗社品韵吟风,天涯诗词傲视群雄

4月16日 22:54 如何写诗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

诗歌并不例外。

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 韵文。

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

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

最初的诗 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

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

大家不 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

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 近体诗。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

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

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

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

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

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

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

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

首尾 四句不排。

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

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

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

开头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

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

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

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

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

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

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

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

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因(阴)、忍(上)、印(去)、一(入);人(阳)、忍(上)、印(去)、日(入);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

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

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

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

如写五言,平仄如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

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

但这并不困难。

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

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

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

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

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

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

(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

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

但是,当...

赞黛玉的诗词

1、《红楼梦》中,开篇几回中就有形容黛玉风流姿态的诗歌,以及人物命运判词,但是大多都是形容其外貌、命运、以及悲观、自哀自怜的诗歌。

作者赋予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特色赞美诗歌,莫过于大观园成立诗社时,各个主人公自己发挥的那些诗词了。

特别是黛玉在“菊花诗”题目中的自由发挥,则是作者赞颂她的内在高洁品质的体现,比如《咏菊》《菊梦》《问菊》,《咏白海棠》,都赞美了她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傲然于世的清幽姿态。

2、列举赏析如下:(1)出场诗篇,主要是形容她的仙子一般的姿态。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葬花词》最醒人的几句,表明她宁可死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警句(3)《咏白海棠》,赞美了她的灵魂洁白无瑕,幽怨而娇羞。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警句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4)《咏菊》,赞美了黛玉的灵气,雅致蕴藉,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警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5)《菊梦》,赞美并暗喻了她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恼恨恶势力骚扰,固守心中旧盟的立场。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6)《问菊》,鲜明的表示孤傲如己,希望与自己的相知偕老隐迹于洁净的世界,并毫不客气的发出质询,为何这个世界就不能见容呢。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警句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题秋江独钓图这一首诗在什么上的诗

可以将自己写的诗寄到杂志社,像《读者》那种有诗歌专栏的杂志。

也可以寄到晚报,采纳率会高些,但不过稿费不如杂志社的多。

下面提供一些诗歌类杂志社的联系方式,仅供参考。

1、《中华诗词》——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61498 地址北京东城区北兵马寺17号 2、《当代诗词》——邮编:510080 电话:020-87754814 地址:广州市东山美华北路9号 3、《燕赵诗词》——邮编:050000 电话:0311-7839224 地址:河北石家庄市市庄路66号 4、《中州诗词》——邮编:450003 地址:河南郑州市花园路3号(河南省文化厅院内) 5、《鹿城诗词》——邮编:325000 电话:13173510335 地址:浙江温州市环城东路66号305室 6、《九州诗词》——邮编: 430062 地址:武汉武昌秦园路特1号 7、《北京诗苑》——邮编:100029 电话:010-62353491、62376633转460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8号老年公寓603号 8、《新时代诗词》——邮编:310006 电话:0571-87057772 地址: 杭州市环城西路浙江省老年活动中心七楼 9、《昌黎诗词》——邮编:066600 地址: 河北省昌黎县老干部局一楼河北省昌黎县诗词学会 10、《夏风》—— 邮编:750004 电话:0951-6031497-8170或6091155 地址:中国宁夏银川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社内 11、《燕南诗词》——邮编:065000] 电话:0316-2116002 地址:山东省廊坊市康宁道6号燕南诗词社 12、《坎门诗词》——邮编:317602 电话:0576-7552751 地址:浙江玉环县坎门镇新大街农行内 玉环诗社 13、《驿城诗词》——邮编:463000 电话:0396-2952366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街208号老干部活动中心二楼 14、《长白山诗词》——邮编:130042 电话:0431-2952619 地址:吉林长春上海路30号长白山诗社 15、《柳泉诗词》——邮编:255020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路86号老年活动中心书画学会诗词部 16、《安庆诗词》——邮编:246003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百货大楼 17、《长阳诗苑》——邮编:443500 电话:0717-5325189 地址: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清江路47号县人大老干部科办公室转 18、《南阳诗词》——邮编:473003 电话:0377-63399800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七一路227号老干部大学二楼 19、《弋阳诗词》——邮编:334400 地址: 江西省弋阳县广播电视台 电话: 0793-5900333 20、《尧乡诗词》——邮编:055350 地址:河北省隆尧县文化馆 电话:0319-6667906 21、《东明诗词》——邮编:45000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政四街一号院 电话:0371-65951624 22、《华夏诗文》——邮编:266101 电话:0532-87972058 地址:中国青岛308国道610号(海尔集团对面) 23、《笔架山诗刊》——邮编:433100 电话:0728-6293884 地址:湖北省潜江市东风路青石轩书画社 24、《碣阳诗词》——邮编:066600 电话:0335-2022569 地址:河北省昌黎县老干部局一楼昌黎县诗词学会 25、《西溪吟苑》——邮编:310012 地址: 杭州市文苑路658号世纪*西溪别墅70幢 26、《江北诗词》——邮编:271100 电话:0634-8087792 地址:山东省莱芜市机关大楼北楼政协405房间《江北诗词》编辑部 27、《江海诗词》——邮编:210024 电话:025-83316999 地址:江苏南京市颐和路2号《江海诗词》编辑部 28、《关睢诗刊》——邮编:715300 地址:陕西省合阳县政府招待所 29、《龙沙诗词》——邮编:161005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大楼《龙沙诗词》编辑部 30、《北国诗词》——邮编:150080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林兴街2号林园小区2-771《北国诗词》编辑部 31、《淮北吟坛》——邮编:235000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花园路7号中华诗词集编委会 32、《跃龙诗声》——邮编: 315600 地址:浙江省宁海县兴圃巷32弄7号 33、《东镇诗词》——邮编:262600 电话:0536----3216044 地址:山东省临朐县县委院内东镇诗社 一般诗刊征稿的要求是: 1、题材不限,内容健康,符合格律要求的诗、词、曲作品以及精短新诗佳作、诗词评论。

2、诗词声韵坚持“双轨并行”,提倡新声新韵,但在同一首作品中不得新旧杂揉。

3、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打印尤佳。

最好横向行文,近体诗两句一行,古体诗、词、曲连排,开头和词的过片空两格。

一页一首(组诗可连写),每页皆须署名。

4、稿件可能不退,请保存好底稿。

潇湘是什么意思

释义编辑本段 1.指湘江 。

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风,交潇湘之渊。

”《文选·谢朓诗》:“ 洞庭张乐池, 潇湘帝子游。

” 李善·注引王逸曰:“ 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 。

” 唐·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皇英 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 王琦·注引《湘中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 元·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 潇湘 属 湛然 。

” 明·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云正深。

” 2. 湘江与潇水的并称。

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唐·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宋·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

” 明·何景明《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潇湘 。

” 词源编辑本段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

《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

自宋以来,人们多以“三湘”代指湖南。

为何称为“三湘”?说法甚多。

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

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合称,后泛指湖南全省

林黛玉编辑本段 潇湘:《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诗社中被称为“潇湘妃子”,且林黛玉爱哭,潇湘又 林黛玉泛指水,所以“潇湘”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被用作林黛玉的代名词。

问雨[七律](秋风听雨) 忍踏残花作浊泥, 何惜败柳剪风衣。

梁间紫燕同风语, 槛外斑竹与泪栖。

人世几多回首处, 梦依百度忍别离。

今朝哽咽同谁泣, 泪比潇湘汝可知? 大话西游3主角推介之潇湘编辑本段 ——缘起皆因春雨,缘灭总是牡丹 感潇湘 江南垂柳飘新絮 塞北酒寒疑老秋 犹记年年同今日 牡丹花雨为君愁 浮云一别两相忆 流水十年惟愧忧 妫婳人间总难求 谁人共载还轻舟 执手未有三生意 自在飞花随水流 空聚首 空聚首 新愁旧怨几时休 春恨秋悲皆自惹 惟待天明望角楼 资料 姓名:潇湘 性别:女 种族:人 民族汉族 身高:168公分 发型:长发 身份:官家才女 擅长:琴棋书画、茶道 武器: 潇湘——轻容团扇 潇湘的武器,也许不能算是一种武器。

或者,说得更形象些,应该算是一种舞器。

剑客侠士手中常握名刀宝剑,而他们也以自己的兵刃为荣,殊不知刀剑只能置人于死地,可除了置人于死地之外,它们可还有其他优雅一点的作用么?潇湘的团扇,扇柄是用回纥特产的和阗羊脂玉精心雕琢而成,拿在潇湘手中,与美人之手浑然一体。

扇面为轻容纱制成,薄如蝉翼,上面绘有牡丹图。

此牡丹图乃是潇湘的老师画魂所绘,分三个时期,分别为:花醉红尘、花忆前身、花开一瞬。

这等团扇,拿在美人手中,可以说与潇湘的出众气质和绝代容颜相得益彰,具有使人神魂颠倒的作用。

处世方式:儒 服饰:潇湘最喜青色,常常上穿抹胸短襦,下着青纱曳地长裙,而后佩披帛,加半臂。

潇湘之背景故事 【花醉红尘】 如果,如果不是遇到那个奇怪的云游画师,她的一生,或许会是最庸常不过的一生。

如同所有的世间女子,成长婚配,相夫教子,冷暖自知。

而一切,一切都在六岁那年一个偶然的黄昏,发生了改变。

如同一条改变了航道的河流,你不知道它会流淌到哪里,而它,自有它的方向与定数。

那个春天的黄昏,她像所有的同龄女孩一样,偷偷拿了母亲的一把团扇,在家旁的牡丹丛中扑蝴蝶。

在抬颌擦汗的瞬间,她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人”正静静站立在远处的牡丹丛后。

他相貌古怪,背着一支硕大的毛笔,表情沉郁安宁,略带一丝风尘仆仆的沧桑。

可他的眸光是如此深邃,似乎要穿越岁月重重的雾霭,努力看清一个人的来世今生。

他轻声问她:“你是潇湘吗?”她很奇怪这个陌生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但她还是重重地“嗯”了一声。

她的童年在这一刻结束了。

这个叫“画魂”的云游画师被父母挽留下来,成了她的老师。

从此她开始跟着他学习诗词歌赋、水墨丹青。

幸运的是,这一切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她的心性似乎注定就与诗画相通。

所有的娇顽与懵懂缓缓褪去,才情和灵气慢慢释放出来。

她成了方圆几百里路人皆知的小才女。

深秋时节,画魂提出告辞。

这时,潇湘突然想起应该向他索取一副画。

见画如睹人——师恩似海,她对他不是不心存感激的。

画魂却单单取了他们初次见面时,她手中握着的那一柄团扇。

只是寥寥数笔,素白的绢面左侧,便长出了一株牡丹,几朵娇艳的牡丹正在枝头争春。

姹紫嫣红,恣意浪漫,是生命中最繁盛的花期。

直觉告诉潇湘,这不是一副完整的画。

绢面右边的空白,蕴藏着太多未尽的笔墨。

画魂似乎读懂了她的心事。

他告诉她,十二年后,他故地重游时,会为她补全画中未完的景致。

末了,他告诉她,这副画的名字叫“花醉红尘”。

这一年,她六岁。

【花忆前身】 十二年,不过...

孙蕡诗歌作品

明代诗】孙蕡·诗选 【赠关元帅景熙】 君在前朝帅东阃,虎符三珠秩二品。

辕门裨将悬金章,黄头奴子州县尹。

杨仆楼船下濑时,君随左相入京师。

端门万钱宴珠履,辇路千花明锦衣。

天官宗伯司邦典,藻鉴论君第高选。

君言下国羁旅臣,生来好武文笔浅。

愿绾铜章佐北征,还来作吏锦官城。

宣劳岂言爵高下,贵在晚节完虚名。

岁华荏苒容鬓改,朋旧飘零满湖海。

星辰霜木余几人,我与蟾溪老高在。

前年佐县淮山阴,今春待诏入词林。

比来奉节领祀事,会面错愕惊愁心。

郫筒新酒凝寒翠,清夜悬灯共君醉。

醉来自起弹鸣筝,一曲清歌数行泪。

有歌有酒君莫辞,人生会遇信有时。

百年莽莽任所适,不必借箸筹前期。

但怜奔波稀会面,此去何时复相见。

明朝挂席下瞿塘,我似伯劳君似燕。

【戏赠端孝思】 君不见长安游侠儿,银鞍白马青春时。

朝出呼卢夜饮酒,美人娟娟照窗牖。

若为君作梅花仙,不随桃李争春妍, 临流自敞书画轩。

独夜可怜邀月饮, 一春长是背花眠。

【送何都阃济南省亲至京还广】 伊昔关河事征战,君家严君拥方面。

君拜元戎领大藩,虎旗耀日光于电。

北山之北南河南,鲸波虎垒相巉岩。

辕门上日开将阃,白马朱缨银作衔。

军中呼卢日向午,锦筵置酒夜击鼓。

龙潭降卒解西歌,翁源女儿学东语。

有时俘贼珠海头,海门六月如九秋。

牙旗挥天虎豹怒,霹雳迸火鱼龙愁。

银汉淋漓洗穹昊,严亲入觐承恩早。

角巾还第谁最高,君与君家兄弟好。

朅来宁亲东入齐,归舟一系蒋陵西。

莺花烂熳春如海,歌舞流连醉似泥。

蟾溪高彬故部曲,开宴斗门桥下屋。

宣州梨子鹅儿黄,吴姬指纤白如玉。

酒酣耳热悲故乡,孙蕡在座情更伤。

关河北去五千里,目断南天如许长。

秦淮水生风似雨,十辐蒲帆醉中举。

龙湾江口辞故人,小孤洲北失前侣。

知君第宅绕西湖,门对罗浮列画图。

梅花白白想犹昨,芦橘青青今有无。

三郎今年三十岁,平生与蕡最知己。

明岁春还若寄书,玉堂华馆西清里。

【往平原别高彬】 银壶绿酒沾春宴,环佩朝回奉天殿。

平生不作儿女悲,独向高彬泪如霰。

高彬昔年桑梓雄,好贤乃有古人风。

东林诗社静来结,北海酒樽长不空。

朅来弓剑已萧索,短发如丝犹好客。

塞上葡萄火齐红,宣州梨子鹅儿白。

沉绵不独重相知,文采今还胜昔时。

小楼焚香每读《易》,净几把笔常题诗。

今晨我作平原别,高彬不意情欲绝。

芙蓉香冷不堪赠,杨柳枝黄未宜折。

龙湾江口石城头,一幅蒲帆万里秋。

暮云红树傥相忆,应有音书慰别愁。

湖州乐】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

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

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

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

菰蒲浪深迷白筼,有时隔花闻笑语。

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

云南乐】 成都贾客向人语,黎州多风杂多雨。

雪山万古长不消,山下四时风气暑。

竹林西畔是云南,不论冬夏披毡衫。

蛮官见客花布袄,村妇背盐青竹篮。

绳桥跨涧石嶪,部落马蹄皆灌铁。

引筒贯索通客行,插木入崖防栈绝。

郫筒酒熟蛮人歌,太平今喜无兵戈。

悬车不戍相公岭,卖马安行大渡河。

牛缨换贷跻邛笮,路出彭门缘剑阁。

火井秋篁截洞箫,几腔吹作云南乐。

【送高文质游杭州】 君昔从戎佐南伯,归朝名在骁骑籍。

有儿戳枪能跨马,请官得应长番役。

繁华三月帝皇州,驰道千花过枣骝。

豪侠应怜白日晚,狭斜还作少年游。

玉瓶一双和酒络,九陌三衢纵欢谑。

白雪冘儿翠毯鲜,石榴裙子春纱薄。

今晨告我武林行,一束图书画舸轻。

宾客追随白下里,莺花明媚石头城。

苏堤雨余春水长,三高祠下闻渔榜。

冷泉濯足乘风归,野寺哀猿共僧往。

可怜云水空西湖,画船迩来一只无。

沉酣久矣厌流俗,清冷正可娱潜夫。

武林旧日豪华国,一一烦君吊遗迹。

明朝白马拥波涛,前代铜驼卧荆棘。

铜驼翁仲事应非,惟有孤山似去时。

君行若过逋仙墓,折取梅花一两枝。

【白云山】 白云山下春光早,少年冶游风景好。

载酒秦陀避暑宫,踏青刘呼鸾道。

木棉花落鹧鸪啼,朝汉台前日未西。

歌罢美人簪茉莉,饮阑稚子唱铜鞮。

繁华往似东流水,昔时少年今老矣。

荔子杨梅几度红,柴门寂寂秋风里。

【赠皇甫隐士文远】 群英济济登庙堂,无复幽人卧空谷。

胡为冠带隐廛市,有似山海遗珠玉。

先生风度与人殊,面如蠙玉仍秃须。

侯门不挂一步脚,厌杀人间呫嗫儒。

蒋陵白下清溪曲,垂柳疏疏数椽屋。

芸窗磊落一万卷,客去自倚风轩读。

秦淮买竹起高楼,兴来酌酒楼上头。

科头举白乱浮客,胡琴羌笛声啾啾。

朋宾自饮还自散,先生醉眠忘早晏。

蒲葵巨扇醉不醒,人定钟阑始知饭。

沉酣本以陶性灵,有时兀坐还惺惺。

屯蒙火足金母啸,卦气白白升黄庭。

看君出处有妙策,为人不迁亦不激。

随时无怪互隐显,意欲不遣人人识。

我作初交沈逸民,卜居遂与先生邻。

雪中长趿东郭履,花下时挂渊明巾。

生平落落人少喜,先生一见便知己。

非因性情酷相似,安得倾倒能如此? 居安食饱即为家,山林未必强京华。

君不见西湖处士骨已朽,至今惟有寒梅花。

【寄诃林长老明静照】 庞眉老僧无住着,不问山...

最能形容宝钗的诗句是什么

薛宝钗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诗词鉴赏】 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

”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

宝钗是封建阶级典型的大家闺秀,几乎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地步。

“淡极始知花更艳”,表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直接指的是白海棠,有一条脂批说:“讽刺林、宝二人。

”林、宝二人的名字都有“玉”字,他们确也“多愁”,这究竞是有意地影射呢,还是偶然的巧合?不好下断语,可聊备一说。

诗社社长李纨以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这身分就是封建社会“淑女”的身分。

蒲松龄事迹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 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作品继承和发展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

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

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早年 蒲松龄的一生较少到外地旅游,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但他却常到济南居留。

崐在济南期间,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题为《客邸晨炊》的诗: “大明湖上就烟霞, 茆屋三椽赁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 园蔬登俎带黄花。

” 短短数语,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晨曦早炊的生动情景。

特别是后面两句崐,说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黄花菜,用于佐食小吃崐的情景。

可以想见当时蒲松龄自炊自啖、津津有味的早餐状况。

蒲松龄所记述的炊煮小米白粥,佐以菜蔬的早餐饮食,也正是山东大部分地区崐的日常饮食习俗。

山东民间早晨多喜食粥,粥的品种甚多,有小米粥、大米粥、小崐米绿豆粥、江米粥、豆汁粥、红豆粥、荷叶粥等等。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马瑞芳教授山东大学的演讲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最好的小说是哪一部?毫无疑问,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

如果再问:哪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和《红楼梦》不同,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红楼,一短一长,一文一白,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它还是世界文学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经常让汉学家感到惊奇。

20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九迪·蔡,是一位犹太女士,她曾经跟我说,现在我们美国的报纸杂志上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文章:教给女人怎么样在男人跟前保持性的魅力。

而三百年前,在那么封建那么闭塞的中国,蒲松龄竟然写了一篇小说《恒娘》,就是写做妻子的怎么样利用自己性的魅力打败竞争对手,把丈夫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

17世纪的中国作家竟然写出供20世纪美国妇女做行为参考的小说,这太神奇了。

家徒四壁妇愁贫 蒲松龄一生,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

他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他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痛苦;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受了很多的苦。

《聊斋志异》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说,而《聊斋志异》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

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夜间,山东淄川蒲家庄的商人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他看到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进了他妻子的内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蒲惊醒了。

他听到婴儿在啼哭,原来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

“抱儿洗榻上,月斜过南厢”。

在月光的照耀下,蒲惊奇地发现,新生的三儿子胸前有一块清痣,这块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所见那个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药完全相符。

病和尚入室,这是蒲松龄四十岁的时候对自己出生的描写。

我国古代作家很喜欢把自己的出生说得很神秘,大诗人李白说他是母亲梦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

而蒲松龄是他的父亲梦到病和尚入室而生,他还解释,我一辈子这么不得志,这么穷困,很可能就是因为我是苦行僧转世。

苦行僧转世,是蒲松龄在《聊斋自志》当中杜撰的故事,但是我们看蒲松龄的一生,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