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关于古人诗词的作文素材 古人作文素材



求高考古人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集粹---苏武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

高考古人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集粹---苏武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

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

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人物事略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

然而,谋反失败。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

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拉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怒斥卫律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

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

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

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才免于饿死。

流放北海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归国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

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

苏武活到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作文素材名人诗词

苏轼:1《赤壁赋》 2《后赤壁赋》3《东栏梨花》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5《春宵》6《海棠》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明末陈洪绶绘《东坡图》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18《题西林壁》19《望海楼晚景》20《雪后北台书壁》21《饮湖上初晴后雨》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7]24 《赠刘景文》李白:诗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秋下荆门》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忆东山》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东鲁门泛舟二首》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李白 雕塑像(10张)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2、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客行》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侠客行》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乐府·将进酒》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北风行》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李白 画像(9张)4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4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古风其三》4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玉阶怨》4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表示大爱李白)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

求高考古人作文素材

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集粹---苏武苏武(公元前140——前60),外面下着鹅毛大雪。

苏武忍饥挨饿。

流放北海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才免于饿死,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

”窖中受饥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

怒斥卫律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羊皮片啃着充饥、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quot,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扯一些皮带,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

苏武归国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

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以答谢他的好意。

然而,谋反失败;说着拔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丧失气节、玷辱使命,以牧羊为生,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 quot,任命苏武做典属国。

苏武活到八十多岁。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睡觉都拿着,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粮食运不到,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

字子卿。

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拉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

受到侮辱才去死。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

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人物事略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

关于季羡林的作文素材,适用于高考作文的

高考作文素材——季羡林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

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1]。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

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

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

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

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

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

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 。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

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

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

因此,“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

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

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

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

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

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

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

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

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

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

高考古风作文素材书

残照将西下,远山如眉黛。

湖心亭中的女子望着潋滟的湖面,将手中的竹笛贴近绛唇。

“呼——”笛声悠长婉转,引得归巢的鸟儿落了大半停在亭阑上。

女子着一身杏黄纱裙,系碧色罗带。

一支玉钗斜斜地插在髻中,眼波流转,容貌如玉雕成的,连湖中盛放的芙蓉也逊了下去…… 这,是我的一个梦。

都市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气息,而因为钢筋水泥的强硬既没有风花雪月的婉约,也没有醉卧沙场的豪放。

于是就有那么一群人,骨子里透着对古风的痴迷与追寻。

或许她不是明眸皓齿的倾城女子,他也不是才高八斗的翩翩公子。

但依然,做着充满古典味的梦,觅着自己想要的婉约或豪放。

我,是其中一个。

我为风赋诗词的韵味而狂,为水墨线条的流畅而狂,为绫绡绨绸的飘逸而狂,为金木丝竹的境界而狂,为亭台楼榭的精致而狂……至于那民间艺术的繁杂多彩,更是教我不能自拔。

好友中有几个也是和我一样,喜欢古代的缠绵细腻,有时闲了,找个艳阳的下午,约着小憩,品茶倒是不会,但是可以慢慢体味其中的甘涩。

可能也是背诗几首,感受古人的情思。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而我偏爱唐伯虎“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不为世俗和李义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奇思妙想。

偶然做得几句打油诗,就与好友分享,自娱自乐。

古画我不懂,只是觉得山水清丽淡雅,花鸟栩栩如生,人物神情形象,不似西方油画那样重墨彩,少了一分空灵缭绕。

古曲的明奇暗意,更不是我能描述得清楚的,单说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的典雅,平沙落雁的悠扬,十面埋伏的悲壮,渔樵问答的生动,汉宫秋月的幽怨,梅花三弄的清韵,胡笳十八拍的伤婉……古人在音乐上的高深造诣,不得不让人折服。

近两年兴起了一种新的流行音乐风格,歌词多用唐诗宋词(如《京华一梦》中的“离亭燕,鹧鹕天,词念过几阙。

书启哪卷,是我的序言。

低诉遍,纵然怨,都化成泪涟。

秋心一叶,飘零在人间

”),伴奏也加入了琵琶、二胡类的古典乐器,说白了就是仿古,毕竟同时融合了其他风格,指示比聒噪的摇滚,刺耳的金属令人感到舒缓罢了。

偶尔听听也还不错,但是离我们的历史依然很远。

去过一次北京,更是为紫禁城,颐和园所倾倒,虽然都说苏州园林比这北方的皇权象征更加美轮美奂,但是我倒觉得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思想。

就算是看见某个小古镇的青瓦高墙,仍旧是心生欢喜。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闪着绮丽光芒的文化遗产不计其数,纵然今日现代世界的脚步仍在不断前进,居于都市的我,也想说:我为古风狂!

我要有关旷达的作文素材,名言、人物事迹、诗词等,越多越好,越多...

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任由裙裾飞扬。

她的人生,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

——佚名 6、项羽?——佚名 16、刘禅,隆中旧梦已远。

为酬三顾,傲岸不屈,风情万种,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死后“家家挂象,惟你独醒。

尘世昏暗。

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追求“阡陌交通,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

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饭食必祝”,螳臂挡车却又游刃有余。

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

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你菊花般孤高的风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他选择江湖之远,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

——佚名 20、陶渊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

背离庙堂之高。

兰亭不再,《兰亭集序》却依然迎着历史的大风舞蹈,何言无面?——佚名 7、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

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片石苍茫立天地,逍遥一游于尘世;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李时珍。

——佚名2,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便发誓编著一部医书。

——佚名 19、王羲之:狼毫一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

——佚名 8,任由世人评说。

——佚名 11?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雄鸡一唱,天下大白。

后来人不曾想过,格调古雅,自成一体,生活中却独标孤高。

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鲁迅: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

你弃医从文,把边缘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魔鬼无处躲藏。

声声祝福,让后人仰视。

怀揣着执著上路,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

——佚名 9,习惯了仰视的人们或许不能容忍贵族的平凡,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

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

有些时候,忘却才能催人奋进,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

玉宇澄清: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从页页诗篇走来,如果一一记住它们的疼痛。

——佚名 18、庄子、司马光: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最是风流袁隆平,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中国的历史因你的出现而折道绕行。

公元前202年,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一双娇弱素手击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则。

于是。

所著长篇巨制《资治通鉴》,文字优美。

司马光一生笃诚好学,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

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秦始皇。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

——佚名 17、孔子,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一介农夫,播撒智慧。

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独领风骚。

——佚名 13;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灿若星辰。

——佚名 4、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

——佚名 15、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

——佚名 10、毛泽东。

古往今来,天灾人祸,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如果不能忘却痛苦,世上还怎会有乐观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

她悲天怜人,国人懂得了什么是书法,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博大,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刻入历史的记忆中。

——佚名 23,并且无疑将长久不熄,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却我行我素。

——佚名 21、武则天:一朵深宫玫瑰偏偏铿锵有力提起脊梁,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

万世霸业;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一百年前,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屈原:世人皆醉,半个盛唐。

仙骨豪情,却冷漠寡情。

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

曳尾涂中。

喜看稻菽千重浪、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围魏救赵、田忌赛马,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

你长袖一挥。

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毛泽东、光荣和梦想,死亡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默默地随清...

与自己有关的作文素材

○素材1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

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

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

然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

他对前来劝降的李陵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

”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也没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匈奴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为伴。

19年后,归国时已是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了,苏武忠贞不屈的精神永垂青史。

○运用拓展 可用话题一:爱国尽忠 分析:敢于以死报国,是苏武忠贞的集中体现。

正是如此,他才成为几千年来爱国尽忠的典型代表,世人效仿的楷模。

可用话题二:尊严 分析:有人说:“人的尊严靠财富。

” 有的人说:“人的尊严靠法制。

”有的人说:“人的尊严靠知识

” 还有的说:“人的尊严靠思想。

”其实,人皆有自尊心,皆有人格尊严。

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和脆弱,更需要教师细心呵护。

可用话题三:人生的关键 分析: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把握住人生的关键,主要是把握好上述“四气”中的某一“气”,如:人生的关键是要有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

可用话题四:选择 分析: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当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我们往往要从中作出某种选择,此时此刻,你是果断抉择呢,还是进退两难呢?选择会涉及方方面面,小到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选择,大到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素材2 自沉汨罗的忠魂 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

年轻时的屈原深受楚王信任,他想通过楚怀王来实现他革新政治、强盛祖国的理想。

但是,以子兰、靳尚为首的贵族保守势力处处打击屈原,他们多次在楚王面前谗陷屈原,最终使昏庸的怀王“怒而疏平”,后将他流放到汉北。

但忠于怀王、热爱祖国的屈原并没有被这沉重的打击屈服,继续与保守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不久楚怀王受骗囚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子兰、靳尚受到重用,他们对屈原的打击的迫害更甚,终于楚顷襄王“怒而迁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随后,楚国被秦灭亡,流放中的屈原怀着未实现理想的悲愤与痛苦,自沉汨罗,以死来表明自己忠于祖国的心迹。

○运用拓展 可用话题一:坚贞的爱国者 分析:在惨遭奸信谗陷之时,在被怀王驱除朝廷流放在江北之时,在被顷襄王驱逐到更远的江南之时,屈原都一如既往地怀念着他的国家。

甚至,当得知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就用自己的身躯与才华来为自己的国家殉葬,这就是屈原。

从肉体到骨头到灵魂,他都是坚贞的爱国者。

可用话题二:寻找人生的价值 分析:屈原的爱国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在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时付出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可用话题三:真理卫士 分析:为了心中的真理和信念,多少人付出了血汗乃至生命,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没有抽丝破茧的过程,哪里能有蝴蝶的翩翩起舞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高频考点好素材(万能易考好素材[常规经典素材]) ○素材1 王夫之拒收礼物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

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

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

每日著述,以至脘不胜砚,指不胜笔。

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

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素材解读 为了事业与理想,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与情操,有多少像王夫之这样的人啊!他们的高风亮节将光耀千古。

※适用话题 气节与情操 高贵与低贱 忠君与爱国 ○素材2 贝多芬只有一个 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要求给他们演奏。

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

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 却完全靠我自己。

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素材解读 贝多芬的拒演,体现了一名爱国者的民族气节以及个人的尊严。

※适用话题 爱国 人格的尊严 自尊与他尊 ○素材3 黄道周节义千秋 黄道周在南明福王政权中,官至礼部尚书。

他在衢州抵抗清兵时,战败被俘。

他坚决不投降清军,临到就义的那天早晨,两名已经降清的南明官员按礼仪进来拜见,黄道周痛斥他们对朝廷的背叛,两人灰溜溜地...

关于“准备”的作文素材,最好是新的,不要古人的例子

雏鹰扇动翅膀,跃跃欲飞,那是它为搏击长空做好准备;蒲公英随风飞扬,落入泥土,那是它为新的萌发做好准备;毛毛虫忍受黑暗,几经苦难,那是它为蜕变成蝶做好准备,世间万物皆亦如此,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获得卓越的成绩。

准备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不是深埋心中的种子,做好准备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成功者必经过艰辛与汗水之路,而这漫漫长路正是为成功做好的充分准备。

著名舞蹈家邰丽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因高烧而丧失了听力

在聋哑学校就读期间,她热爱上了舞蹈,梦想着成为一位优秀的舞蹈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便不断地为梦想拼搏,为梦想做充分的准备,她把自己幻想成一只旋转的陀螺,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事业中。

她从生命的低谷到达事业的巅峰,她穿越荆棘,舞出强者的气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充分的准备成就了她完美的理想。

残奥会游泳冠军何军权令我们钦佩,他不屈不挠的毅力令我们感动。

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是他却从不放弃自己,但困难的处境中他仍旧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刻苦训练,从不言败,虽然他花费在训练上的时间比一般人多,虽然他要浪费很大的精力才会获得稍许的进步,但是他无怨无悔。

正是由于平常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才会在赛场上笑到最后,在残奥会四项游泳赛事中均获得冠军的称号。

他一次次用金牌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假使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我相信,成功一定不会属于他。

不要抱着成功离我们很遥远的态度,要知道石子是由于做好了在贝壳中磨炼的准备,才转化成了累世晶莹的珍珠,雏鹰是由于做好了练翅的准备,才有了悠然翱翔的壮美。

我们只要永不言弃,每做一件事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同样可以绽放我们独特的美丽。

做好准备才会让我们信心倍增,才会让我们拥有强大的力量去拥抱成功。

不要担心脚下的路多么难走,我们只需要坚定地相信:做好准备方能拥抱成功。

与自己有关的作文素材

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 作文占60分!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分值偏高,如是会导致学生盲目看重作文而忽略了基础,最终又影响到作文,形成恶性循环。

高考语文毕竟不是作家比拼,应当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这样又可以有助于作文的提高,从而又反过来巩固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占50分为宜。

一百五十分:一百分基础,五十分作文,而且“发展等级”占15分。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们不是不想创新,而是不敢创新,而“发展等级”正是学生发挥创意的舞台,我们应当对此加大关注,与素质教育逐步接轨。

最后,笔者认为还有一点会影响学生作文,那就是作文字数规定:不少于800字。

字数的多少并不代表作文的优劣,而正是因为“不少于800字”,使多少学生形成了写作啰嗦,表达欠简洁的坏习惯。

故笔者认为可将作文字数下限稍降一些。

以上是笔者对高考作文的浅薄看法。

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积累,前面已经叙述,此处不再赘言。

此节只从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角度,来谈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与积累写作材料的问题。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各类标签的文件夹里。

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

黑格尔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阅读也是我们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一条重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古训。

勤记是帮助人们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话告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手脑并用。

只要坚持勤记,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知识的富有者,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搜集与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的有利用图书馆和使用网络

对于一个善于搜集与积累的人来说,即使是平时听别人说话也能够搜集与积累到许多素材。

因此,学习写作就必须练就利用多种途径(图书馆、网络)随时搜集、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

一. 掌握做摘录和卡片的方法

1. 摘录的意义。

在读书时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论点、自己欣赏的段落和精彩的词汇语句,将这些摘录下来就叫做摘录。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勤做摘录。

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

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也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

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阔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养成勤做摘录、勤写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2. 做摘录卡片的好处。

在中学生的写作积累活动中,做摘录卡片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它可以使中学生们一举两得,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在抄写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摘抄文字的优点或者缺点。

其次,摘抄时间可短可长,使用灵活。

第三,摘抄时一般使用卡片,卡片只要索引清楚,查找起来就会十分方便。

3. 做摘录卡片的方法。

做摘录不能改变原文中的字句和标点,这是做摘录的原则。

摘录方式:对于字句不多的内容,可以整篇摘抄;文字较长的内容,如是新闻报道,只要抄下导语,能帮助记忆即可;如果其他类型的长文章也需要摘抄,那只要记下提要或论点和论据,就能帮助记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摘录方法:准备一些卡片(可以到文具商店购买,也可以自己利用纸页整齐裁出制作),摘录时应先抄上原文的题目、作者的姓名、报纸的名称、发表的日期以及版次,并在卡片的上方写出分类标题,如“名人名言--谈勤恳”。

请看文章: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已故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

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著作,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书却很少,他的书斋中有两三个不大的书架,放着一些工具书和出版社、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籍。

他藏书不多,著书却不少,这当中博览图书馆书籍时所作的大量的读书笔记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须作笔记,钱钟书开始并不以为然。

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作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

他进清华后虽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看书时却只在书上用铅笔写划,并不作笔记。

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钱钟书在清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方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遂开始读书必作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四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

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