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反第五次大围剿诗词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反围剿时期诗词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1931年1月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9月-1934年10月--------------------------------------------

毛泽东反围剿时期诗词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1931年1月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9月-1934年10月---------------------------------------------------------------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宵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全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菩萨蛮《大柏地》一九三三年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会昌》一九三四年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红军的5次反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

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

这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

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沉着应战,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

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中央苏区再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左倾”势力占据上风,提出“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口号与国民党军队正面决战,结果损失惨重。

红军遭到严重削弱,被迫进行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 1.错误方针 第四次“围剿”失败后,经过短暂休整,蒋介石开始准备第五次“围剿”。

1933年7月,蒋在江西庐山开办陆军军官训练团,分期分批训练中级以上军官。

训练“惟一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赤匪,所以一切的设施,皆要以赤匪为对象”。

对应其“从前剿匪剿不了,并不是我们武力不够,而是我们精神不良”的认识,训练团特别注重战斗、团结精神的教育

训练结果,按蒋自己的说法:“因为时间过于短促,对于学术科没有多大的进步,但是各人的精神思想,和所表现的仪容、态度、动作,比两星期以前,完全不同了。

”同时,干部集中、朝夕相处对来自各地方、各派别的军官“把眼前畛域派别的观念,和频年交相火并的宿怨前隙,不期然而然的消弭泯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以红军作为假想敌,郑重其事地开办庐山训练,反映蒋介石对再一次与红军作战的充分重视,如他所说:“此次剿匪,实关党国与本军之存亡,不可以大意轻易出之。

”这和第一、二次“围剿”时视红军为“地方事件”,仅出动一些杂牌部队有重大差异。

吸取前几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蒋将新一次“围剿”定位为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总体战。

基本原则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即“用三分的力量作战,用七分的力量来推行作战区的政治”,“一方面要发挥军事的力量,来摧毁土匪的武力;一方面要加倍地运用种种方法,消极地来摧毁土匪所有的组织,及在民众中一切潜势力”。

秉着总体战的思路,国民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政策,严密统治、收揽人心,其中,对苏区最具威胁的是封锁政策。

通过实行严密的经济、交通和邮电封锁,严禁粮秣、食盐、工业品和原材料等物资流入苏区,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蒋介石判断:“匪区数年以来,农村受长期之扰乱,人民无喘息之余地,实已十室九空,倘再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困守一隅,束手待毙。

”用心既狠且辣。

2.战力悬殊 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选择持久消耗的作战方针,和当时国内外相对有利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恩来曾经谈到,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时能动员五十万军队发起进、实行封锁,那是他势力最强大的时期”。

确实,和前四次“围剿”几乎一直在国内外动荡局势中进行相比,第五次“围剿”进行过程中,南京政府内外环境相对宽松,给了其从容展布的机会

从外部环境看,当时对国民政府压力最大的日本压迫有所缓和。

长城抗战并签订《塘沽协定》后,日本在华北活动告一段落,北方的压力暂时有所减轻,此后直到第五次“围剿”结束,日本在华北一直未有大的动作,南京政府获得第三、四次“围剿”以来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南京政府积极调整对外政策,与英、美等国加强联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宋子文于1933年4月开始长达半年的欧美之行,并与美国订立5000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合同。

宋子文之行被认为标志着“南京政府对欧美国家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起端”。

在加强经济联系同时,南京政府向西方国家大量订购武器装备,据中央信托局统计,1933年和1934年两年间,购买军火费用达6千多万元

这些,既加强了南京政府与西方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又提高了其军事装备和统治能力

第五次“围剿”期间,国民党军出动装甲部队,并购买一批德国山炮投入进攻,发挥了相当效果。

粟裕回忆:“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红军两个主要军团指挥者彭德怀和林彪都注意到:“蒋军在第五次‘围剿’时,技术装备比以往几次有所加强。

”“每连有多至六挺的机关枪,至少也有一挺。

我们在敌机枪下除非不接近,一接近一冲就是伤亡一大堆。

” 3.资源困窘 当国民党方面制订出持久消耗的作战方针时,其所依恃、针对的即为中共作战资源的短缺,应该说,这确实击中了中共反“围剿”作战的弱点。

作为被迫面对战略决战的一方,中共在作战资源上远远无法和国民党抗衡。

中共自己承认:“照物质上的力量比较起来,白军真可以两三个月‘荡平赤匪’。

”当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封锁,被迫退入苏区基本区域进行保卫战时,这一弱点更暴露无遗,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的红军将领总结道:“根据地人民竭尽全力,也不能保证及时供应,这也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之一。

” 在消耗作战中,人力资源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一环。

作为全国广大区域控制者,国民党进行持久消耗的人力资源和兵力来源可保无忧,而中央苏区本身地域有限,且位于人口稀少的山地地区,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苏区总人口仅300万人左右,经过累年军队输送后1933年初乐观的估计“尚有七十万壮丁”,1933年5月至7月,扩大红军约5万人,1933年8月至1934年7月中旬扩大红军数达到11.2万多人,总计约16万人,已占到可征召壮年男子的近1/4。

这其中还不包括各级政权工作人员、工厂工人、前后方夫役以及不能加入部队的地主、富农分子等,如果总...

毛泽东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赏析

一、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后,基本上控制了东南地区,逐渐与外国建立正常关系,经济呈现较好发展态势,日本侵华势头略缓。

1933年6月,蒋介石开始部署第五次 “围剿”,依仗其武力优势(国民党军50万,红军10万;前者有大炮1200门,后者只有几十门),取缓进战略:修路,筑碉,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蒋估量“匪区纵横不过五百方里。

如我军每日能进展二里,则不到一年,就可以完全占领匪区”。

二、军事上,面对堡垒中的敌人和愈益狭小的空间,红军反“围剿”作战已不适用诱敌深入战法,而运动战也难觅战机,犹如“猫儿守着玻璃缸里的鱼可望而不可得”(彭德怀语)。

这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运用最多的就是后来备受诟病的“短促突击”战术。

即以一部防御吸引敌军,将主力埋伏于附近,当敌军出现在我军前沿阵地时,主力“施行短促的突击及袭击,以便于堡垒前瓦解敌人”。

李德、周恩来、项英、朱德都有同样主张,朱德、彭德怀、林彪也曾撰文论述。

是在战略被动大背景下一种寻求机动攻势防御的无可奈何的战术选择,虽有合理性,却不像李德和中革军委所期望的那样发挥巨大效应。

三、军事上受制于敌之外,还有内部瓶颈的制约。

经过几年发展,中央苏区人力、物力、经济、政治资源都日益匮乏,红军生存和作战资源都面临极大挑战。

加上国民党军严密封锁,两年之内苏区资源枯竭、师老兵疲、财尽民困。

四、1930年开始的肃反运动,造成了党政军群中许多精英被错杀,元气大伤。

...

求毛泽东写的诗词,有关于长征的,5首或6首,越多越好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井岗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甄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五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宵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全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融,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主观原因:前四次采纳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意见,进行了有组织有策略的正确的反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第五次王明博古等人犯了“左倾”错误,分散兵力全面突围,没有显示出红军的优势,反倒暴露缺点。

客观原因:(失败)反动势力绞杀,蒋介石制订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围困红军;红军没有与其他反蒋力量(如福建李济深)进行联合,孤立了自己。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宜黄县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其部署是: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分3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负责就地"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

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红军牺牲的最高级将领是谁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的邓萍 邓萍原名邓少章,四川省自贡市凉高山人,生于1908 年。

父亲是盐工,幼时因家庭贫苦,过继给叔父。

曾在农村读私塾,以后在家务农。

1926 年,邓萍18 岁时,获悉国民革命军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招生的消息,乘船东下,考入国民革命军武汉军校(前身为黄埔军校),成为第七期学员

进入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 年12 月,邓萍受党的派遣到湖南省南县国民党陆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做兵运工作。

当时彭德怀刚提升为该团团长。

由中共湖南南县特派员带邓萍到一团找到彭德怀说:“有一位失业青年,二十一、二岁,文理通达,善于书画,你能否为他找一个栖身之所。

”彭德怀回答说:“营部有一文书上士缺和一个三等书记缺(中、少尉),前者月薪十五、六元,后者三十元,薪金都不多。

”特派员说:“只要够吃饭就行。

”彭德怀说:“让他先去当一下文书试试吧。

”于是邓萍来到彭德怀所部一团开始做秘密兵运工作。

负责一团的党团工作。

公开身份是一团的书记官。

由于邓萍的工作,一团的不少营连都发展了党员,并成立了士兵委员会。

1928 年2 月,由时任中共特派员的段德昌当介绍人,中共湖南省委正式批准彭德J 环为中共党员。

邓萍参加了彭德怀的入党宣誓仪式。

据彭德怀回忆,他入党宣誓仪式正中墙上挂的马克思、恩格斯头象就是邓萍绘的。

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团建立了秘密党支部,由中共南华特委领导。

支部成员有邓萍、彭德怀、张荣生、李光四人

由于彭德怀是团长,目标太大,怕暴露,不久改由邓萍任党支部书记。

积极策划组织平江起义1928 年6 月,国民党命独立一师一团从湖南南县调往平江剿共。

平江县位于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交界,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迅速。

“马日事变”后,湖南省的中共党组织受到很大打击。

平江县的党组织虽然转入秘密状态,但仍然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反击。

1928 年7 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特派滕代远到平江、浏阳,恢复被敌人破坏的湘、鄂、赣特委,任特委书记。

并同一团秘密党组织负责人邓萍取得联系。

邓萍邀请滕代远参加一团的党支部秘密会议。

滕代远在会上传达了湘、鄂、赣特委的指示,并研究一团在适当时机举行起义。

彭德怀的顶头上司独立五师师长周磐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想模仿蒋介石办黄埔军校的故事办一所随营学校,为自己培养一批能征善战的中下级军官。

随营学校校长由周磐自己兼任,而具体主管学校军事教育的副校长经彭德怀推荐由原独立师保送到黄埔军校高级学习班深造即将毕业回军的黄公略担任。

黄公略与彭德怀同为湖南陆军讲武堂同学,彼此交谊深厚。

黄公略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也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广东回到湖南南县并带来了中共广东省委的介绍信。

黄公略并推荐另一个黄埔军校毕业生,中共后备党员贺国中任随营学校教育长。

不久因三团三营营长贪污军铜被撤职,周磐将任随营学校副校长的黄公略调任三营营长。

7 月18 日,中共南华特委被敌人破获,特委负责人在长沙被捕,供出黄公略是共产党,在缴获的文件中也发现有独立五师随营学校副校长黄公略签发的通行证。

缴获的证据转到独立五师后,被师长周磐认出了笔迹。

周磐又惊又怒,立即下令逮捕黄公略、贺国中、黄纯一(时任随营学校大队长)三人。

彭德怀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团党组织的几名党员到县立医院正在患肝病住院治疗的黄纯一处以探望病人为名商讨对策。

当时正巧省特派员滕代远到平江、浏阳一带视察农运,也应邀请参加了会议。

在黄纯一的病房内彭德怀、邓萍、张荣生、滕代远、李灿等8 人齐聚。

邓萍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滕代远的身份及来意。

彭德怀简要叙述了长沙国民党政府破获了中共特委秘密组织,搜出黄公略签发的通行证,师长周磐下令逮捕黄公略等三人的情况

在会上商量对策时彭德怀说:“现在情况紧急,只有起义一途了。

”除李灿表示时机尚不成熟外,邓萍、张荣生等多数人都表示支持彭的意见。

彭德怀根据众人的意见说:“决心起义,一点也不能犹豫,犹豫就会失败。

”会议商定于1928 年7 月22 日中午趁敌人午休时起义。

会上商定邓萍负责起义的口号、标语、传单、布告等事宜。

7 月21 日,一团三营营长黄公略借闹军炯为名率三营官兵提前起义,并将起义的三营官兵带进嘉义镇以南的山区,消息传来,给一团的官兵极大的鼓舞。

22 日上午10 时,彭德怀在团部召开营连排军官会议,宣布国民党的反动罪恶,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布实行为工人农民服务,成立工农兵革命政府和工农红军,拥护中国共产党,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起义宣布后,彭德怀率部向平江县城进攻。

贺国中领导的随营学校官兵也在岳阳宣布起义并率部向平江进发与彭德怀所部汇合。

起义军很快占领了平江县城,成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并处决了一批反革命分子。

起义军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五军。

彭德怀任红五军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

邓萍任红五军参谋长。

长征途中洒热血1934 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失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并开始进行长征。

邓萍与彭德怀一起...

毛泽东描绘长征的诗词

一.长征 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