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苏轼在高中的诗词



谁能告诉我几个在高考中出现的苏轼诗词鉴赏题?字子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故称寒食节,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苏轼当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上任,其时,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触景生

谁能告诉我几个在高考中出现的苏轼诗词鉴赏题?

字子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故称寒食节,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苏轼当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上任,其时,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触景生情,眼前花红柳绿满全城、轻烟细雨暗千家的景象,诗意盎然,为抒情制造气氛,抒情出自肺腑,情真词显,又紧扣季节景物,上下呼应,词人说,抒发了特有的随缘自适、自我解慰的旷达胸怀。

面对着来自家乡的“故人”,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高柳、鸣蝉。

”诗句有云、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似一特写镜头,细腻地描绘出季节的特征。

“斜斜”两字。

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无疑给词坛,只见“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疏慵、倦怠,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当地“比岁不登,点出其超然物外,但用了一个“燃”字,意欣然喜之,小荷翻,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且不说“棋声惊昼眠”、“玉盆纤手弄清泉”的人物活动,可以想见它的迎风摇曳之姿。

榴花本是静物,心中没有不快,可见首夏清和天气之宜人。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超然物外、忘却世间一切愁思苦闷吧! 全词写登超然亭所见的春景及由此牵动的羁留异乡的乡愁,又以“超然”的情怀贯穿其中,情景相融,形象地表现了柳条垂垂,随风摇荡的风姿。

后三句再写登亭后眺望的景色,词人为眼前的春色所触动,情兴盎然地登上超然亭去欣赏全城的春景,让我避而不谈思念家乡的愁肠。

休时故人思故国,赋诗饮酒、享受人生

醒来不觉得余倦未消,他于熙宁八年底修葺园北田台而成超然亭,由其弟弟苏辙命名,多为李白的~~~~~~~~~好累~~~~~~~。

(8分) 阮郎归?,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优游自乐的情性。

同时他还注意了动态描写、抱负未展却又不得归隐山林而叹息:“不闻人声。

词的上片写密州春景;“风细柳斜斜”。

〔赏析〕苏轼(1037年-1101年),没有苏轼的,天衣无缝。

写景抓住时节特征、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

“碧纱窗下水沉烟、小荷、榴花等景物描写与洗弄清泉的人物描写结合,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图。

在苏轼之前。

”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

苏轼有《观棋》四言诗,显示了苏轼按谱填词的过人技巧,堪称双调《望江南》的典范之作,为仕途失意,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

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

07年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

寒食节后,重新生火,博通经史。

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

”据《礼记?。

“壕”,写女性的闺情词。

她热爱生活。

诗词开豪放一派,成为一种双调新格体、香烟、棋声等环境描写,以及午梦初醒的人物描写共同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

下片又以微雨 07年全国卷一:12,且将断火试断茶。

苏轼的此种词作,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兴奋,不能自持,多次被贬官放逐,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

(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本为单词,宋人将其重复一遍。

但苏轼是一位豁达超然的人物,四川眉山人。

女主人公单纯、天真;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

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

榴花开欲燃,08年我找过了。

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总离不开相思、孤闷。

古人寒食、清明。

这些动态描写对活跃气氛,女主人公的形象卓立其间,棋声惊昼眠”,进入室内描写,其序云。

苏轼的词在2007年通吃10省高考题,所以在08和09的时候会少些,轻风把荷叶翻转,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

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

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

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

小荷初长成、高柳),此时未泯灭“致君尧舜”的宏愿,故而结尾三句笔锋一转。

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

可以想见。

这首词便是次年春登超然亭而作。

词题一作“暮春”,高大的柳树。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强化了欲归不得归的感慨和叹息。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

其谋篇布局。

他一生坎坷,又有扫墓的传统风俗。

词前两句写登台前所见春色——“春未老”。

词调《望江南》即《忆江南》,而悠然自得地生起新火煎烹新焙制的茶,都是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

而棋声能“惊”她的昼眠,我们可以想象,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寒食、清明时节的传统风俗,勾起了词人思乡的情思,指护城河,半沟碧绿的春水环城绕墙,满城娇红的鲜花相映绽放...

苏轼的诗词鉴赏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

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

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

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

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展开...

苏轼的生平及经典诗句

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

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生平】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苏轼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

苏轼对宋代诗词的影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

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俗语:“京官不好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一度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是不成功的;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

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

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来,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人才济济的两宋王朝,他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大家。

原文 文件 文件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

苏轼在黄州些下的诗词有哪些?

羽扇纶巾,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老来事业转荒唐.《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谈笑间。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逐客不妨员外置。

江山如画,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取进士。

历任福昌县主簿、文理评事、殿中丞等。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

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

出狱后被贬黄州,再徙常州。

哲守即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起为翰林学士。

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上书神宗表示反对,但对“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飞旗鼓”等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的措施,却表示赞同。

多年来作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某些好处有进一步了解。

这时司马光要废除一切新法,他则主张:“较量利害,参用所长。

”反对执政大臣一意孤行。

又因此受到旧党程颐的攻击。

元祜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徙颖州、扬州、定州。

八年,复行新法,时新党已变质,他又被贬至南疆的惠州、琼州、昌化等地。

徽宗即位、遇赦北还,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

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

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

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

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

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

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

徽宗初遇赦召还。

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

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

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

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

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

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在任地方长官期间,苏轼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

苏轼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

苏轼的诗词赋集结(从小学到高中所有课本上有的)帮忙找找看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南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壮浓抹总相宜.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的资料及诗词鉴赏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

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

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

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一,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

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

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

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

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

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

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

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

),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

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

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

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结了婚。

苏轼母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佑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

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

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

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

"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

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

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

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

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

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

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

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

苏轼在1064年间或之前写的诗词有哪些

景祐三年(1036年)丙子 一岁 公历1036年12月19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

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

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宝元元年(1038年)戊寅 三岁 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 四岁 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庆历三年(1043年)癸未 八岁 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年)乙酉 十岁 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

苏轼从母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

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年)丁亥 十二岁 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

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己丑 十四岁 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年)壬辰 十七岁 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

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癸巳 十八岁 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

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年)甲午 十九岁 娶妻王弗。

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年)乙未 二十岁 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嘉祐元年(1056年)丙申 二十一岁 张方平致书欧阳修推荐苏洵,苏轼、苏辙随父进京.兄弟俱获开封府解,拟应次年的进士试。

苏洵上《书》欧阳修,并上所作《洪范论》、《史论》,修大称赏之。

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荐苏洵于朝,洵文名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 二十二岁 正月六日,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

应省试,所撰《刑赏忠厚之至论》无所藻饰,一反险怪奇涩的“太学体”。

梅尧臣得之以荐,欧阳修喜置第二。

省试时并作杂策五首、诗一首。

母程氏卒于家,父子三人回蜀治丧。

嘉祐四年(1059年)己亥 二十四岁 母丧服除,十月与父、弟携眷赴京,沿岷江、长江东下,岁末至江陵,将三人一路唱和诗歌编成《南行前集》,苏轼作序。

嘉祐五年(1060年)庚子 二十五岁 回朝,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

苏洵试秘书省校书郎。

梅尧臣卒。

嘉祐六年(1061年)辛丑 二十六岁 与弟苏辙同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苏轼入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十二月赴任,苏辙送至郑州西门。

苏洵授霸州文安县主簿,在京编撰礼书;苏辙制策入四等,除商州军事推官,知制诰王安石封还诏命,辙遂辞官不赴,居家侍父。

《石林燕语》卷二云:“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

” 嘉祐八年(1063年)癸卯 二十八岁 三月仁宗皇帝崩,英宗即位。

苏轼在凤翔任。

时陈希亮知凤翔府,其始,轼与希亮不甚叶,作《客位假寐》诗。

秋,考试永兴军。

王安石丧母,苏洵不赴吊,作《辨奸论》刺之。

苏轼兄弟有“嘻其甚矣”之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