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的创作



如何进行古诗词的创作?不懂格律自以为不屑格律,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的自我催眠自我安慰,如果懂了入门了你再去不屑也还说得过去,毕竟诗词体裁等同于一种文字游戏,格律等同于游戏规则,如同下象棋一般,必须遵循“

如何进行古诗词的创作?

不懂格律自以为不屑格律,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的自我催眠自我安慰,如果懂了入门了你再去不屑也还说得过去,毕竟诗词体裁等同于一种文字游戏,格律等同于游戏规则,如同下象棋一般,必须遵循“马走日,象飞田,炮打一溜烟”的规则,假如乱走一气,老帅过河,卒子横空,那还叫象棋吗?所以如果确实对古诗词感兴趣,必须弄懂格律,之后才能不被格律束缚,束手束脚,所谓意在律先,也要熟读万卷书,厚积薄发,否则不是格律成了窠臼,诗没了灵魂;就是太过自由,根本不是诗。

说白了,一个等于行尸走肉,一个等于孤魂野鬼,两个合二为一才能称其为人...

古诗词创作感想

旧体诗词写作浅议旧体诗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中的名篇佳作,琅琅上口,易读易记。

一两句精辟的诗词句子,可以蕴藏着很深的哲理。

我自幼受到它的薰陶,一直很喜爱它,虽没成大器,但阅读欣赏和写作旧体诗词,一直是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受命编选一部诗词选,读了很多来稿,对旧体诗词生发出一些感慨,遂写成这些文字与之商讨。

从来稿中得知,喜欢写旧体诗词的人还不少,说明旧体诗词还有它的生命力,在当代可以与新体诗“并肩前进”。

来稿中有不少格律,严谨、意境深邃的佳作,这些作品作者多为老年人

但不容乐观的是,中青年作者虽也不乏佼佼者,但多数不是不合格律便是没有意境,只是文字堆砌。

有的作者可能自知律诗难写,故不敢冠上“律绝”字样,以为这样便可不讲究平仄,每句五字或七字便可,有的还冠以“古绝”“古风”字样,以为就可不讲究平仄了。

须知,“古风古绝”虽来讲平仄,但有个起码要求:顺口。

而来稿中出现了不少四连平四连仄的句子,读起来十分拗口,有的在单句(三、五、七句)还用了平声字。

我读过很多竹枝词、山歌,那些原创的民间作者们,他们也许不懂平仄格律的理论,但他们“唱出”的作品却合乎格律,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十分顺口,极少出现四连平、四连仄的。

而我们一些年青初学作者,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基本常识,写出一些读得拗口之作。

有个署名作者身份是社科院副教授的“七律”,全诗56个字,竟有14个字不合格律(除开可平可仄的不算)。

我真感到“隔行如隔山”:这位作者可能在社科研究上是权威,但写成这样的“七律”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另有两首“满江红”作者“自报家门”是助理研究员,据称一首原载北方一家副省级报刊,一首曾在本省一家报纸上发表。

同样,每首字,其中一首有30个字不合律,另一首19个字不合律,两首有七字不合韵。

你不采用他,他可能有意见,“副省级的报刊都用了!”这就值得做编辑的引起注意了。

现在在报刊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诗词,我想原因可能就是许多初学诗词写作的人,以为只要对照唐诗宋词中的某词牌作品,某句某句多少字填够便可。

殊不知,每种词牌除了规定每句多少字数之外,那个位置的字是平是仄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出现不合律的词作登载在报刊上,除了作者不懂词的格律要求之外,可能有的编辑也不懂。

不懂不奇怪,编辑不可能是全才,不可能是万能,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不知道就要问知道的人,找不到现成的就找“哑老师”。

在这里我推荐个很好的“哑老师”———小舟著的诗词三部曲中的《诗词作法浅说》,它以简明扼要的通俗文字,概括了格律诗体式和作法的原理和知识,以其短小、全面、浅白、实用、生动、有趣的特色,指导读者消除疑难登堂入室,提高古典诗词的知识水平和创作能力,该书对七、五言律绝诗中每个字是平是仄、哪个字可平可仄都排列得清清楚楚,还将40种常用词牌的每句每字的平仄也标注清楚,编辑们碰到编发这类稿件时“对号入座”便可。

三部曲其中的《古典诗词名篇浅读》精选了古典诗词中的300首,可引导读者读懂名篇原句时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

《格律诗词浅写》则是作者创作的100首诗词作品,可供读者鉴赏。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意境,一些作者平仄格律是注意到了,个个字都符合平仄格律要求,可就是没有诗意,味同嚼蜡,当然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那是要经过推敲、锤炼才能做到,是根据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阅历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在诗词创作中应怎样正确运用比喻

所谓多义性,是指一个喻体可以有多种内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作比。

以“月”为例:有以圆喻月的,如“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 泉。

”(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有以镜喻月的,如“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李白《荆门送别》以盘喻月的,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 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等。

正因为比喻有这些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写诗填词的过程要慎用。

运用比喻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使深奥、抽象的事理变得通俗易懂,可以化平 淡为生动,还可以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

因此,比喻要做到新鲜、贴切,这 也是比喻能否取得成功的两大要素。

如何创作诗词

诗词创作很简单,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难。

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为例,一共有如下要点:古诗创作:1:掌握格律。

古诗的格律很重要,分为七言、五言(一句话7个字和一句话5个字)以及律诗、决绝(一共8句话和一共4句话,一个逗号为一句)。

2:注意韵脚。

古诗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押韵。

双数句子末尾及开头第一句必须押韵,押韵及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必须相同(这种说法不算太准确,因为有些韵母不完全相同,比如hen和hun也是同一个韵脚,但韵母却不同。

详细分类请参考百度百科。

)3:虚实相对。

虚对虚,实对实。

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颜色对颜色……诸如此类。

不过,这一条不需要太刻意去遵守,如果有比较好的构思,虚实不相对也是可以的。

古词创作:1:选择词牌。

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写作之前务必先选择一个词牌,如“醉花阴”。

2:按照词牌的格律填写。

每一句的字数,必须和词牌相同,韵脚也必须按照词牌的要求填写。

3:填写规律。

初学者建议直接选择一首古人的词,然后自己分析那一句的韵尾是相同的。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上阕只有1、2、5句韵脚相同,韵母都是ou。

然后在填写的过程中,只要按照此法填写,一般就不会出错。

以上均为个人经验,不属于正规模式。

但是个人认为,诗词之属条框甚是复杂,如果楼主只是想大概抒发胸臆,并非想深入研究,只要依照我所说的方式去练习即可。

以上均为肉打,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诸位高手多多指教……TAT,楼主如果真的很喜欢诗词,可以HI我,大家共同讨论,相互学习,以求进益~O(∩_∩)O~...

如何进行古诗词的创作?

不懂格律自以为不屑格律,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的自我催眠自我安慰,如果懂了入门了你再去不屑也还说得过去,毕竟诗词体裁等同于一种文字游戏,格律等同于游戏规则,如同下象棋一般,必须遵循“马走日,象飞田,炮打一溜烟”的规则,假如乱走一气,老帅过河,卒子横空,那还叫象棋吗?所以如果确实对古诗词感兴趣,必须弄懂格律,之后才能不被格律束缚,束手束脚,所谓意在律先,也要熟读万卷书,厚积薄发,否则不是格律成了窠臼,诗没了灵魂;就是太过自由,根本不是诗.说白了,一个等于行尸走肉,一个等于孤魂野鬼,两个合二为一才能称其为人

诗歌创作的"比兴"的含义

【比兴】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

比是比喻。

兴为寄托。

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

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

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注)。

把比兴与美刺联系起来加以解释。

比兴之法多用在旧体诗词和民歌中,一般文学作品中极少运用或不用。

古文创作中的主要的3个手法。

赋,比,兴。

另还有风,雅,颂三种,这六个手法被称为六艺。

其问中,比是比喻的意思。

兴是烘托,寄托的意思。

这些多是用在旧体诗,曲,词中。

现在一般很难见到很好的比兴手发的描写。

很早的文学作品就大量应用了这些创作手法,如《诗经》中就颇见六艺之精彩。

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即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

《诗经》中的民歌运用赋、比、兴手法,形象鲜明生动,使鸟兽草木的神态色采、天地山川的万千景象、人物的音容笑貌,无不活生生地表达出来。

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特别是比兴手法,已成为我国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准则,对后代的诗歌发展,影响很大。

怎样进行古诗词创作啊?诗词创作时讲究些什么啊?

作诗基本规则: 1、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2、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3、相对(上下句平仄相反):1-2句、3-4句。

(否则失对) 4、互粘(前后联平仄同):2-3句、4-5句。

(否则失粘) 5、五七变式:五言句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变成七言诗。

6、五言规律:五言1、2、3句之第1、3字不论;第4句之1字不论。

7、七言规律:七言1、3句之1、3、5字不论;第2句之1、5字不论;第4句之1、3字不论。

8、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韵脚,从106韵中选同韵部字)。

9、避上尾:一诗中,单数句(仄声)的上、去、入韵之尾字都应该用上(单一犯上尾)。

10、避重字:同一个字不可在一诗中2次以上使用(叠字词外)。

11、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及句中第2字或第4字‘平’被两侧‘仄’夹持。

12、三平调:如:仄仄平平平,每句最后3个字为平,犯三平连尾病。

13、避三仄:如:平平仄仄仄,每句最后3个字为仄,尾部三连仄。

14、互救:即句中不论的X字位,平仄互换,达到避免孤平、失对、失粘的效果。

①句中3-4平仄换救变体。

②出句与对句的1-1、3-3平仄互救(也可不救)。

③句中1-3平仄互救。

④孤平拗救。

⑤出句与对句平仄广互救(全仄-全平,此还存有争议)。

15、语法句式结构(五言2.1.2、2.2.1、2.3;七言2.2.1.2、2.2.2.1、2.2.3常用),每联结构相同、各结构式都运用上为最佳(对仗两联结构相异而得章)。

16、佳品:合格律、无毛病;视觉艺术直观美、听觉艺术美、抑扬顿挫、脍炙人口、寓意深、深入浅出。

17、古风:韵不受限,混重深沉,篇幅长、平仄都可用(平脚时,前句为仄;仄脚时,前句平尾,至少两联一换韵),避上尾及重韵。

18、仄韵诗:将平韵诗每句平尾、仄尾与倒数第三个字之仄、平互换位形成。

19、排律:首尾联不对仗,余全对仗。

20、诗的演变格式:共4种结构句式,①五言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首句‘仄仄平平仄’, 依照‘相对’规则,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依照‘相粘’规则,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依照‘相粘’规则,第四句‘仄仄仄平平’),形成完整五言绝句。

②将以上五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五律’。

③ 将以上五绝前,视平仄而相对加2仄或2平,形成七言绝句。

④将七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七律’。

或将五律句前对应性加2平或2仄,形成‘七律’。

⑤将五律或七律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10句以上,称为‘排律’。

⑥、以①中4句任何一句开头(首句),依据对粘原则推排,变换形成其他三式。

故16篇格式不可死记,只记方法

21、变格: 基 本 格 式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句1、3与对句1、3互救)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孤平拗救,本句1、3互救)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本句3、4字变体互救) (出句1与对句1互救)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2、避重韵:不可在同一诗中使用同声母字(如:已用‘生’作韵脚,不可再用上‘声’作韵脚)。

23、避免使用生僻字:影响普及传唱,上口性差。

24、会选韵:根据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不同韵脚字(分为欢快、昂亮、温馨、低沉、忧闷字韵)。

25、通俗新颖: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反应现实社会,避免传统上的无病呻吟(无聊),寓意内涵深,倡导使用新词汇(避免陈旧、官体诗,当然个别传统守旧者不乐意此形式,诗是写给现代人看阅的,古人是看不到,要让现实社会大多人群看懂)。

26、学习过程:学作诗应循序渐进,先学作短‘古风’、再学作‘绝句’、再作‘律’。

下附:泰石编制共享工具 (版权所有,引用必注明来源) 27、近于诗的词:浣溪沙、生查子、木兰花、阳关曲、清平乐、怨回讫、玉楼春、卜算子、定风波、摊破浣溪沙、望江东、忆王孙、渔父、渔家傲、鹧鸪天、一七令。

(下篇‘词’,可先预作此部分词)。

28、联律的基本定义:合‘马蹄韵’、对仗、两联平仄相反。

①每句中字位的平仄结构 三言: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不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可换位)。

六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可换位)。

注:①多余8字联,根据‘马蹄韵’联律并结合联意加注顿号读,将组合分解成以上格式。

②出句有问题(不合上述规则),对联就会出问题。

诗词创作及古风文字写作问题

词牌的选择主要看你的需要啦,简单点说,不同词牌的长短用韵格律句式都是不同的,在表达特定的情感时,如果能选择一个合适的词牌的话,就会声情并茂,达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令词比较短小,适合抒发刹那间的灵思妙悟,在词律上近律诗,妙在立意声情和才思,如果忽然有了很好的想法灵感,或者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强烈情感,都是可以写小令和一些中调的。

由于令词易学难精,佳作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但初学者建议还是从令词写起,容易培养词感,而且新手往往匠气不浓,下手大胆,所以能得几阙造语新鲜活泼的好词亦未可知。

而慢词,由于对声律的要求比较多,初学者往往很难把握,作的时候要熟悉词牌,对有几句和每句的长短都要有个把握,要仔细构思,稳妥安排,注意铺排和前后的勾连,下字多思多改,写成一稿要大声吟诵,找出听起来不顺畅的地方斟酌修改,才能勉强得一阕好词。

具体词牌,笼统的不好讲,你去看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吧,有词谱二百余阙,每首的要着都有简单讲解,一般足可够用。

至于填词技法的书,还是龙先生的,词学十讲,很是深入浅出。

若要深入研究,唐圭璋先生的词话丛编汇聚了绝大部分的词话资料,可以备以检阅,至于一些专业的词学论文,觉得水平到了的时候再去看吧,词学季刊和词学,坊间恐不易得,自己有兴趣的话去找找是了。

至于古风,不知道你具体什么意思,若是统指古体诗(与近体诗,就是律诗绝句相对)的话,恐怕不是朝夕学得来的。

古体虽然格律用韵较宽,但想写出一种古朴意蕴绝不容易,从汉魏六朝诗看起,唐诗看看几位大诗人的古体,能得多少,能写到什么程度,就看个人天分了,另外,熟读经史亦是学古体的正途,否则气格不易上去的。

就说这些吧,希望有帮助~

自己创作的诗歌

自己的诗《春悟》忽闻迎春挂满树,未觉春风暖人心。

满园春色浑不知,愁容铺面学子心。

《水》你 在严寒中坚强,在高温下沸腾。

你 在山谷间跌宕,在大海里汹涌。

你 没有永恒的姿态,或长,或短,或圆,或方。

你 没有稳定的情绪,在湖泊中温柔。

绝崖上咆哮,江河里激昂。

你 孤独时滴穿磐石,团结时击碎群山。

你 在涓涓细流中沉默,汹江翰海里怒嚎。

你 温柔中透出凶狠,柔弱中隐者坚强。

你 从不抱怨自己的痛苦,彷徨,从不倾诉自己的孤独,愁苦。

你 从来只有默默的忍耐,从来都是痴痴的等待。

你坚韧,你勇敢,你执着,你宽容,你有恒。

你 没有抛舍自己的伙伴,明白团结才能创造奇迹。

你 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明白坚持才会超越自己。

最终 你实现了自己的梦,到达了梦中的大海。

最终 你超越了自己,在大海里放声高歌。

水,代表着一种精神,水,象征着一种境界,水,诠释着一种人生

《执着》也许爱可以褪色,玫瑰却总以百般的热情盛开着纯洁。

也许秋已吹落了花朵,枫叶却总以深情的红色谱写着恋歌 ,也许誓言已被你忘却,而我却总以最初的执着演绎着爱情。

《夏日》六月骄阳似火炎,垂柳梳妆西湖边。

水中鱼儿竞相逐,赤心学子顶酷暑。

高考》伏案苦读十余年,闻鸡起舞莫等闲。

程门立雪精神志,折桂蟾宫高考时。

《高考2》闻鸡起舞偷光志,立雪程门冰冻时。

百万学子齐上阵,奋笔蟾宫折桂枝。

《看海有感》叹巨浪澎湃汹涌,望远方海阔天空。

高校之中求学文,马到成功铺前程。

《老君山游玩有感》仙山遥望入云端,长路十里攀登难。

欲志云中寻将军,把樽煮酒论英雄

泰戈尔诗歌创作的特色

谈论泰戈尔的诗歌艺术特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因为,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年限长达70多年,而他生长在一个独特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里,受到了印度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是与社会变革、个人经历、家族影响、宗教思想分不开的。

他的诗歌创作中浸透着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13年,他凭借《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不但是印度文学史上罕见的巨匠,也是享誉世界的20世纪文学泰斗。

他一生为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丰富而瑰丽的遗产,是一位多才多艺多产的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然而,尽管泰戈尔多才多艺,但他首先是个诗人,而且始终是一名诗人,他8岁起开始写诗,一直到他去世前还在创作诗歌,从他的创作实践看,诗歌是他毕生最为倾心也最为得心应手的艺术形式和终生不弃的事业。

泰戈尔诗歌分为三类:早期故事诗、中期抒情诗和晚期政治诗。

他的诗作中,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对神的信仰、对现实的苦闷失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起伏跌宕的乐章。

可以这样概括:他的主要风格在于将抽象的思想观念、深邃的哲理意识和无形的精神活动变成生动可感的、具体有形的艺术形象。

他善于通过拟人化和形象化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如《吉檀迦利》是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这是一部典型的宗教性的文学作品,它是献给神的歌,是一部充满了哲学思想的颂神色彩的抒情诗。

这神是从印度哲学中玄而又玄的梵这个抽象概念演化而来的一个具有人格的有形的具体的神的形象,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受到古希腊文化的深刻影响,它把印度宗教崇拜的单一的那个神,变换为人神合一的形象,这样一个宗教神的形象包含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内心向往和仰慕,他被赋予了各种可感的具体的形体:上帝、天父、朋友、同志父亲、国王、主人。

诗人使这个形象在现实中活动,在人群中歇足,在阳光下、阴雨中生活,具有和人相同的生命、思想和灵魂,而这些都明显受到希腊神话的影响,而他描写的这个神的形象有时又幻化为太阳、光明、云、风等自然形象,表现出神的无限威力、无上人格,深深烙上了希腊神化和传说的印记。

实际上,他所创造的这个神的形象,正是泰戈尔宣传的人格、人心和人性的抽象概念的形象化,在这里贯穿了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即人神是同一的,可以互换。

他唱颂着:“就是这同一的生命,从大地的尘土里快乐地伸放出无数片的芳草,迸发出繁花密叶的波纹。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在潮汐里摇动着生和死的大海的摇篮。

”,他在这诗歌里正是以艺术的“通过个别特殊来显现一般”的方式来论证他的哲学思想:神既是抽象的隐形存在,表现为宇宙规律和法则,又是显形的存在,表现为世界万物的生命形态。

在这里泰戈尔对 “艺术美的魅力是通过有限的物质形式表现无限的梵性精神,即艺术美是通过有限的形式显现梵的精神性以及和谐的本质”的艺术本质的论段得以充分体现。

泰戈尔诗歌的鲜明特征和独特风格还体现在他的诗歌融抽象的哲理性和浓郁的抒情性于一体。

泰戈尔的诗歌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他的抒情诗,这些饱含激情的抒情诗中往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但同时又漫溢着浓厚的抒情性,如《吉檀迦利》的第67首:你是天空,你也是窝巢。

/呵,美丽的你,在窝巢里就是你的爱,用颜色、声音和香气来围拥住灵魂。

/在那里,清晨来了,右手提着金筐,带着美的花环,静静地替大地加冕。

/在那里,黄昏来了,越过无人畜牧的荒林,穿过车马绝迹的小径,在她的金瓶里带着安静的西方海上和平的凉飙。

/但是在那里,纯白的光辉,统治着伸展着的为灵魂翱翔的无际的天空。

在那里无昼无夜,无形无色,而且永远,永远无有言说。

这里诗人把你——至高无上的神,与天地自然、黄昏、清晨、美与温暖、纯白与光辉融为一体,颂赞着万物的爱和对和平、自由的想望,浸透着博爱精神和对自由宁静的精神境界的永恒追求。

也就是他受家庭和《奥义书》的深刻影响的体现,也是他美学思想的体现,即神是无限和有限的和谐统一,这些抽象的哲理,透过拟物的艺术手法和无以伦比的优雅又浓郁的情韵,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来。

同时也使人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万物的爱及永恒广阔的追求之情跃然纸上。

由于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因此他的诗歌突破了浪漫主义直抒胸臆和现实主义客观白描惯用手法,往往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将抽象的意念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借具体物象来暗示或显现。

如:春天、雨季、夜晚、阳光、白昼、天空等都是诗人常用的意象,泰戈尔特别强调运用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他的《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其中的新月即象征童心,飞鸟则象征自由,而园丁象征爱情的奉献等等。

除此之外,诗人还喜欢用短小的诗句表达深远的思想和哲理,并且也喜用寓言来传达思想,这也是印度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如:“没有人永远活着,弟兄,没有东西能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