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描写西施的古诗词



形容西施的诗词历代描写西施的诗词【杨万里】 年代:【宋】 朱墨勾添眼底尘,今年春尽不知春。鞓红魏紫能相访,西子崇宁更可人。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咏

形容西施的诗词

历代描写西施的诗词【杨万里】 年代:【宋】 朱墨勾添眼底尘,今年春尽不知春。

鞓红魏紫能相访,西子崇宁更可人。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咏王维 唐 五古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薄媚 西子词作者:【董颖】 年代:【宋】 体裁:【词】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凛然万里宣威。

那知此际。

熊虎涂穷,来伴麋鹿卑栖。

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

争若都燔宝器。

尽诛吾妻子。

径将死战决雄雌。

天意恐怜之。

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

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

忧嗟又经时。

恨不如巢燕自由归。

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有血都成泪。

备尝险厄返邦畿。

冤愤刻肝脾。

(宋·王安石)《西施》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诛宰 ,不愁宫里有西施。

越有丽姝 越有女兮 凤鸣凤翔 苎罗有美纱兮 濯濯清泉 明眸眇眇 蛾眉黛黛 地无神语丽姝丽姝兮 身何兮 情何寄《西施》——李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曹雪芹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王轩题西施石诗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描写西施的诗词

西施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咏作者:【王维】 年代:【唐】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有关西施的诗词

西施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释】: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

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

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

“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

“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

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

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

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

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

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

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西施咏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简析】:以咏西施为题,比喻一个人纵然有才也还需要机遇,也反映出世态的炎凉。

结尾两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并没有用,有什么必要效颦?【注解】: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韵译】: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评析】:??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

??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

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

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

语虽浅显,寓意深刻。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

”此言颇是。

————————————————————————西施滩作者:【崔道融】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注释】: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

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

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

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象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

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

”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

这一联,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在...

关于西施的诗句

【杨万里】 年代:【宋】 朱墨勾添眼底尘,今年春尽不知春。

鞓红魏紫能相访,西子崇宁更可人。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咏王维 唐 五古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薄媚 西子词作者:【董颖】 年代:【宋】 体裁:【词】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凛然万里宣威。

那知此际。

熊虎涂穷,来伴麋鹿卑栖。

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

争若都燔宝器。

尽诛吾妻子。

径将死战决雄雌。

天意恐怜之。

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

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

忧嗟又经时。

恨不如巢燕自由归。

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有血都成泪。

备尝险厄返邦畿。

冤愤刻肝脾。

(宋·王安石)《西施》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诛宰 ,不愁宫里有西施。

越有丽姝 越有女兮 凤鸣凤翔 苎罗有美纱兮 濯濯清泉 明眸眇眇 蛾眉黛黛 地无神语丽姝丽姝兮 身何兮 情何寄《西施》——李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形容“西施”的诗词有哪些?

红裙妒杀石榴花。

秀色掩今古,越国亡来又是谁1。

西施若解倾吴国、唐 ·李白《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新歌一曲令人艳,寂寞城隅范蠡祠、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四十八清》 落花三月葬西施,却令今日死君家,荷花羞玉颜。

4、唐·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5,醉舞双眸敛鬓斜、唐·崔道融《西施滩》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6,杳渺讵可攀。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

提携馆娃宫。

谁道五丝能续命,扬蛾入吴关. 唐·罗隐《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 2、唐·万楚《五日观妓》 西施谩道浣春纱,吴人何苦怨西施,青山欲衔半边日,出自苎萝山。

眉黛夺将萱草色。

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

7。

3、唐·李白《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碧玉今时斗丽华 ...

描写美女的古诗词

诗经@王风》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长恨歌》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北方有佳人》汉乐府—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古风》李白—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诗经》:“燕赵有佳人,美者颜如玉。

” 相关文献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2)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战国 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3)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战国 楚宋玉《神女赋》 (4)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战国 楚 宋玉《招魂》 (5)体若游龙,袖如素霓。

汉傅毅《舞赋》 (6)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

汉 李延年 《 佳 人 歌 》 (7)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 (8)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唐 王维《洛阳女儿行》 (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唐 王昌龄《西宫秋怨》 (10)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11)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唐 李白《咏苎萝山》 (12)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3)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唐 李白《越女词五首》 (1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1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1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唐 白居易《长恨歌》 (17)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唐 杜甫《丽人行》 (18)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 杜牧 《赠别二首》 (19)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奇花红间紫。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0)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清,曹雪芹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21):“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明,张潮 古代“四大美人”赋 ============== 西施 ======================= 【标题】: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内容】:--------------------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 貂禅 ======================= 【标题】:酹江月/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沈刚孙 【体裁】:词 【内容】:-------------------- 我来访古。

把尘襟、都付一声鸣橹。

笑把瑶觞波浩荡,却忆长鲸吞吐。

坐挹高风,骨清毛冷,不作嚣尘语。

客星何在,谩留遗像江渚。

试问泽畔羊裘,当时何事,笑禹弇宫武。

金印貂禅谁不爱,只为汉颜巢许。

幸有高台,较他箕颍,未肯轻输与。

酒酣长啸,翩然谁共飞举。

============== 王昭君 ======================= 【标题】:过昭君村 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内容】:--------------------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于塞垣。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竟埋岱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 杨贵妃 ======================= 【标题】:长恨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古 【内容】:--------------------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

关于吴王和西施的诗句

西施【唐】 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咏【唐】 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滩【唐】崔道融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清】 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西施【唐】李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有关描写西施的诗

西施 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释】: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

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

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

“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

“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

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

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

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

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

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

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 西施咏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简析】: 以咏西施为题,比喻一个人纵然有才也还需要机遇,也反映出世态的炎凉。

结尾两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并没有用,有什么必要效颦?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韵译】: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 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 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 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 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 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 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评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 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

??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

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 爱,就身价百倍。

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

语虽浅显,寓意 深刻。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

”此 言颇是。

———————————————————————— 西施滩 作者:【崔道融】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注释】: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

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

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

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象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

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

”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

形容西施的诗句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

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

——《西施》柳永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西施》李白自从回步百花桥。

便独处清宵。

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

——《西施》柳永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

——《五美吟》曹雪芹十二金钗对对铺,三千粉黛腻如酥。

——《西施》柴望溅溅溪流散,苒苒石发开。

一朝辞浣沙,去上姑苏台。

——《西施》梅尧臣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

——《西施》卢注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西施》崔道融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罗隐吴王从骄佚,天产西施出。

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

——《西施》苏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