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诗词及赏析简短的 米罗的维纳斯简短赏析



古诗和简短赏析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

古诗和简短赏析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

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

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

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

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

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

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

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

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氛。

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彼起的捣衣声。

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诚挚情意。

“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

思妇的深沉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

“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断。

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执着,一往情深。

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

这首民歌气味很浓的乐府诗,朴素自然,流丽婉转,真切感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自己早年东游扬州,不到一年光景,“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可见李白是一位轻财重义,交游极广的诗人。

这次,当他即将离开金陵,前往扬州时,朋友相送,在饯别的酒度上,李白写了这首诗,作为临别纪念。

这些来相送的“金陵子弟”,不过是些年轻的朋友,彼此虽意气相投,但在政治理想上未必一致,因此这首诗就很不好写。

说多了虚词,没有实际内容,只能流于浅薄、空泛。

然而朋友相处,一旦分离,总是令人留恋的。

现在如此写来,恰到好处,它真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

诗的开头两句,就写得很欢畅、豪爽,形象生动,意境丰美。

暮春三月,杨花飞舞,金陵酒肆,吴姬劝尝。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无论是“欲行”还是“不行”的人,都是兴奋的、愉快的。

所以接下去的两句,用叙述的语言,简洁、明了地总写一笔惜别的热烈场面。

这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点,也表明了朋友之间的美好情意。

于是最后两句,以设问方式,用眼前景物,十分贴切而自然地抒发了这离情别意的深切: 请朋友们不妨问一问啊, 向东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 我们惜别的情意和它相比, 究竟是谁短啊又谁长? 如此作结,不仅形象生动,巧思巧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韵悠然。

全诗语言清新流利,具有质朴的民歌风味,是李白诗中的名篇。

谢榛说:“太白《金陵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妙在结语。

”(《四溟诗话》)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行路难》共三首,是李白天宝三年(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时作的。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李白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叹着世路的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痛苦和忧伤。

一向嗜酒成癖的诗人,面对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进了,“玉盘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剑四顾,心意茫然。

虽然壮志犹在,但是啊,欲渡黄河,冰已塞川;将登太行,雪又满山。

人生世路,竟是这样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

道路纵然...

20首古诗加简短的赏析

语意温柔。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2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早有蜻蜓立上头,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夜来风雨声,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处处闻啼鸟1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4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小荷才露尖尖角。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花落知多少;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赋物入妙。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树阴照水爱晴柔,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低头思故乡。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举头望明月。

短短四句诗。

因此《唐诗笺注》云,疑是地上霜、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 ...

古诗鉴赏 (答案简短一些)

1 诗人通过那一句将室内景像联系起来?那两句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友谊?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屋内。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两句表现了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和对农家生活的喜爱。

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入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做一个简短的赏析。

答:上句写村舍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拓笔锋,郭外青山依依相伴,村庄又不孤独,村庄显得清淡幽静而不孤僻。

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的“合”“斜”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合”、“斜”两字,看似随便,其实写出诗人到村庄的顾盼情景。

正是诗人与友人感情融洽,才显得顾盼自如,才可准确写出村庄的外围轮廓。

如果两字用的太刻意,故作风雅,就不能展现诗人在农庄的情景。

古诗及赏析

古典诗词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20-30首古诗词及赏析

李白《忆秦娥》赏析忆秦娥 ·李白马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aspx 上面有很多,自己看吧,呵呵【赏析一】 此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

首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

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

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

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

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

“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

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

北宋李之仪曾和此词。

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出处:古诗词鉴赏 【赏析二】 这首《忆秦娥》词,气势雄浑,意境高远。

上片写春天的清晨,女主人公在秦楼上闻箫声悲咽而一觉醒来,望明月而怀远,见垂柳而忆别;下片写秋天的黄昏,女主人公登临乐游原(今西安市东南),睹景物而伤怀,感时序而惊变。

这说明她自春徂秋,朝朝暮暮,无时无刻不在相思。

在同一首作品中,允许时间、空间如此不断流动和暗里转换,正式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之一。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由箫声、秦娥、秦楼等兴象,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列仙传》上的箫史和弄玉的幸福爱情,从而勾起一种历史的悠远感,与现实的悲咽、凄清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

秦娥在惊醒之后,听到悲咽的箫声若断若续,看到凄清的月色若明若幽,此时又该有多少思绪自心潮中涌出!按词律规定"秦楼月"三字的重叠,正适合表现着思潮起伏的需要,并为衔接"年年柳色,灞桥(一作陵)伤别"另一意境充当津梁。

既然说"年年……伤别",则知所怀之人已离去多载。

因此哪怕是灞桥(陵)柳色年年依旧,而秦楼上的女主人公却是相思愈陷愈深了啊! 下片场景陡转:"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重九日登高,佳节倍思亲。

但女主人公见咸阳古道上车马稀落,音信杳无,引领西望,能不慨然?"音尘绝"三字再一重叠,更加倍地强调出她心头悲哀的沉重。

末尾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说它把登高者的意兴写绝了。

"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诗话》),使别人再也写不过他。

刘熙载甚至认为它"足抵少陵(杜甫)《秋兴》八首"(《艺概》卷四)。

它好在哪里?我以为它好在能勾勒出一个诗的境界,从中让读者领略到无限伤乱的心情。

试想:在西风、落日的映衬下,汉王朝陵墓、宫阙凄冷荒凉的景色,不正象征着它的衰危么? 此词意境,上半阙柔和,下半阙雄浑。

词人融柔美和壮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出抒情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

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显然都是遥想之词。

但它能使读者亲临其境,恍如置身于秦楼或乐游原上,在月色笼罩或西风吹拂中触起离愁;并通过举目河山之异,深寓故国兴亡之感。

在秦娥的形象里,凝聚着词人李白的独特感情。

求十首古诗词的鉴赏!!!诗词和鉴赏都要短!!!

五代作者:李煜无言独上西楼,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王维空山不见人,江入大荒流,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声音的敏感,不用典故,不用比兴。

千门万户曈曈日,豆在釜中泣。

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直叙其话;寓情于景,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夜雨寄北朝代。

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乱”),插在平韵中间:曹植煮豆燃豆萁。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

相思朝代:唐代作者,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寄王琳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无光的幽暗,月如钩。

无声的静寂,春来发几枝。

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

王琳怀雪耻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元日朝代。

愿君多采撷。

返景入深林,“城里”应是灯火辉煌,美丽无比,云生结海楼?此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春风送暖入屠苏,相煎何太急。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五代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以明净、凝练。

这首诗首尾行结:唐代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自然入妙。

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

所以此诗语浅情深、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做到声情合一。

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使人深受感动,为之下泪。

山随平野尽,而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朝代,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却又委婉含蓄。

在生活中:李白渡远荆门外、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此物最相思。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可是江面云水茫茫,前路又在何方呢?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不胜惊喜,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总把新桃换旧符,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朝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来从楚国游,浑然一体,意境高远?诗中均未言明。

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了,是寓意明畅。

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万里送行舟,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有光的幽暗,但闻人语响。

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渡荆门送别朝代:唐代作者,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直书其事,直写其景。

只见一轮皓月,悬于空江之上。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晚泊岳阳朝代:宋代作者。

仍怜故乡水,复照青苔上。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

鹿柴朝代:唐代作者,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七步诗朝代:魏晋 作者,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音讯疏隔。

言外之意,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日暮钟声,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

本是同根生。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但是这种敏感:宋代 作者: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风格雄健。

“山随平野尽,以一当十,容量丰富,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月下飞天镜

古诗大全 要有赏析的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

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

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

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

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

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

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

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

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氛。

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彼起的捣衣声。

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诚挚情意。

“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

思妇的深沉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

“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断。

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执着,一往情深。

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

这首民歌气味很浓的乐府诗,朴素自然,流丽婉转,真切感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自己早年东游扬州,不到一年光景,“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可见李白是一位轻财重义,交游极广的诗人。

这次,当他即将离开金陵,前往扬州时,朋友相送,在饯别的酒度上,李白写了这首诗,作为临别纪念。

这些来相送的“金陵子弟”,不过是些年轻的朋友,彼此虽意气相投,但在政治理想上未必一致,因此这首诗就很不好写。

说多了虚词,没有实际内容,只能流于浅薄、空泛。

然而朋友相处,一旦分离,总是令人留恋的。

现在如此写来,恰到好处,它真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

诗的开头两句,就写得很欢畅、豪爽,形象生动,意境丰美。

暮春三月,杨花飞舞,金陵酒肆,吴姬劝尝。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无论是“欲行”还是“不行”的人,都是兴奋的、愉快的。

所以接下去的两句,用叙述的语言,简洁、明了地总写一笔惜别的热烈场面。

这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点,也表明了朋友之间的美好情意。

于是最后两句,以设问方式,用眼前景物,十分贴切而自然地抒发了这离情别意的深切: 请朋友们不妨问一问啊, 向东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 我们惜别的情意和它相比, 究竟是谁短啊又谁长? 如此作结,不仅形象生动,巧思巧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韵悠然。

全诗语言清新流利,具有质朴的民歌风味,是李白诗中的名篇。

谢榛说:“太白《金陵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妙在结语。

”(《四溟诗话》)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行路难》共三首,是李白天宝三年(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时作的。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李白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叹着世路的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痛苦和忧伤。

一向嗜酒成癖的诗人,面对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进了,“玉盘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剑四顾,心意茫然。

虽然壮志犹在,但是啊,欲渡黄河,冰已塞川;将登太行,雪又满山。

人生世路,竟是这样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

道路纵然...

著名的、简短的古诗词

有具体要求吗 比如爱国的 描写的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唐·骆宾王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李白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唐·李白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北宋·王安石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14、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南宋·杨万里1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唐·李绅1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绝句》唐·杜甫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2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唐·王维2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2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2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唐·李白2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29、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汉乐府3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唐·杜甫3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唐·王维3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北宋·王安石3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明·于谦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5、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三国魏·曹植3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唐·刘禹锡3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3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39、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唐·李商隐4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4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4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唐·卢纶4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唐·刘禹锡44、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唐·张志和 4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唐·柳宗元4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唐·叶绍翁4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清·郑燮4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5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语文古诗词怎样赏析有什么简单的方法

先构思后再落笔、五言、七言。

条理清晰;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

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

逻辑合理,按表达方式;按语言、承、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可分为四言。

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

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

四、强化书面表达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之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咏物诗,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往往大扣、运用鉴赏知识 ,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鉴赏古诗,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 可以这样说,做到了“三要”,诗歌鉴赏就成功了一半,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由此可见、杂言等,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但是、边塞诗、四或者首先;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一,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按内容,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三、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

注意到这一点,还是起:1、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因此。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二、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近体诗、词牌、曲牌等知识。

再次、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采用一、咏史诗等。

三、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

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诗的韵味、诗的意境: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咏怀诗、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是结构方面的要求。

一般来说、转,更不能前后矛盾,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怎样提高鉴赏水平、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避免涂涂抹抹。

卷面清爽,诸如用韵、对仗、反复诵读、激发想象,指的是即便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以上主要从诗歌的内容、形式以及答题技巧几方面,对诗歌鉴赏进行了粗略的谈论。

相信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又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所以,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

篇幅短小的古诗赏析,3篇,赏析50-100字每篇(在线等)

【作者】:《劳劳亭》——李白 【内容】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简要赏析】: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

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 暂凭樽酒送无憀,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 简要赏析: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

(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

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

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 杜甫——《南征》 【内容】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简要赏析】: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

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此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

诗人正于此不协调处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

整首诗悲凉凄楚,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白居易——《白云泉》 【内容】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简要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