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点绛唇 诗词



点绛唇的词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

点绛唇的词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点绛唇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几首是比较著名的...

求点绛唇·蹴罢秋千诗词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赏析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赏析一】 此词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

“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

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赏析二】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

《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

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

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

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

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

这和欧阳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晃冲之《传言玉女?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

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辫梢、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

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阳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珣《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

这种思想感情,就其内容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

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

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

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词作《一翦梅》(“...

李清照的两首点绛唇的原文,译文,赏析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赏析一】 此词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

“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

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赏析二】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

《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

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

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

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

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

这和欧阳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晃冲之《传言玉女?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

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辫梢、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

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阳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珣《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

这种思想感情,就其内容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

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

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

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词作《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

李清照《点绛唇》 翻译

深闺寂寞,千般愁绪在心中,惜春春又归去,冷雨催花落。

倚栏苦候,(只是无情绪,好像是愁没了,其实都是愁,就像如果没有白天自然不会觉得夜晚是黑的。

只觉得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在下才疏,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话翻译)他人在何处?看着他要来的路,只见到苦苦挣扎的小草连到天边。

暮春又逢雨,看到凄凉的景象想到寂寞的自己,盼爱人归来的心情 这首词写作地点是在青州,时间在寒食节后。

词中“人何处”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武陵人”的“人”字含义相同,都喻指作者丈夫赵明诚。

“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以表达等待良人回来之意。

曾经李清照与赵明诚在“归来堂”猜书斗茶、花前月下携手游赏,有着“曾经沧海”般的夫妻情深。

然而眼下丈夫与他人一道频频外出,望断双眼不见他归来。

所以她为此所生愁丝有“三千”之多。

接下去的“惜春”二句,除字面意义外,深沉语义是说--词人本来像爱惜春天一样,爱惜她和丈夫的感情,但是他对她的不时疏离,就像风雨吹落春花一样,使夫妻感情遭到挫折。

下片说,主人公久久地依栏眺望,但却看不到良人的踪影,所以心情很不好。

最后两句是说:你这位“王孙”到底到哪去了,为何还不归来?其实丈夫的心思,词人心中是有数的,是因那是一种难言之隐,不能对他人诉说,就是词里也不能直接倾吐,只好借《楚辞·招隐士》的意境宛转表达。

请教大家两首诗词的意思,一:苏轼的《点绛唇 闲倚胡床》的整首...

为你解释冯小青的吧!“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写的是,诗人化妆后觉得自己如同画中的自己那般美丽,不知道能在昭阳殿排上第几名。

此处昭阳,是字汉成帝时的宫殿,赵飞燕姊妹所居之地。

作者意思是与赵飞燕姊妹相比较,谁更美。

至于苏东坡的《点绛唇》,小弟才疏学浅,无能全文翻译……庾公指的是庾亮。

别乘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官职。

苏东坡自比东晋时六州都督庾亮,那庾亮号征西将军,有一番文治武功,但苏学士比其更旷达高远。

因最后三句不知如何恰当解释,所以抱歉。

希望以上这些能对你有帮助。

...

唯美的诗词

【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绛唇】秦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李清照的著名诗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 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

唯美的诗词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5、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0、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1、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2、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4、 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25、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6、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7、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28、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 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1、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2、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33、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4、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5、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6、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7、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8、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39、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

回首彼岸。

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40、 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41、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2、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43、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44、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45、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7、 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48、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49、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50、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点绛唇简要分析全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步骤一)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动作描写,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心理描写,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被看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步骤二) 点绛唇 李清照 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ǎn]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