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境界深的古诗词 眼界决定境界的古诗词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1、以静制动、以虚写实 审美主体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需要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苏轼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涌动的万物投射、映照于心空,审美主体只有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1、以静制动、以虚写实 审美主体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需要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

苏轼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

涌动的万物投射、映照于心空,审美主体只有宅心玄远,心境澄明,才能创造出意境“空白”。

万物跃迁,昭晰互进,纷纷涌入诗人的心胸。

而物欲利害也在纷扰人心,进而影响到诗人的艺术构思。

诗人必须虚静其心、超越功利,才可实现以静制动,对自然万物进行审美观照。

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活动。

正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言:“画家的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而欲在作品中开辟境界,抒写性灵,恐怕是很难的事。

”② 对于诗人而言,也是如此。

因此,诗人必须超越世俗的纷扰,摆脱功名利禄的诱惑,与现实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以宁静浑沦之心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

“万物静观皆自得”,审美主体惟有凝心静虑,方能直觉体验到律动不已的万物的本质。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二十四诗品》)正是对诗人静心凝神、直观本质的生动描述。

诗人虚应万物,静观本质,在最静的那一刻,在永恒的一瞬间,对蓬勃流行的自然万物进行审美观照,心与物游,主客观契合,达到与自然万物同为一体的境界,从而创造出意境“空白”。

诗人心境空明,所以往往能以虚运实,在恍惚飘渺的虚空之中见出生命绸缪往复、优游徘徊,从而使诗歌具有空灵淡远的意境。

诗人通常描写遥岑寒沙、淡烟远岸等虚空渺远之景。

在隐约迷蒙、虚无缥缈的空间之中自由地展开性灵的跃迁活动。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一云:“夫秋水蒹葭望伊人而宛在,平林远岫托遥兴而悠然,古之骚人畸士,往往借此抒其性灵而形诸舞咏,因更假图写以寓其恬淡冲和之致,故其为迹多闲闲数笔而其言思能令人玩赏不尽。

”平林远岫、秋水蒹葭是艺术家追求的极境。

在杳杳空蒙、迷离恍惚之间,人与景似远若近、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留下悠远不尽的意趣。

诗人在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之际,常有笼罩一切的气度,包揽宇宙的胸襟,在观照自然万物之时,以大观小,用幽深远阔的宇宙情怀去拥抱万物;借虚运实,以无限去概括有限。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的诗句正是把“江水”、“重阳”置于苍茫空渺的时空之中,意境渺远空旷。

加上虚字的使用,开合呼应,更见悠扬委婉,意韵无穷。

宋僧道灿的重阳诗句“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也是如此,诗人赋予“东篱”、“重九”以永恒的时间意识、宇宙意识,喻无尽于有限。

2、万取一收、以少总多 中国画用笔十分简约,常常只着墨于寒塘雁迹、太虚片云等细微之处。

虽只廖廖数笔却写出画家通天尽人之怀。

同样,中国的古典诗歌也十分注重提炼文字,抓住生活中富有包孕性的一点进行集中描绘,万取一收,以少总多,以创造意境“空白”,增强意境“空白”的表现力。

日常生活中,语言传递着思想,但往往又遮蔽了意义,不能完满地表达人们复杂的思想感情。

同样,在艺术创作中,语言也无法完全传达艺术家丰富的审美体验。

许多诗歌理论家都认识到语言这种无法“尽意”的局限性。

陆机存在“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忧患;刘勰也陷入“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困境……正是因为“言不尽意”,所以人们诉求超越语言,试图破语言之执。

古代诗歌理论家提出的跨越语言的理想,就是提炼语言文字,寄意于言外,让人们在言外获得无穷的意蕴。

唐代的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的“用晦”主张。

认为诗歌贵在言近旨远,辞浅义深。

唐代的皎然更是道出“寄意于言外”的极致,“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诗式》)。

清代刘熙载的看法与皎然同出一辙。

他在评论杜甫诗歌时写道:“杜诗只有二字足以评之。

有者,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不见语言文字”(《艺概》)。

精炼的语言文字中自然流溢的性情深深打动、感染着读者,人们已经忘记“言不尽意”的缺憾,而沉浸在意境“空白”之中。

可见,优秀的诗人,能够避开语言的局限,寄意于言外,在言外建立一个真挚感人、风光无限的世界。

读者亦陶醉其中,得意忘言。

诗歌容量的有限性与社会生活的广阔性、思想感情的丰富性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全部描绘出来;诗歌也不可能把瞬息万变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

因此,诗人在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时,就采取“以少总多”的方法,抓住生活中最富有包孕性的一点进行着力刻划。

以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从须臾之间观照古今;透过一点红表现无边春色……诗人在创作时常常万取一收,着力刻划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处景物、一种心理……以反映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3、以“比兴”促含蓄 “比兴”最初被用来美刺上政。

臣子对君王的行为不便直接言说,就引类讽谏、取事劝喻。

如以雨露比君恩泽、以雷霆比君威刑,以山河比君邦国……“比兴”还是一种修辞手段。

郑众对“比兴”作出如下解释:“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之于物”(《周礼注疏》)。

即诗人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自己潜在的、特定的思想内涵。

这...

谁知道诗词的三个境界是什么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意境优美的古诗

个人推荐高中时候学的一首: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最有意境的当数其中这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

另有后人,著名诗人王安石,从中又化了一句: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钟山即事》)。

不过个人觉得只是一种死寂,没有王籍的那种意境了。

另有几句名句,意境也不错,也都是当年高考备考的时候记忆的: 后山禅记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喜欢的就是那句“曲径通幽处”,好像被宝玉引用过?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喜欢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句。

不过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的一句反而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时候喜欢悲一点的诗,略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吧。

...

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你羡慕哪个

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你羡慕哪个?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

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

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

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

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

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

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

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

“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

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

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如勾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

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

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

人生真的如草,如蓬。

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的墨客骚人,在陈子昂的面前,在他永恒的悲怆面前,诗囊空空,一贫如洗……3、超脱境界:坐看云起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的诗极富禅机禅意,他被称为“诗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

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天与地,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4、宇宙境界:站在天问的高度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

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提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闻一多更是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

当张若虚问到宇宙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他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孤独感,这一刻他面对自己,面对着宇宙。

如果当时旁边一大堆人,他写不出这首诗。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透露出的洪荒里的孤独感,是因为诗人真的在孤独当中,他对孤独没有恐惧,甚至有一点自负。

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

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

意境优美的古诗

王维的诗意境好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3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5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以上都是王维的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 杜牧《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11 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2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要说词的话那就更多13 踏莎行 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4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15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鹧鸪天》16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 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8 一剪梅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9 西江月 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20 江城子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还有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不可胜数。

古人最讲的就是意境。

要读一本书,分三个境界(古诗好的人帮帮忙吧)

1 第一遍为了读完而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胸怀沧海,志比鲲鹏,只因年少路迷茫。

2 第二遍为了深入了解沉醉于主人公形象而读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3 第三遍为了挖深主旨而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

求 意境深远 辞藻华丽唯美 的古诗词集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最有意境的当数其中这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

另有后人,著名诗人王安石,从中又化了一句: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钟山即事》)。

不过个人觉得只是一种死寂,没有王籍的那种意境了。

另有几句名句,意境也不错,也都是当年高考备考的时候记忆的:后山禅记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最喜欢的就是那句“曲径通幽处”,好像被宝玉引用过?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喜欢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句。

不过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的一句反而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时候喜欢悲一点的诗,略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吧。

这个行吗行的话记得给我加分哦~】

古诗的意境

意境又称为境界,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而韵味无穷的意象才是意境。

简言之,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融合。

如何从意境入手,并结合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呢?这就必须先搞清意境的结构

一、意境结构的第一个层面,是将思想情感寄托于某种景象而形成意象,这个意象具有情与景的不同方式的交融。

首先,是情景交融式。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与“雪上空留马行处”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其次,是借景抒情式。

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悲壮崇高,体现了进取旺盛的生命活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画面辽阔,感情豪迈,表现了生命的坦荡与生活的富足。

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内心情感,这是景物结构与情感结构的交融。

第三,是触景生情式。

如孟浩然的《春晓》意象单纯,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在情与景的融合中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才形成了文学特有的意境。

二、意境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使读者通过对意象的理解达到韵味无穷的境界。

首先,是景理结合。

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意象雄浑,动静结合。

后两句诗如何升华呢?诗人由实入虚,由景入理,将情、景、理融为一体,构成了对生命的超越,意味深长。

苏轼的《题西林壁》将描写和议论融为一体。

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

其次,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

如《陌上桑》中对罗敷形象的侧面描写是一种虚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兹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这是侧面烘托罗敷的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

第三,是想像与联想的妙用。

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由所见到所想,这是联想的手法,也体现了以实显虚的特点。

司空图对虚境作了这样的描述:“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三、意境结构的第三个层面是形神兼备的韵外之致。

意境除了带给读者像外之像,还应使人获得言外之意。

首先,是描写外部形象和动作神态表现内心情感。

如柳永在《雨霖霖》中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以这样的神态动作,将两人内心的千言万语,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隐于言外。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等豪迈的形象和场景,把内心的雄心壮志显露出来。

辛弃疾笔下的江南游子“把吴勾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一看一拍,就把内心的无奈与悲愤由外而内的表现出来。

这个动作也几乎成了词人的象征。

其次,是托物言志。

这是形神兼备的特殊方式。

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花的优美姿态和浓郁的花香,显露出诗人“梅妻鹤子”的闲逸高洁。

陆游的梅花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以此比喻词人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

毛泽东的梅花反其意而用之,“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表现了梅花卓立合群的品质。

诗词的意境至少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机结合。

此外,比兴、用典、比喻、数字、衬托、对比、炼字、通感、叠词、渲染、对仗、象征、拟人、夸张等手法,都有助于营造诗词的意境。

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弄清楚: ① 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抒发了什么情、志? ② 怎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

③ 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

这三步缺一不可。

找出作品中的形象 , 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 , 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 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内容形式两方面全面把握作品。

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文

古人常用“不可凑泊”一词形容诗歌意境之玲珑。

宋 陆游 《跋吕成尗》:“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 梁启超 《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实则不过无机的集合,偶然的凑泊,绝非有一共同之目的以相团结。

” 古诗词“意境”鉴赏: 一、把握整体性 任何一首诗或一首词,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我们在鉴赏时,如果只是看到作品中单个的“意象”画面,是不大可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诗人词家的情感意旨的。

“意境”往往是诸多“意象”彼此组合连缀起来形成的一个情感氛围与艺术世界。

即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

同“意境”相比较,“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或词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体性,传达着诗人词家在作品中的整体的情感意旨。

鉴赏“意境”,就是要先从作品所描绘的具体的风物、景象切入,再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贯穿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二、突出层次性 “意境”通过事象、物象、景象的融合,创造出情、理、形、神四者统一的诗歌画面,形成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但是其呈现的层次性却是十分明显的。

在“意境”鉴赏的审美活动中,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来体味其特色

三、注重多样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指出:“境界有大小”,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这确实是精辟的见解。

大量的诗歌创作中,既有宏伟开阔、气势非凡之篇,也有活泼清新、小家碧玉之作。

作为读者,我们品赏诗歌的“意境”,应当开阔视野,兼收并蓄,多方汲取各种流派、风格的艺术精华,并进而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比较和揣摩中,窥视出诗歌艺术的奥秘。

四、探究创造性 社会不断发展,人的思想感情也不断变化,所以,诗的意境永远不会被前人写尽。

大凡高明的诗人,往往不囿于旧的传统,不蹈袭前人的老路,能够从变化了的现实生活出发,以真情和至诚创造出他们自己特有的新“意境”,赋予诗篇以新的生命与活力。

我们读诗时,要特别注意探究诗歌“意境”的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