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河豚上市时古诗词 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诗梅尧臣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所作的《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全诗如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

河豚诗梅尧臣

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所作的《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全诗如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謢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来潮阳,始惮餐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反对“搏死食河豚”。

1038年,梅尧臣卸任浙江建德县知县时,好友范仲淹任饶州知州,邀梅尧臣同游庐山,在范仲淹款待梅尧臣的酒宴上,有一位来自江南的客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如何味美,引起范仲淹的极大兴趣。

梅尧臣认为,为了享用河豚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险,是不值得的。

即席赋诗一首,婉劝范仲淹不要冒险品尝河豚。

这首诗,便是让梅尧臣名满天下的《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梅尧臣的诗友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评价这首诗:“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

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故知诗者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

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

”梅尧臣也因此得了“梅河豚”的雅号。

北宋的另一位诗人范成大与梅尧臣观点相同,反对“搏死食河豚”,在他的《河豚叹》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一物不登俎,未负将军腹,为口忘计身,饕死何足哭。

”古诗注释⑴范饶州: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

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时范仲淹知饶州(今江西鄱阳)。

⑵荻(dí)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笋,南方人用荻芽与河豚同煮作羹。

⑶杨花:即柳絮。

⑷不数:即位居其上。

⑸莫加:不如,比不上。

⑹封豕(shǐ):大猪。

⑺怒目:瞪着眼睛。

吴蛙:吴地青蛙。

《韩非子·内储说》记有越王伐吴,见怒蛙而行礼事。

⑻“庖(páo)煎”句:说如果烹调得不得法。

⑼镆铘(mò yé):古代宝剑名。

⑽资齿牙:犒赏牙齿,这里指吃。

【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翻译赏析】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翻译赏析。

⑾党护:袒护。

矜夸:自夸,这里指对河豚夸赞不绝。

⑿美无度: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⒀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样多。

⒁咄嗟(duō jiē):叹息。

⒂“退之”二句:退之即韩愈。

韩愈贬官潮阳,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云:“唯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⒃“子厚”二句:子厚,柳宗元。

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中有“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句。

⒄舛(chuǎn)差:差错,危害。

⒅曾:岂,难道。

⒆“甚美”句: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甚美必有甚恶”,意谓美与恶往往互相依附。

称,相当。

译文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鼓动了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得如麻。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创作背景1038年(景祐五年),梅尧臣将在建德县(今属浙江)卸任,范仲淹时知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约他同游庐山。

【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翻译赏析】文章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在范仲淹席上,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这种美味,引起梅尧臣极大兴趣,写下此诗记下当时情景。

赏析《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通过叙述河豚虽美味但是是有毒的,以及不值得为尝其美味而送命,讽刺人世间为了名利而不顾生命与气节的人。

诗虽然是率然成章,不像梅尧臣大多数作品经过苦吟雕琢,但诗风仍以闲远洗练为特色,尤多波折。

全诗分五层写,中间多转折。

首四句直写河豚鱼,即一般咏物诗的着题。

诗说当春天小洲上生出荻芽,两岸柳树飘飞着柳絮时,河豚上市了,十分名贵。

这四句诗,一向被人称道。

一是由于起二句写景很得神似,而又以物候暗示河豚上市的时间;二是接二句明写,而以鱼虾为衬,说出河豚的价值。

这样开篇,四平八稳,面面俱到。

欧阳修分析说:“河豚常出于春末,群游而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

”陈衍《宋诗精华录》也说这四句极佳。

不过,也有人指出,河豚上市在早春,二月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 》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 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编辑本段]赏析二 这两首是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 下面是对第一首的赏析: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编辑本段]赏析三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编辑本段]说明 在一些教科书、古诗词书上面,有的是《惠崇春江晚景》,有的是《惠崇春江晓景》,还有的是惠崇《春江晚景》.三种说法都对,皆可通用.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所提...

1、这首诗所提惠崇的的话,是一幅以 夜晚 (时间)景物为背景的 初春 图.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 竹 桃花 江水 鸭 蒌蒿 芦芽)即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3、这首诗中那一句是诗人的想象?正是河豚欲上时.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 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 -之情.希望能帮你

惠崇春江晚景 古诗 的意思

早年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调佐料的河豚,合情合理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便想到以之做烹,构成了他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竹外桃花三两枝。

他的散文、诗、词、书法

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

江边人捕捉后,便拿到市场上去卖。

晚年又被贬谪(zhé)到惠州、儋(dān)州等边远地区、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保全了一州人民的生命财产。

杭州刺史任内,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一百亩叫一顷),并筑堤防,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近海。

他一辈子三分之二的岁月过着官吏生活,“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

据诗意,屡次遭到贬(biǎn)斥,历任杭州,又突出重点,惠崇这幅画是“鸭戏图”。

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黄河溃堤,他号召并亲自参加抢救。

这句虽离开画面、黄州等地的地方官,后来被起用,担任京官。

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死在常州

他担任徐州官职时,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

遍地蒌蒿,人民叫它“苏堤”。

至今以“苏堤春晓”闻名。

他的诗气势雄浑,语言奔放,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想象丰富,不用古人用过的对事物的比拟,用多种形象来比拟事物。

河豚生活在近海,象串串明珠。

[译诗] 竹村外有盛开的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最先得知。

蒌蒿已经遍地芦苇才刚刚吐芽, 这正是鲜美的河豚快要上市之时,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所不能表现的内容,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

为元丰八年(1085)所作,写好是不大容易的。

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杼才是上乘之作。

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令人击节称叹。

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题画而不拘泥于画。

这首诗有实有虚,虚实相生。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便逆江而上,但仍写春江,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 展开

春江晚景古诗

春江晚景 宋 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介绍 惠崇(?~1017?) 北宋僧人、画家、诗人。

建阳(今属福建建阳县)人,一作淮南人。

他擅长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

王安石《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苏轼、黄庭坚、王庭□等也有诗称赞他的画,其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尤为后人所称许。

惠崇与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合称"九僧";与魏野、寇□、林逋、潘阆等俱宗贾岛、姚合,同属晚唐派。

九僧与西□诗人同时,而作风不同。

他们专精五律,多写生活琐事与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锻炼推敲,力求精工莹洁。

其佳句多在颈联,如宇昭的"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希昼的"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即见称于欧阳修。

九僧中惠崇最杰出。

他有《摘句图》一百联,为人传诵。

他的《访杨云卿淮上别墅》,可为五律代表,诗中"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一联,雄浑工致,最为精警。

诗词赏析 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苇。

第一句写地面景;第二句写的是江上景;第三句写的是岸边景。

这首题画诗,除了写了以上画面上有的景物,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知”、要靠经验和判断才能预言的河豚之“欲上”。

这些都不是目能所见,是通过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得之于视觉之外、得之于画面之外的,而这首诗的高妙处,正在于以这些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面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不复是无机的组合、静止的罗列。

注词释义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

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一作“晚”。

蒌蒿: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芦苇嫩芽。

河豚:一种味道鲜美而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

古诗今译 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暖鸭子最先感受春天气息。

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名句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

” :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

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

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

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不同地点河豚上市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河豚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吃;现在市面上的河豚都是人工养殖的,而野生捕捉到的河豚很多商家是不敢对外出售,让消费者食用的。

有可能不同季节去了不同的地方都吃了河豚就认为上市时间不一样了。

河鲀,俗称“河豚”。

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

河鲀体呈圆筒形,具有众所皆知的圆滚滚身躯,一般体长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达630mm以上。

上下颌骨与牙愈合成4个大牙板,体长可达1.1M。

背鳍1个,无腹鳍。

无鳞或有小刺。

有气囊,能吸气膨胀。

种类很多,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

它们在水中吹动水和空气,使泥沙飞起,然后捕食躲在沙中的生物。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正是河豚欲上时”正确解释是什么,...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

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古诗全文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风(唐)李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焕(huàn)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hào)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凉州词(唐)王翰(hàn)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sài)(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11、芙(fú)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zhài)(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wèi)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录)(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2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唐)高适(shì)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水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3、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nǎi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

25、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江畔(pàn)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27、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8、游子吟(yín)(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独钓寒江雪。

30、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lù)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zhú),大雪满弓刀。

32、望洞庭(唐)刘禹(yǔ)锡(x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赋(fù)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6、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3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侧坐莓(méi)苔(tāi)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8、悯(mǐn)农(唐)李绅(shēn)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清明(唐)杜牧(m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