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中的用典 古诗中用典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如: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

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

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

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屎”,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

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由此我们也看出,诗人往往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

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

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其次我们来说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

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

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后世对她的词评价颇高,称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词坛丛话》)。

相对而言,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但这一首却一扫其词的婉约缠绵,风格悲壮飘逸,最为人所赞叹!诗的一、二句语气激昂慷慨,铿锵有力,已成千古名句。

三、四句随即用典: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

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十面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

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去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像当年率八百儿郎那样破釜沉舟,还可背水一战!但他羞愧难当,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遂拨剑自刎而死,死得...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三、引发联想。

创新意境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

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

...

【诗词中的用典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作业

诗词是语言艺术,要在短短的二十到五十个字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文字凝炼.典故,就是古代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或前人的章句.由于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所表述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用典就可以用很少的字,借用那个故事或文章的全部含义,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古代诗词中,典故比比皆是. 举个例子:泪【李商隐】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这首诗以泪为主题,说了人一生中各种悲伤的事,前六句用了一系列的典故,分别说: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高官,流入心中的酸楚之泪比前面六种更强烈. 用典如下:1, 永巷:指汉代用来禁闭犯错的妃子或宫女的宫中长巷.《史记·吕后本纪》:“乃令永巷囚戚夫人.”2,湘江竹痕:是说传说舜帝死在湖南,他的两位妃子赶去吊唁,哭的泪滴在竹子上留下斑痕.3,岘首碑:晋朝羊祜为官造福一方,死后百姓为他在岘山上建碑痛哭.4,人去紫台:指王昭君远嫁匈奴,离开汉宫.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5,兵残楚帐:指楚霸王项羽兵败被刘邦围困垓下,听到四面楚歌而军心涣散的故事.

用典的诗句

【唐多令·柳絮】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

这里有两个典故。

【粉堕百花洲】说的是晋代石崇,他有一位十分漂亮的爱姬,名叫绿珠,石崇在金谷园中、百花洲畔、建了一座高楼作藏娇之所、将绿珠养在内。

可是、由于绿珠太漂亮、被赵王司马伦看中,对石崇横加罪名,恃权强夺,并要抄斩石崇全家。

绿珠见此情景、对石崇说:“祸是因我而起,我就以此身报君吧。

”说完便跳楼自杀了。

【香残燕子楼】说的是唐代歌妓关盼盼。

燕子楼是彭城名楼,其间藏着一段千古伤心的故事。

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张建封管辖徐州,极宠声、色、艺俱佳的歌伎关盼盼,特地在彭城老家建了一座燕子楼给她居住。

这座小楼白墙黑瓦,翘着典型的南方飞檐,楼前临水,远望如雨燕飞翔,故而名为燕子楼。

可惜好景不长,张建封身故,家人扶着灵柩归葬北邙山,盼盼从此便把自己封闭在燕子楼里,过着足不出户的日子,一转眼就是十年。

这十年间,慕盼盼之才名、艳名而来的人着实不少,但盼盼始终惦着张建封的情义,再不肯与人一见,偶有作答,也只是以诗明志而已,十年间积下三百多首寂寞的诗作。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虽然万念倶灰,心如止水,但却有人偏偏以她作题材。

一个名叫张仲素的诗人写了《燕子楼》三首, 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其三: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筝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他自觉写得不错、后来还特地送去给大诗人白居易看。

白居易看了,也引起兴趣,随即按韵和了三首。

白的三首是这样写的: 其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细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着即潜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其三;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这六首诗都是以关盼盼为素材、其内容却是诗人凭空惴猜、虚构而成。

其实、诗人尽可凭自己的构思去写你的诗,关盼盼尽可按自己的习惯去过你自己的生活,这是各不相关的事。

可是、由于白诗第三首的后二句内含的封建道德观点刺伤了关盼盼的心。

对于这两句、如果理解为:据说(尚书墓前的)白杨树已经长得很高大,可以作柱子使用了,而关盼盼还依然健在。

那就可能什么不愉快的事都不会发生。

可是、这仅是第一种理解,另还可以有; 二:张尚书死了那么久、关盼盼还没有死呢。

三:(既然关盼盼独守空楼那么有情义、)张尚书都死了(那么久)关盼盼为甚么还不去死? 当把这三首诗看完之后,盼盼却发现后边还附着一首七绝: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盼盼看得容颜大变!这首诗是说:当年张建封不惜重金买得绝色女子,尽心尽力地教她们歌舞技艺,但身死之后,那些受张公大恩的歌舞伎却没有一人追随张公而去。

人情世态,可为一叹。

这首诗,盼盼边看边哭,边哭边看,最后说道:“我并不是不肯追随张公,只是生怕在我以死殉情之后,世人会因此而批评张公重色。

张公若有从死之妾,恐怕清誉受损。

”继而步韵一首,作答白居易: 自守空房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泛称皇帝的近臣、这里是称白居易)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诗中说十年来自己独守空房,愁眉紧锁,当年白居易写诗形容自己如容风中牡丹,而今春去也,牡丹早已凋零,只是心中深意无人会得,不免叹息。

又写一联:“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笑白居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此悲哀不食,十多天后便当真追随张建封而去了。

绿珠殉于情。

关盼盼也是殉于情。

林黛玉很理解,在她们生活着的那个时代和那个环境,她们都只能像柳絮般地一任“东君”摆布,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就如黛玉自己,虽然和贾宝玉倾心相爱,但她已感知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

所以、她见到柳絮就想到自己的未来

她也由此联想到两位殉于情的古人

她知道,她和她们得到的必然都是悲剧结局的命运。

刘禹锡有两句诗:“自古红颜多薄命,从来尤物不长生。

用典的诗句是这几句中的哪一个????

诗歌典故的出处与由来诗歌中用典,讲究“言必有据”,必须有出处与由来,决不可信口雌黄。

综观中国古典诗歌的典故,大多数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典故来自先秦诸子著作。

如陶渊明的《饮酒》尾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原诗共二十首,此诗句出自第五首,是最广为传诵的名篇。

陶渊明弃官还柴桑,辗转迁移后定居南里南村。

此诗作于他五十三岁时,写隐居后醉酒采菊的乐趣。

尾联写诗人被眼前的景物、哲理、情趣和谐统一的情境所陶醉,悟出返朴归真,任随自然的哲理。

他感到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于是巧妙而风趣地用典“欲辨已忘言”作结。

此典出《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辨不言。

”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老朋友准备了一顿实惠的美味:鸡肉和黄米饭,请我到他家去作客。

这种简单朴素的“鸡黍宴”,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简直是难以抵抗的诱惑!其中“鸡黍”典出《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后人即用之以表示农家待客饭菜的丰盛。

2、典故来自历史典籍。

诗人怀古、咏史之类的诗词,多从史书典籍中援引史实典故入诗。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此中“周郎”来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周瑜二十四岁就被任为建威中郎将,吴中皆称他周郎。

赤壁因吴国都督周瑜火烧曹军得名,故称周郎赤壁。

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中“燕然未勒”,咏叹强敌未破,功业未立。

“燕然”为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

典出《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后汉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返。

作者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沉郁。

3、典故来自文学作品。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三、四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末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用典来自鲍照的《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喻做人品格高洁,做官清白。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典出《楚辞· 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这里反用其意,说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

诗人仿佛找到一个世外桃源,含蓄地将自己留恋山林的心情表达出来。

4、典故来自神话寓言、民间传说,逸闻故事、民谣歌谣等。

如李商隐的《无题》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典出神话传说“八仙过海”。

“蓬山”指海上仙山,女方居处;“青鸟”是仙鸟,是西王母的传信使者。

还如李商隐的《马嵬》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尾句“七夕笑牵牛”用典,出自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 。

指天宝十载七月七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相约世世为夫妇之时,曾对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加以取笑。

可在马嵬坡,“六军同驻马”要求诛杀误国的杨贵妃时,唐玄宗竟然赐杨贵妃自缢!诗人别出新意,在诗中流露出唐玄宗背盟,没有保护好杨贵妃而听任“六军”摆布,至使爱情浪漫史以悲剧划上句号,留给后世扼惋。

再如杜甫的《大麦行》:“问谁腰镰胡与羌”一句中,自具问答 ,典出汉代民谣《小麦童谣》。

如何才能掌握这典故方面的知识?只有博览群书!假设不读书,不读史,就难于“蕴藉”!

怎样看待辛弃疾词中大量用典?

辛弃疾词继承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又接受了婉约词人物优长,形成了其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

他的词,经、史、子、集皆成词赋,这才有辛词多用典故的特征,却用得天造地设,从而成为其词的一大特色

一、辛弃疾词借用历史典故来寄托他血洗国耻、恢复中原的情怀 辛弃疾对北宋的升平、南宋的衰弱体会较深,这使他忧国伤时。

加之辛弃疾的雄才大略使奸佞们侧目而视,“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贼札子》),只好把眼光投向历史。

他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写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愿像刘裕当年削内乱收复黄河以南广大故土那样恢复中原统一祖国

二、辛弃疾词借用历史典故来批判讽刺南宋苟安政治在南宋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一位关心国事民情、立志雪洗国耻恢复中原的志士来说,与其直接批判南宋投降国策,不如借古讽今,委婉曲折地表达对南宋苟安王朝的怨恨。

辛弃疾尤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称著于世。

词云:“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列举历史上陈皇后失宠之事,寄托他壮志难酬的怨恨。

“蛾眉曾有人妒”不应只看作自古就有的忠奸之争,而应包括北人南归遭受猜忌的内容。

“玉环飞燕皆尘土”,是对当权者妥协投降国策的诅咒。

作者急切报国,不为朝廷所容。

全词曲折抒情,引人入胜。

三、辛弃疾词借用典故来曲折抒发英雄失意的清愁辛弃疾从小经历了人生的不幸和民族屈辱的痛苦。

他是北方人,是典型的沦亡者,可谓“国耻家仇”集于一身,形成了“北伐抗金,恢复中原”的爱国情结。

南归后,在当时苟安国策下,这位抗金志士竟受猜忌排斥,金剑沉埋,报国无门,时时处于“孤危”的境地,胸中时时萦绕着对国势的忧虑之情,便借典故曲折抒发。

辛弃疾在《卜算子·千古李将军》中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中下,都是封侯者。

”“飞将军”李广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英名远传,终不得封侯。

借李广生平遭遇道出他心中的不平。

辛弃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对统治阶级投降主义路线的批判讽刺,对他壮志难酬满腔怨恨的抒写,正是通过灵活、多变、巧妙、独特的用典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辛词具有生动深厚的现实内容,高扬着爱国的时代强音,成为后世传诵的篇章。

参考文献:《辛弃疾词的用典方法初探 》 资治文摘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