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2014中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十——诗词赏



初中语文古诗赏析 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

初中语文古诗赏析

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

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二.教学流程:1. 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古人也说,“诗言志”、“诗言情”。

在我们初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古典诗词中,哪些情感主题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呢?) ①思乡怀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长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深意长的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不舍的留恋) ③建功立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④寄情自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⑤忧国伤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也正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它们曾孕育出无数烩炙人口的佳句。

)2.“披文以入情”——揣摩诗歌中的情感 (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 ①知作者,明主题 (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

) 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 (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

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 ②看提示,定基调 (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 练习:《春夜喜雨》(能从中找到感情的批示吗?)——“喜”字,已暗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欣喜、赞叹之情。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①泊:停船靠岸 ②瓜洲:在现在江苏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③京口: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诗歌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故园虽近却难以归乡的无奈、惆怅之情) ③品语句,悟感情 (前面两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辅助手段,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还是应从诗句本身出发,细加品味。

) 练习: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最后两句: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一个“岂”字一个“奈”字就表达了作者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与无奈。

——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握诗歌的情感主题。

(古人作诗往往又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含蓄美,诗人之情常常是“藏于山,隐于水”。

除了直抒胸臆外,诗人通常还会用怎样的方式去传达情感?——化景物为情思,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我们做题时就要仔细去品味诗中之景所包含着的情感。

) 练习: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中可见?(愁:对美好春光消逝的感伤。

“雨疏风骤”“绿肥红瘦”——细雨、落花都是古典诗语中传达伤春之情的两个常用意象。

) 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景象身上都含有固定的情感内涵。

比如说送别诗中,就常出现哪种景物?(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含有惜别之情)大家还能想到哪些景物身上也这样的特点?(月、雁、梅……) ——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所定的情感内涵,有利于解题。

4.入情以会意 (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坐标,也有助于我们赏析诗歌的用词之妙、意境之远。

) (1)字词赏析 练习: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案示例:因为 “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

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

更好地传达出诗人超然于尘杂之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

答题要点:既要通过联想展示诗中场景,从字义、修辞等角度去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还应联系诗中的情感意蕴去品味。

) (2)体会意境 (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文的意境,改写诗文是一种有效的训练...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技巧方法

怎么答题,明天要中考。

中考时的诗歌鉴赏题,大多选用课外短小精悍、写景抒情的绝句,而考查内容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二是艺术形象的赏析;三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赏析;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

它一般采用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重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技巧与方法。

怎么答题,明天要中考。

中考必背的诗词名句,必读名著有哪些?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王令《送春》6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7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风定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宋·黄庭坚《登快阁》72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73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外,如今又添,一段新愁。

——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7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畿《三衢道中》75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

————宋·陈与义《出山》76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7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78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宋·杨万里《插秧歌》7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8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8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明末·夏完淳《别云间》其他优秀诗文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6(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事无声胜有声。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7(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无人识。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原送别》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1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1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约客》1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18(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1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朗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21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2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2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杂诗》24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中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26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明·唐伯虎《废弃诗》初三语文名句集锦1、吃一堑,长一智。

2、言必行,行必果。

3、人心齐,泰山移。

4、谦受益,满招损。

5...

求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

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教学思路。

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

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一至一个半1月15日-2月15日前)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把相关的知识点画下来,认为重点的要用红笔做记号。

2.把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3.要做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第二轮:各学科各单元的专题知识复习(叫做检查装备):(时间:3月15日前) 1.买一本有一,二轮复习的辅导书,像点拨,5年中考3年模拟等等。

在做习题的时候要把不会的题的相关知识重复看一遍,并做好记号,表明这 个我已经看过了但不会。

2.要详细做各单元的复习题,不要漏掉知识点。

有难题要看原理。

往往一道题含盖的知识点很多,这类综合题是最练习头脑的。

3.要总结公式,定理,要领,单词,语法,诗词,文学基础,化学方程式,反应原理,各种实验等等。

第三轮 单科目的知识整合:(时间:4月15日前) 1.做一些单科的历年的中考习题,可以看答案,问老师和同学,看答案的目的是学习中考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时学习中的不良解题习惯和 解题方法。

把做错的题用红笔画下来,并改正,写不下的要粘小条。

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来,以备考前浏览用。

2.在做题中总结解题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课本中没有还必须要会的知识。

这部分的知识要用小本笔记记下来做考前浏览用。

因为不是每天都 能用上,所以会忘记的。

3.建立一个错题集,不要重新抄录题目再重做。

要把你做的中考习题集留好,能订的订在一起,最好能用一个分页夹来装材料

第四轮:仿真模拟强化复习:(时间:5月15日前) 1.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

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 足之处。

有错误的卷子要留好订好。

备用不能扔。

把每次统一模拟考试的卷要留好订在一起。

能力的话,要找其它同考区(县)的模拟题做, 还有重点中学自出的考前模拟题(指有中考教师参加出题的学校)。

2.要在解题的时候掌握技巧,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能用巧算的用巧算,能用公式的用公式,总之要在做题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技巧。

3.要在做题的时候养成边做边检查的习惯,如果这时候还有写错字,做错题,抄错题等不良习惯,这可就是你中考的杀手了。

这些平时不太重视 的毛病这时就是一条拦路的虎了。

每每高分都和你擦肩而过。

后悔不已。

第五轮:强化中考考点,压轴大总结:(时间:6月15日前) 1.找各学校的压轴题来做,历年也可以,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没出过的题在这里进行复习时,今年可能就会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学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换压轴习题,加大见视。

第六轮:考前浏览,(考前一个星期) 1.把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册)和总结拿出看,这个时候会的就会了,不会的就还是不会了,只能如此了。

2.把以前所有做过的习题集册拿出来看,由其是错题,看一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犯什么样的解题错误。

这些错误要在中考的时候避免再现。

3.把课本知识再从头看一遍,看一看自己画的重点和要点,再记一遍,有利于考试时的思考。

这里我给你一些复习的方法,如果你还不够,我还有一些学习材料可以提供给你复习(属于狼友帮忙,是word版的,免费的不过要留下你的QQ或邮箱,最好是QQ邮箱) 数学: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 物理: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重在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对课本上的试验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书上的试验都填全就行了,这是考试的重点。

理学分声学,光学,电学,热学,力学。

就这几部分。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 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

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

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

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 力学比较多: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化学: 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

要正确书写化学式和方程式,熟记各种药品的俗称,颜色,气味。

要熟练...

初三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考试范围是初中全部?还是和背诵范围一样(一...

课内外的都有可能的,这个不同于默写。

不过考课内的几率一般大些。

不管课内外,诗词鉴赏无非是选择题和问答题、改写题(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写出其中的画面)选择题通常是涉及到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词知识的掌握。

诗句能否理解,这个需要一定运气,尤其是考查课外诗词的时候,但如果能做到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大意和主旨,那么个别句子的意思往往也能悟出。

诗词知识是死的,这个平时掌握好就行了。

比如说”温庭筠《望江南》是一首宋词“这个判断当然是错的,你只要记住温是晚唐词人,花间派的鼻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答题通常考查两种:一是某个词的作用,可以从表意上和结构上去分析,前者更主要。

一是某个句子的理解,这通常要先说出其中的意思,然后再指出它的作用,最重要是要指出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因为是诗词历来是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

最后改写,你要注意的是不要拘泥于诗句本身,不要把它写成翻译,要适当变动一下语序什么的,还有适当加入合理地想象,但要注意和全诗的意境契合。

改写不要篇幅过长,尽量按要求的字数来写,没有字数要求的话一般写个四五句就可以了,这类题通常2—3分,写长了会影响后面其他题的作答,得不偿失。

中考的诗句!!!!!!!!!!!!!!

昆明市-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昆明市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答案:D四川攀枝花市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赏析填空(3分,每空1分)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 和 。

(2)作者采用 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1)叶的茂盛 花的凋零 (2)委婉含蓄新疆乌鲁木齐市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女唱黄鸡。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答案:C四川省课改区毕业卷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 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莆田市 ( 课改区 )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5 分)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7.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答案:" 秋思之祖 " 〈 1 分 〉 思乡 (2 分)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2 分)天津市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咖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艾青《黎明的通 知》) 诗句表明“黎明”将降临到人类居住的地方,把光明和希望带给渴望着它的人们。

B.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君子于役》) 此句细腻地表这了恿夫乏妇对丈夫丧有归姻的无素,负能。

-—他症轩证不曼饥渴。

词句 中虽无一个“怨”字,但是“哀怨”之声可闻。

C.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月下独酌》) 诗人不耐孤独,邀月携影,高歌起舞,开杯畅饮,体现了放旷通达的性格。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里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

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 写出了军乐的雄壮。

答案: D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1分)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 眼前的困难吓倒。

(意思对即可,2分)湖北省咸宁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 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答案:“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只要意思相符即可)四川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

中考满分作文和赏析

就这样慢慢长大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有个不寻常的爱好——洗碗。

许多人在饱餐之后,总觉得洗碗是个累赘。

正如有的人洗完澡之后不愿洗衣服一样,总是匆匆洗完了事。

正因为如此,所以忽略了生活里一些琐碎的美好。

别人皆以洗碗为苦,我独以之为乐。

将一只只油腻的碗碟,浸在浮满泡沫的盆里,用一块厚厚的抹布仔细地擦抹,再经清水一冲,原来黏糊糊的碗碟立刻变得滑爽、洁净。

挂着水珠的蓝边瓷碗被我摞得整整齐齐的,仿佛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

再擦掉水珠,一股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更重要的是,油污被洗掉之后,我觉得心里好像有些什么也随水而去,变得细腻鲜灵。

那种美滋滋的感受,不知你是否有过? 每天早上,全家人都忙得像冲锋陷阵似的,大人忙着上班,孩子忙着上学,一家人用过的饭碗总是由最后一个走的人负责洗的,有时甚至被留到了晚上。

午饭大家又各自在单位或学校里解决,所以只有晚饭才象征着一家人的团聚与放松。

饭后,洗碗自然成了我表孝心的机会,我也总是乐在其中,一边洗碗,一边同家人说说笑笑,根本不感到累。

如果这时电视机里正放着《洗刷刷》的曲子,我一时兴起,还会舞着筷子敲着碗,跟着音乐乱哼乱晃一通呢。

偶尔抬头望望窗外,万家灯火,想着也许每盏灯下都有着相同的气氛,不禁陶醉。

在那温暖的灯光下,每一只碗上竟然都流动着一层青白的光晕。

每每此时,我心中就会涌起一丝温馨和一种淡淡的满足感。

对我来说,洗碗不仅仅是家务劳动,更是滋润生活的一种方式。

每逢亲朋好友聚餐,酒足饭饱之后的问题便是“谁洗碗”。

我说:“我洗吧,我有这爱好。

”于是别人便说我是“勤劳式幽默”。

哈哈哈,有此美名,何乐而不为? 有人对我说:“若是让你去当洗碗工,你肯定就不会这么开心了。

”我想也是,只有这样美好的家庭生活,才能让我浅斟细酌到那琐碎寻常的甘甜。

简评 没想到洗碗这样的小事件,竟能让作者写出一篇如此漂亮的“大文章”。

无论是洗碗时的工序,还是洗碗时的细节,均信笔铺开,毫无做作之感。

如描写洗碗之时,“黏糊糊的碗碟立刻变得滑爽、洁净”,这样的场景描写十分贴切;又如洗碗之后,一句“碗上竟然都流动着一层青白的光晕”,美不胜收;描写内心感受时,一句“涌起一丝温馨和一种淡淡的满足感”,更是情态逼真。

最后当大家将洗碗视为“我”的“勤劳式幽默”时,一句“有此美名,何乐而不为”,较好地将作者爱劳动、爱生活的思想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

就这样慢慢长大“爸!妈!我回来了!”我推开门,兴冲冲地叫着,“我获奖了,我的《劳动的滋味》获得了学校作文竞赛二等奖!”我一边炫耀着自己的成绩,一边把鼓鼓一包脏衣服扔在一旁。

“是吗?”爸爸点了点头,一眼瞥见那鼓鼓的一包脏衣服,脸上顿时晴转多云。

“这是什么?”他问道。

“哦,这是上一周换下来的脏衣服,带回来让妈洗的。

”我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一边喜滋滋地从书包里拿出那本获奖证书,打开后,送到爸爸面前。

谁知爸爸没瞧上一眼,把手中正看着的一本书往桌一丢:“获得了个二等奖连衣服都懒得洗了?你知道劳动的滋味是什么?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洗衣服!”爸爸指着那包衣服看着我。

我一下子惊呆了,本想得到一番夸奖,谁知得到的竟是这样的“犒赏”,再说,我平时的脏衣服,不也常常带回来了吗?一肚子委屈涌入眼眶,泪水顺着脸颊滴到了那本打开的荣誉证书上……“哎,你也真是的,怎能责怪孩子呢?他在学校里学习也够忙的,这衣服就让我来洗吧!”妈丢下手中的活儿,拿来盆准备搓洗。

爸爸见我还在一旁,责怪妈妈说:“你把衣服放下,今天让他尝尝劳动的真正滋味!”我再也受不了,冰凉的水,如针刺般地折磨着我白嫩的手指,钻心的难受……下午,妈妈回校给毕业班学生补课去了,我正气鼓鼓地坐在桌旁做作业

这时爸爸来了,他拿出钥匙,打开办公桌里面那个不常打开的抽屉,从抽屉的最底层,拿出一叠发黄的奖状,放到我面前。

“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一个个鲜红的大字一下跃入我的眼帘。

爸爸指着这叠奖状对我说:“你看看这些奖状吧,都是你妈妈的,你以前知道她获过这些奖吗?她得了奖,把所有的荣誉都锁在这抽屉里,然后不声不响地做着家务,既要照顾你奶奶,还要照顾你上学,是多么不容易啊!”我关上房门,一件件熟悉的往事涌上心头——妈妈教小学毕业班语文,又兼班主任,常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每次回家她都默默地干这干那,那双手都裂开了,像松树皮似的。

可她从不说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得到了什么荣誉,也无一句埋怨的话。

她常常鼓励我要做默默无闻的小蜜蜂,不要做大吵大闹的知了。

她像无数母亲一样,勤劳、善良、朴实,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教育着下一代;而我得了小小的二等奖,却飘飘欲仙了,这多么叫人惭愧呀。

想到这些,我连忙把自己的那本荣誉证书和妈妈的奖状一同锁进了抽屉里。

从那以后,我不仅先后多次获得作文比赛一等奖,而且在一次次劳动竞赛中获得组织奖,每当妈妈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时,总是不时地在我...

谁给我初中毕业考试语文的复习大纲·50分(找到了在加20分)

I.考试依据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题若取材于课本,不超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以下简称“教材”)的范围。

II.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积累与运用包括字词、语句和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要能用来帮助理解具体材料中的语言难点,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灵活运用。

(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2.文学常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3.背诵、默写⑴现代诗文(课本规定的部分):①《生命的意义》;②《春》;③《天上的街市》;④《毛泽东词二首》;⑤《七律长征》;⑥《故乡》(最后三段)。

⑵古诗文(《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文言文(课本规定背诵的部分)和34首古诗词)。

名言名句(取自课文和《语文读本》(1-6册)的“附录”)。

(二)表达应用⑴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⑵准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

⑶辨析、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⑷能根据情境缩写、扩展、仿写语句。

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能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以不低于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常用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重点了解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等的主要用法,能理解选文的基本内容。

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能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4.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5.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试卷一般设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的浅易文言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设两段现代文阅读,均取自课外。

古诗词欣赏不限范围,重点考查学生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口语交际教材中12个“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均为考查范围。

通过设置口语交际情境,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作文只考1篇,不限文体。

具体要求是:1.能正确理解题意,做到所写符合题意。

2.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明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做到文体规范,结构完整。

6.做到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所编12个语文实践活动、10个专题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体验、感受。

六、课外读物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中推荐阅读的6部作品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有未阅读原著,落实教材中关于“名著阅读”的有关要求。

七、试卷组成和难度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分值控制总分值的10%左右。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分值比约为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