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李大钊 诗词赏析



好句好段赏析(1) 以"不"字作开头的四个四字词语:不屈不挠,不卑不亢 不声不响 不三不四 (2) 以"虎"字作开头的······:虎头蛇尾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口脱险 (3)描写雷雨的四个四字词

好句好段赏析

(1) 以"不"字作开头的四个四字词语:不屈不挠,不卑不亢 不声不响 不三不四 (2) 以"虎"字作开头的······:虎头蛇尾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口脱险 (3)描写雷雨的四个四字词语: 雷雨交加 雷声轰鸣 雷电大作 电闪雷鸣 (4)描写蔺相如的4个四字词语: 智勇双全 不畏强权 深谋远虑、足智多谋 随机应变 胸怀宽广 (5)描写世纪宝鼎的4个四字词语: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造型古朴、工艺精湛 (6)描写花草特点的4个四字词语: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二. (1)描写李大钊对革命工作的四字词语: 高度负责 (2)描写李大钊子女的四字词语: 无比悲痛 (3)描写李大钊面对你子女的四字词语 :?? (4)描写李大钊敌人的四字词语: 穷凶极恶 (5)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的四字词语:沉着镇定,从容不迫 三. (6)描写老师外貌、待人、对待工作、告诫我们做事道理的四字词语各两个: 满面春风 神采奕奕;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一丝不苟 废寝忘食;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一 1 不闻不问 2虎头蛇尾 3电闪雷鸣 4完璧归赵 5三足鼎立 6枝繁叶茂 二 1身先士卒 2光荣传统 3 革命先辈 4阴险狡猾 5横眉冷对 三 外貌 和蔼可亲 笑容可掬 待人 平易近人 和声细语 对待工作 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 告诫 发愤图强 勇攀高峰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947477.html阔 峰峦雄伟 水平如镜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2怪石嶙峋 云雾迷蒙 连绵不断 奇峰怪石 高不可攀 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 云横秦岭 目之所及 3难以形容 五颜六色 千千万万 翻天覆地 高歌曼舞 脸色铁青 小心翼翼 伤痕累累 玲珑剔透 4葬身异国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整整齐齐 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一叶扁舟 5痛痛快快 满腔怒火 激动人心 迫不及待 认认真真 绞尽脑汁 清清楚楚 应接不暇 五光十色 6断壁悬崖 摇摇晃晃 一峰独秀 千峰万仞 绵亘蜿蜒 浩气长舒 随心所欲 旁逸斜出 相对相依 7亭亭玉立 窈窕淑女 拦腰截断 难以言状 嘻嘻哈哈 反扑归真 松杉葱郁 生机勃勃 凶恶残忍 8自由自在 苟延残喘 面目全非 罪魁祸首 不知不觉 结结实实 聪明才智 勤勤恳恳 干干净净 9成家立业 恋恋不舍 花花绿绿 怒气冲冲 眼泪汪汪 眉开眼笑 蹑手蹑脚 白发苍苍 一命呜呼 10毕毕剥剥 群星璀灿 满山遍野 得意洋洋 乐在其中 纵情高歌 兴国安邦 迎风招展 大手大脚 11泪眼朦胧 不怀好意 沸腾跳跃 彤云密布 粉妆玉砌 咄咄逼人 金光透亮 齐头并进 纵横交错 12年过花甲 冬夏长青 随风飘扬 东奔西走 东拉西扯 东倒西歪 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13南来北往 前赴后继 前因后果 前俯后仰 前呼后拥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左推右挡 14大公无私 承前启后 翻天覆地 弄假成真 舍近求远 化难为易 扬长避短 去粗取精 若明若暗 15善始善终 优胜劣汰 弃旧图新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 bs=%C1%F9%C4%EA%BC%B6%BA%C3%B5%C4%CB%C4%D7%D6%B4%CA%D3%EF%A1%A2%BA%C3%BE%E4%A1%A2%BA%C3%B6%CE sr= z= cl=3 f=8 tn=baidu wd=%C1%F9%C4%EA%BC%B6%BA%C3%BE%E4%A1%A2%BA%C3%B6%

繁星 春水之 冰神 赏析

冰心在发表《繁星》、《春水》集中的小诗之前、之中和之后,还有其他的诗歌创作。

在这个范围内,她基本上是胡适新诗传统的继承者,是散文化诗歌的创作者

在冰心这些散文化的新诗创作中,占有相当突出地位的是她的基督教宗教赞美诗。

可以说,冰心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大概也是惟一一个基督教宗教赞美诗的诗人。

她的《傍晚》、《夜半》、《黎明》、《清晨》、《他是谁》、《客西马尼花园》、《髑髅地》、《使者》、《生命》、《孩子》、《沉寂》、《何忍?》、《天婴》、《晚祷(一)》、《歧路》、《晚祷(二)》等大量诗篇都明确地属于基督教宗教赞美诗的范畴,其他如《秋》、《天籁》、《人格》、《一朵白蔷薇》、《冰神》、《十一月十一夜》等诗也都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而《迎神曲》、《送神曲》则有佛教色彩。

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现象,冰心这些诗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但作为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它们还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并没有为中国的新诗建立一种独立的新的艺术形式

这里的原因是明显的。

在当时的中国,基督教文化还构不成中国白话语言的基础,基督教文化观念也无法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基本观念。

少女冰心从《圣经》中受到启发,把《圣经》的描绘作为自己诗歌的题材,表达了对上帝的崇拜和信仰,这些都还只是冰心接受外部影响过程中的思想现象,还不是冰心独具的思想个性,因而她还不会感到有创造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以表达自己思想感受和生活感受的必要。

在教会学校里,在基督教的信徒中,这种思想是一种太普通的思想,这种题材是《圣经》已经充分表现了的题材,而在中国社会中,它又是无法唤起广大读者丰富想像力、引起他们的艺术兴味的题材。

这是一个文化的夹缝,冰心根本无力仅用自己的诗歌将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连接在一起。

语言在这里是无力的,诗歌语言就更其显得无力。

冰心这些诗歌从总体上显得空泛,无法触到中国读者心灵的痛处,也没有挠到我们心灵的痒处,所以它们在中国诗歌史上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冰心后来说,“我生平宗教的思想,完全从自然之美感中得来。

”1严格说来,冰心这里的表白是不符合实际的,基督教宗教思想是她从宗教学校中接受过来的,单纯的自然美感无法产生基督教宗教思想,但从冰心思想发展的自身逻辑而言,它又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因为构成冰心思想基础的的确不是她的基督教宗教思想,而是她幼年在大自然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中酝酿形成的童贞的心灵。

她是以这样一颗心灵同时接受基督教文化、“五四”新文化和中国固有的传统的影响的,是以此为基础重新组织她所面对的全部文化传统的。

在冰心这里,“孩子”是连接家庭、大自然、基督教的上帝和“五四”新文化的一个根本纽带,是她所有文化观念中一个最基本的文化观念。

与其说她崇拜的是上帝,不如说她崇拜的是童心。

“童心”才是她意识深处的“上帝”。

? 可以说,在2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草地上,冰心比任何人都更是一棵稚嫩的小草。

在她开始写作《繁星》中的小诗的时候,才是一个不满20岁的妙龄少女,一个未更事的青年学生

她生在一个温馨的家庭。

对于童年的她,这个家庭就是整个世界,她是在对这个家庭的感受中形成她最初的对现实世界的印象的,这个家庭用它的温馨保护了冰心的童心,她也用自己的童心呈现了这个家庭,呈现了以这个家庭为模式想象出来的整个人类的世界。

“童心”赋予了她笔下的语言以诗意,把本来的白话散文变成了诗。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繁星·一?》 从句式,从语序,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它都是极为散文化的。

表面看来,它与胡适那些散文化的白话新诗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但是,在你的感受里,它却已经是一首诗。

它是以白话散文语言为基础的,但它却弹离了白话散文语言的基础,并且永远也无法回到白话散文的语言范围中来。

直至现在,当我们反复读过了它,并且已经在感受中接受了它。

可你仍然不可能把它作为口头的语言从你的日常谈话中说出来。

你只能以诗来读它,来接受它。

也就是说,它是诗,而不再是散文。

它为什么会成为诗?显而易见,正是诗人冰心那颗童年的心灵,才把这些在成年人的思想里根本无法组织在一起的话语组织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里,所有的话语成分都已经离开了成年人所习用的白话语言系统,从而获得了它们过去所不具有的色彩和意味。

必须看到,这首小诗首先写的不是几句思想教条,它首先展开的是一个心灵纯白的儿童眼里的大自然,一个儿童眼里的现实世界。

“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就是儿童眼里的大自然,就是儿童眼里的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新鲜的、纯净的、美好的、充满光明的、色彩鲜艳的,虽然娇小稚嫩却是生意盎然的。

这个大自然、这个世界在儿童的心灵感受里,总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带有一种朦胧的启示意义。

它能与儿童交谈,用自己的形象说出它的意义,它的暗示。

“嫩绿的芽儿”,茁壮地生长着,好像在告诉他们,要“发展...

《繁星春水》 赏析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通畅而又情韵悠长,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第一,哲理性强是《繁星》和《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

《繁星》和《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含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

然而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起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第二,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

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

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真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第三,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新。

《繁星》和《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是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繁星》 和《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

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在《繁星》和《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在艺术上,《繁星》和《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此它又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名著概要: 《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两部诗集,其中《繁星》收短诗164节,《春水》收短诗182节。

这都是作者“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是“零碎的思想”的汇集。

这些诗从特殊的侧面传播了“五四”思想开放的自由空气。

“爱的哲学”是诗集的核心,对于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诗集的主题曲。

用短小轻便的文字形式,书写突发的感触和瞬间的喟叹,是冰心小诗的艺术特色。

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 (一) 对无私母爱的赞颂 冰心用最炽烈的语言讴歌母亲,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至上的威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而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安慰和归宿的时候,母亲又成为最安全的寄予之所。

1 母亲呵!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 对纯真童心的咏叹 冰心对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她宣扬的母爱向另一个方向的自然延伸。

她偏爱一切幼小的、稚嫩的、芽苗一样的事物。

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的丑恶及世风的堕落。

2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3 真理, 在婴儿的沉默中, 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4 婴儿, 是伟大的诗人, 在不完全的言语中, 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三) 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冰心崇尚自然,热爱自然。

这与她对母爱的宣扬一脉相承。

她是自然的女儿,在她的心中,“深蓝的天空”“闪烁的繁星”“无声的树影”“粉红的荷花”“深绿的荷盖”“淡白的花”“深红的果”、流星、大海、山影、晚霞、白云……无不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意象丰繁而情思专一。

5 故乡的海波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6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 这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冰心诗歌主题,把母爱,自然、童真之美融为一体。

(四) 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冰心在诗集中,反复出现“人类”“众生”等词句。

这些诗句产生在诗人探索人生的过程之中,因此她的一部分诗歌寓情于景。

蕴涵着人生的哲理,耐人寻味。

7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8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编辑本段目录 上篇 诗歌 繁星 自序 繁星 春水 自序 春水 迎神曲 送神曲 一朵白蔷薇 冰神 病的诗人(一) 病的诗人(二) 诗的女神 病的诗人(三) 谢“思想” 假如我是个作家 “将来”的女神 向往 晚祷(一) 晚祷(二) 不忍 哀词 十年 使命 纪事——赠小弟冰季 歧路 中秋前三日 十一月十一夜 安慰(一) 安慰(二) 解脱 致词 ...

说说毛泽东婉约诗词的特点,并进行分析?

接著,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右”运动便在全国展开。

那时。

诗贵情,将自己的旧作寄给领袖一阅;二则想请毛氏将那首词写给她,作个纪念,成堆而来的愁闷让我愁成了什么样子?离别的愁绪,就像江海里翻涌的波浪一样难以平静,自然引出“江海翻波浪”。

而毛氏的另一层面的心语、陆游、稼轩诸家。

这里诗人推陈出新,“江海翻波浪”以形象的比喻、强烈的夸张,化无形为有形,而另写一首《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回赠故人,他著重考虑的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内外的矛盾问题。

随著“整风运动”的开展, “阳谋”也开始出笼,也无从揣摩,情贵真,晓风残月”这样的佳句击节称好,甚至在一九五七年听到一首题为《吻》的新诗受到非议时,还以惯有的幽默去打抱不平,也是一般人都会有的,写出了柳永的寂寞无奈,而诗人遥对着西流的一钩残月,此时的情状和心情可想而知,捱到破晓,百念俱毁!” 这里的第一层意思,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是体味得到的。

读者至此,也会同样受其感染:拂晓时形状如钩的月亮。

唐代白居易《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拂也拂不去。

[2]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有两首涉及对杨开慧的情感,但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读后动人心肠,令人难忘,李商隐。

”宋代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重述发表时的故事 政治家毛泽东在最初向全社会显露出诗人面目时,正是党内“左”的错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的时刻。

几乎就在《诗刊》发表毛泽东《旧体诗词十八首》的同时,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袖的毛泽东,流不尽?诗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当时大概没有人去仔细揣摩,后改作“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遣词造境上的改动,夕与新月宿,本句在状形,没有感情的诗篇,歌咏爱情,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是弥足珍贵的:标“中”字处可平可仄。

[1]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于1921年,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好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列主义政治家。

如果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一比较,“铜琶铁板”之作。

此时此境,也就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首词在语言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藻饰。

” 宋代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有意无意地共同营造了一种气氛: “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诗人和他的广大读者,于是只好披衣起坐,仰望夜色苍穹?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身边仿佛只剩有妻子的影子仍在陪伴着我。

抬头望见一钩残月正在向西边沉落,面对此情此景,却毫不经意地引发了另一段“公案”。

事情是毛的一位战友的遗孀引起的。

曾经在红二军团和红三军团任过政治部主任的柳直荀,早在红军时期就英勇牺牲了,并写了后来脍炙人口的那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赠她。

留下了诗坛一段佳话。

为什么李淑一点到的一首现成的“堆来枕上愁何状……”不写,江海翻波浪……”一九五八年。

上阕写惜别之愁。

一个“堆”字。

那夜空中的“寒星”正像是离人的眼睛,亲自给她回了信,毛氏似有两层深意。

一是对李淑一和她的丈夫的怀念和尊敬:“大作读毕,感慨系之”;二是他明白无误地说了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愁闷之多;一句“愁何状”的设问。

“今宵酒醒何处,醒来触动离愁了……”由此,她又想起了昔年在开慧那里看到(或听到)过的一首词,又几乎是所有的读者和注家(尤其是权威的注家)都忽略了。

“开慧所述那首”有什么“不好”呢。

这里,景与情完美融合,充分显示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情怀。

岁月悠悠,她只依稀地记得开头两句:“堆来枕上愁何状。

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见月怀人,明月最能牵动离愁别绪。

在毛泽东的手迹上此句原为“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一个“晓”字点出是彻夜未眠:“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 作品译文 我躺在枕上。

诗人因愁闷而失眠,更感长夜难明,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一写于革命成功之前。

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毛泽东的生活是神秘的。

而作为诗人,他“偏于豪放,他发表的诗词,大都是“马背上哼成的”军旅诗和抒发革命胜利喜悦之情的“政治抒情诗”,尽是黄钟大吕,凡是喜爱或崇拜毛泽东诗词的读者,是远远超过权威注家们的想象的。

他不仅对柳永“杨柳岸,说,不禁感慨万千。

她想起了一九三二年在洪湖战斗中牺牲的丈夫。

黑夜正长,天色总是很难亮起来,寂寞无奈之下,我只好起床披上衣服,作者的第一任妻子。

⑶残月,我不抛洒眼泪也没有理由。

抒写离别,这位饱学的女教师想到这些,仍然激动得不能自已。

于是她写信给毛泽东,一为叙旧,一是《虞美人 枕上》,一是《蝶恋花 答李淑一》,希望可帮助你 虞美人 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⑴,剩有离人影⑵、摹声、绘色方面。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方式。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离愁渐远渐无穷,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

他的夫人李淑一是一位在诗词上很有造诣的女教师,也是杨开慧的生前好友,是不会有当时被称为“小资...

古代诗词名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

鲁迅先生《药》的赏析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的淋漓尽致。

在此,我尚且不谈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只说一下我对文中三个小细节的看法。

第一:华老栓夫妇为其儿子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平常父母对于自己子女的“爱”。

乍一听,问题好象十分荒谬: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不是伟大的“爱”吗?可在被扭曲的社会现实下,事情往往是难以想象的;正如现在的人们难以理解“套子里”的别里可夫。

虽然如此,可文中的一些细节往往使人发出诘问:为这“药”,华老栓倾出了医生的积蓄;为这“要药”,华老栓“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置之度外”,虽年老体迈,还“迈步格外高远”;为这“药”,华老栓弯下了本已直不起的腰,皱瘪的脸上挤出枯涩的笑容;为这“药”,华大妈不知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流了多少泪水(此诚可想而知)……所以这一切不多浸满了父母对儿子的爱吗?可我倒要问一句:如果华老栓夫妇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而是有许多个儿子,足可以给华氏传宗接代,本就贫穷不堪的华老栓会不会倾出大半生的积蓄为不可救药的儿子买“药”呢?答案可想而知:华老栓是不会这么做的。

因为他还有别的儿子,足可以使华氏香火不灭。

所以,这“爱”就有问题。

你想啊,尽管封建思想开始土崩瓦解,但象华老栓这一类人,“思想蛀虫”已经侵蚀到了他的脑髓,从根本上已经无法改变。

他的脑子里充盈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封建道德,华大妈也被“三从四德”束缚的难以换气,所以为了华氏的香火,为了到阴间向华氏的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他们竭力保住独苗苗的命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用别人儿子的命来“移植”。

他们“爱”的出发点就与平常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怎能说是父母之“爱”呢?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他们的人生的重大使命——传宗接代,基于这一点,表现在儿子神圣就成了“爱”的假象。

与其说华老栓夫妇的所作所为是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华氏祖宗的“孝”。

这不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身上的封建枷锁何等之紧,何等之牢吗?第二:鲁迅先生是如何看待夏瑜的就义的。

夏瑜,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战士,其革命精神、革命意志、革命信心是无可否定的。

但从历史的、政治的角度来看,其失败也是必然的。

在当时复杂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了他们不能承担领导中国革命完全走向胜利的重任。

(此处不想延伸)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对它评价,也只能是敬佩其革命精神、同情其革命失败、肯定其部分革命成果。

再者,从当时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也只有对革命的敬佩、同情与惋惜。

本文写与1919年4月,当时正值军阀混战,革命失败,转入低潮。

课文的“预习提示”中也曾提及辛亥革命给苦苦寻求拯救中国的鲁迅以极大的振奋,可失败的结果又使他的希望灰飞烟灭,失败造成的悲惨景象更是让他惨不忍睹。

作于同一时期的小说《故乡》,也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我个人认为,鲁迅有着极强的爱国救国心理,但苦于没有找到振兴祖国的道路,所以对辛亥革命抱有极大的希望(辛亥革命也确实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而当希望化为泡影时,鲁迅陷入了冥冥思索之中。

在思索什么呢?他开始怀疑辛亥革命,并在这缓慢的怀疑过程中,又去探索其他的救国道路。

从鲁迅先生逝世前几年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在逐渐的变成一个马列主义者。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同志的信任》。

在这篇文章里,记叙了鲁迅先生为方志敏保藏手稿(《清贫》与《可爱的中国》)。

从次可以看出:鲁迅晚年曾与共产党人有较多的接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放弃了寄予资产阶级的希望。

故而,在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失败之后,鲁迅先生对于失败的现实只能是惋惜,对于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只能是同情,对于资产阶级是不抱有希望的,而对于振兴国家是充满信心的。

第三:对于课后练习题四大题(4)有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夏四奶奶去上坟时遇到华大妈的一幕。

当时夏四奶奶“踌躇”、“羞愧”,但又“硬着头皮”。

这固然反映了夏四奶奶矛盾重重的心理,但如果再进一步展开下去:夏四奶奶去给自己的儿子上坟也是未尝不可的,为什么又羞愧呢?首先要看一看夏四奶奶当时的社会身份:一个被处决了的罪犯的母亲。

我们尚且不去想当时的社会背景,单是在现在的社会,一个罪犯的母亲在社会上将承担多大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何况当时它已众叛亲离,“亲戚本家”早就不来了,所以它无地自容。

而产生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夏瑜参加革命并为之而献身。

废除旧的社会制度进行革命,固然是十分好的。

况且,夏瑜不是人民大众的敌人,而是统治阶级的敌人;但他也不是被压迫阶级的朋友。

他所进行的革命不但没有得到家人与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失败后留给人民的是怨恨,留给家人的是羞辱。

究起原因就是他不代表被压迫阶级的利益。

因此,革命是局限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民众是何等愚昧落后,当时的统治是何等残忍。

总之,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字字都影射出当时残酷的社会现...

爱国的诗句、歌、故事 人物…………

检举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爱国诗句_爱国诗句2杜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吉鸿昌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顾炎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要几个好听的诗词,名字也要,内容也要

春江潮水连海平。

(曹操) 9.蜀道之难。

(杜甫) 34,夜半钟声到客船.笔落惊风雨,路有冻死骨.出师未捷身先死。

(文天祥) 5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 5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58.清水出芙蓉

(苏轼) 10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张九龄)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28。

(杜甫) 33,不拘一格降人才.朱门酒肉臭.春宵一刻值千金。

(唐,张若虚) 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春风吹又生,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王慕) 100,隔江犹唱后庭花。

(王安石) 8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9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柳永) 59.穷年忧黎元。

(李商隐) 8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8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84。

(杜甫) 31,留取丹心照汗青。

(韦应物) 9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951.关关雎鸠。

(杜牧) 87,春来江水绿如蓝,谁复挑灯夜补衣。

(杜牧) 10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102,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一览众山小。

(宋,贺铸) 88,诗成泣鬼神,君子好逑。

诗经) 2.在天愿作比翼鸟.野火烧不尽.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 3.春潮带雨晚来急.日出江花红胜火。

(龚自珍) 6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6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琵半遮面。

(白居易) 70。

(石达开) 5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李世民) 55。

(王昌龄) 9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 9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99.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老大徒伤悲.我劝天公重抖擞.万里赴戎机.江山代有才人出.何当共剪西窗烛,家书抵万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衣带渐宽终不悔。

(白居易) 7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7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80。

(刘禹锡)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4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 4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 45.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唐,只是近黄昏。

(杜甫) 76。

(曹操)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8,邵谒) 4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 47.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

(王维) 4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49.洛阳亲友如相问。

41,关山度若飞。

(张继) 10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 10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10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10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109.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元好问) 1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11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关汉卿) 1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1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11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11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 117.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苏轼) 11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曼殊) 1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1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1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1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12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12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125.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唐,杨敬之) 12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 127.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2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12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 13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 13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 13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 13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134.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1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13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137.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13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13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 140.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4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14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 14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14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幸苦为谁甜。

(唐?罗隐) 14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146.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14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14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

冰心散文《冰神》赏析

王富仁:中国现代新诗的“芽儿”——冰心诗论 冰心在发表《繁星》、《春水》集中的小诗之前、之中和之后,还有其他的诗歌创作。

在这个范围内,她基本上是胡适新诗传统的继承者,是散文化诗歌的创作者。

在冰心这些散文化的新诗创作中,占有相当突出地位的是她的基督教宗教赞美诗。

可以说,冰心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大概也是惟一一个基督教宗教赞美诗的诗人。

她的《傍晚》、《夜半》、《黎明》、《清晨》、《他是谁》、《客西马尼花园》、《髑髅地》、《使者》、《生命》、《孩子》、《沉寂》、《何忍?》、《天婴》、《晚祷(一)》、《歧路》、《晚祷(二)》等大量诗篇都明确地属于基督教宗教赞美诗的范畴,其他如《秋》、《天籁》、《人格》、《一朵白蔷薇》、《冰神》、《十一月十一夜》等诗也都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而《迎神曲》、《送神曲》则有佛教色彩。

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现象,冰心这些诗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但作为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它们还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并没有为中国的新诗建立一种独立的新的艺术形式。

这里的原因是明显的。

在当时的中国,基督教文化还构不成中国白话语言的基础,基督教文化观念也无法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基本观念。

少女冰心从《圣经》中受到启发,把《圣经》的描绘作为自己诗歌的题材,表达了对上帝的崇拜和信仰,这些都还只是冰心接受外部影响过程中的思想现象,还不是冰心独具的思想个性,因而她还不会感到有创造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以表达自己思想感受和生活感受的必要。

在教会学校里,在基督教的信徒中,这种思想是一种太普通的思想,这种题材是《圣经》已经充分表现了的题材,而在中国社会中,它又是无法唤起广大读者丰富想像力、引起他们的艺术兴味的题材。

这是一个文化的夹缝,冰心根本无力仅用自己的诗歌将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连接在一起。

语言在这里是无力的,诗歌语言就更其显得无力。

冰心这些诗歌从总体上显得空泛,无法触到中国读者心灵的痛处,也没有挠到我们心灵的痒处,所以它们在中国诗歌史上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冰心后来说,“我生平宗教的思想,完全从自然之美感中得来。

”1严格说来,冰心这里的表白是不符合实际的,基督教宗教思想是她从宗教学校中接受过来的,单纯的自然美感无法产生基督教宗教思想,但从冰心思想发展的自身逻辑而言,它又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因为构成冰心思想基础的的确不是她的基督教宗教思想,而是她幼年在大自然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中酝酿形成的童贞的心灵。

她是以这样一颗心灵同时接受基督教文化、“五四”新文化和中国固有的传统的影响的,是以此为基础重新组织她所面对的全部文化传统的。

在冰心这里,“孩子”是连接家庭、大自然、基督教的上帝和“五四”新文化的一个根本纽带,是她所有文化观念中一个最基本的文化观念。

与其说她崇拜的是上帝,不如说她崇拜的是童心。

“童心”才是她意识深处的“上帝”。

? 可以说,在2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草地上,冰心比任何人都更是一棵稚嫩的小草。

在她开始写作《繁星》中的小诗的时候,才是一个不满20岁的妙龄少女,一个未更事的青年女学生。

她生在一个温馨的家庭。

对于童年的她,这个家庭就是整个世界,她是在对这个家庭的感受中形成她最初的对现实世界的印象的,这个家庭用它的温馨保护了冰心的童心,她也用自己的童心呈现了这个家庭,呈现了以这个家庭为模式想象出来的整个人类的世界。

“童心”赋予了她笔下的语言以诗意,把本来的白话散文变成了诗。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繁星·一?》 从句式,从语序,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它都是极为散文化的。

表面看来,它与胡适那些散文化的白话新诗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但是,在你的感受里,它却已经是一首诗。

它是以白话散文语言为基础的,但它却弹离了白话散文语言的基础,并且永远也无法回到白话散文的语言范围中来。

直至现在,当我们反复读过了它,并且已经在感受中接受了它。

可你仍然不可能把它作为口头的语言从你的日常谈话中说出来。

你只能以诗来读它,来接受它。

也就是说,它是诗,而不再是散文。

它为什么会成为诗?显而易见,正是诗人冰心那颗童年的心灵,才把这些在成年人的思想里根本无法组织在一起的话语组织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里,所有的话语成分都已经离开了成年人所习用的白话语言系统,从而获得了它们过去所不具有的色彩和意味。

必须看到,这首小诗首先写的不是几句思想教条,它首先展开的是一个心灵纯白的儿童眼里的大自然,一个儿童眼里的现实世界。

“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就是儿童眼里的大自然,就是儿童眼里的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新鲜的、纯净的、美好的、充满光明的、色彩鲜艳的,虽然娇小稚嫩却是生意盎然的。

这个大自然、这个世界在儿童的心灵感受里,总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带有一种朦胧的启示意义。

它能与儿童交谈,用自己的形象说出它的意义,它的暗示。

“嫩绿的...

咏物的古诗词名言名句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②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③枯:枯萎。

④荣:繁荣茂盛。

⑤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

⑥侵:侵占,覆盖。

⑦晴翠:晴朗的阳光下的一片野草。

⑧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⑨王孙:贵族子孙、公子,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⑩萋萋:野草茂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

[3]【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芳香在古老的道路上弥漫,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2.《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3.《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4.《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藉 :凭借。

5.《水龙吟》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 这首词大约是宋神宗元佑四年(公元1081年)春,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他的《水龙吟·咏杨花》原文如下:“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4.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 5.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6.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7. 落红:落花。

缀:连结。

8. 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

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

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译文] 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无人怜惜任凭它衰零坠地,它抛离家乡倚路旁,细思量仿佛无情,却是含有深情。

受伤的柔肠婉曲,困倦的娇眼昏迷,欲开又闭。

梦魂随风飘万里,追对情郎去自动了又被黄莺儿叫起。

不恨此花飘飞落尽,却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旧枝重缀。

清晨淋过陈雨,何处有落花遗踪?它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浮萍。

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作尘土,一分坠入流水无踪影。

旨看来,那不是杨花呵,点点飘絮是离人泪盈盈!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