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吴氏祠堂用的诗词



吴氏宗亲相聚诗词鹊桥仙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七律夏木阴翳点碧苔,忽传喜讯自南来。苔

吴氏宗亲相聚诗词

鹊桥仙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七律夏木阴翳点碧苔,忽传喜讯自南来。

苔龄儿女情殷切,白发双亲笑语开。

关塞渔樵堪作伴,江湖鸥鹭不相猜。

齐声歌唱团圞乐,一曲吟成酒一杯。

七律故园一别梦难圆,空对东流哭逝川。

水库涛声犹是恨,山城春色早成烟。

关河蹀躞三千里,风雨飘零四十年。

塞北江南寒尽夜,乡心同在月明前。

七律信是离难聚更难,故园山色梦中看。

鹃声啼处天涯远,雁阵回时海宇宽。

大抵人生都是命,须知世路尚多湍。

从今但愿人长健,南北分飞也自安。

...

吴氏家族祠堂对联大全

梅里千古盛 延陵万年兴 梅里松柏茂 延陵桂兰香 青山扬硕德 碧水溯高风 世家有首记 至德无双称 观乐知时政 闻诗论国风 挂剑心存义 延陵裔继贤 梅里传三让 延陵继千秋 世家记第一 至德名无双 祖德传千古 延陵盛万年 延陵世第 渤海家声 世家记首吴文化 至德名邦孔圣书 同心让国奔梅里 继祖遗风避延陵 观乐论政传佳话 挂剑酬心树义名 饮水思源扬祖德 知恩报本浴后昆 敬祖千秋承祖德 尊宗万古继宗风 延陵衍派家声远 至德宗传世泽长 孔圣题碑宗族誉 延陵敬祖子孙荣 望岀延陵家声远 源连梅里世泽长 季子门第德仁齐备 延陵世家忠孝惟馨 让德高风雅观周乐 挂剑知交名垂青史 祟贤逊国圣贤赞至德 敬祖尊宗祖先佑儿孙 道统文章传三让德 诗书礼乐继千秋簪缨 使鲁观乐闻声知变故 挂剑酬心尚义不欺心 敬祖奉先中华传统美德 礼让开拓吴氏永久家风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民族 承先启名繁荣吴氏家业对联相批 记首世家 至德传芳 让德传芳 三让传芳 梅生传芳 挂剑酬心 寻根溯源 祖德宗功 裕后光前 延陵衍派 敬祖奉先 三让承徽 远拓进取 观乐论政...

吴氏家族的祠堂在哪?

吴氏祠建在卓王山下南面,与陡山村的谢家垸毗邻,倒水河与陡山村隔山相望,其中有一条小溪正好在祠堂门口流过。

红安倒水河与麻城柏子山之畔的举水河之间(柏举即柏子山与举水河的合称),即是二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携伍子胥孙武带三万军士与楚军相战的柏举之战的发生地。

近年来,在举水河床上陆续被人们发现的石器、陶井、箭镞、青铜玺和大量古钱币,特别是在两河之间(举水、倒水)出土的一批批古代武士墓群,更能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烈战争。

(总称为柏举之战的吴国破楚之战,经过吴国军队在汉水施诱敌之战、撤至柏举,爆发柏举之战、一举击溃楚军,之后是清发水追击战、雍澨败援战、入郢之战。

经过这五次战斗,吴国军队终于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吴氏祠原是红安八里湾镇陡山村吴姓人的家族宗祠,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物质遗产据吴氏家谱记载,此祠始建于清乾隆廿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现吴氏祠为光绪廿八年(1902年)新建,历时两年。

整个吴氏祠为砖木结构,共三幢,依次为观乐楼、正殿、寝殿。

在观乐楼与正殿之间为前院,中有一棵两人合抱的桂花树,为清同治年间栽种,今已一百好几十年了,月桂飘香时,方圆十里都能闻到清香。

吴氏祠建造上的木雕艺术是弥足珍贵的,均为当年“黄孝帮”的杰作。

吴氏祠堂其建筑艺术,特别是雕刻艺术湖北罕见,被誉为古武汉的活化石和鄂东第一祠(祠堂有古代武汉的市景图浮雕)吴氏祠门楼上“家承赐书”相传与朱元璋的关。

1354年,朱元璋在陡山村附近遭到敌军突袭,逃亡中遇到吴家读书人吴琳(吴氏三世祖),吴让他藏到自家阴沟,并在阴沟入口处布上蜘蛛网,这样朱就躲过敌军搜捕。

朱元璋在吴家暂时落脚时,一日雪后初霁,吴琳信口吟道:“雪压竹枝低,虽低不惹泥。

”朱元璋忍不住接吟:“有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吴琳由此断定此人非等闲之辈,遂帮他收集散兵,重整旗鼓。

朱元璋即位后,召吴琳入仕,官至吏部尚书。

朱元璋还亲笔题写“开国天官里”的字样赐予吴琳,让他在家乡建立牌坊。

据传,抗战中,一群日军曾欲将此祠烧毁,当他们举着火把闯进祠中时,却被祠内的富丽堂皇震住了,纷纷熄灭火把,向吴氏祖宗牌位磕头。

...

吴氏祠堂对联,横批大全,姓吴的都要看看

源自尧裔;望出高平。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范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尘甑养晦;揽辔待清。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陈留外黄人范丹(一作范冉),字史云,经学家、文学家马融的弟子,通五经,尤其精于《易》和《尚书》。

桓帝时曾被任为莱芜长,他不干。

生活极为贫困,居住简陋,经常断粮,当时人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钱范莱芜。

”“养晦”,谓隐居待时。

下联典指东汉汝南征羌人范滂,字孟博,举孝廉,以清诏使到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志要澄清天下,后升光禄勋主事,因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延熹年间死于狱中。

沼吴归隐;述汉成书。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

越国被吴国打败时,随越王勾践到吴为人质三年。

回越后,助勾践刻苦图强,终于灭了吴国,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

“沼吴”,指废吴国宫室为污池,即灭吴。

下联典指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历官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军,参与机要。

他删、取各家《后汉书》之作,著《后汉书》,成纪传八十卷。

文正世泽;万笏家声。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宋·范仲淹,卒谥文正。

心存忠恕;胸具甲兵。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范仲淹之子纯仁,自布衣至宰相,自述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

下联典指范仲淹与韩琦任陕西经略副使,西夏人相诫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长啸却虏;杖策入关。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范镇,少时作《长啸却胡虏赋》。

下联典指明末范文程,曾谒清太祖,策定清军入关之计。

鸿门碎斗;岳阳题文。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鸿门宴上,范增拔剑击碎刘邦所赠玉斗,曰:“竖子不足与谋……”下联典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德如风月;才比方朔。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范杲,上书自言才比东方朔,擢知制诰。

下联典指宋·范启,博学穷理,高尚不乐仕进,理宗赐号“风月处士”。

生平惟存忠恕;胸怀广具甲兵。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苏州吴县人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的二儿子。

皇祐年间进士,历官襄城知县、侍御史,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河中府、和州、庆州,在各地均有惠政。

哲宗时,官尚书仆射、中书侍郎,徽宗时,官至观文殿大学士。

他曾说:“我生平所学,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

”下联典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少年时贫困而苦学,做官后以敢言著称。

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历官西溪盐官、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

宝元年间,西夏攻延州,他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夏人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庆历年间官至参知政事。

工于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诗词风格明健。

杖策定入关计;却虏作长啸声。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末清初沈阳人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

明代万历年间投后金努尔哈赤,后得皇太极信任,参与军政机密,策定清军入关之计,又提出录用明代官员、废除饄加派、开科取士等,多被采纳。

清初开国典章制度,多由他起草制定。

前后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

下联典指北宋成都华阳人范镇,字景仁,进士出身,仁宗音知谏院,后为翰林学士,封蜀郡公。

在变法问题上,支持司马光反对新法,而与王安石不和。

少年时曾作《长啸却胡骑赋》,后来出使辽国,辽人说:“这就是长啸公。

”责君碎斗显忠爱;后东先忧法圣贤。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秦项羽谋士范增的事典。

范增(前277-前204),居剿(今安徽桐城南)人。

善代谋。

秦末农民战争时,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

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

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

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国。

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下出典出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989-1052),这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大中祥符进士。

仁宋天圣初,任西溪盐官。

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积极防御西夏,注意联合羌族,颇受羌人尊重。

工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多为阐述其政治主张,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有《范文正公集》。

有祛病回春妙手;存先忧后乐雄心。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东晋名医范汪,字玄平,博学多通善医。

下联典出北宋大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齑盐淡薄心常乐;潇洒襟期洽亦豪。

——佚名撰范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宋代侍人范周,字无外,负才不羁,安贫自乐。

下联典出宋代侍人范良遂,字次卿,自号墨庄居士。

放情山水,不慕荣利,长于诗歌

其兄显贵,他宁静淡泊,潇洒自豪。

四海云霞开曙色;五湖烟水荡春光。

—...

//www.xfol.com/sanguo/wenyi/yanyu/index,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自己上网看吧,上面还有更详细的 参考资料:http

写诸葛亮的古诗词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赏析】: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

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

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

”“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

“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

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

“石不转”,化用了《诗经

邶风。

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

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

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

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纪念孔明的

唐宋"八大家”写的诗

[编辑本段]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字子厚,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柳宗元与唐代另一位文学家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

他与欧阳修,苏轼等人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

“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

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

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

“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

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

《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

《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

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

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

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

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

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

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

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永州八记》作于元和四年以后。

那时,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永州,即今湖南永州。

文章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

其中以《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最为著名,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此论相当中肯。

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

《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户乙)。

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与屈原之作辞赋,何其相似。

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

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

《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

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

政治、哲学思想文学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一个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必然是一个思想家。

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

欧阳修(1007~1072年),\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诗歌《踏莎行》。

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诗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

本文选其《朋党论》、《五代史令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六篇;选其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时)》、《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蝶恋花(家庭院深深几许)》六首;先其诗《戏答元珍》和《画眉鸟》二首。

[编辑本段]苏洵(1009—1066)\有《嘉佑集》。

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与陈州...

陆游的诗词

陆游词全集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luyou6.htm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少时受亲友家庭爱国思想熏陶。

应礼部试,为秦桧除名。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为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乾道八年到阆中,他是从夔州去汉中王炎兴元府从阆中路过。

这年秋,他因事又从苍溪来到阆中。

陆游两次来阆,在阆中盘桓多日。

他坐船渡江游了锦屏山,瞻仰了杜少陵祠堂,他赞叹阆中古城:“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他见阆中著名的南池废为平陆,特地去察看,并叹道:“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

陂复岂唯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在《南池新亭碑》诗中他也叹道:“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

陆游尖锐批评当政者忽视兴修水利。

陆游一生酷爱梅,两次旅阆,他都特地邀友到城南观赏。

陆游还游了滕王亭,在夺锦轩饮酒题诗。

陆游在阆中写诗10余首,他赞美阆中山水,热爱阆中风物,如:“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挽住征衣为濯尘,阆州斋酿绝芳醇”。

他对阆中的一切,都感到十分亲切和美好,简直产生了故旧之情:“茑花旧识非生客,山水曾游是故人”。

阆中人民敬重这位爱国诗人,特建放翁祠以为纪念。

展开

三国演义的人物赞诗

赞叹刘备诗: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

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

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

从此乾坤鼎足成。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

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赞叹诸葛亮诗: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

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

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

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赞叹曹操诗: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

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

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

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

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