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平陆诗词大会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这句诗的什么意思1、咏烛 李世民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2、乌夜啼 白居易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这句诗的什么意思

1、咏烛 李世民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2、乌夜啼 白居易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3、白纻歌 柳宗元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朱唇掩抑悄无声, 金簧玉磬宫中生。

下沉秋水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 羽觞荡漾何事倾。

4、长相思三首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犹闻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

5、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王维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

6、 桃源行(时年十九)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7、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王维 承明少休沐,建礼省文书。

夜漏行人息,归鞍落日馀。

悬知三五夕,万户千门辟。

夜出曙翻归,倾城满南陌。

陌头驰骋尽繁华,王孙公子五侯家。

由来月明如白日, 共道春灯胜百花。

聊看侍中千宝骑,强识小妇七香车。

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

竞向长杨柳市北, 肯过精舍竹林前。

独有仙郎心寂寞,却将宴坐为行乐。

傥觉忘怀共往来,幸沾同舍甘藜藿。

8、 阙题二首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9、 长相思(下篇一作寄远)李白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犹闻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

10、 僧伽歌 李白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问言诵咒几千遍, 口道恒河沙复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

亦不减,亦不增。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

一言散尽波罗夷, 再礼浑除犯轻垢。

11、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甯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12、 江上寄元六林宗 李白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

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

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

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

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13、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李白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14、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15、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李白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

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肠...

关于兰的诗词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屈 原《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张 衡《怨 篇》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释无可《咏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花药四时相续,常可留玩)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陈 陶《种兰》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岛,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杜 牧《蕲州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温庭筠《兰》 芃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热于庭,亦既愈岁,而芃然蕃殖。

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为遇矣,因悲夫物有厌常而返,不若混然者有之焉,遂寄情于此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疏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香素茎。

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

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

妍媸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真隐谅无迹,激时犹简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唐彦谦《兰》(二首)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黄 滔 《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张友正《春草凝露》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 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韩 偓《偶题》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

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孙 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

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

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

的砾添幽兴,芊绵动远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

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倾。

赵元淑《闻杨炯幽兰之歌作》 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

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

贯休《书陈处士屋壁》 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

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

那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曰,清啸正相宜。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上官仪《假作幽兰诗》 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

有怨生幽地,无由逐远风。

李 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王 勃《春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

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

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

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咏 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李 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赠...

含有“东风”的诗词句

白居易 杂兴三首其一 东风二月天, 白居易 杏园中枣树 东风不择木, 白居易 溪中早春 东风来几日, 白居易 郊下 东风吹野水, 白居易 续古诗十首其九 东风生绿蒲。

白居易 长安春 东风吹作黄金色。

白居易 曲江独行招张十八 东风未有波。

白居易 莫走柳条词送别 东风满把春。

白居易 宿东亭晓兴 东风来何速。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韵寄微之 东风荡白苹。

白居易 马坠强出赠同座 东风落尽梅。

白居易 杏园花下赠刘郎中 东风二十四回春。

白居易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 东风动即狂。

白居易 南池早春有怀 东风冰尽泮。

白居易 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 八年寒食日,池东小楼上作。

东风莫杀吹。

白居易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东风散玉尘。

岑参 登古邺城 东风吹野火, 晁补之 栽花招泗州叔父 东风日日吹, 晁补之 题惠崇画四首春一 东风回, 晁补之 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 东风吹沙不见林, 晁补之 送张缗子望太常簿 东风春草满池塘, 晁补之 送吴黯赴阙 东风消雪送鸿雁, 晁补之 送龙图范丈德孺帅庆 东风浩浩吹榆柳, 晁补之 漫成呈文潜五首一 东风不是不爱惜, 晁说之 东溪归作 东风马上哦新句, 晁说之 感事 东风呼弗来。

陈师道 春兴 东风作恶不成寒, 陈师道 南台 东风未借登临便, 杜甫 送率府程录还乡 东风吹春冰, 杜牧 赤壁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 书事 东风半夜雨, 范成大 西山有单鹄行 东风昨解冻, 范成大 晚潮 东风吹雨晚潮生, 范成大 嗅梅 东风还是去年香, 范成大 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 东风不早计, 范成大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上,晓雪粉集,邦人以为善祥,遂开宴以落之。

辄赋长句一篇,以附风谣之末 东风酒面吹凝酥, 范成大 张恭甫正字折赠馆中碧桃,因次子充韵 东风犹认故人家。

范成大 顷自吏部郎去国时,独同舍赵友益追路送诗,数月友益得仪真。

过吴江,次元韵招之 东风分袂省西廊, 范成大 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 东风何处拄枯藤? 范成大 甘棠驿 东风刮地马头回。

范成大 兴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岩,妙绝南州,率同僚饯别者二十一人游之 东风知我来。

范成大 大通界首驿 东风重倚庭前树, 范成大 昭君台 东风溪涨流水香。

范成大 陆务观作春愁曲悲甚,作诗反之 东风本是繁华主, 范成大 元夕大风雨二绝 东风无赖妒华年, 范成大 自横塘桥过黄山 东风已绿南溪水, 范成大 雪后雨作 东风不是厌滕六, 范成大 送徐叔智运使奉祠归吴中 东风日夜催归去。

范成大 玉麟堂会诸司观牡丹酴*三绝其一 东风微峭护余春, 范成大 癸卯除夜聊复尔斋偶题 东风角韵来。

范成大 叠罗红,开迟旬日,始放尽 东风细细商量。

范成大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东风马耳尘劳后, 范成大 立春大雪,招亲友共春盘,坐上作 东风乃多事, 范成大 送闻人伯卿赴铜陵重送伯卿 东风畏奇寒, 范成大 阴寒终日兀坐 东风微解缀檐冰, 范成大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 东风花信十分开, 范云 送别诗 东风柳线长。

范仲淹 归雁 东风羽翼全。

贺铸 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作:(甲子年赋) 东风吹晓雨, 贺铸 田园乐:(甲子八月,与彭城诗社诸君会南台佛祠,望田亩秋成,农有喜色。

诵王摩诘《田园乐》,因分韵拟之,余得村字) 东风花草繁。

贺铸 游灵壁兰皋园:(集贤张校理治此园以奉亲,因名兰皋。

戊辰二月,余舟行次灵壁,访张氏子硕,於园中诸亭壁间,得故人东莱寇元弼三四诗,因继题十八韵,兼简元弼) 东风新破梅。

贺铸 游金陵雨花台:(在城之西南,盖生公讲堂故址也。

南即石子冈,登览尽江南之胜。

戊辰三月,舟次金陵,与同行李延永游,西望石迹戍,才如数里之许耳) 东风石子冈, 贺铸 玉津晚归马上:(丁卯清明京师赋) 东风禁火时。

贺铸 春怀:(甲子二月彭城题) 东风吹雪阴复晴, 贺铸 寄李赵二友生 东风掠地百草青, 贺铸 送僧法印智因西上:(庚午正月乌江赋) 东风破雪寒。

贺铸 席上分韵寄陈传道:(得怀字。

乙丑二月彭城赋) 东风吹送落君怀。

贺铸 京居暮春感兴二首(之二) 东风漫送朝来雨, 贺铸 重游锺山定林寺:(辛未正月金陵赋) 东风先为我开门。

贺铸 平野堂重送江茂宗:(甲戌三月海陵赋) 东风南浦雨潇潇, 黄庭坚 次韵感春五首(之一) 东风无行◇, 黄庭坚 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首(之二) 东风如引绳。

黄庭坚 春思 东风刚作恶。

黄庭坚 同宋景瞻分题汴上行 东风何时来, 江淹 咏美人春游诗 东风转绿苹。

李白 久别离 东风兮东风。

李白 长歌行 东风动百物。

李白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东风已绿瀛洲草。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 东风吹梦到长安。

李白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东风引碧草。

李白 江上寄巴东故人 东风吹客梦。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东风春草绿。

李白 送郗昂谪巴中 东风洒雨露。

李白 金陵凤凰台置酒 东风吹山花。

李白 独酌 东风吹愁来。

李白 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东风扇淑气。

李白 落日忆山中 东风随春归。

李白 放后遇恩不沾 东风日本至。

李商隐 无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安平公诗 东风开花满阳坡。

李绅 初出淝口入淮 东风百里雪初晴, 李绅 早梅桥 东风报春春未...

黄河历史背景资料

黄河的资料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 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

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

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

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 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 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 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特 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 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 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 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 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 时间延绵3000多年。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东周迁都洛阳以后, 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 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发展 最早的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 段。

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 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产生在这里

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 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

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 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公元前422年 ,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

公元前246年, 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 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

关于乡愁的诗词。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刘长卿:《新年作》) 3、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5、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6、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7、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8、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古意》) 12、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1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1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5、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崔涂:《除夜有怀》) 16、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杜牧:《旅宿》) 1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卢纶:《晚次鄂州》)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阁夜》) 22、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 2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24、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诗经·周南·卷耳》) 25、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 26、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

1.贺新郎 萤 赵闻礼 池馆收新雨。

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

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

碎影落、仙盘秋露。

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

孤枕掩,残灯炷。

练囊不照诗人苦。

夜沈沈、拍手相亲,?儿痴女。

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

竞戏踏、金钗双股。

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

同磷火,遍秋圃。

这是一首咏物词。

从词的内容上看,他在游扬州隋故苑时,见到了萤火虫,而引起了他的吊古伤今之情。

词的上片,“池馆收新雨。

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

”新雨后的池馆,萤光照亮了幽暗的草丛,点点萤火,从门隙中照了进来。

这是开门见山的手法,首先点出了萤光。

“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

”“入夜”句化用李嘉佑咏萤诗“夜风吹不灭”。

凉风吹不灭萤火,清冷的光焰在深暗处渐渐变得模糊了。

“微茫”,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样子。

在这个幽凄的环境中,不觉勾起了对往事的伤悼。

“碎影落、仙盘秋露。

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

”这里用了两件往事,一是“仙盘秋露”,一是“漏断长门”。

“仙盘”句,指汉武帝曾作金承露盘。

“漏断”句,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长门宫。

这两件事,与萤火似不相关,词人用“碎影落”把二者串联起来。

这是说,他似乎看到了点点碎影映入了仙盘中的秋露;萤火照耀着陈皇后的泪珠。

陈皇后衣衫单薄,流萤映竹的幽影她也没有心情去欣赏。

对这两件事怀古的幽思,增加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末二句,“孤枕掩,残灯炷。

”这又回到了现实,在漫漫长夜中,孤枕遮掩残灯的光炷,使人堕入了凝愁。

下片,首先写他长夜吟诗,和?儿痴女们的嬉戏。

“练囊不照诗人苦。

夜沉沉、拍手相亲,?儿痴女。

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

竞戏踏、金钗双股。

”“练囊”用车胤囊萤夜读典。

这是说夜深了,囊萤不能照映出他内心的痛苦。

笔头一转,说他在黑夜正在难堪的时候,传来了?儿痴女拍手相亲的声音。

他们在栏干外面拿着轻巧的罗扇在扑流萤。

风廊里传来阵阵笑声,他们把双股金钗扔到地上,模仿踏百草的游戏

孩子们的游戏,并不能减轻他内心的痛苦。

他说:“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

同磷火,遍秋圃。

”“故苑”,原来的意思指隋炀帝时洛阳的萤苑。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在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而放之,光遍岩谷。

杜牧《扬州》诗:“秋风放萤花,春草斗鸡台。

”附会为隋炀帝游扬州时事。

“隋宫”指扬州西北隋炀帝所建的隋苑。

罗隐写扬州诗云:“几年行乐旧隋宫。

”这是说,当年的隋苑,随着历史的飘失而成了悲凉的往事,诗人感慨万千,当年繁华的隋宫,于今遍地荒草,鬼火冷焰,败落不堪。

末三句是全词重点,突出了咏萤怀古的主题,寓意深远而含蓄。

薛砺若的《宋词通论》对这首评价甚高:“古今咏萤之作,当以此篇为最工婉矣。

其幽索柔细之笔,何殊碧山咏蝉、赋红叶诸作!”这与一般的咏物词比,确有独到功夫,内涵宕荡,用典自如,表现了艺术造就之深。

2.法曲献仙音 赵闻礼 花匣么弦,象奁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梦别银屏,恨裁兰烛,香篝夜闲鸳被。

料燕子重来地,桐阴琐窗绮。

倦梳洗。

晕芳钿、自羞鸳镜。

罗袖冷,烟柳画阑半倚。

浅雨压荼蘼,指东风、芳事馀几。

院落黄昏,怕春莺、惊笑憔悴。

倩柔红约定,唤取玉箫同醉。

这是一首恋情词,写恋人别后深闺独处的相思之情。

词牌又名《越女镜心》、《献仙音》。

上片首三句“花匣么弦,象奁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么弦”,小弦。

“奁”,同匳,用象牙制的奁。

“双陆”,古代的一种赌博器具。

这是说用花匣子装着小弦琴,用象牙制品收藏着赌博的器具。

这是写他们生活的华贵。

人已经走了,只留下这些东西勾引起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梦别银屏,恨裁兰烛,香篝夜闲鸳被。

”“篝”,这里作灯解。

别后空对银屏,我不愿意再银烛高烧了,这是两人相欢时的情意,点着灯光,照耀着孤独的被子。

“料燕子重来地,桐阴琐窗绮。

”我想当飞燕再来时,那时梧桐的阴影会紧遮窗帘了。

下片写别后的憔悴。

“倦梳洗。

晕芳钿、自羞鸳镜。

”写恋人别后,百无聊赖,梳妆打扮也没有心情了,钗钿之类的东西,也失去了光彩,简直不敢对镜自照了。

“女为悦己者容”,既然恋人走了,还有什么心情打扮呢!“罗袖冷,烟柳画阑半倚。

”词人刻划出了一个痴情的少女,斜靠画阑,面对多情的烟柳,由于站立太久,连手臂都冻凉了。

接着描写这个女人所处的环境,突出她的惜春的情怀。

“浅雨压荼蘼,指东风、芳事馀几。

”细雨正吹打着荼蘼花,东风呀!你到了春残花尽的时候了。

这是写物,也是借物自况。

“院落黄昏,怕春莺,惊笑憔悴。

”这两句还是写自然环境。

已经到了黄昏的时候,我又担心黄莺儿惊讶地笑我为什么如此憔悴。

这两句纤秾而典雅。

司空图用过形象语言解释什么是纤秾说:“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在曲折的柳阴路上,并列的黄莺在歌唱。

这就是纤秾的意境。

他解释什么是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琴眠于绿阴之上,没有人去弹奏,然而好像听到了声音,像来是高山上瀑布。

这两句刻划出了黄昏时的寂寥环境,并没...

谁能谈谈郭沫若

“人间成乐园,生产水平高;务使生活资,按需不按劳”(《东风集》),在此大灾难之年,还在为国人画饼充饥,鼓吹“乐园”图景和不劳而获观念。

十月二十四日,不因盲人不见,而非灿烂在天、同时虚造形势:“领袖诗词好。

六零年一月二十六日。

五月作《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一次在诗中露出“天灾人祸”四字,千秋庆岁丰,反驳彭对“大跃进”运动的批评。

九月十五日,郭参加M主持的文化界关于反右倾、鼓干劲、坚持总路线座谈会(见十六日《人民日报》),“一大二公”(分光吃净、坐以待毙)。

按劳分配权三级;十九日作七律《三呼万岁》三首(三十日《人民日报》),拥护M祸国殃民路线,写《歌颂群英大会》,周年四季颂东风”“公社欢虞五月红”“路线光辉昭跃进?哪里有“瑞雪”、痛斥彭等正义之士,歌颂“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颂“大跃进”曰,它叫人们要能够保证到睡好觉。

陇头照瑞雪,何来百花?),“万千公社翻禾浪”(不见饿殍遍野,再次显示M氏倒行逆施行为。

在这场正确与错误。

郭歌颂“大广场”“大会堂”“博物馆”“民族宫”“军事馆”“北京站”等所谓“十大建筑”,诗中飘着“满苑松风天地香”,诗中响着“山呼万岁廿垓声”(意思是六亿五千万人各呼三声万岁),多人被折磨死。

与此同时,上面要粮交不出;颂“人民公社”曰:“一大二公岂可忘,哪里有“连年跃进雄”“公社诚哉好”、为人民“鼓与呼”的人“狂犬吠红日”,我们要使科学和文艺尽可能放出卫星。

六亿五千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要保证。

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唱起“千秋庆岁丰”来:“开门迎春节,敌人一天天的在烂下去,我们在好起来?轮奂首先看北京,仅河南信阳地区饿死人数高达一百万人,郭沫若完全站在错误的M一边,“百花齐放蕊”(五七年绞杀。

他知道去年这“三面红旗”给中国带来怎样的灾难,知道中国出现怎样的大饥荒,两番跃进再加鞭!”“国内和国外尽管有一些吠尧桀犬,它们的狂吠只表现了它们的可怜,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准备吸取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教训、暴力与欺骗:一九五九年要作出更大的更快的跃进!”(《长春集》)郭继续吹牛鼓气,“十倍地鼓足干劲”,要人们“有献礼火箭上天”“放出卫星”(当时“卫星”特指惊人数字、产量),一九五九年要有“更大的更快的跃进”。

他要人民保证。

诗有“微闻春闹旱,仍见菜蔬丰”句, “微闻”二字,可见他明知时有大灾,却极力缩小灾情。

仍不忘歌颂毛,他高喊“跃进再加鞭”(欲置人民于死命么。

公社诚哉好,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大会将开幕而“献出衷心的歌颂”,一派喜气洋洋,春随人意,万条火箭一条龙”(《东风集》)。

这个地区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人民公社”,两年后这个地区饿死人最多,歌颂“总路线”(《东风集》)。

二月六日作《重庆行十六首》,重复陈词滥调?),请看呵。

到这年七月,吃饱饭”。

残酷现实粉碎了他的谎言。

大饥馑浓重阴影笼罩着中国大地,他作《迎春》诗:“满堂红”“四海颂歌乐”“千秋庆岁丰”,工农气象雄”(《东风集》),耗资巨大的毛泽东庐山豪华别墅以及在湖南老家韶山的大型别墅“滴水洞”开始动工,便转嫁农民身上),到农民家里搜刮粮食财物,用各种灭绝人性的刑罚折磨农民。

帝国主义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在这饿殍遍及全国之际,唱出这种昧良心的颂歌。

九月二十一日,作《庆祝建国十周年》道:“破浪乘风齐跃进、痛诋彭德怀一九五九年,大饥馑第一年!”(见九月十四日作《十年建国增徽识》)这首诗,对彭德怀等人在庐山上对M的批评作出表态。

郭颂扬M。

郭却在歌颂党的英明?)!一九五九年的春天应该是十倍的春天,今年我们要迎接到祖国建设的十周年,歌唱春天,如痴人说梦:“在社会主义的东风中:“万千公社翻禾浪,大小高炉涌铁泉。

化尽昆仑巅上雪,要将戈壁变良田”,每行每业都希望能够有献礼火箭上天。

”“我们要使工业农业的指标超额完成:“向亲爱的党和毛主席捧献出心肝”“骀宕的东风把九天四海一律吹遍。

在这大灾之年,各地官员不救灾救民,却以阶级斗争为名:“民意乐洋洋”“今日东风遍九垓”(“东风”“九垓”已用滥),连年跃进雄,全国已经饿死二千万人。

其中:“于今跃进着先鞭”“风卷红旗分外鲜”(《东风集》),发人深思(官吏谄上压下。

这年九月,大饥馑遍及全国(据韦君宜《思痛录》第八十二页说,“一九五九年、“东风”、“岁丰”,右倾保守的霜雪怎敌得大火燎原?”“谁要否认大跃进,那是它瞎了两眼,太阳。

崖崖狂犬吠红日,旭日满堂红,会议转为反“右倾”,百花齐放的盛况真是空前,其人媚骨亦不必说,其对苦难现实的美化(“百花齐放的盛况真是空前”)以及对敢于为民请命、仗义直言的彭德怀等正义之士作的诬蔑,凸现郭的品质和为人。

二、一九六零年:民族大死难中欢唱“千秋庆岁丰”一九六零年。

在此全国大饥馑之时,旧历春节前二日。

三月二十四日作《在西安参观工厂》: “东风吹放百花枝,机械高歌跃进诗”(《东风集》)。

四月三十日作《“五一”颂》:...

杭州的历史大事件~急~在线等!

(1)从“余杭”到“钱唐”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

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

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

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

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

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

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

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

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

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

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

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

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

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

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

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

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

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

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

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

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

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

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

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

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

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

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

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

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

元佑四年(1089),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

又开通茅山、...

西湖区的历史故事 西湖区地理故事 西湖区人文故事

也留下了吟诵西湖的著名诗篇、朝鲜等外国也通过钱塘钱和吴越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杭州开始在国际上显露头角。

苏轼在杭州和西湖不仅留下了许多功绩。

开皇十一年(591年)迁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于是市区向今西湖以东的平原发展,宋仁宗时代的知州郑戬、沈遘以及苏轼。

西湖是钱塘县的一个湖泊。

秦钱唐县是会稽郡下的一个属县。

当时的郡治设在苏州。

后汉永建四年(129年)实行了吴会分治,原会稽郡分成吴郡和会稽郡两郡、地况、地貌以及气候都有着独特的地方。

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

钱镠因灌溉和城市需要而整治了西湖,也因为交通运输的需要整治了钱塘江。

杭州也不例外。

杭州隶属于今天的浙江省。

1936年,考古学家就在这里附近发掘出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王代十国中的吴越王——钱镠建都杭州,升为临安府,灵隐寺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

苏轼字子瞻。

杭州有了大的发展,吴越国一共经历了五代七十余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

后人把这条长堤称为苏堤。

苏堤春晓至今仍然是引人入胜的西湖佳处,杭州顿时成为一个交通枢纽。

唐朝建国以后,这些物品大约是公元前三三00年——二二五0年的。

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开始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

为了掠夺江南的财富,又在长江以南开凿和加宽江南运河,从京口(今镇江)绕太湖以东直达杭州。

从此,中原失陷,宋高宗赵构仓皇南奔,于建炎三年(1129年)到了杭州。

现代的杭州城市,它仍然不失为东南的一大都会,杭州的多任地方官都曾为杭州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在整个明、清两朝的五百多年中,杭州一直都是浙江省的省城。

钱唐县隶属于吴郡。

郡治仍设在苏州。

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9年平定了南朝的陈,随即把钱唐县改为杭州,西湖一名至此已使用到官方文件中,杭州一带比较安宁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修建了著名的“六井”。

所谓“六井”。

《饮湖上初睛雨后》就是其中一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北宋末年。

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建都时,城市移到湖的东边。

十三世纪末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仍然情不自禁地赞叹杭州为“世界最名贵的富丽之城”。

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三种,合称三学,这就是著名的良渚文化。

五十年代初,在良渚周围,又发现多个新石器时代遗址。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杭州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长达八年之久。

清代初叶,康熙和乾隆也都仰慕西湖和杭州的繁华,曾多次南下杭州。

鸦片战争以后,郡以下分二十六县,二十六县中有一个钱唐县,这是杭州最早见于历史的记载。

但钱唐县治建在什么地方至今还不能确定,其实是六处贮水池。

它们用瓦管和竹筒分别从钱塘门。

因为从钱塘县直到六朝,湖在县境以东,这是杭州一名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

杭州的州治设在余杭县,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

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火,现在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历时十年。

六和塔中的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妍的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

苏东坡又为西湖增添了六桥分列、桃柳呈妍的苏堤。

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

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随着西湖风景区的精心布局和游客的增加,杭州的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闸口白塔岭下刊印出杭州历史上的第一种旅游地图,称为地经,出售给游客。

各种介绍杭州和西湖风景的专著也陆续出版,其中介绍最为详细的是四水潜夫著的《武林旧事》此书对西湖名胜采取了分区记载的方法,和现在的西湖导游书已很近似。

当时整个西湖风景区分为南山路、西湖三堤路、孤山路、北山路、葛岭路、西溪路等六路,另外再加上离湖最远的三天竺。

这和今日西湖风景区的地区划分也基本近似。

南宋的著名诗人范成大于绍鼎二年(1191年)撰写了一部称为《吴郡志》(吴郡的辖境大致相当于明、清的苏州府)的著名地方志,他在此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赞语。

这句话以后被人们改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至今仍然广泛流传。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

而今杭州的丝绸更有着巨大吸引力,“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特别是坐落于下城区西健康路上的杭州中国丝绸城,为全国最大的丝绸专业

且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在汉代,已通过举世闻名“丝绸之路”远销国外。

现代已发展到绸、缎、绫、罗、锦、纺、绒、绉、绢等十几类品种。

层次丰富的粉墙黛瓦、古朴淡雅的民居、清新素雅的街道、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