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古诗词



如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推 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认真解决 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 害群

如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推 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认真解决 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 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和改进 信访工作。

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 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

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发展成果更多地落实 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决不能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源头 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第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第三,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 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

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怎么做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实质性、阶段性成果。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世界的发展经验表明,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是和谐的。

但是总体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

由于过去我们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至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成就,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一些问题已经发展到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地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日趋严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日趋艰巨;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不可避免地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人员流动大大增加,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困难;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文化领域的分化激荡不可避免;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也给社会和谐带来了负面影响。

当此关键时期,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其重大意义有五个方面: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第二,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主旋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更是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重点有七个方面:(一)发展经济,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最重要因素,没有强大的物质保证,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社会事业,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二)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

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二是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三是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四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六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期待。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民受教育的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本是最具竞争力的生产要素。

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就业创业能力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保障。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

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收入才能增加,经济才能发展,社会...

如何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是胡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向全军提出的政治要求。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观念,忠实践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行动,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的大局,是各族人民的愿望。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人民之所以能安居乐业,最根本的是因为有了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改革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只有稳定,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切实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切实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就要充分发挥我军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作用,密切关注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外因素,高度警惕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和颠覆的图谋。

要加强军地之间的协调配合,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破坏活动。

要严守政策纪律,坚持依法行动,最大限度地依靠和保护人民群众。

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

要大力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深入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要进一步做好保持部队自身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维护部队高度集中统一,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纯洁巩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1,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本质要求,就是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践行执法为民宗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群众利益冲突,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公平正义诉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2,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扩大国民经济总量,健全利益公平分配机制,促进改革发展成果转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实惠,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就是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通过加大诉讼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转变成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

4,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方法,就是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不断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矛盾纠纷预警、评估和化解工作新机制。

...

学习新疆历史,谈谈如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各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自秦汉以来,凡是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不是在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凡是人民流离失所,城镇被毁,田园荒芜,生产凋敝,民族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无一不是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矛盾尖锐造成的。

历史一再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就是各族人民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共御外侮,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共同致力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

各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高利益,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源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

我们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证。

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所确立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扬,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生活稳步改善。

实践证明,党的民族政策符合国情、顺应民意、顺应时代,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内容的民族政策,就能不断发展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牢固基石。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

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财政、金融、税收、人才培养、资源开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制定少数民族事业专项规划、组织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实施对口支援等扶持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依然存在。

面对新时期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调动两个积极性,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与中央和其他地方支持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向民族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民族地区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援。

通过民族地区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夯实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社会物质基础。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历史上,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上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逐渐形成了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民族早已结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就要紧密联系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就要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滋润各族群众的心田,打牢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要牢牢把握和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宣传阐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党和政府为广大民族地区进步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宪法...

怎样才能维护社会稳定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维持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

是把握大局、统筹兼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以改革发展促进和谐稳定,以和谐稳定保障改革发展。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把维护稳定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第一责任,作为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任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围绕产生不稳定因素的深层次原因,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科学民主决策、公正廉洁执法、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加强源头预防,综合运用方法措施,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问题。

是掌握政策、依法办事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维护社会稳定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

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门机关在维护稳定中的骨干作用,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改进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领导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

根据机关人员变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健全领导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对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落实综治平安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面展开综治工作。

切实工作提高机关治安防控能力。

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制度,继续组织开展好“大接访活动”,实行领导干部轮流座班接访,及时做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接访日的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接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组织开展下访活动,深入挂钩镇和信访重点地区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全力化解不稳定因素及潜在的矛盾和纠纷。

认真分析排查调处本局、本系统的矛盾纠纷,制定处置突发性事件预案。

加强内部防范工作,按照“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的要求,认真落实守楼护院,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治安防范意识。

认真落实好每天的值班人员,坚持做到 24小时值班,同时,建立与各镇(区)、各有关部门的联系组织网络

强化工作全力压降事故保平安。

安全生产与平安建设工作紧密相连,只有切实压降和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维护好职工的利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古诗中体现社会和谐的诗句有哪些?

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 四海之内皆兄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与畜禽的和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与自然的和谐 柳永的《望海潮》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