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纳兰容若诗词爱情



求纳兰性德 关于爱情的诗词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求纳兰性德 关于爱情的诗词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意啦:这首词是写给他表妹的,由于他表妹进宫里嫁给皇上。

所以纳兰十分的忧郁。

所以这首词的情调主要是后悔一系列的。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篇,因为纳兰的感情史比较多。

很多诗都是不可寻的。

而这一首主要是说,纳兰深夜比较寂寞,哪怕是做梦也没有到达“谢桥”。

注意:谢桥,指的是那时的男男女女约会的地方

纳兰性德爱情经典诗词

1、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3、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4、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5、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6、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8、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 纳兰性德《采桑子》9、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纳兰性德《菩萨蛮》10、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 ...

纳兰性德关于爱情的经典诗句

以下是纳兰性德关于爱情的经典诗句1、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3、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4、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5、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6、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8、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 纳兰性德《采桑子》9、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纳兰性德《菩萨蛮》10、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 ...展开 以下是纳兰性德关于爱情的经典诗句1、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3、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4、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5、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6、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8、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 纳兰性德《采桑子》9、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纳兰性德《菩萨蛮》10、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 纳兰性德《临江仙》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的儿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的诗词在清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纳兰词”光采夺目。

满汉融合时期,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

个人超逸才华,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收起

纳兰容若最经典的诗词是?

一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花前风连翩 几轮春光如玉颜 清风不解语,怎知风光恋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 轻叹柳老不吹绵,知君到身边 相逢若初见以上是容若的读者用来评价容若的,只因为次次都用情太深,幽幽暗放,戚戚凋零———一生恰如三月花。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饮水词》中一句诗,每次读来,都有一种花飞花逝的凄然之感。

或许人生轮回,记忆中,只留下“当时”,“当时”终究会褪色,而往往回想,却是锥心刻骨的疼痛。

那种寻常之后的遗憾,是纳兰容若一生的蚀骨销魂。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幽边/相看好处却无言(《爱情》) 爱情,应该是容若一生的痛。

少年时恋上清丽婉约的表妹,他本人以为两个人可以相守至死。

然而世事弄人,表妹被选入宫中成为嫔妃。

少年的恋恋之心被碾碎在压抑的皇权之下。

继而又顺从父意娶了卢氏为妻。

——另一个美丽贤淑的女子

她歆慕他的才华,理解他的苦楚,亦感到他心中另一个人的倩影,可是,她只是沉默,想用她的缱绻柔情温暖他的心。

他安然沉浸在他的爱中,却一直坚信,心中所爱,仍是那个年华初上,对他莞尔微笑的表妹。

直至卢氏抱病而死。

他才恍惚明白,他的心早已给了她。

一生沉溺在遗憾中,却错过两个最爱的女人。

无言,无言,却已是泪满千行。

...展开一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花前风连翩 几轮春光如玉颜 清风不解语,怎知风光恋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 轻叹柳老不吹绵,知君到身边 相逢若初见以上是容若的读者用来评价容若的,只因为次次都用情太深,幽幽暗放,戚戚凋零———一生恰如三月花。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饮水词》中一句诗,每次读来,都有一种花飞花逝的凄然之感。

或许人生轮回,记忆中,只留下“当时”,“当时”终究会褪色,而往往回想,却是锥心刻骨的疼痛。

那种寻常之后的遗憾,是纳兰容若一生的蚀骨销魂。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幽边/相看好处却无言(《爱情》) 爱情,应该是容若一生的痛。

少年时恋上清丽婉约的表妹,他本人以为两个人可以相守至死。

然而世事弄人,表妹被选入宫中成为嫔妃。

少年的恋恋之心被碾碎在压抑的皇权之下。

继而又顺从父意娶了卢氏为妻。

——另一个美丽贤淑的女子。

她歆慕他的才华,理解他的苦楚,亦感到他心中另一个人的倩影,可是,她只是沉默,想用她的缱绻柔情温暖他的心。

他安然沉浸在他的爱中,却一直坚信,心中所爱,仍是那个年华初上,对他莞尔微笑的表妹。

直至卢氏抱病而死。

他才恍惚明白,他的心早已给了她。

一生沉溺在遗憾中,却错过两个最爱的女人。

无言,无言,却已是泪满千行。

——冷出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仕途》) 繁花似锦,他却偏爱晶莹易逝的雪花,群臣相争,他却选择淡泊致远。

父亲是朝中一手遮天的重臣,身为权贵家的贵公子,骨子里却是文人风骨,落拓不羁,轻傲脱俗。

少年才志,年纪轻轻却已是皇帝的御前侍官,纳兰容若,应该也希望登上高堂,成为叱咤天下的伟男儿。

可是,一个爱着雪花的冰清玉洁的男子,又怎能不顾官场的污浊与黑暗而冲上“云霄”呢? 焦灼,在矛盾中焦灼,一个骨子里忧郁的男人,在仕途中徘徊挣扎,只留下雪花谢后的清水,在遗憾中汩汩流淌。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时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人生一梦》) 人生如梦,转眼已是千年。

纳兰容若沉浸在幽梦中太久,太久。

如果回到当时,会怎样呢?这样一个清雅如兰的男子,还是会这样选择吧:甘愿让遗憾串联成珠,化作人生无尽的省略号,弥漫过无尽的忧伤。

只因为次次都用情太深,幽幽暗放,戚戚凋零———一生恰如三月花收起

纳兰容若的爱情

纳兰容若,一个拥有最美的名字的相国公子。

他才高八斗,是“清词三大家”之一,又被称为“晏小山”。

正如“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又见柳屯田”描述一般。

他是高贵的,天生富贵。

父亲是康熙时的重臣,母族是皇室,而他又是御前侍卫。

但高贵的血统与身世并未带给他快乐

他的心“常有山泽鸟鱼之思”,对门第身世并不注意,“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他是多情的,天生情感丰富。

他有着一颗孤独而忧伤的心,但是深刻的孤独带给他的却是无情的痛苦和不被理解的愁闷。

在他的词里找不到欢乐的句子,他的感伤和愁绪使众人不知:“为何他什么都有,却还是不快乐。

”这是一个秘密,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纳兰只活了31个年头。

31岁,永远年轻。

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以他那才情品行谜一样的完美了满汉文化融合之初的历史,才会留给世人“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悬念。

容若与其表妹纳兰容若与其表妹曾有婚约,“正是辘轳金井,满是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是在容若还是一个心事眼波难定的风流少年时,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

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短暂的初恋过后,便是表妹的入宫, “谁省,睡省,从此箪纹灯影”,荣若的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就更加突出了。

为见表妹,纳兰容若不禁乔装成僧人。

只可惜“一朵芙蓉着秋雨“的表妹与他在如此的宫廷内只得“相逢不语”静默无言的相对,“转过回阑扣玉钗”。

据清《赁庑笔记》载:“旋女入宫,顿成陌路。

容若愁思郁结,誓比一见,了此夙因。

会遭国丧,哪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哪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

而宫禁深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

”或许这段记载正是对容若当时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的有力证明,直至今天也无法消除的苦楚。

恋人入宫,之后荣若还抱着限满出宫,此时若若尚未与卢氏结婚,她要留着正配等自己的恋人。

而他的表妹一样在等待着与他的再相逢。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

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

寂寂锁朱门,梦承恩”这是容若描写了他的恋人与一般宫女望幸的相反,表明表妹依旧女儿身,始终属于自己罢了。

不过在她还未出宫,容若便去了另一个世界

而容若的表妹则因倾心容若的缘故无端遭人猜忌,被送入冷宫。

那些与容若在一起的时光不知是否让她在寂寂冷宫回忆着“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容若与卢氏容若在表妹入宫后不久便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刚开始容若并不想与其成婚,因为他等着他的表妹,那才是他理想的正配。

不知是家人的催促,还是容若决的表妹不再回来,或是卢氏太好,容若娶了卢氏。

婚后二人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

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婚后四年便离开了容若。

卢氏死后,容若更加悲痛。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

忆生来,小胆怯空房”。

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的悲痛“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容若愁绪满怀,睹物思人。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在落花时节,他眼望残红,思念期亡妻的好,“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可谓“西风一夜剪芭蕉。

倦眼经秋耐寂寥”啊。

周之琦《怀梦词》中有和容若悼念卢氏之作《青衫湿遍》曰:“道光乙丑余有其省之戚,偶效纳兰容若为此,虽非宋贤遗谱,其音节有可诉者。

”故可知那为纳兰自度曲,情感真实,自然的抒发了对亡妻的爱。

荣若与官氏在卢氏死后,纳兰另结新欢,与官氏结为夫妇。

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

何况纳兰容若这个生活在繁花著锦衣食无忧之中。

虽容若不以“人间富贵花”自居,当年他也确是人间富贵人。

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对爱情,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对官氏或许是由一个谢娘到另一个谢娘的过渡罢了。

“水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时的“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

对此容若对她的爱有多深,也未必看得出。

容若与沈宛沈宛为江南艺妓,才华横溢。

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被迫分离。

不过,容若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

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

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

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

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

即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过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身怀歉疚。

纳兰容若这样多情的男子,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误。

他有着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们却无法结成连理;容若的心之苦,后好不容易遇到心爱的妻子,可妻子卢氏四年后早逝;与官氏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更...

关于纳兰性德爱情词的论文流程

内容提要】 纳兰性德的词作充满了凄婉哀厉的情调,形成了个人与社会现实十分明显的矛盾。

从纳兰性德的身世及其有关爱情的词章中,可明确看出他个人对爱情的态度和观点,他对封建社会制度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樊篱、追求个人幸福、争取婚姻自由的行为是同情和赞扬的。

纳兰性德是我国满族历史上第一个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词人,同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他是隶属正黄旗的满族人,他所在的家族也属满族一个著名的显赫部族。

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大学士,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声威显赫的著名官僚,曾任康熙的内务总管、弘文院学士,后又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武英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这是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宰相之职。

他为官声誉不好,在任职期间,独览朝纲,卖官鬻爵,大肆贪污受贿,为人极其贪婪。

他“广置田产,市买奴仆”。

“田产丰盈,日进斗金”。

“簠簋不饬,货贿山积”。

及至后来获罪,当朝廷“籍没其产,有天府所未有者”〔(1)〕。

当时社会上普遍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要作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2)〕。

索三指索额图,老明即是明珠。

由此可见其冲天势焰。

当然,明珠在朝廷如何翻云覆雨、弄权捭阖,不能由纳兰性德负责,但由此形成的优裕生活条件及特殊的社会地位却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纳兰性德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严格教育,他个人又具“豪迈挺拔之材,勤勤学问”〔(3)〕。

他与大多数纨袴子弟不同,对荣华富贵的生活并不十分热衷,也不像许多八旗子弟那样,整日追求声色犬马,沉湎于风花雪月的温柔乡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是将个人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钻研经史之中。

他学习的刻苦精神是令人佩服的,即使有病在身,也丝毫不松懈。

“偶有管见,书之别简。

或良朋莅止,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

逾三、四年,遂成卷”〔(4)〕。

17岁时,入太学就读,一年后,首次参加乡试即中举人。

来年会试,却因患“寒疾”在殿试的关键时刻不能参加,功亏一篑。

为三年后再次参加考试,学习更加刻苦,并拜宿儒徐乾学为师。

据徐回忆,“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黎明骑马过余邸,讲论书史,自暮乃去”〔(5)〕。

22岁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高中二甲第七名,被授予三等侍卫之职,后晋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

在清初,清廷对侍卫的选拔是十分严格的,能当上侍卫是十分荣耀的,首先家庭和父兄要为皇上宠信,而上三旗子弟则又受到格外优渥,因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自将之军,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宿卫侍从”。

在侍卫中,又以殿前侍卫最为尊贵,这种职务“多以王公胄子勋戚世臣充之,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满洲将相多由此出”〔(6)〕。

康熙将纳兰性德选在身边,一再提拔,可见对其看重和准备委之以重任的用心。

而纳兰性德也得以长期伴随皇帝身边,跟随巡视、狩猎,也时与皇上一起吟诵唱和,探讨诗文。

由于他出众的学问和应对能力,深得皇上信任赏识。

他在病重期间,康熙十分关心,不仅派遣太监时时查询病况,委派御医值班疗理,还“亲处方药赐之”;病逝后,又遣使赐奠,恤慰有加,从这可以看出康熙明显的眷顾之意。

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条通向将相仕宦的云衢大道。

纳兰性德虽然过早逝世,但在短暂的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赋、词、杂识等作品,表现出多方面的文学才能。

其中,词作尤为出色。

其《纳兰词》共收词作342首。

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7)〕。

把纳兰性德与南唐二主相提并论,不仅说明了他的词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表明其词在格调和内容上也有与之相近之处。

李煜是亡国之君,他的词充满凄婉艳丽的色调是很自然的,而纳兰性德出生于“康熙盛世”,有着高贵的血统和权势显赫的家庭,不仅是从小生活在钟鸣鼎食宰辅之府的“贵介公子”,且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又有“一等殿前侍卫”的荣衔,虽然后来其父明珠获罪被查抄,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家庭和个人却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红楼梦》中形容贾府兴盛用语)。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品却也充满哀感顽艳的情调就不能不说是一个与社会现实有着明显矛盾的现象了。

他在31岁的似锦年华就郁郁而逝,已令人不解;而从整个《纳兰词》来看,也始终笼罩着一种悲凉、忧郁令人不忍卒读的气氛,诸如“断肠”、“凄凉”、“惆怅”、“悲苦”、“憔悴”、“愁”、“恨”、“泪”之类的字眼,简直触目皆是。

于是对于他的身世与词作内容、格调上的明显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成了很多人探究的重点,并产生了种种推测。

有人认为纳兰性德由于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末路或对封建统治者不满,失去信心而郁闷寡欢,因而形成了他词作的凄厉哀婉的格调和低沉幽怨的意境。

我认为这种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他虽生活于封建社会的末期,但他所处的时代外表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还很“兴盛”,也看不出他对统治者不满或失去信心,据此说明他情绪低落忧郁不仅不能成立,也有人为拔高他思想认识水平之嫌。

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原因也...

关于爱情的诗句, 还有李煜,纳兰容若,李清照的名句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曰?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1 佚名 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39 佚名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曰夜东流无歇时。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61 温庭筠 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63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 周邦彦 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66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67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8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69 朱彝尊 高阳台 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70 贺铸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1 张泌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72 刘禹锡 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

纳兰容若的诗词。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我是人间惆怅客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容若诗词精选

木兰词作者: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词·金缕曲作者:清·纳兰容若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词·卜算子 新柳作者:清·纳兰性德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丝上柳条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编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词·采桑子作者:清·纳兰性德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词·长相思作者: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词·点绛唇 咏风兰作者:清·纳兰性德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词·点绛唇作者:清·纳兰性德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词·蝶恋花作者: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距。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释】: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兴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词·蝶恋花作者:清·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词·蝶恋花作者:清·纳兰性德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词·河传作者:清·纳兰性德春浅,红怨。

掩双环,微雨花间。

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

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

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忆当时,垂柳丝。

花枝,满庭蝴蝶儿。

词·画堂春作者:清·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词·浣溪沙作者:清·纳兰性德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鱼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词·浣溪沙作者: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词·浣溪沙作者:清·纳兰性德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释】:七绝·记征人语作者:清·纳兰性德边月无端照别离,故园何处寄相思。

西风不解征人语,一夕萧萧满大旗。

【注释】:词·减字木兰花作者:清·纳兰性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词·酒泉子作者:清·纳兰性德谢却荼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