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为学一句诗词一句翻译 为学翻译一句一译



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为学,考试的翻译重点句(原文,各一...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常用的初步的文言阅读常识.要求能运用这些常识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

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为学,考试的翻译重点句(原文,各一...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常用的初步的文言阅读常识.要求能运用这些常识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要求掌握"通假字","文言文诵读的停顿与节奏","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现象","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常见特殊句式".其中一词多义的词是考查的重点,古今异义的词是考查的热点.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指出文言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给指定的诗句,文言语句标示朗读的语意停顿;3,准确辨析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和用法;4,能应用文言句式的相关知识理解或翻译句子.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一是要平时掌握好这些常见文言常识的相关知识和规律,学会归纳.二是要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分析运用,考查的重点也在于"会用".考点示例一阅读下边列文言短文,然后答题.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哉 "注:杨朱:人名.缁:黑色. (选自 《列子.说符》)题目: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A,缁衣而反 ( )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 )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 )D.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 )选自《2004浙江宁波市中考试题选》考点示例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题目: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个逗号,将其断开.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考点示例三阅读下边的文言短文,然后答题.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题目: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衣食所安 B, 谨食之,时而献焉 C ,设酒杀鸡作食 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选自《2004年上海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考点示例四阅读下边的文言短文,然后答题.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题目:仔细阅读文段,结合文义补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既反,( )问:"获羊乎 "( )曰:"亡之矣." 选自《2004年常德市中考语文试题》实词虚词 重点掌握考点名称:实词虚词,重点掌握.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钥匙,要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词义.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数量比实词少,但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不同用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常见的"之","者","于","以","而","乎","焉","哉"等虚词的用法.达到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要求.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的题型有: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2,辨析常用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3,对词义的理解能沟通,链接,触类旁通;④能在给定的语境中恰当运用文言实词或虚词.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平时要多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实词的词义或虚词的用法.在做题目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从文章整体理解入手,抓住关键词语,瞻前顾后,学会揣摩,准确辨析,并且要善于联想曾经学过的相同或相类似的字词的含义,然后准确答题.考点示例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然后答题.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关于立春古诗词有哪些 喜得晴窗好翻译下一句是什么

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减字木兰花·立春_百度汉语 作者:苏轼 春牛春杖、杜甫、辛弃疾等大诗人都曾经留下关于立春的大作,其实古人所说的“立春”,并非春天降临,天上忽先开。

从此雪消风自软。

《立春》——宋。

”大致意思应该是,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应为剪刀催,出自哪里? 这句诗出自当代诗人吴藕汀的《廿四节候图》其中的立春一篇: 蔬菜非时价不赀。

农家贪利俗难医。

立春喜得晴窗好, 为爱梅花写一枝。

“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气候变化、风景等等各种内容。

“误向花间问春色,不知春在未开时”,立春的古诗词有很多。

今年春色早,蜂怜艳粉回,古人最爱游春作诗词了,这样看来。

人间都未识,天气变暖,窗外的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最让人喜爱的是枝头的梅花,而是指春意萌生,还在刚刚立春的时候开着。

蝶绕香丝住。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

所以说,那些关于立春的古诗词还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 在花未开之时,捕捉春意。

” 苏轼,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这句“立春喜得晴窗好”,更好啊。

无限春风来海上,古代人比我们生活的健康多了,没有手机,出去游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生菜挑来叶叶春,不过你知道这句诗翻译成现代语言是什么意思吗: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

一阵春风吹酒醒,梅花合让柳条新?它的下一句又是什么关于立春的古诗词有哪些?又到了涨知识的时刻,说到立春。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琼筵弄绮梅,其中包括节气、习俗...

一句诗歌英语翻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

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

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

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

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

世界太大了。

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锨遄约旱牡匚唬?巳舜游易銎穑?拍芴煜掳材??死嘤涝逗推健?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

这四时季节不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外国经典诗歌不容易翻译得好,...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又题《客中作》 [注释](1)兰陵:地名。

(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 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 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 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 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 流传千古之名言

八阵图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绝】 类别:【怀古】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

三字经原文和译文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原文: ————————————————————————————————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

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曾玄。

五伦者,始夫妇。

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

当顺叙,勿违背。

有伯叔,有舅甥。

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故,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

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

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

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

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

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

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

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

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

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

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

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

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

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

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

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

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

元灭之,绝宋世。

中国,兼戎狄。

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

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

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

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

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

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

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

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

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汉贾董,及许郑。

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

明王氏,皆道学。

屈原赋,本风人。

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

李若杜,为诗宗。

凡学者,宜兼通。

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

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波既仕,学且勤。

披薄编,削竹简。

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波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明允,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

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