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典诗词时空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



唯美的古典诗词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4、嗟

唯美的古典诗词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

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

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2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2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31、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

32、我不是我 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

33、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4、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

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38、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9、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0、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41、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4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43、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

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4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45、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4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7、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48、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49、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50、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51、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

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52、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53、天凉了,凉尽了天荒 地老了,人间的沧桑爱哭了,这么难舍 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天亮了,照亮了泪光 泪干了,枕边地彷徨54、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55、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56、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57、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58、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59、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60、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61、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62、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

63、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旧,人空瘦64、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65、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66、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67、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68、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

69、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70、开始想念,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

——还有那些曾经爱过恨过的人们。

71、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72、安然的度过一世春秋。

浑噩自知。

73、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74、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 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75、总在不经意的年生。

回首彼岸。

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76、我总是在想,我的记忆是不是活在长街的那头,而我的年轮死在长街的这头77、...

试论古典诗词的中的审美标准

1. 高雅化的音乐性和微型化的定格性。

二者合之,则组成古典诗词的独特审美标准。

语言诗歌的载体,这音乐美与微型美,其本在于民族的语言美。

汉语言本身,就是世界范畴内最富美学蕴义的独特符号。

与海外拼音化文字相较,全然属于另一种模式。

音、形、意三位一体方块字的多维性,单音节字多向组合的活泼性,以及连绵、双声叠韵的发现……确是构筑诗词美的最佳原材料

从声的角度讲,四声的调式、平仄的区划,自如地弹奏出抑扬顿挫、起伏跌宕、高低长短的节奏;从韵的角度讲,众多的异议同音字,异形同韵字,天然地生发着和谐共鸣、回环往复的旋律。

语文字在诗词中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平仄交对,音韵相协,营造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效果。

当句平仄交错,对句平仄互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这是唐诗的格律运动规则。

宋词、元曲尽管样式有别,也无不神合于这种声韵和美的普遍性逻辑轨迹。

其实,旧体诗本来与音乐有着传统的难分难舍的血缘关系,就是当它与音乐分离的时候,依然如故地显示着音乐美的天性,这是汉语自身的音乐属性圈定的。

少年时,笔者曾在北京音乐厅聆听俞平伯、朱光潜等先辈击鼓吟诗诵词,其第一印象就是:“诗原来竟是音乐!”时至今日老之已至,那耐人寻味的音符荡漾依旧,不绝于耳。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写的是歌声,其实诗自身也是歌声。

亚里士多德说:“高尚的享乐”是艺术的本质,读诗是享乐,听诗尤是“高尚的享乐”。

因为诗词不仅是语言艺术,还是“听觉艺术”。

2. “惊奇”是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

“惊人”、“惊心动魄”等美学要求,主要是侧重于作品所产生的令人惊奇的审美效应,在诗学中表现为对卓异的语言创造之提倡。

也就是要锻造锤炼具有震撼力的警句,来作为作品的“高光点”。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这里所说的“警策”,即是在诗文中最能竦动读者的警句,此乃全篇最见华彩的句子,也是作品的安身立命之处。

有了它,可以使作品满篇生辉。

虽然作品的词语都是颇有条理的,但却有赖于警句的出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种警句虽然只是“片言”,却是作品价值的关键所在。

宋人吕本中认为“警策”即“惊人语”,他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

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

如老杜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

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之绮靡,而无高古气味。

老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

”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说的“秀”,即以“卓绝”而秀出众作的,《隐秀》篇云:“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

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

——赞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辞生互体,有似变爻。

言之秀矣,万虑一交。

动心惊耳,逸响笙匏。

”在刘勰的创作论文艺思想中,“隐秀”是一对有重要价值的美学范畴。

“隐”指作品余味曲包,含蓄无尽;“秀”指卓绝独拔,警策竦人。

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互为表里。

范文澜先生注云:“重旨者,辞约而义富,含味无穷,陆士衡云‘文外曲致’,此隐之谓也。

独拔者,即士衡所云‘一篇之警策也’。

” 刘勰在《隐秀》篇的赞语中突出地强调了秀句所产生的“动心惊耳”的效果,这对中国古代文论中对审美惊奇感的重视,是有深远影响的。

3.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一对相反的审美概念。

隔,隔膜,是指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其情、景、辞,或是艺术构思,境界物化等,有关节不妥贴,不圆润,给读者造成隔膜。

所谓不隔、与隔相反,诗歌创作完美浑成,诗意浓郁,形象鲜明生动,含意深厚耐人寻味,隔与不隔,既可以对一位诗人而论,又可就具体的诗作或手法而言。

回到《锦瑟》一诗,不知道这位唐代大诗人是在侮辱后人的智商还是讥笑我们的孤陋,全诗首、额、颈三联一句一典,若要弄懂每一句的具体含义,需要谙熟《汉书》、《庄子》、《水经注》、《博物志》、《宋书》,且诗境朦胧,寓意抽象,真真难懂!至如杜甫《登高》的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虽是一组空境头,但眼前秋色历历在目,气象阔大,形象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而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了诗人的无穷情思,形成了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此谓“易懂”。

可见,诗词中所谓的“难懂”,应指在传统的写作形式中加入了象征主义的元素和印象派手法,用具体可感的物象表现抽象的情感,徒增阅读障碍;而“易懂”,则如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

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

您如何评价中国古典诗词?它在形式、美学和表现力上和现代诗相比有...

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书,简而言之,中国古诗词在写作之前,已经有一个预先规定好的形式,比如词牌、格律,再信马由缰的想象都必须装进这个格律,所以古典诗张力巨大。

现代诗在形式上是非常自由的,要写出好的格律诗,必须有更大的气场和宇宙观、更个人化的感悟。

古代唯美诗词

古代唯美诗词: 1、《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离思五首》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3、《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 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 当时已惘然。

延伸: 唯美的意思是追求绝对的美,但真正意义上的唯美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

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

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

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

...

古典诗词之美什么是美

中国古代诗词是座美轮美奂的文学殿堂。

但当前国人在诗词常识方面有严重缺失,走进“围城”有五把钥匙——识字、识人、识世、识物和识法。

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首诗歌,对卢纶的《塞下曲》提出批评。

卢诗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华先生写了首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唐诗提出了批评。

意境是古典诗词的灵魂,看古诗,不要老盯着某些“科学”瑕疵。

走进“围城”的第一把钥匙——识字。

汉字有多少?8万左右。

你能识多少?算4000,再加1000,5000个字到顶了。

打开一本大字典,10个字里你不能识一个字

对一个字你认识到什么程度?20年前高考出过一道题,问“坐”是哪个部首?答案是“土”,古人席地而坐。

这一步,仅是高中生水平。

古人怎么坐?把臀部放在脚后跟,叫坐;臀部离开脚后跟,叫跪;臀部在地上,两脚伸直,叫箕踞,比较正规的场合,绝对是跪坐。

理解到这一步还不够。

“坐”为什么是两个“人”?《说文解字》里说“凡坐狱讼,必两造也”。

“坐”的本意是打官司,至少有原告和被告。

至此,才对“坐”有真了解。

古代诗词里有时用的就是本意。

古代单音词为主,千万不要用现在的双音词去理解,词义一定要准确地把握。

走进“围城”的第二把钥匙——识人。

了解贾宝玉,先要了解曹雪芹。

这两者不等,但有联系。

诗歌也这样。

李白的天才是写诗,在政治方面非常幼稚,两次政治赌注都失败。

李白最吸引人的是平交王侯。

再大的官,跟我平等。

杜甫的性格很褊,固执到极点。

杜甫肯定不如李白讨人喜欢,在长安十年,一无所获。

杜甫是各体兼长的大师,他的诗歌都经过严密推敲,一字不能改。

李白靠天才,有时写得比杜甫好,但平均下来,杜甫的实力略强于他。

杜甫诗歌的力量植根于整个社会审美观的变化。

他用很笨重的东西来讲,以丑为美,胆子很大,能写出丑恶的东西,造成心灵振荡,这跟时代的变迁有关。

人跟诗歌、作品关系非常密切。

走进“围城”的第三把钥匙——识世。

对时代要了解,但绝不能形而上学。

为什么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屈原?屈原是有些可以怀疑的地方

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爱国没爱到这个程度,那时很多知识分子有奶便是娘,如苏秦张仪。

大前提是中国内部斗争,秦、楚、齐,谁统一中国都一样。

屈原这么执著的爱国思想,不大能够产生在战国,大一统的国家方有爱国主义。

走进“围城”的第四把钥匙——识物。

物的范围广,包括所有名物、制度,了解得越多越好。

随着时代的推移,“物”会发生很多变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东汉就不知道雎鸠的内涵,只知道雎鸠是水鸟。

但它跟爱情有没有联系?肯定有,但这条链已经断了。

中国大量神话失传,这或跟孔子的破坏有关,孔子不喜欢神话,“子不语怪力乱神”。

没有背景,物也难以理解。

有个英国人结婚,我送他一对木头做的鸳鸯,我自认为寓意很好,没想到他打开一看说“这么漂亮的野鸭子”,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爱情的寓意,鸳鸯在英国不代表爱情。

走进“围城”的第五把钥匙——识法。

写诗词有格律、有规律。

这就是“围城”,诗的平仄、对粘、对仗、用韵、古今体的分类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把握。

还有词牌(字数、句式、分段、用韵、平仄),它规定了词的所有方面。

掌握这些并不是要你成为一个诗人。

掌握了,欣赏时不一样,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这么写。

韵味是一种境界,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不能翻译。

我很反对诗歌翻译。

翻译古诗更难,要翻译古诗的韵味难上加难,基本不可能。

要么就不要欣赏古诗,千万不要去读翻译过的古诗,特别是古典诗词。

我们不能偷懒,一定要欣赏原作。

附:如何欣赏古典诗词之我见:“识数”+“五识”+“识典”读毕复旦大学胡中行先生的《如何赏析古典诗词之美》,深感读诗“五识”(识字、识人、识世、识物和识法)有醍醐灌顶之妙,受益匪浅。

冒昧补充如下:一、“五识”之前先“识数”少儿学字,多是从学数开始,一、二、三、四、五、六、七…百、千、万…。

不少人可能嗤之以鼻:想想我都读到大学了难道连数都不识了么?古典诗词中用数字的地方很多。

数字的运用有点明题旨、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家都熟悉的“一字师”的佳话。

唐诗人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其中一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把“数”字改为“一”字。

一字之改,意境却完全不同,“一”比原来的“数”字更能突出诗歌的主旨,真是“一”字曲尽其妙,意味深长。

古典诗词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可以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意境美。

所谓意境,就是指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统一所达到的“心物合一”的艺术境界。

诗人词家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数字直接描绘形象,开辟意境,显得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例如晏殊词《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前一句写景物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