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中文系没有诗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如果》诗词一、《如果》诗词全文:《如果》汪国真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

《如果》诗词

一、《如果》诗词全文:《如果》汪国真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选自《汪国真诗选》)二、关于本诗作者: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

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

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2005年始,他的书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2005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4月30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

该不该从历史系转中文系?我是大一学生,现在读历史系,发现历史系...

我是中文专业的大四毕业生

我个人认为,你转入中文系的想法是对的。

一、从兴趣来看,你对中文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比对历史的兴趣浓厚。

二、从文学基础来说,你的阅读量和诗词积累很不错,可以为以后的创作打基础。

三、从现在的就业形势看,中文专业比历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可以从事多个行业的工作,包括语文教师,(众所周知,语文教师需求量比历史教师的多。

)俗话说,中文专业是万金油。

所以,我支持你转专业。

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具体一点更好

就业信息版是我极少来的板块,有感来此发帖主要目的是望以建三精神,为系友分享一些关于就业的个人理念。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先占一个位置,慢慢编辑添加,各位路过的得道君子勿怪。

【就业形势篇】许多人对暨大中文系并不了解,往往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就轻易抛出中文冷门就业难的观点。

其实并不然,中文系就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为何?只要是需要使用汉语言文字(学),也就是我们俗称中文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构,原则上就有中文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国有单位,任何单位都依照法律将中文作为主要的工作语言,就业范围堪称覆盖全国各行各业。

所以,有人称中文专业为“万金油”专业,说的就是对应面极广。

广东,能够与暨大中文系相提并论的,也只有中大中文系一家,中大中文系长于古代戏曲及文体学,而暨大工于文艺学,双方各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都是国家文科基地、广东省名牌专业,各有建树。

如果考虑到中大中文系学脉不断,而暨大中文系几起几落,暨大中文系的风雨80年更为令人钦佩。

实际上,暨大也好,中大也好,两家中文系很少比长斗短,说他人闲话,一是中文人自有一份道德自律情意结;二是两家互有专攻,同为华南文科重镇各守一方;三是两家学术交流不断,渊源不绝,如暨大饶师毕业于中大,中大林岗教授在暨大完成学业,堪称一段佳话。

在面对社会海量的用人需求,而暨大中文系历来每届毕业生不过三十余人耳,纵使供不应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也不轻易扩招。

相对较低的录取分数与较好的就业质量、优秀的教学师资来说,暨大中文系性价比极高,就算说是前三之列,恐怕也不为过。

【就业方向篇】一些刚入学同学受到就业压力困扰,非常着急自己的就业方向,往往会问,中文学生到底能够干啥?从历年系友工作情况来看,他们大多数从事与文字、策划及管理有关的工作,通常来说行业主要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在公务员招考专业中,中文占了相当大比例)、新闻传媒(相当大比例的传媒高层毕业于中文系,以南方报业为例,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系和21世纪经济报道报系,三大主力报系的执行总编辑都是中文系毕业)、垄断国有企业(电信、移动、烟草、石化、石油、电力、银行等)、院校科研机构,还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展翅高飞到外资企业或者新兴行业,用他们的才智分享丰硕果实。

正如就业形势篇所云,中文学子就业面极广,理论上每一家你说看得上的机构,都会招募中文毕业生的需求。

中文学生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是非常宽广,而且和其他一些热门专业不同,中文专业几乎是一旦上手,终身受用,很少会有过时之忧。

【就业技能篇】既然就业并不难,那么我们大学四年最需要掌握什么知识?以个人感觉来看,无用是大用。

许多大学读书时所青睐的实用热门课程,其实用途并不是很大,课程价值随着毕业时间而快速流失。

这个时候你就会深深地觉得,原来读书时候所认为的“无聊”、“空洞”课程原来是如此之宝贵和重要。

读书时候,老师要求所牢牢背诵的诗词名篇,足够让你一辈子都能回味。

我个人推荐一些基础课程来重点学习,例如《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西方文学史》等课程,值得你花费最多时间去投入学习。

自己学业不好,千万不要着急乱抱怨老师水平不够,自学分析能力本来就是中文学子的一项基本功,你大可积极地多向优秀学长请教专业课程。

我甚至觉得大学四年里,师兄所指点的学识见解,一点也不亚于老师所教授。

到了就业时候,用人单位所最看重你的基本功,就充分体现在这些课程了。

中文学子素以多才多艺著称,在学业之余,不妨静心学一点中国传统艺术,例如书法、国画、琴筝、舞蹈等等,当然如果其他项目也可以全面发展就更好了,例如篮球、摄影、演讲等。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专长,这些细节往往能够让你顺利地通过就业难关,赢得最关键一分。

北大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 必读书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最低限度书目”中国古代文学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

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选录作品比较多,或许不太好找。

作品:《古文观止》 没事背几篇吧。

《天下才子必读书》 常森老师经常推荐的,是金圣叹的评点本,可以翻翻。

这两本书读完,古代散文一关勉强可以算过了。

这里面诸子文、骈文比较少,可以自己找来补充,《论语》《孟子》《庄子》等等,看不完全部,找个选本看。

后者可以看《文选》《六朝文絜》等。

汉赋就看《文选》中选的吧。

大赋太难,不想看的拉倒,《登楼赋》《洛神赋》这样的总该能看。

诗经》《楚辞》 还是那句话,看不完的看选本。

沈德潜、《古诗源》 中华书局,汉唐之间的诗歌,看看也就够了。

《唐诗别裁集》 读这本书让人有勇气不考六级。

两千左右首诗,有点多。

关于唐诗,我最想说的是,可以先熟读《唐诗三百首》。

马茂元 《唐诗选》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我很喜欢的一个注释本。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大约有六七百首,比较全面的反映唐宋词的面貌。

钱钟书 《宋诗选注》不用我说了。

张鸣《宋诗选》 张老师的书,长长的一个序言,加上很精彩的作家小传、诗歌分析,了解宋代诗歌基本够用了。

汪辟疆《唐人小说》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宋元之后,大家可以把以前作为最常识性的知识知道却没有读过的书读一下,比如《西厢记》《牡丹亭》还有传说中的四大名著等等。

可以不喜欢,可以尝试读一下读不下去再扔掉,但不能不读,总不能从中文系毕业后连四大名著都没有尝试读过吧。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郭绍虞《历代文论选》 有一卷本和四卷本,各取所需。

像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沧浪诗话等经典文献,不怕熟读成诵。

中国现代文学 课本: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史: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我们现代文学的祖师爷。

其实他的《中古文学史论》也非常值得一看,虽然与现代文学专业不直接相关,其方法直承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唐弢 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 经典之作,现在还出了一个简编本。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述几则书目都是陈平原老师开列的。

一个总括的现代文学史,以下是各类别的文学史,如小说史、诗歌史、批评史,都是各领域的专家撰写的。

研究著作: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政治色彩、僵化偏颇,但我认为这种开山之作还是应该看一看。

会很有意思,很多与我们接收的主流文学史判然相悖的论述与视角,我当时还小,读完以后感觉像看了秘籍乱练功的小孩,两道内力在体内打架。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心灵的探寻》 《1948天地玄黄》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学史书写方式与视角,而且钱老师的浩然之气充溢了全书。

《心灵的探寻》是鲁迅研究的经典,看一看这种注重细读、从文本出发的研究方法,会让我们在这个理论沉滓泛起的时代沉静下来。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这是导师当年的博士论文,也是领我进门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治学眼界与态度迄今仍令我辈后生小子惊叹。

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漫说文化》 经典的“三人谈”肯定是要了解一下的。

李欧梵:《上海摩登》 都市研究是现在的热门,《上海摩登》有滥觞之功,且李欧梵在史料上的扎实和谨严也值得我们学习。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个人很喜欢王德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视角,其瑰丽的书写风格也令人迷恋。

私下里认为讨论张派传人的《落地的麦子不死》,也是一个研究对象与研究者自身风格结合得天衣无缝的作品。

陈平原 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这本书是我个人的爱好,是陈王二师主办的一个北京学会议的论文集,汇聚了海内外汉学界的优秀学者。

北京学这个议题本身也很有趣味。

可一看。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也是一本论文集,汇集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

一定要读一读。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也是一本在我领我进门的学术著作。

戴老师对于现代文学几位女作家犀利精辟的评析迄今仍富有启发性。

对女性主义感兴趣的同学应该看看。

金介甫:《沈从文传》 最精彩的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其学术价值早已超越单纯传记,而是一本深厚扎实的学术论著。

尤其是史料功夫,令人惊叹,注释值得注意。

此外就是,《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的导言都要翻一翻。

作品:鲁迅《呐喊》、《彷徨》、《野草》郁达夫《郁达夫小说选》废名《桥》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巴金《家》茅盾《子夜》曹禺《北京人》老舍《骆驼祥子》蓝棣之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派诗选》何其芳《画梦录》艾青《艾青诗选》萧红《呼兰河传》冯...

《如果》诗词

一、《如果》诗词全文:《如果》汪国真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选自《汪国真诗选》)二、关于本诗作者: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

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

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2005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4月30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大学里的中文系学些什么?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两门是每个大学都会设置,并且是必修的此外还会有些辅修课程,依大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的就比如各个时期的作品选读啊(背诗词就这个过程中),还有文学史啊,文化史啊之类的,还有写作课中文系主要还是要自己功夫,自己看书多少,光掌握老师上课讲的东西根本不够,基本上平时都是在拼命看书的,各种各样书都看。

这个主要看个人兴趣。

中文系就业应该说挺广的,就是所谓的“万精油”,哪个行业都需要,但是专业性又不是很强。

所以一般我们学中文的在学本专业之外还会选择辅修一些别的专业的课程。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论文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

那些璀璨夺目的诗歌留存千年,构筑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

如今,身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许人们再也不能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此时,古典诗词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本期“岭南大讲堂·文化论坛”上,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通过生动的例子解读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

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是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可能有朋友会问,古典诗词是传统的文学,传统的文学跟现代人有关系吗?有作用吗?有魅力吗?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话“一切真的历史都是现代的历史”,我现在把他这句话稍微做一点延伸,我觉得“一切真的古典文学都是现代的文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文学家所面临、所描写、所表达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存在,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古典诗词的普世价值之所在。

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我们是相通的,古典诗词的现代魅力有两重含义,一个从客观上来讲,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现代相通的地方

第二,从主观上来讲,我们读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副现代的眼光。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认为最普遍的,或者说最严峻的问题应该是两点:第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讲和谐,其实和谐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要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请客吃饭中看出古今不同 孟浩然的好作品很多,我们今天选的是一首和自然、和人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作品《过故人庄》,我先给大家读一遍: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比较平淡,他不用什么典故,也不去雕琢字句。

但意蕴是很深厚的,所谓语淡意不薄。

一句讲请客的食物。

吃的是鸡和黍,那个时候的鸡是走地鸡,黍也是自己家种的。

故人等鸡长大了,黍成熟了,就请好朋友孟浩然过来,用的都是健康食品、放心食品。

而且我们在座的朋友,应该说多少人在广州的郊区都有熟人吧,都有朋友吧,都有故人吧,等他们家的桂圆熟了,等他们家的鸡长大了,有没有邀请你去?没有吧。

这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像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

用自己养的鸡,用自己种的黍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不一定是我们现代的人能够比得上的。

现在大城市的人有几个人是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吃?一般都是在餐馆里面吃,在餐馆里面吃大概有几个意义,第一个是懒得做,第二个是显摆一下。

第三,不是贴心的朋友我不想把你带到家里,不想让你知道得太多

所以,这个关系就隔得很远。

古代人是在家里吃的,而且是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吃,这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再一个,吃饭的时候说什么?“把酒话桑麻”,乡亲们在一起没有别的话,杂言就是乱七八糟的话,他说“把酒话桑麻”,也不谈国家大事,因为国家大事的话题太重大了,一个农民承受不了。

不像我们现在一个人到了农村去了喜欢跟人家谈国家大事,喜欢谈奥巴马,这些就不是很恰当。

最后,吃完了之后下一次还来不来?这个很重要,如果这次宴会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话他就不会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的宴会纯粹是朋友之间的叙旧,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我们研究请客没有古代人那样爽快呢?因为我们现在请客吃饭难免有功利目的。

我们可能会说我的儿子今年大四了,您不是认识王维、认识朝宗吗?您能不能给他在荆州找一个位置?所以说,他们没有这么多世俗的考虑。

古典诗词帮助人们回归“原生态” 中国人认为文学是与天地并生的,刘勰的《文心雕龙》讲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人有七情六欲,由于受到自然界这种物的感动,他才开始写作,这种过程十分自然。

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这里面的“物”就是自然,诗歌就是人和自然的有机融合,人的情感的有机融合。

所以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古代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就不一样。

现代工业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了自然的原生态。

现在自然环境已大多为人工所取代,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诸多角度来看,我们所体验和理解的世界已经被人类加工处理过了,再也不是直接或者本源的了,而是间接的。

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水泥地覆盖了一切原本可以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生物,建筑物遮住了自然美景,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

一生奔波为诗词阅读答案

1.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奉旨填词柳三变《鹤冲天》2. 叶嘉盈,一生奔波为诗词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总起下文“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

”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

”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

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4分)[答案] ①老迈年高;②饱尝活着的痛苦民艰辛;③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4分)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答案] ①点出了叶嘉盈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一生奔波为诗词”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6分)[答案] ①“一生奔波为诗词”概括了叶嘉盈的生存状态;②让读着体味“一生奔波为诗词”的滋味;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

关于唐诗宋词的古诗词鉴赏书推荐几本

作者:楚云飞来源:知乎我想楼主这个提问,也是对所有想读一读甚至有些深入了解唐宋诗词的人有意义的。

作为一个中文系研究方向为词的人说详细一点吧,只是小硕多有不足~~首先很多人提到了上海古籍的鉴赏辞典系列。

这套书的优点很明显,多请名家专业撰写,深入浅出,内容全面。

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体例不一致,有的篇目名家的水准呵呵(可能是弟子代笔),还有就是携带不便,看着好大一本没有闲翻的欲望了。

另外如果买这套的词建议买唐宋词的上下册,而不仅仅是宋词的上下册,因为唐五代有很多精彩的词纯宋本没有收。

其次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本也被提及,我想这是本人所共知的书,来问或者其他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这个回答基本上没有太多用处~~当然我仍觉得这本书闲翻不错。

那么其他推荐的我想也是我主要要说的类型,带有较好分析而非过于专业艰深分析的书────1.唐诗小史,罗宗强著。

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

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

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

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

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

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

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

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

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

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

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4.杜甫评传,莫砺锋。

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

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

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

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

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

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6.唐诗杂论,闻一多。

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

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

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

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展开

怎样教孩子爱读古诗词

就算是熟读儿歌三百首,能减轻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每日做大量作业之后,一点点地学,经过现代正规教育的大学生远不如古人那样有作诗的才能,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失败,一般一首诗有个两三天就会读了。

一开始所有诗都不要求他背首先,你能记得的有几首?学过的诗词,你现在还记得几首,不能过犹不及,为了炫耀而强迫孩子学习,填鸭式硬把唐诗塞给孩子是绝对是不可取的,还是应该在孩子不觉得累,不觉得烦的前提下,还要背诵古诗词的压力吗,能拿得出手的诗词确实没有几首了,可能我也不作勉强,事实上,可能因为是男孩子的原因,我儿子并不喜欢儿歌,倒是养成了读唐诗的习惯

从长远看,以读来达到背的目的,也就自然会背了,第二天再接着教,他还不耐烦。

另外,不能要求孩子死记硬背?除非,孩子将来成为幼儿园老师,否则儿歌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一生的精神财富。

学唐诗是要有技巧的,首先是选择简单易懂的,各个朝代符合儿童学习能力的诗词,学唐诗的价值要远高于儿歌。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都可以拿来学习。

儿歌有用吗。

我在教儿子学一首新诗的时候,不会作诗也会吟”。

按现在学校对古诗的要求来看,小学60首,中学70首,大学中文系100首,非中文系30首,全加起来也不到300首,连会吟的程度还不到,更谈不上会作诗了,是怕他不认字,光靠发音来记忆,慢慢的,读的次数多了,要在认识诗中字的基础上,通常第一次就教两三遍,让他读的遍数多了。

听过的老歌。

其次,要把握度?人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对诗词进行大量的背诵,循序渐进,也不能局限于唐朝的诗,那么随着记忆力的减退,到了中年以后。

在某种意义上,不妨让唐诗成为适合儿童学习的古今诗词的代名词,只能是第一天先有个印象,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如果不在唐诗而在儿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