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没新鲜感诗词



关于数字的诗句传说清代女诗人何佩玉的数字诗写得特别好。她写过这样一首诗:“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佛寺,一抹黄叶一僧归。”陈沅也有一首“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

关于数字的诗句

传说清代女诗人何佩玉的数字诗写得特别好。

她写过这样一首诗:“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佛寺,一抹黄叶一僧归。

”陈沅也有一首“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的诗。

一连串十个“一”字,不但毫无重复单调之感,反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宋代理学家邵康有一首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把一至十这些单调的数字,独具慧心地融于诗行,看似轻描淡写,平淡无奇,实则浓墨重彩,平中蕴奇。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清新别致的田园风景画。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写过一首七言诗:“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短短四行,就别具一格地刻画出两位娇媚的女子的形态。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首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作者信手拈来,数字列举由小到大,使人联想到雪花纷纷扬扬,与芦花融成一片的景象。

宋代有位名诗人对封建统治下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劣迹深恶痛绝,写了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 “一个两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联想到今天那些贪污受贿的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来说。

这首诗确实起到了切中时弊的作用

清人张伯行,是位正直清官。

他写过一篇《禁止馈送檄》,在当时影响很大。

文中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八个“一”字使张伯行的公正廉洁形象便赫然立于纸上。

有首民间流传的古诗:“一声不响,二目无光。

三餐不吃,四肢无力。

五官不全,六亲无靠。

七窍不通,八面威风。

九(久)坐不动,十(实)足无用。

”全诗语言朴素,把菩萨的形象说得很实在,因而很生动。

它又很好识记,这得力于将自然数列巧妙入诗:一来上下句衔接绝不会错乱,二来有点新鲜感。

现代诗人流沙河有一首《重逢》诗:“一阵敲门一阵风,一声姓名想旧容;一番迟疑一番懵,一番握手一番疯。

“该诗句句用一,反复出现,通串全篇,传神地描绘出灭除”四害“获得新生的人们奔走相告、喜不自胜的情形。

还有一首叫《工蜂之死》的新诗:“工蜂只有一双小小的翅翼,可它敢于追逐高速的流光。

因为要酿一公斤蜜,得采一百万朵鲜花,得飞四十五万公里。

而它短暂的一生,只能见到二十几天太阳。

”一系列的数字巧妙入诗,把一位大公无私,牺牲自我,奋力拼搏,造福人类的创业者形象塑造得感人至深。

古代一些帝王将相,骚人墨客,在茶余饭后,用一到十这个自然数列写出一些游戏文字也是屡见不鲜。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曾写过一首谜语诗:“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奴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欲罢不要去,吾把口来压。

论交情不差。

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

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抛得奴力尽才又乏。

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把谜底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巧缀在每句诗中,更是妙不可言了。

一日离别 两地相思 如隔三秋 心四分五裂 痛七情六欲 寻九时灞柳 至十里长亭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巡幸(指帝王出巡)江南,偶见江面上有一条渔船,船上有一个渔夫垂钓,很有诗意,便让随行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

纪稍加思索便脱口吟到:一帆一桨一渔翁,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四句诗不仅都用了“一”字,而且描绘了一幅恬淡怡人的江船垂钓图,乾隆大加赞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唐 李峤《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传为宋诗把数字诗写的最为精彩、最为感人的当推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

据说司马相如离开文君去京城做了高官,便淡薄了和文君的感情。

一次,他给文君写了一封信,信上除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外,再无他话。

文君见信后,悟出了相如的用意,便用这十三个数字缀成了一首诗。

诗是这样写的:一别之后,二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相,千关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描写四季的现代诗歌(不要古诗) 要春夏秋冬都在一首诗中的,不要各...

【四季恋歌】 春之叹 我默默地生长 珍藏百年的梦想 只为行色匆匆的你 能作片刻的驻足凝望 我静静地开放 那满树美丽的淡紫啊 化作彩蝶翩然坠下 在幽冷的清晨徒然心碎神伤 夏之吟 不要 用你的热情围剿我 在你炙热的目光里 我无处逃脱 我为什么要逃脱 就让我熔化作一缕轻烟吧 好在你的头顶久久盘桓 不要 用你的狂野袭卷我 在你飓风般的拥抱里 我早已零落成泥 你如何知道 我甘愿零落成一支残荷 酣睡在你沉默的胸前 秋之思 走过五月,思念依然疯长 穿透绿荫,夏日越发忧郁 蒹葭苍苍的秋水边 是伊人伶俜的守望 莫回首啊,莫回首 回首枉神伤 冬之魂 我本是一只快乐的精灵 天地间自由地轻舞飞扬 无意惊醒你寂寥的灵魂 坠落在你温润的掌心 于是 粉身碎骨 只为濡湿你干渴的唇 【美丽的四季】春,是开启梦的精灵 轻轻的,悄悄的 伴随着第一场雨的飞舞 翩然而至 带来绿的新意 生命的气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和着白花的绽放 蝴蝶的缠绵 轻快的欢唱着 好似人间的天堂 秋,是转换自然气息的魔法师 绚烂多变的个性 是秋最美的符号 每一片飘零的落叶 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命的赞歌 冬,是妖娆妩媚的雪女 纯净中透着清新 纷纷的雪花 是雪女轻舞的彩绫 是浪漫的飞絮 是新生命即将到来的曙光

一些形容时间的伤感语句 总是感慨时间的无情,却没有

关于时间的伤感句子1.在时间里面,我们什么也不能留下。

包括痛苦,快乐,和生命。

2.知道时间是不能停留,就没必要伤春悲秋。

3.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

痛苦,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慢慢化解。

4.时间带走年轻的容颜,却留下孤独老去的心。

5.当青春成为回忆,在我们记忆中又留下什么。

6.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7.似水流年,笔尖只剩残缺的回忆…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用什么祭奠逝去的青春?我们都还是我们,只是都回不去那个单纯的年纪。

8.时间像水,升温时,化作水蒸气,融合在半空;时间如火,炙热的一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时间似光,刺眼的一刹,黯淡无魂。

9.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10.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11.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12.有人说,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感觉,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知道。

13.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

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见你……14.一句对不起,让我们的爱败给了时间,败给了距离。

15.总是感慨时间的无情,却没有发现自己的无义;总是抱怨时间的不公,却没有发现自己的懦弱;总是无视时间的存在,却也没有发现自己的位置。

16.爱情败给了距离,距离败给了时间,所谓永远,就是没有终点。

17.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18.当我们还在抱怨时,(经典语句www.vipyl.com) 时间却悄无声息的走了,青春也随它远去。

19.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2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21.三个月敌不过三年,爱情敌不过时间。

2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3.两人牵手时间长了,新鲜感就淡了,慢慢就有裂痕了。

24.仿佛想拼命抓住点什么,然而越是抓的越紧,往日的一切越是如同沙粒般,从收拢的手指间悄无声息地溜走。

25.人们以为抓得住的就不叫时间,其实人们是被它抛弃了,它没有留恋,总是自己往前走。

26.两人牵手时间长了,新鲜感就淡了,慢慢就有裂痕了。

27.我常常以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的淡去。

而中学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转,也慢慢淡去。

刻骨的,只有那么几个回眸,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记忆里。

28.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

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29.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我们微笑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

30.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

31.当我的灵气变的无比强大时,我想要保护的人都已经不在了32.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

33.我站在人群里,伤心的感觉如同灭顶,我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滴下来,滴在他们牵手走过的红毯上。

34.我会回来,带回满身木棉和紫荆的清香,然后告诉你,我已找到天堂。

35.我蹲在路边,哭泣的象个孩子

36.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37.我喜欢找一条漂亮的马路,然后在上面气定神闲地走,走过斑斑树阴的时候我象是走过了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

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 彻心彻肺 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被痛得死掉了。

38.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

同样,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急!!!如何运用诗歌的陌生化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诗歌应该永远是新鲜的东西,一种体现生命的运动和创造的东西。

好的诗歌,会像一把尖锐的锥子,扎进人的惰性的血,使之震动、惊奇,获得一种对生活的超常感受:你难以忘怀,有一种东西进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诗。

可惜这样的诗,并不多见。

一首好诗的诞生,是以大量平庸的诗的流失为前提的。

这是诗的辩证法。

没有大量的千人一面的诗从人们眼前源源不断地一闪而过,也就不会有少数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扎根在人的记忆里,进入恒久的诗美殿堂。

诗的生命在于变化,在于给人一种以往未曾见到而又乐于见到的东西。

什么时候,诗对人变得没有新鲜感了,诗也就凝固了,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诗的艺术就是陌生化的艺术。

陌生化作为一个美学、文艺学术语,早已广泛地被人们接受。

这个名词、术语,最早是俄国学者提出来的。

在十月革命前夕那动荡的岁月里,俄国一些文艺理论家以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和方式研究文艺,他们关注艺术的语言、形式,关注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感。

这群人被称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

此人有一段关于“陌生化”的言论,非常有名,常常被人引用: 艺术的存在,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到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

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陌生化(остранение),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陌生化理论不光适用于诗,对所有艺术形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什克洛夫斯基曾举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例子来谈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如普希金描写夜色有“甲虫嗡嗡叫”是在以俗语入诗,他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选了一个村姑或女仆的名字的做法也是如此,都达到了陌生化效果。

而“列夫?托尔斯泰的陌生化手法在于,他不用事物的名称来指称事物,而是像描述第一次看到的事物那样,就像初次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说,他描述事物所使用的名称,不是该事物已通用的那些名称……”。

就是说,托尔斯泰,他要自己去赋予事物以一定的特质。

他写自己面对事物时的感受,像初次见到那样。

这才是创造,才是艺术。

像造物主给事物命名。

这样,石头才更成其为石头,向日葵才更有向日葵的质感。

请欣赏朦胧诗人芒克的作品:《阳光中的向日葵》。

此诗创造了值得赞赏的陌生化境界: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去看看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 芒克的创造价值在于,他突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违反了人们对于向日葵的惯常认识。

他写一种不向日的向日葵,一种“把头转向身后”的向日葵,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新的价值取向。

他要为向日葵重新命名,他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向日葵。

与其说芒克是在写向日葵,不如说他是在借向日葵传达一种声音。

咏物诗从来不是单纯咏物。

芒克这首诗的意旨是不难理解的。

它是对千万颗头颅被一根绳索牵着机械运转这样一种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的沉痛控诉与批判。

创造陌生化艺术不是容易的事情。

诗人面前到处是惯常化的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跌入这个陷阱。

诗人任洪渊表达了他的苦恼与困惑。

他以诗的形式,写出了他遭受语言文字围困的焦灼状态: 鲲 鹏 之后 已经没有我的天空和飞翔 抱起昆仑的落日 便不会有我的第二个日出 在孔子泰山下 我很难再成为山 在李白的黄河苏轼的长江旁 我很难再成为水 晋代的那丛菊花 一开 我的花朵 都将凋谢 ——任洪渊《我只想走进一个汉字,……》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苏轼的“大江东去”,尽管对作者来说是成功的陌生化意象,但是我们不能照搬、借用(那样就成了惯常化)。

大师们的创造,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欲,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一种无法超越的压力。

作为一个有创造欲的诗人,任洪渊没有放弃努力,他表达了突出重围、创造陌生化境界的强烈愿望: 我只想走进一个汉字 给生命和死亡 反复读写 诗人任洪渊沉浸在丰富而优美的中国诗歌海洋里,时时想着能够有所突破,有所超越。

终于有一天,他从自己女儿看见月亮时发出的那一声天真烂漫的喊叫声里得到喜悦,也得到灵感,他心里产生了一首最美的诗: 那么多文字的 明月 压低了我的星空 没有一个 陨 蚀 等你的第一声呼叫 抛在我头上的全部月亮 张若虚的 王昌龄的 李白的 苏轼的 一齐坠落 天空是你的 第一个月亮 由你升起 ——任洪渊《第一次命名的新月——给女儿TT》 关于月亮的诗篇,从古到今数不胜数。

张若虚、王昌龄、李白、苏轼等众多...

只在此春中,春深不知处。

化用了什么诗句

”夜半更深、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习惯于言理。

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

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

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

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响起了清脆,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

刘诗不及苏诗流传、新颖、隽永、细腻的感受能力,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

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体验,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欢快的虫鸣声。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

“今夜偏知春气暖,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欢愉感,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

如果以“春来了”为题、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

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空庭的阒寂,在当时独具一格。

在静谧的月夜中,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

“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

“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

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

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看来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这些地方,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

但宋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发现。

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临,而且显示了敏锐。

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

夜半更深。

刘方平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

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香菱咏月诗的鉴赏

香菱咏月诗三首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诗词鉴赏】 第四十八、四十九回书里写了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

这位由小姐沦为奴婢的聪明姑娘,受了大观园女诗人们的熏染,一心想学作诗,拜黛玉为师,专心致志,冥思苦想,由不会到会,终于写出比较像样的诗来。

这三首诗代表了她学诗的三个阶段

的是“十四寒”韵。

这三首诗,一首比一首进步,最后一首最好。

第一首诗,想象力贫弱,用词也落俗套。

如“常思玩”、“不忍观”,就直白无味;“悬玉镜”、“挂冰盘”之类也都是现成话,没有新鲜感,所以黛玉批评说“措词不雅”。

第二首诗,“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已经有些诗味了,但“残粉涂金砌”,“轻霜抹玉栏”之类的句子,刻意追求所谓“雅”,结果显得牵强、生硬,所以黛玉批评说:“过于穿凿了”。

第三首诗,由“一片砧声”的初夜,写到“半轮鸡唱”的天明,联想到旅人思乡和怨女思夫,并借嫦娥之口向命运之神发出疑问,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意境比起前两首开阔多了,内容也丰富了。

而且名句之间不是简单地堆砌,有了内在联系,形成了完整的诗的意境。

所以黛玉称赞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可知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在第三首诗中,似乎还寓有香菱身世的一点影子。

“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她出身高贵,她的聪明和才华总要表现出来。

“影自娟娟魄自寒”,是说她本质美好清白。

“缘何不使永团圆?”又像是对她自小与家人离散的命运的质问。

甄英莲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

后改名为香菱。

原籍姑苏,为甄士隐独女,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

五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骗子拐走,在人贩子手中先是卖给冯渊,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妾,改名香菱。

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曾在大观园中向黛玉学习写诗(香菱学诗)。

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后来薛蟠娶了夏金桂。

夏金桂极为嫉妒她,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使香菱备受折磨。

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曹雪芹安排这薄命女名字的更改,寓意着很深的含义:它是说,莲的质地高洁,贵若衬饰净瓶水的柳枝,或如如来亲炙的座席,一旦脱离莲座,委落红尘,处于污泥,甚而成为野草闲花群落中的一株菱花。

做事没总是不能坚持到底?观察了好久发现我有一??很大的毛病那就...

您好:你的问题在好多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古语说: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就是说做事情如果不能坚持到最后,将前功尽弃。

那么如何改正这个坏毛病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来改正。

1:将自己的目标细化分解为每一天的目标,这样每天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同时每天完成了目标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看到了距离目标的距离会原来越小,每天都看到了进步。

2:在内心树立一个榜样,如奥运会的长跑运动员,即便看到自己的成绩与奖牌无缘,最重要地是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榜样,这样的运动员虽败犹荣,也会得到观众的鲜花和掌声。

3:心动不如行动,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半途而废的人永远和成功失之交臂。

4:邀请别人对自己监督,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去完成既定的目标。

最后以:坚持,坚持,就会胜利,与您共勉!

小学儿童诗怎么写

儿童本身就是天才的诗人,因为你们想像力丰富而奇特,而这就是诗人所需要的特质,诗的语言大多是形象化的语言,如“季节打了一盹,山花走过了一生”“春天探出绿莹莹的脑袋”等。

诗同其他的文学题材一样,可以从模仿开始,古人说:文从胡说起,诗从狗屁来。

模仿多了,你的儿童诗就会越写越好。

下面给你提供几个方法:第一讲儿童诗思维方法之一寻因法儿童诗,有成人创作和儿童创作,它,典型中有通俗,灵气中有情味,稚拙中显纯朴,清新中显自然,反映了童真,童趣,童纯。

有人说诗从那里来,靠的是灵感,写儿童诗也有同样的道理。

那么,灵感哪里来呢?掌握儿童诗的思维方法,能促使灵感的萌发。

下面我就思维方法谈谈儿童诗灵感的促发。

寻因法。

给物体果朔因,果是现实,因是虚渺的,不确切的,但在儿童诗中却充满了灵气和童趣,天真和可爱,有一种“傻得聪明的感觉”,对你这个“因”有一种奇特、陌生的感觉。

如《大阳》:太阳像一个大媒饼,在山的火炉里,烤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就烧得满脸红通通的。

早晨太阳红通通是果,是事实,蛤为什么红通通是因。

小作者寻找的“因”,就成大煤饼,在山的火炉里烤红的,想像是何等的天真,虚渺。

但有一点,双方都是“红”的,红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了。

当然太阳的红还可以与其他的红联系起来,由此可写出很多首儿童诗来。

又如《爱思考的星星》:夜晚,黑暗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

这是因为,月亮婆婆出题,叫星星回答,星星正在眨眼睛思考。

你看,果是星星眨眼睛,因果朔因,为什么眨眼?小作者马上想到了思考的孩子也会眨吧眨吧着眼睛,星星的眨眼根本不是思考,显出儿童的稚拙,天真,把人的灵气给了星星,使星星活了起来。

再如《桃花》:桃花是爱漂亮的女孩,它不喜欢睡在春姐姐的怀里,悄悄起来,偷来春姐姐的胭脂,拼命的往脸上擦。

春姐姐醒来,发现烟脂不见了,就寻找来到人间,使万物迅速醒来。

你瞧,桃花的红是这个原因吗?根本不是,可小作者把原因编成了一个故事,多有趣啊!在这里,你在寻因的时候,先要从“果”的本身去寻找联系的发现点,然后在联系时编成一个小故事,用分行的方法写,就成了儿童诗,你看,容易吗?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因果的联系中有时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联系就够了,百分之九十九牵强附会,若联系太实在了,反而失去童趣;二、因果的联系要跳出常人的思维,就显得有味道,如:彩虹和桥的联系,人人都会想到,这没有给读者新鲜感,显不出孩子的稚拙,天真和灵气。

第二讲儿童诗思维方法联想法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再由彼物想开去,层层展开,浮想联翩。

如《爷爷的手》:爷爷的手上满是茧,看上去,像一座座“山坡”;看到这个“坡”,想起了——坡上唱响过多少丰收歌。

你看,第一层面由“茧”想到“山坡”,它是相似联想,大自然中的山坡高出平地,老茧在手掌中也微微凸起,手掌好似平地,相关联想。

当然,“山坡”也可以想到绿化,想到别的,什么都可以,因为要与老茧相关连,必须选取“丰收”,故第二层面的相关联想,也仍以第一层的原本(茧)相关才对。

否则,联想很多,不能前后贯穿,集中主题。

此诗说明了劳动创造了收获。

又如《山爷爷的胡须》白云儿,绕山腰,好像山爷爷胡须飘山爷爷,捋捋它,呼噜呼噜睡大觉。

此诗的第一层也是相似联想,白云围绕山腰,多像山爷爷的胡顺飘动;第二层面仍是相关联想,山爷爷捋着胡须睡大觉。

多么安详的老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再如《秋雨的愁思》:似牛毛,像细线,秋雨绵绵,秋姑姑您为啥哭了怎么长时间。

我心凉,我心碎。

落叶纷纷,我担心着冬天的到来。

《秋雨》诗由绵绵细雨联想到雨霪霪如泪水,又由泪水联想到担心的心理状态。

秋雨与景色的萧条,心理的凄凉连在一起,其实是人们对秋雨不满的愁思。

第三讲儿童诗思维方法之三蒙太奇法蒙太奇本来是电影、电视的摄制手法,但也可用来写诗。

电影、电视把所有拍摄的镜头根据需要,按照艺术,进行了大量的剪辑,再重新组合起来,仍以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儿童诗思维方法中的蒙太奇手法也以同样的手法,剪辑,组合了一首诗。

如果把内容打碎,则不成思想,精神,若把各个内容用一条线串起来,用竹丝串连起一个个糖葫芦。

请看儿童诗《哭》:高压锅在哭,咝咝咝,是因为被火烧红了屁股。

云娃娃在哭,哗哗哗,是因为雷公公在批评它。

妈妈在哭,泣泣泣,是因为我不听话。

哭是什么?哭是一种发泄,哭后面容更灿烂。

你看,高压锅,云,妈妈三者根本毫无联系。

可小作者以“哭”为线串起来,表达哭后更灿烂的思想追求。

用蒙太奇手法写诗,要求物与物的本身越离得远越好,这样跳跃性就强,如果以《笑》为题,爸爸在笑,哈哈哈……妈妈在笑,嘻嘻嘻……姐姐在笑,眯眯眯……这样同是人,跳跃性就小,则诗味就不浓,立意也不高,如果用不同的物体写,则诗味就不一样,不行,你就可以试试。

用蒙太奇手法写儿童诗,关键是抓注不同物体的一个共同特征。

高压锅的咝咝声与哭有相似之处,云娃娃的哭更是泪如雨下,与妈妈三者之间的特征相...

关于诗歌的历史 关于古诗的历史

两汉散文创作的成就很高。

汉初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散文,思想敏锐、直言时弊、文采飞扬。

后期至东汉的散文虽有骈偶化发展的倾向,但能够保存汉初关注现实,指摘时弊的文风。

而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写体例。

它敢于批判、敢于歌颂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人们所称道。

从文学的角度看,司马迁以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使它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李将军列传》中的飞将军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等。

《史记》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变化多样的谋篇布局和语言的非凡表现力,都对后世叙事散文起到了示范作用。

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两语热情地评价《史记》杰出的史学和文学成就。

可以和《史记》相提并论的是班固的《汉书》。

《汉书》记事详赡,写得也颇为精彩有自己的特色,但班固恪守儒家思想准则,来写入记史,显得拘泥和保守,成就稍逊于《史记》。

……………… 中国文学史发展简史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

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

”记录了中国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歌。

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

西周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是古代文学史上头一件大事。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三百零五篇诗。

它按音乐标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地方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的乐舞曲。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

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

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在艺术上,《诗经》音调流畅,语言朴素,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情达意。

赋的手法是直陈其事,比即打比方,兴是感物起兴,先咏它物来引发情意。

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楚文化独特光采的新体诗——楚辞。

楚辞体诗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诗歌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洋溢着楚地特有的文化浪漫。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运用这种诗歌形式,创作了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抒情长诗《离骚》,优美动人的《九歌》十一篇,言志述怀诗《九章》九篇,以及《天问》等,共25篇楚辞作品。

屈原的后继者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颠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游说之士蜂起。

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写作了大量以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各具特色:《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庄子》汪洋谲怪富有浪漫性。

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与诸子散文辉映一时的,是以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或以年为序,或以国为别,多出于各国史官之手。

其中许多优秀篇章,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剪裁得体,有很高的艺术性,如《左传》中的《鞍之战》、《郑伯克段于鄢》,或叙述激烈的战争进程,或表现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在叙事写人方面均很出色。

《战国策》中的人物形象更有个性光彩,描写技巧愈加高明,是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

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

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应运而生。

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其体式导源于荀子的《赋篇》,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形式要素而形成的。

汉初贾谊、淮南小山的赋,尚未脱楚辞形迹,被称为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