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毛主席写少年立志诗词



毛泽东写的诗词儿歌 (1902年--八岁春节于外婆家看舞狮) 狮子眼鼓鼓,茶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 五古-咏井 (1906年秋教师毛宇居命题)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

毛泽东写的诗词

儿歌 (1902年--八岁春节于外婆家看舞狮) 狮子眼鼓鼓,茶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

五古-咏井 (1906年秋教师毛宇居命题)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五古-咏指甲花 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

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艳。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

万草披日出,惟婢傲火天。

渊明爱逸菊,敦颐好青莲。

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1907/耕田乐] 耕田乐,天天有事做。

近冲一墩田,近水再墩望,多年副产积满仓。

农事毕,读书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1910年/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约1910年秋/七绝-咏蛙(改郑正鹄)]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914年/五言排律-(残篇)] (毛)晚霭峰间起,归人江上行。

(萧)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

(毛)落日荒林暗,寒钟古寺生。

(萧)深林归倦鸟,高阁倚佳人 (毛)。

…下佚… [1915年/四言诗] 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1915年5月/五古-挽易昌陶]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踯躅城南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浸双题。

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水旁养)游,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草头倩),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里,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1915年/游泳启事(一师)] 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 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

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 ,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 [1916年冬/五律] 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

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

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

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约1917年]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54年第24期《中国青年》魏巍文章) [1917年/七古-残]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1917年夏/七绝]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 竹杖草履谒学尊(萧)。

途见白云如晶海(萧), 沾衣晨露浸饿身(毛)。

[1917年夏/五言诗-(残句)] 云封狮固楼,桥锁玉潭舟。

[1916-17间/七律] 骤雨东风过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

(缺两句十四字……) 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

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1918年春季/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禾弟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1918年8月17日/七绝-过魏都(与罗章龙联句)] 横槊赋诗意飞扬(罗),《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萧条异代西田墓(毛),铜雀荒沦落夕阳(罗)。

[1919年/归国谣]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

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1923年1月/贺新郎-别友(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

更哪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1925年/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7年春/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9月/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1928年秋/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9年秋/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1929年10月/采桑子-重阳(于上杭城南汀江边临江楼)]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毛泽东写的诗词

敦颐好青莲。

我怀郁如焚。

眼角眉梢都似恨。

关山蹇骥足,惟婢傲火天,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要似昆仑崩绝壁,到中流击水,思君君不来,桥锁玉潭舟。

(萧)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

(毛)落日荒林暗,万类霜天竞自由,清光不令青山失,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春季叶始生。

东海有岛夷。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七律] 骤雨东风过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

(缺两句十四字……) 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

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1918年春季/,盘空识健翎。

[1916-17间/,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北山尽仇怨;耕田乐] 耕田乐。

曾记否。

渊明爱逸菊。

冉冉望君来,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1925年/。

[1917年夏/!与人斗。

[1923年1月/贺新郎-别友(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

更哪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城隈草萋萋。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1928年秋/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9年秋/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1929年10月/采桑子-重阳(于上杭城南汀江边临江楼)]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30年1月/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1930年2月/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7月/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1931年春/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1年夏/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3年夏/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1934年夏/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 [1934年?1935年/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1935年2月/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10月/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935年10月/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935年10月/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战友报》) [1935年10月/四言诗-致高桂滋]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暴虎入门,懦夫奋臂。

[1936年2月/沁园春-雪(率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正值落大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936年12月/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毛泽东的爱国诗词

毛泽东诗词全集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赠杨开慧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是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

毛泽东的诗 励志版

诗词:《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

《挽易昌陶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 。

《虞美人 赠杨开慧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

《贺新郎 赠杨开慧》: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

《菩萨蛮 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 昆仑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生活历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著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针对国民党内战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建国初期提出的一系列治国措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文化大革命和晚年的错误。

小时候的故事: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

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

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

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

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

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

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

【毛泽东在16岁时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迈诗...

毛泽东名言名句经典133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不打无准备之战。

——毛泽东*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 ——毛泽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毛主席语录*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毛泽东*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 ——毛泽东*陈毅是个好同志,他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所作的贡献,是已经下了结论的。

——毛泽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毛泽东*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毛泽东 *戴高乐上台也有好处,他喜欢跟英美闹别扭 ——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毛泽东*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超过。

——毛泽东*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毛泽东毛主席语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毛泽东*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最谦虚的一句话 ——毛泽东*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毛泽东*二十年后,法国人将有一番大大的头痛 ——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毛泽东*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毛泽东*妇女要顶半边天 ——毛泽东*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完全可能 ——毛泽东*高峡出平湖 ——毛泽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革命就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毛泽东*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毛泽东*国共和谈谈拢的希望一丝一毫也没有 ——毛泽东*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毛泽东*核战争打不起来 ——毛泽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 ——毛泽东*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毛泽东毛主席语录*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毛泽东*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毛泽东*老人知事百事通 ——毛泽东*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毛泽东毛主席语录*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毛泽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毛泽东*罗斯福将会使美国参加二战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续,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毛泽东*没有资产,就是最大的资产。

——毛泽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毛泽东*美帝国主义想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 ——毛泽东*美国可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 ——毛泽东*南下是没有出路的,我相信,一年之后,你们会回来的 ——毛泽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毛泽东*你办事,我放心。

—--最充满希望的一句话 ——毛泽东*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毛泽东*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毛泽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毛泽东*人活着总需要一点精神! ——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正气澶然的一句话 ——毛泽东*人民万岁!! ——毛泽东毛主席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毛泽东*日本与德国将会危祸世界 ——毛泽东*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毛泽东*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毛泽东*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能走通 ——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三十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三十年后的今天,您仍然是我的老师 ——毛泽东*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毛泽东*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毛泽东*首先,苏联、美国是第一世界;其次,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最后,亚洲(除了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毛泽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最无奈又最具神秘性的一句话 ——毛泽东*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

毛泽东的代表诗词有哪些?

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

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

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

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

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

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

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

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

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

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

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

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

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

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

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

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1 儿歌·应舞狮 1902年正月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

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注释: 源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版陈晋著《毛泽东与文艺传统》。

毛泽东八岁时,春节于外婆家看舞狮,狮子恰巧舞到八岁的毛泽东跟前。

当地有狮子到跟前时需吟诗的规矩,毛泽东即脱口而出此诗。

这首活泼有趣的顺口溜,从一个儿童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可爱形象和烧酒煮肉的热闹农村气氛。

“擦菜子”是当地自制的一种腌菜,“擦菜子煮豆腐”是湖南人十分喜欢吃的菜。

他的朴素语言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2 五古·吟天井 1906年秋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注释: 源于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赵志超著《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

此诗是少年毛泽东回答私塾老师的出题。

字里行间流露出毛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不安于现状,希望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思想处于最初的萌动期。

3 五古·咏指甲花 1906年夏 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

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

万草被日出,惟婢傲火天。

渊明独爱菊,敦颐好青莲。

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注释: 源于西苑出版社1993年9月版《毛泽东故土家族探密》 夏天,毛泽东到外婆家附近的保安寺玩耍。

他看到寺院四周盛开着色彩斑斓的凤仙花。

是一种不择土壤、随处生长的小花,因花瓣可用来染指甲,故俗称指甲花。

望着顽强生长、傲暑盛开的指甲花,少年毛泽东不禁萌生写诗欲望,并联想起古人各得其趣的咏花诗文:陶渊明归隐田园,独爱菊花;周敦颐生性清高,独爱莲花。

此时的毛泽东却偏爱枝叶弱小、意志坚强的指甲花。

从保安寺归来,毛泽东吟成了这首五言诗。

这首诗以浅近、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指甲花的生长特性和笑傲炎夏的坚强性格,结尾点明题旨,寄托了少年毛泽东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4 杂言诗·耕田乐 1907年 耕田乐,天天有事做。

近冲一墩田,近水再墩望,多年副产积满仓。

农事毕,读书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注释: 源于吉林人民出版社94年11月版《毛泽东大系》。

5 七绝·咏蛙 1910年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注释: 改郑正鹄诗。

湖北名士郑正鹄曾作: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

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当时毛泽东初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就读,刚从乡下来到城里,颇为鲜衣怒马的城里人所看不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毛泽东写诗以明志,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

6 七绝·赠父诗 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 改西乡隆盛诗,源于《毛泽东自传》。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

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

在离家赴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

“恰同学少年……”这是毛泽东哪首诗词?

沁园春·长沙【年代】:现代【作者】:毛泽东【曲牌】:沁园春【题目】:长沙【写作时间】:1925【内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注释】: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舸(ge3):大船。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一九一八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遒(qiu2):强劲。

遏(e4):阻止。

【题解】:一九二五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

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赏析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沁园春· 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

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

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

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

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

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

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风华正茂 一段峥嵘岁月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这首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

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

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

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萧子升、张昆弟、郭亮等,及其他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如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蔡畅、罗章龙、李维汉等,除何叔衡、谢觉哉外,都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

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

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

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

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这些既是...

毛泽东写诗的特点

一、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热情奔放。

在其诗词这种情感,是他积极进取、热情乐观、不断地追求完美的人生态度的自然凸现。

毛泽东是一个很有抱负很有追求的人。

少年时就志存高远,心怀大志,想要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

在1910年毛泽东写的一首诗《呈父亲》里便有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嗓子地,人生何处无青山?”这样的人生理想。

诗人的情感灌注于其诗词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的“千”“万”“亿”等数词的运用,说明数量之多,具有崇高美,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如“往事越千年”、“千里冰峰”、“万里雪飘”、“看万山红遍”、“六亿神州尽舜尧”“人民无一不团圆”……大量的“千”“万”“亿”等数量词的运用,从根本上反映出了诗人心中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和丰富而又强烈的情感。

巨大的物象和诗人的壮志豪情构成壮大的意象,并且多个意象迭加构成壮阔的意境。

毛泽东诗词中有许多的“山”“海”“洋”“天”“地”“日”“月”“寥廓”……意象。

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可上九天揽明月,可下五洋捉鳖”“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寥廓江天万里霜”“问苍茫大地”“长空雁叫霜晨月”“一山飞峙大江边”……饱含诗人壮志豪情的意象,构成壮阔的意境,为诗人抒发心中的豪情,激情,热情创设了很好的情景,体现了诗人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气势。

句子短小急促,节奏鲜明,朗读是让人很容易感觉到其句子的铿锵有力,富有气势,具有震撼力。

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一句多为四字,但字字有声,字字有力,而且都很顺口,悦耳。

再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全词都押韵,都押一个“e”韵,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

让读者一气呵成反倒不如说是毛泽东的种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为只有诗人的这种情感得意充分流露时读者才会走进诗人的诗中,进而走进诗人的视野,进而感受到时所呈现的气势,进而才会有一气呵成之感。

二、壮志凌云,阳刚漫天,霸气溢露。

毛泽东心有大志,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呈父亲》中的“学不成名誓不还”则更是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

同年(即1910年),毛泽东还写下了另一首诗《咏娃》:“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第一句写的是青蛙坐在池塘里,姿势如虎,威风凛凛。

第二句是说青蛙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三四两句直接地把青蛙的阳刚、霸气显现得暴露不遗。

通过反问的句式不仅把青蛙的霸王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加强了诗文本身的语势。

说青蛙的阳刚漫天,霸气十足,实则是抒写诗人自己的抱负及理想。

还有就是于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一词,则更是充分地凸现了诗人的凌云壮志、阳刚漫天和霸气溢露的特征。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其中列举了五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封建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及成吉思汗,然而在词人毛泽东眼中,他们的文学才华都不怎么样,他们的文治武功也略带有几分轻鄙之意。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俱往矣”,真正的“风流人物”,真正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得“还看今朝”,即以诗人为代表的中国工农无产阶级。

表现了毛泽东惊天动地的不同凡响的伟大抱负。

三、语言白话而又不弃用典,文白相兼。

毛泽东的诗词,形式上是旧体诗的形式,但是内容却是新时期的东西,总体而言是属于新时的范畴。

语言也自然以白话为主体,用白话语言抒写新时代的新景象。

比如于1961年写的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中的两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是完完全全的白话文,和平常说的口语没有任何区别,通俗易懂,让人很容易理解。

只是诗句言约义丰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无限风光在险峰”更是充满着哲理,富有思辨色彩。

还有其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初一看,不像是诗句,倒像是在随随便便地问一个人话,和一个人对话一样,极其地易懂,明白如话。

但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的地方用典,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就有七处化典。

“起苍黄”自于《墨子。

所染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龙盘虎踞”即“虎踞龙盘”,则自于《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与孙权论南京形势时说,‘钟龙蟠,石承虎踞。

’”“慨而慷”自曹操的《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穷寇”自于《孙子兵法。

军争》:“穷寇勿追”。

“沽名学霸王”自于《史记

项羽本纪》,说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为了博得桓觥叭室濉钡男槊??啻巫?Я蓟??抛吡肆醢睿?钪沼谯蛳卤晃В?载匚诮?!疤烊粲星樘煲嗬稀弊杂谔评詈氐氖?督鹜?扇舜呛焊琛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